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开展,再灌注心律失常(RA)愈来愈受到人们重视,RA对于评价AMI患者冠脉再通、估计预后方面有重大意义,本文对56例AMI患者溶栓后RA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院1996年1月~1999年1月住院AMI患者56例,均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且均为溶栓治疗适应证,其中男51例,女5例,年龄37~74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3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8例,前壁+高侧壁3例,前壁+正后壁2例,下壁(部分伴右室)19例,广泛前壁(…  相似文献   

2.
张桂馨 《中原医刊》1999,26(12):35-36
我院自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3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AMI患者38例,男27例,女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9岁。其中广泛前壁11例,前间壁8例,下壁6例,前间壁、下壁5例,前侧壁4例,广泛前壁、下壁2例,下壁、后壁、右室2例。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且无溶检禁忌证。2 治疗方法2-1 溶栓前:住CCU病房,常规描记12导联心电图,下壁AMI时加做V7~V9、V3R~V5R导联心电图。检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 (AMI)静脉内溶栓是冠状动脉血液再灌注治疗方法之一 ,冠状动脉血运的早期重建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静脉内溶栓给药方便、迅速 ,不需要专门的放射科设备和心导管操作人员 ,适合于基层医院。我院近2年对有溶栓指征的13例老年AMI患者进行了静脉内溶栓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 :13例中男性11例 ,女性2例。年龄60~82岁 ,平均72.2±7.7岁。梗死部位 :前壁或广泛前壁AMI8例 (合并下壁AMI1例 )、下壁及正后壁AMI5例 (合并右室AMI3例 )。病例选择标准为 :年龄≥6…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94例,其中下壁AMI25例,正后壁AMI4例,下壁+正后壁AMI12例。在下壁及正后壁AMI中有6例同时合并有右室梗塞(RVI),1例为单纯性RIV,1例为前壁AMI合并RVI,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在8例RVI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47~71岁。本组病人均具有AMI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心肌酶的动态变化。心电图仅1例RVI合并前壁AMI,见附图。心电图示STV3R~V5R弓背型抬高,2h后STV1~4亦抬高,同时伴有R波减…  相似文献   

5.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76例AMI患者AVB的发生、转归、梗死部位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993~1998年明确诊断的AMI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4.1)岁。前壁梗死37例,下壁梗死25例,前壁+下壁梗死11例,右室梗死3例。2 结果76例并发AVB14例,发生率为18.4%,其中Ⅰ度3例,Ⅱ度6例(Ⅱ度Ⅰ型2例,Ⅱ度Ⅱ型4例),Ⅲ度5例(3例ORS<0.12s,2例QRS>0.12s),Ⅱ度以上占78.…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时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AVB) ,笔者对两家医院10年来收治的285例AMI患者中合并AVB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AMI合并AVB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1.一般资料285例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222例 ,女性63例。年龄33~92岁 ,平均(63.9±11.7)岁。梗死部位 :前壁109例 ,广泛前壁 高侧壁20例 ,前壁 下壁11例 ,后侧壁1例 ,下壁95例 ,下壁 右室或后壁20例 ,多部位梗死 (3个壁以上 )18例 ,…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MI)静脉溶栓疗法,目前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再通率50%~70%。我院对1997年10月~1998年10月收治的AMI30例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梗塞6h内的10名AMI患者中,男7例,女3例。梗塞6~12h时者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两组相近,32~76岁。梗塞部位见附表。附表 梗塞时间与部位部位梗塞6h内梗塞6~12h前间壁14下壁24高侧壁11广泛前壁34正后壁12右室1前壁+高侧壁23内膜下01  诊断标准及再通指标:根据W…  相似文献   

8.
溶栓疗法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在国内广泛应用,本文就我们基层医院进行溶栓治疗20例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4例,女6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1岁,平均56岁。AMI定位:广泛前壁8例,前间壁4例,下壁4例,广泛前壁+下...  相似文献   

9.
我院自1996年1月~2000年12月应用国产尿激酶(UK)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患者静脉注射溶栓治疗38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按全国AMI尿激酶溶栓方案放宽溶栓时间到24h 以内。本组中男24例,女14例,平均年龄59.8岁。梗塞部位:前壁+广泛前壁17例,下壁13例,下壁+右心室+正后壁5例,高侧壁3例。发病至开始溶栓治疗时间3h以内2例,6h以内25例,12h以内8例,24h以内3例。 1.2 给药及观察方法:持续心电图示波监测,18导联心电…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4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近10年来静脉溶栓疗法已成为急性心肌梗塞的常规治疗方法。对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改善心脏泵功能、降低病死率的疗效已被公认,成为应用最广泛的冠脉再通手段。本院自1995年1月~1998年12月,对40例A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获得比较满意效果,本文对比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35~64岁,平均59.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14例,前间壁6例,下壁10例,下壁+前壁5例,侧壁1例,下壁+后壁1例,前壁+侧壁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WHO关于AMI诊断…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规律,我们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溶血栓治疗时,20例发生再灌注性心律失常,资料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30例患者均系我院急诊检查并经12导联心电图确诊的AMI患者,男26例,女4例;年龄34~72岁,平均55-1岁。梗死部位:前壁14例,广泛前壁4例,前间壁2例,下壁10例(其中合并右室及后壁梗死各1例)。患者入院后即予硝酸甘油含服或静滴,如无缓解,立即作溶血栓治疗,溶血栓治疗距胸痛开始时间为2-5~11h(平均5-6h),尿激酶用量100~150万U溶…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塞(AMI)系临床急症,为减少其误诊漏诊率,现将我们一组15例AMI(前壁5例,广泛前壁、心内膜下各1例,下壁4例,前间壁4例)的误诊漏诊原因分析如下:1.询问病史及查体不细而漏诊:2例以往有冠心病,其中1例曾有陈旧性前间壁MI史,因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我科1996年3月开始开展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8例,现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AMI病人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50~75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例,前壁4例,下壁并右室1例,前阔壁1例。12 溶栓方法 溶栓前常规记录18导联心电图,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心肌酶谱、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凝血酶之时间,全血凝固时间、血型。溶栓治疗时先以UK50万U溶于NS20ml,15min静注,接着UK50~100万U溶于NS100ml,30min静…  相似文献   

14.
冯玉兰 《中原医刊》2000,27(7):64-65
急性心肌梗塞(AMI)伴心源性休克是AMI病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院及外院成功救治9例AMI伴心源性休克病人。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为我院及外院CCU病房确诊的AMI伴心源性休克病人,共9例,男6例,女3例,年龄48~78岁,平均62.5岁。急性前壁心肌梗塞5例,急性下壁右室心肌梗塞4例。AMI伴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AMI诊断明确,心源性休克的诊断标准:(1)血压(12.0/8.0kPa(90/60mmhg);(2)尿量(20ml/h;(3)末梢循环差,肢端皮肤湿冷,发绀,并出现神…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越早,降低病死率的作用越明显。常规的急诊室就诊后转至心电监护(CCU)病房,往往延长发病一溶栓时间,甚至贻误溶栓时机,为此我院自1995年7月改由急诊科医师对AMI病人实施溶栓治疗,本文拟对比分析AMI患者急诊科、CCU病房溶栓治疗,发病一溶栓时间延迟及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 象 急诊科溶栓组21例,男14例,女7例,年龄48~75岁,平均58±8岁。CCU溶栓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55~75岁,平均67±5岁。 1.2 方 法 1.2.1 入选排除…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塞(AMI)时出现的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心动过速,我们对20例病例进行了观察及处理,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0例AMI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5~75岁。均经心电图及心电监测证实为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其梗塞部位为:下壁15例(75%),后壁2例(10%),下壁+后壁3例(15%)。加速性室性自主节律发生于AMI后的时间为:1~12h10例(25%),12~24h5例(25%),24~36h2例(10%),36~…  相似文献   

17.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3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旭  张登鹏 《中原医刊》2000,27(11):15-16
目的:观察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溶栓时机及临床疗效。方法:39例AMI患者,用UK静脉溶栓治疗。半小时内输注100~150万单位。结果:①临床判断梗塞相关智力这再通24例,再通率61.5%,2小时内、2~4小时、4~6小时及6~12小时内相关血管再通率分别为80.0%、72.7%、57.1%和44.4%,死亡4例,病死率10.3%;并发出血3例,出血率7.7%。②溶栓再  相似文献   

18.
美心力即注射用环磷腺苷(cAMP),使用其旨在进一步观察美心力的疗效及安全性。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美心力治疗组30例,女性17例,男性13例,年龄为(50±7)岁,其中,病史为0-5~20a;下壁缺血20例,前间壁缺血5例,高侧壁缺血3例,前壁缺血2例;初发型心绞痛3例,稳定型心绞痛15例,恶型心绞痛2例;卧位型心绞痛4例,变异型心绞痛2例,梗死后心绞痛4…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AMI)早期,病情危重,由于由多种原因导致,几乎都有血压下降,因此,辩明危急状态,作出及时准确地判决并及时处理,才能挽救生命。本文对135例AMI时血压明显下降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收集我院1997~2001年4年住院的AMI患者13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8例,女57例,年龄35~80岁(平均66.5岁)。梗塞部位:广泛前壁24例,下后壁26例,前间隔12例,前壁18例,下壁17例,右室2例,非Q波型3例,多面(2面以上)33例。合并有心…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再灌注心律失常(RA)是再灌注并发症之一。由于成功的再灌注有可能导致致命性的RA,因此已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作者对75例院前经静脉溶栓的患者进行分析,并观察其心律失常的特点。1临床资料1.1研究对象经心电图检查、病史及症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者共75例,其中男56例,女19例,年龄平均(63.2±11.5)岁。梗死部位:前壁(前间壁,广泛前壁,侧壁)33例,下壁(后壁,右室)42例。75例患者均无溶栓禁忌症。1.2方法先合化硝酸甘油不缓解,三管法测凝血时间正常,无溶栓禁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