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目标疼痛护理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治疗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目标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焦虑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疼痛评分[采用数字分级法(NRS)]、睡眠质量评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PSQI)]、舒适度评分(采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疼痛控制满意度评分(采用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NRS评分、PSQI评分、舒适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疼痛经历、疼痛期望、疼痛对日常的影响、疼痛对情绪的影响等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疼痛控制感知状态、疼痛控制教育感知状况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疼痛护理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血管腔内治疗术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减轻术后疼痛,提高睡眠质量、身体舒适度及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期同步护理在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分期同步护理干预;选取2011年1~12月收治的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2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外科护理。比较住院相同天数两组前后肿胀、温差、疼痛和下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周径的测量值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基本无变化(P0.05)。观察组患处皮肤前后温差大于2.5℃,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出院时下肢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期同步护理可及时针对急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不同分期的症状进行护理,准确把握手术时机,减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平卧位、坐位、下肢下垂和下肢抬高4种体位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患肢氧分压、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比较患者在不同体位时患肢的氧分压、疼痛及舒适度评分。结果:下肢抬高体位的氧分压最低。与平卧位和下肢抬高体位相比,下肢下垂和坐位体位的氧分压均明显较高,而疼痛评分均明显较低;在4种体位中,下肢下垂体位的舒适度评分最低,即下肢下垂体位的舒适度最高;患肢氧分压与疼痛评分呈明显的负相关。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的4种体位中,下肢下垂体位可更有效改善患肢的微循环,从而明显提高氧分压、增加舒适度及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即在常规护理上加用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于互动达标法的综合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疼痛及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互动达标法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下肢动脉病变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P 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互动达标法的综合护理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护理中,可显著缓解其术后疼痛,改善其下肢动脉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功能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定量运动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和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社会支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活力、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提高(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领悟社会支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量运动护理配合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中运用的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知识认知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知识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知识认知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在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患者中运用,能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认知,从而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对治疗、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A护理模式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9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介入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5A护理模式;比较两组血管再闭塞与血管狭窄的发生情况,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程度[采用数字评分法(NRS)]、睡眠情况[采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舒适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结果:实验组血管再闭塞、狭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1);实验组NRS、PSQI、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将5A护理模式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可降低血管再闭塞、血管狭窄发生率,减轻疼痛程度,改善睡眠情况,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出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疾病认知得分、依从性、预后及疼痛得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戒烟、戒酒依从性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在合理饮食依从性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疾病认知得分、服药依从性、预后、疼痛缓解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延续护理能提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有利于患者缓解疼痛,改善患者预后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造影评价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骨骼肌灌注障碍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D)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在的健康体检者7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均使用超声造影对两组研究对象小腿骨骼肌运动前后的血流灌注情况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关注参数达峰时间(TTP)。结果:通过数学模型建立的时间-强度曲线显示观察组静息状态下TTP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小腿运动试验后TTP同样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TTP与年龄、踝肱指数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造影可作为一种新型的诊断方法对骨骼肌灌注障碍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胡永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9):1522-1524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下肢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5例对照组,予药物+腰部牵引等常规治疗。4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以1个月为1疗程。系统观察指标:(1)疼痛情况;(2)下肢功能改善情况;(3)血流动力学。结果:(1)治疗1个月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显著改善于对照组(P0.05);(3)2组患者患肢股总动脉、腘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患肢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善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推拿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患肢血流动力,增加血液流量,利于下肢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伤口管理护理在动脉闭塞下肢溃疡行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6例动脉闭塞下肢溃疡行VSD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VSD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将伤口管理护理应用于VSD治疗中,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引流管堵塞发生率、创面细菌感染发生率、敷料更换次数、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干预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IL-6、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动脉闭塞下肢溃疡患者行VSD治疗过程中加强伤口管理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炎症水平,减轻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减压法对下肢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8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应用自我减压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肿胀评分、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便秘、DVT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减压法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下肢骨折,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经皮氧分压(TcPO_2)和血流值基础上的血管介入术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术后患者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分别在手术前后测量仰卧位及患者抬高30°体位的TcPO_2及激光多普勒血流值,比较两种体位状态下患肢足背部微循环的变化。结果:(1)术后患者患肢抬高30°体位的TcPO_2值及血流值均低于仰卧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患者术后的ABI值、TcPO_2及血流值均高于术前(P0.05),VAS评分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患者行血管重建术后,可将患肢抬高30°进而消除术后患者下肢的水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0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围术期的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焦虑与抑郁情绪、疼痛程度,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2.5±0.7)显著低于对照组(4.7±1.1),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54.6±3.2)分、SAS评分(53.5±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准备工作的完善,术中的有效护理及术后对病情保持密切监测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置管溶栓联合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接收的健康体检者62例作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血管血流情况,比较血管内径、血流量、下肢动脉硬化率、血管狭窄及血管闭塞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下肢血管内径、血流量等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下肢动脉硬化率92.32%、50%以上血管狭窄率45.16%、血管闭塞率16.13%及血栓率6.4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90%、8.06%、0.00%、0.00%,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可明确股动脉、腘动脉及足背动脉等血管管径,显示下肢血管详细信息,确保检出下肢动脉硬化、血管狭窄闭塞、血栓等,为疾病防范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改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病人焦虑及抑郁的效果。[方法]将76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介入治疗,介入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积极的认知行为疗法干预,护理观察周期为14d。比较两组术后14d的踝肱压指数(ABI)、NO值、ET值、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SF-36得分。[结果]两组术后14dABI值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同时两组ABI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d的NO值与E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d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5),同时治疗组术后14d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4d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与躯体疼痛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应用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能有效改善病变状况,维持ET与NO表达的平衡,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中的应用,可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氧大自血回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溃期)中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活血化瘀、抗血小板凝集、前列地尔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三氧大自血治疗,疗程10次,1次/2 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统一的监测项目,对疼痛进行评估,得出患者的疗效,同时给予适当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达到促进疾病转归的目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2.61±0.30)分低于对照组的(2.84±0.40)分;疼痛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未溃期)患者,采用三氧大自血回输治疗配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明显减少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腿截石位在直肠癌Dixon手术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2例手术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用一侧下肢抬高、另一侧下肢平放的单侧下肢截石位;对照组采用双下肢均抬高的改良截石位。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心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压及心率波动程度小于对照组,患者术后下肢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肠癌Dixon手术中采用单腿截石位避免了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减少了下肢疼痛、麻木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