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乳腺癌病人在全程个案管理过程中对灵性照护的需求及其特质。[方法]以主题分析法对35例老年乳腺癌病人进行访谈,描述老年乳腺癌病人的生活体验。[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1)由民族文化引起的灵性问题;(2)由患病牵动的灵性困扰;(3)由社会环境带来的灵性矛盾。[结论]灵性照护能借助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来改善病人个体的态度,使其感到心安。灵性照护不仅需要护理人员的努力,同时还要联合病人生活的社会环境来为病人提供全程个案管理,从而促进病人对灵性的认识,使其感到身心舒适。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它能够在几年甚至几十年内逐渐恶化[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上升,CHF的人数逐年上升。目前,全球被诊断为CHF的患者2300万人,且每年增加200万人[2]。研究显示[3],CHF的发病率高,给国家带来巨大的医疗负担。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盛行,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症状管理,更要注重其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层面的整体照护。目前,我国护理人员更多的是关注患者的躯体疾病,然而却忽视了患者的灵性照护。灵性照护措施能够将心与心相连,避免被遗弃,有助于维护CHF患者的尊严,减轻其负性情绪,提高幸福感,提升生命质量[4]。  相似文献   

3.
<正>灵性照护是癌症的综合治疗和姑息护理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1]。大多数患者,尤其是终末期患者,都希望医护人员能给予灵性支持[2]。在国外及我国港澳和台湾地区,对晚期癌症患者的灵性照护有了较广泛的研究。在内陆地区,近些年我们提出了整体护理和全人护理的新理念,其中包括了灵性这一维度,但没有对灵性照护进行具体研  相似文献   

4.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提供灵性护理或照顾患者的灵性需求,确定为患者护理的核心领域[1]。WONG K F等[2]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患者认为灵性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期望灵性护理成为他们护理的一部分,但很少有医护人员与患者讨论灵性。护士对灵性和灵性护理的认知,直接影响着护理的实施,而护士灵性护理能力决定了灵性护理的质量。研究表明[3],提高护士灵性护理的能力,可以让患者获得内心的平静,并探索在危机情况下克服障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人护理模式对肺癌化疗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灵性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入住江西省某肿瘤医院7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肺癌化疗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人护理模式对其进行为期6周的干预,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肺癌治疗功能评价量表、中文版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12量表分别于干预前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后肺癌化疗病人的生存质量总分为(83.85±8.17)分、灵性水平总分为(28.85±6.97)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人护理模式在提高肺癌化疗病人身体、心理、社会、灵性水平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为现代医学模式向全人护理模式的转变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缓和照护[1](palliative care,PC)旨在解决患有严重疾病的患者和照护者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等四个方面的需求,相较于常规照护[2],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和照护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医疗系统资源再分配,因此各大指南推荐[3]将缓和照护整合至癌症治疗过程中。尽管缓和照护有诸多好处,但在急需这些服务的癌症患者中,却未得到充分利用([4]。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的灵性水平现状,为护理本科生灵性教育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选择湖州某所高校采用《大学生灵性问卷》和便利抽样的方法,对123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护理本科生的灵性总分为21分~97分(70.471分±8.794分),其中生活趣味感得分最高,其次是超越性体验、社会归属感和爱与同情心,生命意义感最低。[结论]高校在培养护理人才方面应注重灵性教育和塑造,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灵性认识,为其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胃癌病人灵性照护的需求现状,探讨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胃部肿瘤科病房住院的胃癌病人139例,使用中文版灵性护理需求量表对其灵性护理需求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病人灵性照护需求得分为32.94分±4.98分,处于中等程度。影响胃癌病人灵性护理需求的因素主要有宗教信仰、生病前劳力状态和月收入。[结论]胃癌病人具有灵性护理需求,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性进行灵性照护。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行为科学家Kobasa认为,坚强属于个体抵抗能力的资源,是一种能够保护个体免于应激损害的人格特征,包括承担、控制和挑战3个维度[1]。有研究表明,坚强可以缓解应激对于身体的效应,可以影响个体对于应激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与焦虑和抑郁呈负相关,与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呈正相关[2]。口腔癌根治术因手术范围广,可致病人面部畸形和术后功能障碍[3],病人术前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随之增加,不良  相似文献   

10.
<正>1998年WHO将灵性健康增加为健康的组成部分之一,提及要重视并提供患者身体、心理、灵性与社会文化层面的照顾[1],随后关于灵性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癌症患者的灵性研究。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癌症患者往往要承受癌症以及治疗所造成的痛苦与不适症状,面对病情与生命的不确定性,常会产生焦虑、抑郁、伤心等负性情绪反应,加上家庭社会支持网络的改变或不足,易导致患者觉得人生缺乏意义及价值感,感到无力、无助甚至有自杀的危机,  相似文献   

11.
李磊  李锡泽  何竟 《中国康复》2020,35(6):329-332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数的11.8%,仅次于心脏病[1-2]。其并发症对患者后期功能恢复有显著影响,其中脑卒中后疲劳是最普遍、最直接的因素之一。疲劳是一种缺乏躯体和精神能量的主观感受和多维结构,常表现为精疲力竭,失去原本能完成活动或工作的能力,与个体的身体、情感和心理体验有关[3]。它是健康个体和患者都会存在的一种普通体验,但较之正常疲劳在休息后能够快速缓解不同,不正常的疲劳即使经过休息也不能得到缓解,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的[4]。而脑卒中后疲劳(Post-stroke fatigue,PSF)正是这种病理性、慢性、持续性的躯体乏力和精神乏力的综合征,是卒中后的幸存者中的一种常见且痛苦的经历,其发病率高居不下,持续时间可达2年以上,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并增加了卒中相关死亡率[5-6]。本文就卒中后疲劳评估方法、发病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晚期宫颈癌病人灵性需求的真实体验。[方法]2017年6月—2017年12月采用目的抽样法抽取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0例晚期宫颈癌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FICA灵性需求测量表并介乎半结构式访谈,现场录音,借助NVivo7.0软件,根据Colaizzi的7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晚期宫颈癌病人的灵性需求普遍存在,并希望通过被尊重信仰、提升希望等方式来满足。[结论]对晚期宫颈癌病人的护理应满足其灵性需求,并注意个性化的灵性照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我国晚期肺癌病人灵性健康、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5月住院治疗的晚期肺癌病人,应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中文版慢性疾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健康量表、晚期癌症病人生命意义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324例肺癌晚期病人,灵性健康总分为(30.36±8.74)分,生命意义总分为(96.22±11.87)分,生活质量总分为(68.79±14.89)分;病人灵性健康、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晚期肺癌病人灵性健康、生命意义和生活质量处于中低等水平,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灵性照护,以提高病人的灵性健康,增强病人的生命意义感,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肠造口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发达国家,造口患者人口比例占到1‰[1]。在我国每年新增结肠造口患者约10万,累计造口患者已超过100万,且今后仍有增加趋势[2]。适应是指个体调整自己适合环境的能力,目的是维持个体身心的最佳状态;是主动的、动态的自我调整过程,  相似文献   

15.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是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灵性上均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2]。增进病人的舒适程度,是护理所要达到的目的。舒适是指个体身心处于轻松、满意、自在、没有焦虑、没有疼痛的健康、安宁状态中的一种自我感觉。  相似文献   

16.
宇寰 《护理学报》2012,19(15):1-3
<正>21世纪,整体护理强调注重生理、心理、社会、灵性4个层面的整合,其目标是满足患者各层面的需求,以达至身—心—社—灵的和谐,肯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1-2]。我国自20世纪末引入整体护理、护理程序等概念以来,虽然强调整体护理,但仍较注重护理过程的形式和技术的完美,对个体深层感受和心灵需要的关注较少[3]。随着人口老龄化、"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使空巢家庭比例日趋上升,研究显示空巢  相似文献   

17.
烧伤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 ,是指个体遭受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打击而出现的精神障碍。以精神创伤后体验反复重现、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持续的回避和情感麻木为主要特征。[1] 严重烧伤是个体遭受的最强烈的创伤之一 ,可导致患者身心的后遗症与严重的身体畸形 ,即使轻度的烧伤也能引起明显的精神创伤。[2 ] 我国每年发生烧伤约 2 4 0 0万人 ,估计发生率为 2 %。[3 ] 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住院烧伤病人中的发生率为 30 %~ 31% ,精神症状可持续数月 ,甚至数年 ,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生活质量和重新投入…  相似文献   

18.
身体约束(physical restraint,PR)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己的身体某部位[1].在ICU,PR常被用来预防意外拔管,确保关键操作和治疗的顺利进行.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外研究表明,PR可导致水肿、皮肤损伤、周围神经损伤[2],增加患者自行拔管[3]、谵妄[4]、创伤后应激障碍[5],延长住院时间[4],增加病死率[4]等.本文通过对2015年5月至2015年9月收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综合ICU的31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身体约束情况和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以了解ICU患者身体约束的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ICU身体约束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患者整体护理中灵性需求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在住院及回家康复阶段的灵性需求及其特质。方法:应用质性研究的现象学方法,访谈脑卒中患者15例,以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描述脑卒中患者的生活经验。结果:在脑卒中患者的生活经验中,显示了3个灵性需求主题:①突发性身体残障牵动灵性困扰;②中国文化塑造的灵性需求;③"矛盾"的家庭及社会联系。结论:脑卒中导致突发性身体缺损,随之诱发心理及心灵困扰。研究显示了灵性需求的特质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它能赋予患者顺应、希望和内在平安。另外,家庭的参与和关爱能提升患者的灵性健康。落实整体护理,必须纳入中国化的灵性照顾内容和建立家庭参与模式。  相似文献   

20.
正约束是指使用任何物理或机械性设备、材料或工具附加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使患者不能轻易将其移除,限制其自由活动或使患者不能正常接近自已的身体[1]。身体约束是ICU常见的保护性措施之一[2],常用来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以保证患者安全[3]。对于躁动明显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