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例小儿大肠息肉在内镜下进行电切除术。方法:内镜下通过高频电切、黏膜下注射等方法对小儿大肠息肉电切除,术前给予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有效的肠道清洁准备,术前、术中、术后进行相关病情观察及健康指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评估术后恢复情况。结果:20例患者电切除后无发生出血和肠穿孔,疗效满意,仅有1例术后第3天发生迟发性出血。结论:内镜下通过上述方法切除小儿大肠息肉,方法安全可靠,手术简便易行,风险小、效果好。术前周密的准备、细致严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术中医护间密切的配合及手术器械的熟练应用,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摘除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96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高频电摘除治疗,术前认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肠道、仪器及抢救物品的准备,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术后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并给以术后指导。结果:96例中除1例发生术中出血外,余均无并发症,息肉切除成功率达100%。结论:护士术前、术中、术后娴熟细致密切的配合,可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手术成功提供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张琼英  王水芳  陈敏 《四川医学》2014,(11):1499-1501
目的探索冷圈套器在内镜下切除息肉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冷圈套器切除息肉观察其一次性切除率、创面出血、穿孔、感染、息肉残留等情况。结果所有息肉均一次性完整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中创面少许渗血,术后无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分别第5天及术后1个月复查肠镜,结果提示创面愈合良好,无息肉组织残留。结论经内镜冷圈套器切除直径<10mm的大肠息肉是有效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将96例行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治疗的消化道息肉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责任心、护理专业技术、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确保手术安全,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年龄等有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严重者可以发生癌变。而消化道息肉切除是该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适用于各种大小的有蒂或亚蒂息肉,直径大致在1cm~2cm。我院自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92例患者,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浅谈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传统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全程护理模式干预(全程组)。就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AS)评分变化、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差异并不明显,P0.05;干预后,全程组SAS评分为(30.12±4.15)分、sds评分为(29.84±5.18)分,均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全程组满意度明显优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中,给予全程护理配合,效果可观,可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8.
经胃镜高频电切息肉技术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作者对我院 1992年 5月至 1998年 5月间的作高频电切术者 112例护理资料进行了总结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 78例 ,女性 34例 ,年龄 6~ 70岁 ,平均年龄 5 4 2岁。以便血最为常见 ,一般为小量出血 ,间歇性占 80 % ,其次为排便习惯改变占 45 % ,其它症状如大便带粘液 ,肛门坠胀等较为少见。2 护理2 1 术前准备 对血常规的检查、血型、出凝血时间均可择期进行。了解病人一般情况 ,测体温、血压、做常规心电图 ,并做好记录 ,女性月经期不能作此手术 ,以免引起生殖道感染。做好心…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往需外科手术切除,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息肉切除为其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我院2000年6月~2002年2月应用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43例,临床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其中男31例,女12例,年龄3~73岁,平均45.7岁。息肉大小≤1cm 38枚,1.1~1.9cm 11枚,≥2cm 13  相似文献   

10.
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4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息肉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在结肠镜直视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 结果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直径<2.0 cm的大肠息肉446例,4例并发迟发性出血,经电凝止血而痊愈,1例并发迟发性穿孔行结肠穿孔修补术,并发症发生率1.12%. 结论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月-2004年7月我院利用内镜高频电切治疗大 肠息肉230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及配合体会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230例患者中,年龄6-70岁,男150例,女 80例,息肉大小约0.3-3.0cm。病理学诊断,腺瘤样息肉占 23%,炎性息肉占69%,增生性息肉占8%。  相似文献   

12.
2002年5月起,我院应用电子结肠镜检查确诊大肠息肉60例,均于内镜下手术切除息肉101颗,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大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成为一项常规的治疗手段,对预防肠癌有积极的意义,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治疗成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总结我院近年在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86例大肠息肉患者的手术期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4.
<正> 大肠息肉是临床常见病,易引起出血,甚至癌变。我院自1999年引进日产富士能电子结肠镜为56例101颗大肠息肉患者摘除息肉,临床证实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息肉在大肠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检出率在16.4~42.6%之间。大肠息肉不仅有腹痛、腹泻、便血等临床表现,而腺瘤可恶变。随着医学科学发展,其治疗手段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为主。为减少治疗的并发症发生,作者对我院1994年后治疗21例患者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的配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以前一年同期收治的大肠息肉患者68例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给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配合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护患满意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出院时进行护患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护患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中实施优质的护理配合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可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结肠息肉是消化道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息肉切除术成为一项常规的治疗手段,治疗内镜对内镜护理人员的要求高,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疗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本文总结我院近年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106例大肠息肉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1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106例大肠息肉患者,男61例,女45例,年龄11岁~68岁,平均年龄(36.5±16)岁。息肉位于直肠53例,直乙结合部12例,乙状结肠22例、降结肠8例、横结肠4例、升结肠5例、回盲部2例。共切除息肉209枚,息肉直径小于1.0c…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选取接受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30.3±4.2)、(29.8±5.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5±5.30)、(41.6±5.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化内镜下消化道息肉电切除术中,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配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并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消化道息肉可以发生在消化道的任何部位 ,但以大肠段多发 ,消化道息肉的常见并发症是出血和恶变 ,以前多以剖腹外科手术摘除 ,损伤大 ,经济负担重。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开展了内镜下息肉摘除的内镜外科治疗方法 ,大多数病人均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我院内镜室从 1984年以来共治疗消化道息肉近 4 0 0例 ,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现将内镜下治疗大肠息肉 15 6例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工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15 6例 ,男 10 9例 ,女 4 7例 ,最小年龄 7岁 ,最大年龄 76岁 ,平均年龄 4 6 .5岁。大肠息肉分布 :直肠 112例 ,乙状结肠 33例 ,…  相似文献   

20.
大肠息肉是上皮来源隆起于黏膜面的肿物,与大肠癌关系密切。除家族性息肉病和内镜下息肉已明显恶变,或估计累及黏膜下层者,所有的大肠息肉无论其大小及有无症状,均应在电子结肠镜下摘除。近年来,经电子结肠镜摘除息肉术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首选方法。但此法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一般的内镜诊断性操作明显升高,最常见的是出血。我科2005年4月~2008年4月经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凝摘除大肠息肉130例,其中钛夹结扎配合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