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阳  王俊松 《吉林医学》2009,30(3):193-195
目的:应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IBS)检测移植肾脏疾病,并初步探讨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检测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全部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正常对照组,应用HP5500型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其肾脏的图像平均强度(AII)、图像峰-峰强度(PPI)、图像强度标准差(SDI),并计算标化的背向散射积分(IBS%)、标化的图像峰-峰强度(PII%)、标化的图像强度标准差(SDI%),分别对各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①病例组肾皮质IBS%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PPI值、SDI值、PPI%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肾髓质IBS%值、PP/值、SDI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PI%值、SDI%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病例组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肾皮质-肾髓质IBS%]值逐渐下降,与正常对照组均存在差异,但均元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应用IBS技术可以实现超声对肾脏病变的定性、定量诊断。(2)IBS值可以反映移植肾脏慢性排异反应的声学改变。③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对于超声组织定征在其定量和准确性等方面显示出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巨大研究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杨锦茹  张秉亨 《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068-1069
目的 :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 IBS)与肾实质回声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临床确诊并经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肾脏弥漫性疾病患者分为尿毒症期 ( I)、氮质血症期 ( )和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 )三组 ,以正常人为对照组 ( )。测量肾实质及肾窦区 IBS值 ,以二者之比为肾实质标化 IBS值 ( IBS% )。结果 :肾实质回声增强则 IBS%值升高。结论 :背向散射积分为无创判定肾脏组织的微细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与彩色、能量Doppler对比,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和对比二次谐波(SHCI)技术在定量诊断老年慢性肾功能不全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用HP-5500型超声仪检测55例老年男性患者,其中肾功能正常者32例(取40个肾脏),慢性肾功能不全23例(取40个肾脏),进行Doppler(彩色和能量)、IBS、SHCI、能量SHCI(PSHCI)和声学密度定量(AD)等检查比较。结果:①肾功不全组较正常者:AD峰值和曲线下面积显著增高(P<0.05),IBS、SHCI回声明显增强;PSHCI视觉判断肾皮、髓质血流灌注显著减少;②IBS、SHCI对肾皮、髓质识别更加清楚,PSHCI使流速较低的皮质外层边缘区灌注显像。结论:IBS、SHCI、PSHCI和AD技术提高了超声分辨率、改善了成像质量、降低了人为因素差异,使超声组织定征在无创诊断老年肾功能改变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在不同实质区的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特点,为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器官移植科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患者30例,据临床症状和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分为移植肾正常组、急性排斥组和慢性排斥组,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并分析皮质及髓质层2个不同实质区处的峰值声学强度、造影剂灌注速率和肾皮质血流量等指标。结果急性排斥组患者肾脏长径、宽径、前后径及肾皮质厚度均明显高于移植肾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排斥组患者的肾脏长度、宽径、前后径及皮质厚度均低于移植肾正常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排斥组和慢性排斥组在皮质及髓质层2个不同实质区处的峰值声学强度、造影剂灌注速率和肾皮质血流量均显著低于移植肾正常组(P<0.05),同时,慢性排斥组略高于急性排斥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实质区超声造影血流灌注参数对于早期诊断肾移植术后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技术测定不同分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背向散射积分值及肾脏体积,进而探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对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将临床确诊的56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血肌酐水平分为三组。Ⅰ组(早期DN)30例,男14例,女16例,Ⅱ组(临床期DN)16例,男7例,女9例,Ⅲ组(终末期DN)10例,男6例,女4例。正常对照组48例,男21例,女27例。二维超声测量肾脏长、宽、厚三个径线,计算肾脏体积。再测量肾实质及肾窦区IBS值,以二者之比为肾实质校正IBS值,肾实质校正IBS值×100%,即IBS%,所得结果与同年龄段正常对照组肾实质IBS%对比分析。[结果]①Ⅰ组肾实质IBS%平均值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Ⅱ组肾实质IBS%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③Ⅲ组肾实质IBS%平均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④Ⅰ组及Ⅱ组肾脏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且Ⅰ组及Ⅱ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Ⅲ组肾脏体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小(P〈0.01)。[结论]将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与二维肾脏体积测量结合起来可以成为临床无痛创评价糖尿病肾病各期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应用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功能成像(BOLD-f MRI)技术定量测量肾脏皮、髓质R2*值,探讨其在慢性肾脏病(CKD)中晚期患者肾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CKD中晚期患者33例(包括中期CKD组21例,晚期CKD组12例)及26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均行MRI常规扫描及BOLD功能成像,分别测量双侧肾脏皮、髓质的R2*值,比较每组皮、髓质的R2*值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中、晚期CKD组及正常对照组的皮质R2*值均显著低于髓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中期CKD组和晚期CKD组3组间肾皮质R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与中期CKD组肾髓质R2*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肾髓质R2*值显著高于晚期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期CKD组肾髓质R2*值显著高于晚期CK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髓质R2*值区分中期CKD组与晚期CKD组,诊断界值为34.10 Hz,灵敏度为78.60%,特异度为66.70%(P<0.05)。结论肾脏BOLD-f MRI对肾髓质缺氧变化灵敏,能够反映CKD中晚期患者肾功能的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不同时期慢性肾病(CKD)患者肾功能和肾脏超声检查,比较各个指标的变化特点,探讨超声检查在CK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淮河医院门诊收治的CKD 患者168 例,按肾小球滤过率(GRF)分为3 组:A 组(GFR≥90 ml/min),B 组(GFR:60~89 ml/min),C 组(GFR:30~59 ml/min);同时选取健康受试者46 例为对照组。对各组CKD 患者以及对照组受试者,行GRF、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等肾功能检查;同时行多普勒肾脏超声检查。结果A 组患者皮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RI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PSV、RI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C组肾脏长径、皮质厚度、髓质厚度、主动脉及段动脉PSV、EDV、RI、PI 以及肾血流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比较各组早期CKD 患者肾功能检查及肾脏超声检查结果:在早期肾脏损害中,超声检查具有敏感、早期的诊断优势,这对CKD 患者的及早发现及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中国肾脏移植科学登记系统(CSRKT)备案登记的943例活体亲属供肾脏移植数据。按照供者的年龄不同分成≥60岁,50~59岁,40~49岁,30~39岁,30岁5组,比较受者术后并发症、肾功能及人/肾存活率情况。结果 5组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肺部感染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1年的血肌酐(Scr)及1年人/肾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供者年龄对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术后肾功能恢复及短期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周南  张浩然  蒋艳  梁蕾 《医学研究杂志》2020,49(12):118-121
目的 探讨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比较经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肾皮质硬度的变化。方法共收集100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为60.1±23.4岁,包括2型糖尿病肾功能正常患者50例,无2型糖尿病肾功能正常者50例,所有研究对象肾小球滤过率均正常。所有病例均记录常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均进行肾脏常规超声检查及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结果 2型糖尿病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尿素氮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肾脏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型糖尿病患者肾皮质厚度较高。剪切波弹性成像测得肾实质硬度值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显著升高(P<0.05)。结论 剪切波弹性成像获得的肾皮质硬度值在肾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明显高于未患糖尿病者。肾皮质硬度测量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常规筛查的一部分,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在诊断急性期非典型川崎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典型川崎病组34例(A组),非典型川崎病组31例(B组),正常对照组30例。应用HP5500型超声诊断仪测定左、右冠状动脉壁背向散射积分(IBS),以心包壁的IBS作为参照,用冠脉壁IBS和心包IBS比值作为校正值(IBS%)。结果:A组和B组的冠脉壁IBS值、IBS%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和B组的冠脉壁IBS值、IBS%值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P<0.01),对冠脉壁IBS进行ROC分析,得到冠脉壁IBS最佳截点为41.5,据其诊断急性期川崎病的敏感性为93%,特异性为95%,准确性为94%。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有助于急性期川崎病的诊断,尤其对临床表现和冠脉病变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声学密度 ( AD)技术在桥本氏甲状腺炎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 ,测量 2 2名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及 32名正常人的甲状腺实质背向散射积分 ( IBS)值 ,并进行同期甲状腺穿刺活检。结果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回声普遍偏低 ,不均匀 ,IBS值明显低于正常人 ( P<0 .0 0 1 ) ,甲状腺明显大于正常人 ( P<0 .0 1~ P<0 .0 0 1 )。结论 :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在 AD检查中有特征性变化 ,可提供更多的信息 ,有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正常人肾实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 (IBS)值 ,为进一步探讨肾实质弥漫性病变打下基础。方法 :将受检者按不同年龄段分组 ,分别测量肾实质及肾窦区的IBS值 ,以二者之比为肾实质标化IBS值。结果 :不同年龄组之间其IBS %值均有差异 (P <0 .0 1)。结论 :正常成人肾实质IBS %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对胆结石手术患者中均匀性脂肪肝肝实质近场进行声学定量分析,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探讨该技术对均匀性脂肪肝定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配置AD(声学密度)装置和声学定量分析系统的HP—5500型超声诊断仪对预行胆结石手术的不同程度的均匀性脂肪肝患者及对照组正常肝进行近场深度的背向散射积分(IBS)测定,取其平均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课题对66例病人术前图像采集进行了IBS测定,术中取活检,术后病理证实,病理确诊的63例轻、中、重度均匀性脂肪肝及正常肝近场IBS标化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IBS标化值以均数±标准差(-x±SD)表示,为临床提供参考。结论:声学密度定量技术用于均匀性脂肪肝的诊断准确、客观,能为临床提供一项数字定量化、标准化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声学密度定量技术(AD)定量分析冠心病患者缺血、梗死心肌,比较AD与SPECT所测相应心肌节段灌注缺损值的关系,探讨AD评价冠心病的价值。方法:入选住院患者77例,根据病史、心电图、心肌酶、SPECT及冠脉造影分为4组:对照组20例;SPECT阳性缺血组16例;SPECT阴性缺血组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21例。比较4组患者AD参数及SPECT灌注缺损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缺血组及梗死组心肌标化背向散射积分值(IBS%)增高,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幅度(CVIB)减低,周期变化延迟时间校正值(N-Delay)延长(P<0.05);SPECT阳性缺血组与SPECT阴性缺血组比较,CVIB、IBS%及N-Delay均无差异(P>0.05);梗死区心肌CVIB与相应节段心肌SPECT灌注缺损值呈负相关。结论:AD可敏感评价缺血、梗死心肌;与静息SPECT在梗死心肌评价中具有良好相关性;是一种无创评价心肌缺血及心肌存活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超声背向散射积分(IBS)技术对膀胱癌和膀胱内凝血块二维图像进行定量分析比较,评价该技术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2例膀胱癌和18例膀胱内凝血块的患者,分别测量肿物及膀胱内凝血块的IBS值及其标化值(IBS%),全部病例与手术或膀胱镜结果对照。 结果:膀胱癌组和膀胱内凝血块组平均图像强度(AII)、峰-峰强度(PPI)和图像强度标准差(SDI)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膀胱癌组标化IBS%值明显高于凝血块组,PPI和SDI值明显低于凝血块组。 结论:超声背向散射积分在膀胱癌和膀胱内凝血块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用化学发光法(CL)检测了4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行了吞噬细胞吞噬功能CL峰值/10~3白细胞,体内吞噬细胞预激活状态(本底),血浆调理活性的比较。结果肾移植术后肾功能良好的受者CL峰值/10~3白细胞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肾功能较差的受者、未移植透析的患者和术后因排异已切除移植肾的患者CL峰值/10~3白细胞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5),本底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峰时与正常组无差异。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吞噬功能的增强,体内预激活状态增高,预示着肾功能减退、排异出现。这一结果对诊断肾移植术后排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