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影响。方法:将5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疼痛控制满意度、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疼痛控制满意度、睡眠质量、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带状疱疹患者9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记录后遗神经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水疱开始结痂时间、水疱全部结痂时间和皮损全部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两组VAS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0、90 d,两组VAS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0 d,观察组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例,对照组3例。结论盐酸伐昔洛韦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可缓解神经痛症状,使初期皮损较快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评分、疼痛缓解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患者后遗神经痛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光照射联合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遵医嘱采用阿昔洛韦治疗及专科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红光照射,7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基本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止疱时间、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疼痛基本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在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红光照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100例,随机分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VAS分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VAS分值、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及患者的满意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能明显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火针联合艾灸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的改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观察组采用火针联合艾灸治疗,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对比2组患者随访期间的总有效率、VAS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痊愈率为43.24%,总有效率为89.1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第1、2、3、4周后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为(3.89±1.01)天,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的痊愈率为51.35%,总有效率为86.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VAS评分为(1.16±1.5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睡眠质量评分为(7.21±1.8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火针联合艾灸可显著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良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皮肤科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5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平均住院日、护理前后的VAS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平均住院日都明显缩短,但研究组平均住院日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下降,但研究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过心理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疼痛症状治疗效果显著,睡眠明显好转。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地减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全方位护理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疼痛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3年7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高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全方位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得分、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得分、护理满意度得分差异。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VAS、PSQI、ISI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ISI评分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开展全方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疼痛和失眠症状,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对和谐护患关系也具有积极意义,具有较好的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对老年带状疱疹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7年4月在我院门诊就医的8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疱疹结痂、止疱、止痛和愈合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结痂、止痛和疱疹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能显著提升疗效,缩短患者结痂、止痛及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13):2026-2028
目的探究耳穴压丸联合益气养阴中药方剂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老年患者80例,采用随机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加益气养阴方,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丸治疗,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与益气养阴中药方剂联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患者时疗效显著,明显缩短疼痛消失时间,降低疼痛程度及炎性反应,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胡宝婵  阙冬梅  梁国雄 《全科护理》2016,(11):1114-1116
[目的]观察多维度协同护理在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病人按照住院尾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多维度协同护理干预,干预后对两组病人的焦虑、抑郁、疼痛情况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与抑郁评分、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老年病人实施多维度协同护理,有利于改善病人的负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提高临床护理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疼痛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VAS评分降低趋势更加明显(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Spitzer总分比对照组略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辅以程序化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A组:口服加巴喷丁胶囊;B组:He-Ne激光仪光束照射皮疹区;C组:除口服加巴喷丁外,联合He-Ne激光照射治疗.3组均口服泛昔洛韦1周抗病毒治疗.观察3组疗效及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结果:C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A、B组(P<0.05);C组结痂和脱痂时间短于A组(P<0.05),脱痂时间短于B组(P<0.05);C组疼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短于B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短于A组(P<0.05);C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He-Ne激光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疗效优于单用加巴喷丁或He-Ne激光治疗,不良反应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是一种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疼痛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生命质量和护理满意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疼痛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邱玲  杨璇  张吉  张敏  郑旭  何流 《中国康复》2016,31(2):138-140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4例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2组均采用局部病灶区围刺及电针治疗,观察组加用电针夹脊穴与调制中频电疗法,治疗前及治疗第5、10、15、20次后均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并评价临床疗效,治疗后随访疼痛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87.50%,68.75%,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各时间点比较,2组的VAS和HAMA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和治疗5、10次后HAMA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1、2个月分别随访,均无疼痛复发情况。结论:电针夹脊穴配合调制中频电疗对改善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症状较单一理疗更显著,且远期疗效稳定,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疼痛科收治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干预模式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睡眠受干扰程度,疼痛控制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5 d、10 d后观察组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10 d后观察组睡眠受干扰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5 d、10 d后的疼痛控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进行疼痛管理,能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孟爱娟 《妇幼护理》2023,3(10):2508-2510
目的 分析疼痛护理干预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4 月至 2022 年 8 月期间 本院收治的 80 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疼痛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疼痛情况、心理状态以及睡眠质量。结果 护理 14d 后,观察 组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疼痛发作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PSQI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 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应用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中,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患者的神经痛症状,提高睡 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74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胶囊+阿昔洛韦乳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VAS评分、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疼痛发作频率及疼痛发作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芍药甘草汤合失笑散加减配合局部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降低疼痛发作频率,缩短疼痛发作持续时间,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带状疱疹的发病特征,争取早期、有效、彻底治愈,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护理.[方法]对50例老年带状疱疹病人与48例非老年带状疱疹病人进行神经疼痛评估,并每天观察记录病人疼痛减轻时间、止疱、结痂、止痛、脱痂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统计后遗神经痛率.[结果]老年组带状疱疹病人以中重度神经痛为主,带状疱疹症状消退时间经统计学分析与非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带状疱疹发病症状明显、病程长,治疗症状消退缓慢,临床上不仅要为病人提供常规的疾病护理,更应关注病人的安全护理,以保障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德宝松注射液局部神经根封闭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给予德宝松针加利多卡因行神经根封闭,对照组只给利多卡因行神经根封闭,每周1次,直至痊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止疱、结痂、脱痂、疼痛消失时间缩短,疼痛减轻时间显著缩短,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减少,无不良反应.结论 早期应用德宝松进行神经根封闭治疗带状疱疹是一种疗效高、副作用少的治疗手段,同时也是减少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一种积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