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体质学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案对寻常型银屑病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例确诊为寻常型银屑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基础上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结果]护理干预2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6个月、12个月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两组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结束后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60%)(P=0.005)。[结论]基于中医体质学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能有效提高寻常型银屑病病人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本院诊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0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并将两组干预后的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PASI指数及DLQI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各时间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的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式可明显减轻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联合中医膏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50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观察组出院后行延续护理联合中医膏方调理疗法,对照组出院后行常规护理随访。评价比较两组出院1个月后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自我效能量表(CSE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心率、血氧饱和度(Sp O2)、总距离、Borg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力活动、情绪波动、温度与环境、安全行为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护理联合中医膏方调理疗法能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体质学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依从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5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行中医体质学下行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对照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较好,显著提升了治疗的有效率,更好地稳定患者的病情;同时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整个操作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比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知识和药物使用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护理对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疗效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医体质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临床附着水平(CAL)、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中医体质护理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其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艾灸结合延续护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出院后行居家腹膜透析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中医艾灸结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中医艾灸结合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自我管理能力(采用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及生活质量[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专用量表(KDQOL-SFTM)],记录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服务期望与感知差距。结果:干预后,两组SPB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KDQOL-SFTM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期望与感知差距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医艾灸结合延续护理在居家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自我感受负担,提高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身心影响。方法 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方案。观察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时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患者健康问卷(PHQ-9)、SF-36简明健康问卷的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时GAD-7、PHQ-9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出院时(P0.05,P0.01);其中观察组GAD-7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时SF-36量表评分各条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5,P0.01),其中RP、VT项目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延续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下的穴位敷贴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106例,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穴位敷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P 0. 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实施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体质辨识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颈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0例颈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患者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辨识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后颈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后颈部VAS评分、N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健康状况量表(SF-36)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体质辨识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颈椎间盘突出保守治疗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疼痛,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68例带状疱疹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及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有效止痛时间、止疱时间及结痂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止痛时间、止疱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佳,能明显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并有效减轻痛苦,从而使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施护"理论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ACT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护理干预后,两组ACT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ACT评分提高幅度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疾病知识掌握人数、药物使用掌握人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FEV1、FEV1/FVC、PEF等指标护理干预前差异不显著,护理干预后,两组各指标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FEV1、FEV1/FVC提升幅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可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医护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指导;基于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将观察组患者进行体质分类,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指导。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随访6个月,统计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急性加重后再入院例次,随访后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随访期间,对照组因急性加重住院共42例次,观察组为19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评分(10.28±3.0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25±3.7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中医体质辨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饮食护理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减少疾病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COPD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干预后观察组FEV1、FEV1/FVC%、PEF、TLC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OPD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有助于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1例CRF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1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与护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较对照组好;观察组治疗各项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予以CRF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辅以优质护理干预,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28例)、中医组(31例)和联合组(33例),西医组予服用依巴斯汀片,中医组予服用桂枝汤加减联合穴位敷贴,联合组在口服依巴斯汀片基础上联合桂枝汤加减和穴位敷贴。3组均在疗程(30d)结束后评价疗效,并随访至停药半年后复发率。结果:西医组症状积分和疗效与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症状积分和疗效与西医组及中医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停药半年后西医组、中医组及联合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6.66%、40.00%及25.0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重症手足口病(HFMD)合并吞咽困难患儿的影响。方法:将76例重症HFMD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儿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儿护理后吞咽功能评估工具(GUSS)评分均高于护理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或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HFMD合并吞咽困难患儿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快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吞咽功能,加快患儿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急性炎症反应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就诊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护理,即将西医常规护理与中医特色护理结合,增加包括中药外敷、中药胃注灌肠、穴位按摩、耳穴压豆及口腔护理等。结果:观察组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CRP值、尿淀粉酶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体征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ICU收治的COPD患者,共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100例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护理)和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p H、Pa CO2、Pa O2、心率、呼吸频率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明显(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3.0%和52.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出现胸闷4例,心悸2例,气促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8.0%,观察组出现胸闷3例,心悸2例,气促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舒适度、护理依从性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8.0%和8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C、MBC、FEV1(%)各参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模式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指导,能够详细、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护理方案更有针对性,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