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未及时送检的原因,利用品管圈活动提高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痰标本送检率。方法由10名护士组成"晨曦圈",确立"提高痰标本送检率"为主题,调查了354份医嘱留痰送检及294份实际送检痰标本的采集、送检过程,分析痰标本送检率低的原因,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分析要因,制定实施对策,与未实行品管圈活动前的痰标本送检情况对比。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切实提高了痰标本的送检率,从改善前的83%提升到95%,完成了目标设定值,提高了痰标本送检率。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呼吸内科痰标本送检率。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临床医生对微生物标本送检重要性的认识,提高送检率,从而规范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2015年1~12月该院各科室开展了以"提高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查找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低的原因,经过要因解析、对策拟定、实施、效果确认,最终形成《检验科品管圈标准化手册》。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从46.58%上升至78.84%,达到了预期目标值。结论品管圈活动使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提高粪便标本送检率,为临床粪便标本送检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按照品管圈活动的10个步骤进行各项活动,活动周期为2个月,设计粪便标本送检现况调查表,对出院时未送检标本的问题进行解析,制定并落实4项改善措施。结果 CCU粪便标本送检率由83%提高到94%,规范了粪便标本留取送检流程。结论粪便标本送检率低与缺少采集送检的规范流程密切相关。制定规范流程可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CU粪便标本送检率中效果显著,能够从细微环节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士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规范粪便标本送检管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以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规范痰标本的采集、运送及接收流程的方法。方法由8名组员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住院患者的痰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原因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制订并实施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后,住院患者痰标本合格率由81.81%上升到9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提高了痰培养标本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方法在降低标本采集送检缺陷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2~9月我科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成立QCC小组,采集临床送检的标本情况,对标本发生缺陷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找出真因,制定并实施改善措施。结果:通过QCC活动,住院患者标本的送检缺陷率由6.18%下降到2.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规范了标本采集的流程,并制作出新型试管架。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标本采集送检缺陷率效果显著,为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普外科两便标本的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提高普外科大小便标本的及时送检率为主题,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对我科大小便标本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小便标本未及时送检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实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后,病人大小便标本送检率由68.2%提高至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便标本及时完成的平均时间由原来(52.9±3.9)h降至(38.1±14.5)h,小便标本及时完成的平均时间由原来(36±1.9)h降至(18.4±1.0)h,急诊小便标本及时完成平均时间由原来(11±3.6)h降至(4.9±2.4)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提高普外科大小便标本的及时送检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质圈活动在缩短住院患者标本送检时间,提高标本送检及时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质圈,确立"提高住院患者标本送检及时率"为活动课题,并运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PDCA)循环原则,进行现状调查、要因分析、制定实施对策、检验效果、巩固措施等程序,随机对600例住院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住院患者标本送检时间长的原因,制订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实施品质圈活动后,该院住院患者标本送检及时率从82.0%上升至94.0%(P<0.05)。结论品质圈活动在缩短住院患者标本送检时间,提高标本送检及时率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检验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5-1-1至2015-6-30 27450例送检标本为对照组(活动前);改善后2015-7-1至2015-12-30 28640例送检标本为观察组(活动后)。运用品管圈对缺陷标本进行原因分析,明确重点,拟定对策,进行质量改进。结果:本次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送检标本检验的合格率,标本的缺陷率由0.9508%降为0.0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OGTT孕妇24h内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为活动主题,随机对100例住院孕妇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孕妇OGTT24h内留取率偏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不作质量改进,观察组进行品管圈质量改进活动。比较2组OGTT 24h内标本送检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孕妇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活动前的81.3%提高到94.9%。结论运用品管圈能较好的提高孕妇OGTT24h内标本送检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护士积极参与品管圈(QCC),提高入院3 d病人大便标本送检率。[方法]成立品管圈,详细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入院3 d大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具体应用PDCA,找出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要因,制定并实施对策,进一步完善大便标本留取的流程,对实施质量改进前后大便标本送检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入院3 d病人大便送检率由37.78%提升至80.00%。[结论]QCC在提高入院3 d病人大便送检率中取得显著的效果,护士解决病人潜在和存在问题的意识、能力提高,护患沟通增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效率指标监控,探索品管圈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通过成立畅行圈,多学科团队协作,运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分析我院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送检延迟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有效对策,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我院动脉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从39.95%提高84.21%,目标达成率为100%,目标进步率为111%,临床、医技科室对医辅服务满意度从70.56%提升至88.65%,医辅人员对血气分析标本的意义和及时送检重要性知晓率从30.54%提升到87.66%。[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病人血气分析标本及时送检率,提升科室高效工作效率和服务品质,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体现职业价值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痰标本留取送检现况进行调查,分析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提出改进要点,提高宣教水平、丰富宣教方式、制定相应工作流程、改变痰标本采集容器样式、统一易混标本的收集容器,制定交接管理表格等,明显降低住院患者痰标本不合格率。  相似文献   

14.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脑病科住院患者的血标本采集质量及漏检率进行比较,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血标本漏检率明显降低。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血标本漏检率,提高血标本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以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后呼吸科住院患者的痰培养标本采集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痰标本送检率达到93.3%、痰培养标本送检合格率达到91.8%,较活动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痰培养标本的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学科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体液标本送检合格率的影响。方法:成立"梧桐圈"活动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收集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并设计检查表,把握现状,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规范操作流程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后住院患者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率低于开展前(P0.05),圈员6项能力自我评价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提高住院患者体液标本送检合格率,增强护士工作责任心及主动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环节质量管理在提高呼吸内科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及降低不合格率中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7月痰培养检查患者1364例为对照组,2015年8月-2016年1月痰培养检查患者1285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宣教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环节质量管理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整改,比较两组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及不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痰培养标本送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9%vs 73.5%,P0.05)。观察组标本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环节质量管理可明显提高痰标本送检率及培养结果的可靠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于2016年3~9月在本院精神四科十三病区开展品管圈活动,确立"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为本次活动主题,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情况及圈活动的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由68.9%提升至91.1%;圈成员的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活动信心和责任荣誉较前提升。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大幅提高了精神科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制定了工作标准化流程,同时护士也学会了用品管圈手法去改善质控,提高了圈员们的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为本次活动主题,通过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订对策,遵循PDCA循环分析方法执行对策,然后进行效果确认、措施巩固、列入标准化等步骤,比较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情况及圈活动的无形成果。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本科室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由77.8%提升至90.0%;圈成员的凝聚力、协调沟通能力较前提升至80%。结论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大幅提高了住院患者大小便标本留取合格率,同时护士也学会了用品管手法去改善质控,提高了圈员们的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品质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兰丹 《护理学报》2009,16(18):31-32
目的 探讨品质圈活动在提高骨科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及时率中的应用.方法 成立品质圈活动小组,确立"提高骨科患者两便标本送检率"为活动课题,分析153份骨科住院患者归档病历留取大小便标本不及时、送检率较低的原因有:患者对进行实验室检查大小便认识不足;医院送检时间受限,不能24 h随时送检常规标本;部分护理人员对检验内容、目的、意义、方法、注意事项等未向患者解释清楚,导致患者对标本留取不够重视或存在疑问.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包括入院时做好患者胃肠道系统的评估;建立大小便标本登记本及科学的留送标本流程;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理解大小便标本送检的重要性;患者的化验标本一律由卫生事务中心人员送检.统计开展品质圈活动后大小便标本送检率、及时率.结果 开展品质圈活动后,大便送检率提高到95.3%;平均送检时间降低到3.7 d;小便标本送检率98.3%;平均小便送检时间降到1.8 d,达到预期效果.结论 开展品质圈活动能提高骨科患者大小便标本送检率、及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