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5~8月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管理模式;选择2015年9~12月住院的精神病患者56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对于未能解决的问题则进入下一个循环。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腕带佩戴率,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可提高精神科患者腕带佩戴率,应加强在精神科病房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馈式健康宣教在母婴同室新生儿腕带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2018年6月—8月2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将9月—11月2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式常规健康宣教方式,观察组采取反馈式健康宣教。利用问卷调查和每周孕妇学校讲课期间产妇回答问题等形式评估两组产妇在新生儿腕带管理中的正确认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腕带滑脱率、损坏及丢失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腕带字迹清晰、松紧适中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馈式健康宣教对母婴同室新生儿腕带管理有指导意义,能提高住院新生儿腕带的使用率,有效减少了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及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母婴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EP在产科新生儿腕带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情况。〔方法〕STEP分别代 表的四个英文单词的首个字母的组合,S:sustaining持续、持久,T:team团队,E:energy 能级(能力), P:peomotion提升、提高,依靠护理团队共同参与进行质量的改进,在2014 年7月~2015年1月在产科开展确保新生儿腕带完好率的STEP项目,分析产科新生儿腕带 管理中腕带容易脱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产科母婴同室和新生 儿室的新生儿2070人,每天在新生儿沐浴时进行检查新生儿腕带佩戴完好情况调查统 计。〔结果〕STEP项目开展前新生儿腕带佩戴完好情况调查统计人数945人,腕带(单个 或两个)脱落有89人次,三个全部佩戴完好的856,脱落率为9.4%;STEP项目开展后新生 儿腕带佩戴完好情况调查统计人数1125人,腕带(只有单个)脱落有11例人次,三个全部 佩戴完好1114例,脱落率为0.8%。通过开展STEP项目前后腕带脱落率比较,统计结果有 显著性差异(P<0.01)确保新生儿腕带完好,保证护理安全。〔结论〕开展STEP项目全科 护士共同分析新生儿腕带管理中腕带容易脱落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落实产科新生 儿腕带管理规范化,确保新生儿腕带完好,杜绝发生护理差错,减少病人的投诉与护患纠纷; 开展STEP后提高科室护士的个人能力和提升护理团队能力;注重护理工作的细节提高科室 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4.
闫焕英  王卫卫  孙晓 《当代护士》2021,28(10):188-190
目的 探讨改良版腕带在儿科病房婴幼儿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6月在某院小儿外科住院的婴幼儿110例,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使用常规腕带,试验组使用改良版腕带,比较两组患儿局部皮肤反应、佩戴率、腕带相关性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对佩戴腕带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皮肤黏膜、红、皮疹等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改善,但局部硬结、肿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佩戴率及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版腕带能够减少婴幼儿佩戴所致的皮肤不良反应,提高患儿腕带的佩戴率,增加患儿及家属对腕带佩戴的满意度,从而保证了婴幼儿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对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的影响。方法将1 6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880例,对照组7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试验组通过采用常规方法的同时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腕带佩戴的正确率。结果试验组患者腕带字迹清晰率、标识正确率、松紧适宜率、腕带佩戴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8.18%vs.89.47%;98.98%vs.94.74%;98.64%vs.84.21%;88.75%vs.51.84%),腕带倒置率低于对照组(7.05%vs.16.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肿瘤住院患者腕带佩戴正确率,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胡燕 《当代护士》2017,(11):180-182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儿科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在儿科住院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腕带佩戴情况进行现状调查,了解住院患儿腕带佩戴依从性,分析腕带佩戴缺陷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方案,从而降低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确保护理安全。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对比,品管圈活动前腕带缺陷率为35.63%,品管圈活动后腕带缺陷率为7.59%,腕带佩戴率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科住院部开展品管圈活动,运用管理工具,能有效降低住院患儿腕带佩戴缺陷率,规范腕带佩戴,提高护理人员腕带核对意识,从而最大程度保证患儿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患者标识腕带在临床中的应用及管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腕带标识在患者安全管理应用中的效果.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3月我院收治的手术患者,危重患者、新生儿及儿童等2 767例,年龄最大的90岁,其中2 716例患者佩戴了腕带标识.结果 在临床应用腕带标识1年后,医院护理差错发生率与2006-2007年相比下降了66%,佩戴腕带的2 716例患者无一例由于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8%,较2006-2007年提高了2.8%.结论 使用患者腕带标识,可提高医务人员在各项医疗活动中对患者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我院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情况的分析,来评估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器械完好率均显著高于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器械准备差错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外来器械收费明确率、器械验收标准有效把关率、术后器械遗失率、术后器械去向明确率、用去的植入物付款明确率情况均较实施前有显著地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手术室医生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地提高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质量,从而确保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取得患者与医生的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心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生活质量总评分、各个维度评分、心功能改善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再住院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标识腕带对新生儿身份核查准确性的影响。方法:208例新生儿按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两组各104例,单号为实验组,佩戴改良的脚踝标识腕带作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依据;双号为对照组,佩戴传统的手腕标识带作为新生儿身份识别的依据。观察并记录护理人员对两组新生儿使用标识带进行身份核查的依从性,两组新生儿发生标识带脱落及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发生护理差错情况。结果:护理人员使用脚踝标识带进行身份核查的依从性明显高于传统的手腕标识带(P0.05);实验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标识带脱落及护理差错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脚裸标识带具有信息带直接露在包裹外,方便护理人员操作时查对及固定带系于患儿脚踝不易脱落等优点,能提高新生儿科护理人员使用标识带进行身份核查的依从性和对患儿身份识别的准确性,减少因身份识别错误而导致的护理差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A系统在提高患儿腕带佩戴率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4~8月155例患儿作为实验组,应用二维码腕带配备PDA扫描设备核对患儿信息后再予以输液;将2015年12月~2016年3月入院的15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护士通过输液单核实患儿信息后输液。比较两组患儿腕带佩戴率。结果:实验组患儿腕带佩戴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A系统和二维码腕带能提高住院患儿输液安全性,使用PDA系统扫描后患儿腕带佩戴率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5月188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前组;将2013年6月~2014年5月150例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作为实施后组,转运交接过程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转运交接情况和护理人员满意度互评得分。结果: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实施后科室间电话询问次数、责任推诿次数和危急值漏交次数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94.3±1.8)分,明显高于实施前(81.2±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施后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使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过程更为顺畅,且差错次数减少,为临床抢救节约了时间,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手供一体化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专门的器械管理组,建立规范化的手供一体化器械管理流程,调整排班模式,制定工作流程,建立手供沟通联系通道,落实无缝隙管理,对比无缝隙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器械使用情况、管理效果、手术室器械存在的问题及医护满意度。结果无缝隙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与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且器械准备差错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对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器械运输未及时到达、器械数目有误、器械损坏、器械遗失等手术室器械存在问题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管理模式实施后的器械晚送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且器械术后去向明确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对比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管理模式实施前的医护满意度为87.00%,实施后的医护满意度为95.83%,实施后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手供一体化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明显提升器械使用率与管理质量,进而提高医护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4.
缪婧  李忠霞 《当代护士》2017,(11):92-94
目的探讨三方监控身份识别流程在改进新生儿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科自2016年1月在新生儿监护室实施身份识别改进措施,执行三方监控身份识别操作流程,比较流程改进前后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结果三方监控身份识别后,新生儿腕带缺失、信息错项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方监控身份识别措施改进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改善家属的佩戴腕带的安全性、责任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危重症监护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实验组应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1)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1.18%)明显优于对照组(58.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质量:实验组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病历书写质量、护理操作、健康宣教五个方面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危重症监护病房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校园式管理护理模式在住院患儿腕带佩戴完好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 003例神经专科患儿为研究对象,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0例)和观察组(5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校园式管理护理模式,即通过成立校园式管理小组、人员分配、病区环境改造、课程设定、课堂激励制度以及评价方法六个方面创立校园式管理护理模式。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腕带佩戴完好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腕带佩戴完好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校园式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住院患儿佩戴标识腕带的依从性,并获得了患儿及家长的高度认可,可为儿科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使用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患者中的应用及成效,旨在改进牵引护理质量。方法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使用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患者中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构建无缝隙护理管理团队,对牵引流程进行规范,调查50名护理人员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和牵引期间无效牵引的发生率,并将调查结果与未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之前进行对比。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5),牵引无效率明显下降(P 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使用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患者中应用能够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降低无效牵引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在降低儿科住院患者腕带未佩戴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QCC )小组,确立降低儿科住院患者腕带未佩戴率为主题,对导致儿科住院患者腕带佩戴率低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及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QCC活动后,儿科住院患者腕带未佩戴率由实施前的37.00%降低至实施后的1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CC活动能有效的降低儿科住院患者腕带的未佩戴率,保障医疗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手术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前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服务满意情况评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缓解手术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院内获得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缝隙管理模式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科2016年6~12月期间收治的500名住院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1~6月期间收治的500名住院患者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作为研究组。调查分析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前后本科护理质量检查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在实施无缝隙管理模式后,本科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消毒隔离、护理文书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无缝隙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