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影像学和血液生化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患者行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内支架置入21例23个,其中2例患者左右胆管各置入支架1个, 11例置入支架同时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4例外引流患者经介入化疗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17例为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其中胆道感染1例,一过性胆道出血2例,一过性胆汁外渗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PTCD术和内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并发症少。[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有效预防PTCD术后引起胆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104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需进行PTCD术引流胆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2例,患者术后5d,对照组只给予一般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每日一次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ml~100ml冲洗PTCD管。观察两组患者胆道感染发生率情况。结果 实验组胆道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0.9%氯化钠注射液50ml~100ml冲洗PTCD管,可有效预防PTCD术后引起的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3.
PTCD联合PEG行外引流胆汁回输及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癌性阻塞性黄疸不能进行手术内引流或胆道金属内支撑术失败时 ,常采用创伤小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alDrainage ,PTCD) ,但此方法缺点是大量胆汁和电解质丢失 ,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 ,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经皮内镜下胃造口 (PercutaneousEndoscopicGastrostomy ,PEG)是针对营养不良患者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途径的方法之一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点[1] 。本文报告 3例癌性阻塞性黄疸患者 ,首先行PTCD引流阻塞行黄疸 ,然后再行PEG ,通过PEG建立长期肠内营养支持途径 ,同时回输胆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 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疗效观察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对15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 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包括术前、中、后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效果的评估。结果:158例患者治疗时皮肤巩膜重度黄染、骚痒、伴腹胀,纳差,肝功能严重损伤,经采用一系列治疗7~10天后皮肤巩膜黄染、瘙痒明显消退,腹胀缓解,肝功能改善,食欲提高。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PTCD 胆道内支架置入治疗后,给予对症护理,患者可明显改善黄疸及伴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5):907-908
对比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采用两种胆道引流术治疗的疗效。回顾性分析104例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9例患者采取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作为ERCP组;另外45例患者采取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作为PTCD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PTCD组手术成功率大于ERCP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小于PTCD组;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中,ERCP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大于PTCD组,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P与PTCD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所致黄疸的效果确切,低位梗阻黄疸病例以ERCP为主,高位梗阻黄疸病例以PTCD为主,可进一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小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胆道引流术(PTCD)联合肿瘤供血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及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由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行PTCD加TACE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过程.结果 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PTCD联合TACE治疗,其中胆道外引流13例,胆道内外引流21例,术后患者肝功能均明显改善,胆道感染得到控制,于PTCD术后(12.4士5.7)d行TACE治疗,其中,8例患者PTCD术后(23.7士10.4)d行胆道支架治疗.7例患者PTCD术后出现少量出血,给予止血治疗后好转,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可有效降低胆红素、改善肝功能、控制胆道感染,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症状;TACE可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减轻肿瘤对胆道的压迫;PTCD联合TACE应用,可有效地改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术前、术中、术后积极有目的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患者实施PTCD及TACE治疗及顺利康复提供了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7.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支架植入术(PTCD)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胆道引流及支架植入减低肝内胆管的张力,减轻黄疸症状,改善肝功能及全身情况[1]。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见效快、恢复胆汁引流及无需携带引流管等优点,是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治疗患者的首选疗法[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减压引流(PTCD)和内支架术在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应用及操作要点.材料与方法:对12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作了PTC;并对恶性阻塞性黄疸分别作了PTCD及内支架术.结果:126例患者的PTC均提示胆管系统为恶性狭窄;98例成功植入内支架(其中16例植入2枚),58例作了PTCD;术后黄疸及相关指标明显好转.结论:PTC对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诊断有独到的价值;在PTC基础上,PTCD及内支架能够有效的改善及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延长生存期及生活质量;成熟的技术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置管引流(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方法]对25例经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所有病人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术后1例并发胆汁性腹膜炎,2例出现术后数天导管滑脱,余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及加强术后护理观察是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改良法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优越性.方法 68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先通过EKCP放置胆道支架,ERCP不成功则通过改良法PTCD窦道放置.观察其操作成功率、退黄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支架通畅期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68例患者中58例通过ERCP成功置入内支架,8例行PTCD经窦道放入金属支架,2例均未能成功,成功率97.1%;所有患者术后瘙瘁、腹痛及发热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各项转氨酶指标及胆红素水平迅速下降;7例患者支架再次阻塞,1例患者反复发作胆管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1.8%;塑料支架通畅期平均为112 d;金属支架通畅期平均为212 d;患者生存期最短为68d,最长为540d,平均为238d.结论 ERCP及改良法PTCD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1.
癌性阻塞性黄疸不能进行手术内引流或胆道金属内支撑术失败时,常采用创伤小的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al Drainage, PTCD),但此方法缺点是大量胆汁和电解质丢失,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晚期肿瘤患者采用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PTCD)或/及胆道支架置入术(PTBS)联合区域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病理确诊的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或/及PTBS,术后7~14 d患者黄疸减轻后行TACE,临床观察其肝功能变化、近期疗效以及远期并发症、患者生存时间。结果 PTCD术后,36例患者均引流成功,其中26例置入内外引流管+胆道支架,Ⅰ/Ⅱ期共置入网状支架31枚,术后2周内均接受TACE治疗,根据术后复查情况决定下次TACE治疗时间,36例患者共接受TACE 117例次。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1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6%、75%、47.2%,中位生存期10.1月,除2例引流管脱落外,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TCD或/及PTBS联合TACE对晚期肿瘤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一种较好的姑息性治疗办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晚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支架植入术与实时超声引导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梗阻性黄疸患者96例,其中ERCP组52例,PTCD组44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成功率、临床有效率、术后5 d相关生化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RCP组的手术成功率80. 77%,显著低于PTCD组95. 45%(P 0. 05)。ERCP组高位梗阻手术成功率75. 86%,显著低于PTCD组高位梗阻手术成功率96. 00%(P 0. 05)。ERCP组低位梗阻临床有效率100. 00%,显著高于PTCD组77. 78%(P 0. 05)。ERCP组高位梗阻临床有效率72. 73%,显著低于PTCD组95. 83%(P 0. 05)。2组术后5 d相关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 0. 05)。ERCP组急性胰腺炎发生率、胆道感染发生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高于PTCD组(P 0. 05)。结论 PTCD与ERCP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建议根据梗阻部位、引流目的和胆道引流的经验水平,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PTCD或ERCP。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集束性风险管理在晚期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行经皮肝穿刺胆汁引流(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0例接受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患者,将2015年1~12月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将2016年1~12月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集束性护理管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意外脱管(非计划性拔管和引流管自行脱出)、感染、跌倒、压疮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意外脱管、感染、跌倒、压疮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满意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合并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胆道支架置入术围手术期实施集束性护理,对预防患者术后脱管、感染、跌倒、压疮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正阻塞性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障碍,从而引起胆汁在肝内淤积的一种病变。多数由恶性肿瘤引起,由于大部分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被发现时多已晚期,多伴有肿瘤较大、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损害、营养不良等,对晚期肿瘤伴中-重度阻塞性黄疸患者,采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可以使胆汁流出体外,降低胆道压力,也是作为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惟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管置管引流术(PTCD)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期间,超声引导下PTCD治疗的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分析治疗后并发症及其预后,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下述指标的变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白蛋白、前白蛋白。结果97例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100%,PTCD术后患者恶心、呕吐、腹胀、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黄疸减轻。97例患者,术后出现2例胆道感染,发生率2.06%;1例急性胰腺炎,发生率1.03%;上述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后,2周内痊愈。PTCD治疗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汁酸、谷草转氨酶、谷丙氨酶、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水平均显著下降,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显著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通过超声引导下实施PTCD治疗,不仅能够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改善肝功能,而且具有实时准确、安全可靠等特点,疗效显著,应予推广。    相似文献   

17.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 and drainage,PTCD)是在血管机下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治疗急重症胆道梗阻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通过穿刺通道置入不同类型胆道引流管,将因梗阻淤积在胆道内的胆汁引流至体外,从而达到解除梗阻降低胆管内压力,引流胆汁消退黄疸的目的[1]。为此常常  相似文献   

18.
恶性梗阻性黄疸高龄患者经PTCD行胆道内支架植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龄患者具有合并疾病多、器官发生退行性改变、代偿机能低下等特点,无法耐受手术。经皮穿刺胆道造影并引流(PTCD)配合胆道内支架植入是针对肝胆肿瘤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种姑息性治疗方法。我院采用经PTCD行胆道内支架植入这一微创技术,在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为40例高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癌经皮射频消融治疗(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PRFA)术后并发胆汁瘤的临床特点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1月行经皮RFA术后并发胆汁瘤的9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胆汁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结果肝癌RFA术后并发胆汁瘤与基础疾病及机构损伤等有关。9例患者中,7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atheter drainage,PTCD)后治愈;1例患者行PTCD减轻黄疸后,在B超引导下行胆汁瘤穿刺引流结合引流管内抗生素冲洗后治愈;1例患者多次行PTCD后肝功能无明显改善,感染无法控制,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肝肾综合征。结论 PTCD和抗生素冲洗是相对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积极控制感染、加强生命体征及血糖监测、做好营养支持与心理护理等是防治RFA术后并发胆汁瘤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接受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康复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PTCD术后梗阻性黄疸患者实施“互联网+护理服务”,对提升患者的康复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