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患者在后腹腔镜CO2气腹手术前后静脉血中IL-2和IL-6值的变化,以了解后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以腹膜后开放手术作为对照。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前、手术开始45min、手术后第1天和手术后第3天IL-2值为先下降后回升,但此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值为先升高后下降,但此变化亦无统计学意义。而开放手术上述4时间段IL-2值为先下降后升高,此变化规律与腹腔镜手术相仿;IL-6值为先升高后下降,此变化规律亦与腹腔镜手术相仿,但上述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CO2气腹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可能与后腹腔镜气腹空间小、对机体尤其是内脏功能干扰小有关。  相似文献   

2.
黄芪对腹腔镜气腹所致红细胞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细胞免疫系统是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腹腔镜CO2气腹对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为探讨黄芪对腹腔镜CO2所致红细胞免疫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我们对一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静脉应用黄芪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CO2气腹下不同腹内压(IAP)对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IAP分别为8mmHg(A组)、12mmHg(B组)、15mmHg(C组)。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麻醉后5min(T0)、气腹后1min(T1)、气腹后5min改变体位时(T2)、气腹后15min(T3)、气腹结束恢复体位后1min(T4)、5min(T5)时HR、MAP、CVP、外周血管阻力(SVR)和心输出量(CO),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T3时三组HR明显增快,MAP和SVR明显升高(P<0.05);T1~T3时A组、T2、T3时B组CVP明显升高(P<0.05);T1~T3时B、C组CO明显降低(P<0.05)。T1~T3时C组的HR明显快于,MAP和SVR明显高于A、B组(P<0.05);T1~T3时B、C组CO明显低于A组,且C组明显低于B组(P<0.05)。C组术中心律失常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P<0.05)。结论 FloTrac/Vigileo系统监测下的CO2气腹腹内压12mmHg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适合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不同CO2气腹压力下对不同年龄段患者围手术期呼吸系统各参数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90例。按年龄分为3组,20~40岁为中青年组,40~60岁为中老年组,>60岁为老年组,每组30例,各组按压力不同分A组(气腹压力8~12mm Hg)、B组(气腹压力14~16mm Hg)两组,每组15例,各组间性别,体重无统计学差别。观察各年龄段在不同气腹压力下各时点(气腹前10m in、气腹后10、20、30m in、放气后5m in)呼吸系统参数(PETCO2、Paw、MVE、VCO2、VO2)的变化情况。结果:中青年组和中老年组:在A组、B组气腹注入后,呼吸系统各参数均有显著变化(P<0.01),A、B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老年组:在A组、B组气腹注入后,呼吸系统各参数均有显著变化(P<0.01)。A、B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1)CO2气腹时间延长,会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各参数的变化;(2)CO2气腹压力增加,会直接影响呼吸系统各参数的变化;(3)随时间延长气腹压力的变化对于中青年组、中老年组呼吸系统参数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如果是健康机体,肺功能正常,手术可根据需要选用任一组气腹压力;(4)老年组气腹压力的变化随时间延长对呼吸系统各参数的影响差异显著。建议最好使用低气腹压力,以8~12mm Hg为宜。  相似文献   

5.
CO_2气腹对炎症环境下巨噬细胞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测定模拟炎症环境下CO2气腹对巨噬细胞超氧阴离子释放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探讨炎症条件下CO2气腹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细胞株在37℃、5%CO2、95%湿度中培养传代后分为正常对照组、实验对照组及CO2气腹组。用酵母多糖诱发炎症环境,用酶标仪测定各组相应时间的自由基荧光值及450nm波长处线粒体吸光度OD值。结果:两项实验中正常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各时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2气腹组与实验对照组在1h、2h、4h及恢复常氧条件培养2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常氧条件培养4h与实验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2气腹对巨噬细胞超氧阴离子释放及线粒体功能具有短暂可逆抑制,利于减轻局部炎症反应,保持机体的免疫功能。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对感染性疾病是安全、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对腹腔内的pH值、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及红细胞Ⅰ型补体受体(CR1)免疫粘附活性的影响。方法 对3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中留取腹腔内血性渗液测定其pH值、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并与术中测定的周围血相应值比较。结果 腹腔镜手术时,血液中的pH值为7.4l,吞噬细胞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分别为74.6%及55.7,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为58%;而腹腔渗液的pH值为7.13,吞噬细胞百分数及吞噬指数分别为65.6%及47.6,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为50%。结论 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造成腹腔内pH值明显下降,腹腔内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及红细胞CR1免疫粘附活性也明显降低。因此,严重炎症患者在腹腔镜手术时,在CO2气腹压力作用下,可能引起炎症扩散。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以红细胞C3 b受体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肿瘤红细胞花环率及CD3、CD4、CD8细胞作为观测指标 ,测定 6 0例LC患者术前、术后第 1天和第 3天免疫指标的变化。结果 :LC患者术后第 1天的上述免疫指标虽有轻度障碍 ,但没有显著性意义 ,且术后第 3天迅速恢复。结论 :LC患者手术前后红细胞免疫功能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没有明显障碍 ,是患者术后能迅速康复的免疫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术后肠内营养支持对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对 1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肠内喂养 ,分别于术前 1d、术后第 1、5、10天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 (R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 (RRICR) ,并与术后采用部分肠外营养的 1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对比。结果 梗阻性黄疸患者存在着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 ,术后喂养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能较快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 ,且至术后第 10天RRCR、RRICR分别为 2 8.14± 7.0 5、5 .2 3± 1.63与对照组 2 1.2 0± 8.0 4、7.3 5± 2 .2 0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喂养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剂有助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内镜鼻胆管引流(ENBD)结合肠内营养对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确诊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梗阻性黄疸,分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联合肠内营养组(ENBD+EN组-A组)、单纯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组(ENBD组-B组)、单纯行肠内营养组(EN组-C组)及未经内镜鼻胆管引流及肠内营养处理的实验对照组(非ENBD+EN组-D组),并同时设置对照组,各20例。A组患者经ENBD术后48小时经鼻饲管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肠内营养乳剂(TPF);B组患者经ENBD术后48小时通过外周静脉给于肠外营养(TPN);C组患者经鼻饲管通过肠内营养输注泵输注肠内营养乳剂(TPF);实验对照组患者仅通过外周静脉给于肠外营养(TPN)。两组患者分别在处理前1天和处理后第3天、处理后第7天取早晨空腹外周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测定红细胞C3b受体花结率(R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结率(RRICR)。结果所有梗阻性黄疸患者的RRCR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RRICR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处理后第3天,所有梗阻性黄疸患者的RRCR均较前升高(P0.05),A、B、C组RRCR较D组升高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A组RRCR升高较B组及C组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梗阻性黄疸患者RRICR与处理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处理后第7天,A、B、C组RRCR较D组升高更加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A组RRCR升高较B组及C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组RRICR较术前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A组RRICR降低较B组及C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NBD结合肠内营养能进一步促进恶性肿瘤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血浆TBIL、ALT、AST升高原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血浆TBIL、ALT、AST升高原因。方法 本课题对我院1999年9-10月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95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2例,B组32例,C组31例。A组病人LC术中CO2气腹压维持在10mmHg,采用Stryker-200型单极电刀切除胆囊,胆囊床普遍电凝处理;B组病人LC术中CO2气腹压同A组,采用弯剪刀切除胆囊,钛夹钳闭止血,置放腹腔引流管;C组病人LC术中CO:气腹压维持在15mmHg,切除胆囊方法同B组。术后1、3、5、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送实验室测定TBIL、ALT、AST。结果 A组患者术后1、3天TBIL、ALT、AST水平变化均显著升高,第5天开始下降,第7天基本恢复正常,B、C组患者术后1、3、5、7天血浆TBIL、ALT、AST指标均无明显升高。三组患者血浆TBIL,、ALT、AST等三项指标变化均数经t检验统计学处理显示:A组患者术后1、3天三项指标变化与B组患者1、3天三项指标变化相比,A组差异有显著性临床意义(P<0.01);与C组患者术后1、3天三项指标变化相比,A组仍有显著性临床意义(P<0.01);而B组与C组术后1、3、5、7天三项指标变化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LC术中CO2气腹压维持在15mmHg时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电凝电切所致热损是术后TBIL、ALT、AST指标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右肝蒂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行腹腔镜右半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共71例,按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采用右肝蒂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n=30),B组采用Pringle血流阻断(n=41),比较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近期并发症及围术期白细胞计数、肝功能等。结果 两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白蛋白和近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住院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3天白细胞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第7天两组白细胞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后第1、3、7天ALT、AST、TBIL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肝蒂Glisson鞘外血流阻断在腹腔镜右半肝切除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对患者术后肝功能影响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病人术后近期营养指标的影响。方法将以2016年1~7月期间收治的胃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按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进行腹腔镜辅助下D2根治术的65例胃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32)应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行腹腔镜手术,观察组(n=33)在ERAS理念指导下行腹腔镜手术。2组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抽取外周血测定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转铁蛋白(TRF)、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血红蛋白(Hb),监测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和术后第30天的体重与术前体重的比值(WR),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各项指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各组指标均较术前降低,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病人ALB、PRE、TRF水平逐渐上升,与常规组相比,术后第7天时观察组ALB水平为(38.6±2.0)g/L、PRE水平为(192.2±16.1)mg/L,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RbP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而观察组术后RbP水平与术前无明显差异。2组病人术后Hb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7天2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2组之间Hb水平分别为(109.4±7.11)g/L和(108.7±8.11)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病人术后WR逐渐下降,术后第7天时常规组为0.93±0.053,低于观察组的0.96±0.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应用ERAS理念,可维持病人术后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联合应用吗啡和氯诺昔康与单纯应用吗啡进行术后镇痛对胃肠手术患者蛋白质代谢的调理作用。方法选择胃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A组为氯诺昔康联合吗啡镇痛组;B组为吗啡镇痛组。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d内禁食并自外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d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体温和氮平衡,以及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第3天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水平。结果两组术后24、48和72h静止与活动时的VAS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两组患者的体温均较术前的增高(P〈0.05),B组术后第1、3天的体温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3d两组患者均出现负氮平衡,第1天的负值最高,与第3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3d的负氮平衡值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血浆Cor和E水平均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3天则较术后第1天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第1、3天的TNF-α及IL-6值明显高于A组(P〈0.05),且较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术后联合应用吗啡与氯诺昔康镇痛与单纯应用吗啡比较,镇痛作用相近,但前者能产生更好的代谢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术后镇痛模式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妇科手术患者,按术后不同镇痛模式分为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组和静脉自控镇痛(PCIA)组。并分别于术前、术后1、3、7 d采静脉血样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C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红细胞免疫粘附促进因子(RFER)和红细胞免疫粘附抑制因子(RFIR)。结果与术前比,PCEA组术后1 d RCR、RFER显著上升(P<0.05),RFIR显著下降(P<0.05),术后3 d RCR、RFER仍显著上升(P<0.05),而RICR显著下降(P<0.05);PCIA组术后1 d RCR、RFER显著下降(P<0.05),RFIR、RICR显著上升(P<0.05);PCIA组术后1、3 d RCR、RFER比PCEA组显著降低(P<0.05),而RICR显著上升(P<0.05);两组各参数在术后7 d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PCEA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稳定和恢复作用明显强于PCIA。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内使用肠内免疫营养支持对肝硬化肝切除大鼠肝再生功能的影响。方法:48只肝硬化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为标准肠内营养组,B组为肠内免疫营养组。依标本采集时间的先后, A, B组再各分为4个亚组。两组大鼠用等热量肠内营养剂喂养8d 后行68%肝切除术,术后再喂养至取标本时间。分别于术前、术后1, 4和8d 取相应亚组大鼠肝组织标本,检测肝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I)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阳性细胞数。结果:两组大鼠肝切除术后残肝表现出一定的再生能力。B组肝细胞MI和PCNA阳性细胞计数在术后4d 和8d 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肠内免疫营养支持较之标准肠内营养支持更能增强肝硬化肝切除大鼠残肝再生能力,使肝再生在术后较长时间内保持高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加速康复外科模式管理的观察组(n=40)与常规围手术期管理的对照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各时段炎性介质(IL-6、IL-8及IL-10)及IgA、IgG、IgM、CD3~+、CD4~+、CD4~+/CD8~+免疫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两组患者IL-6、IL-8均显著上升(P0.05),对照组较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L-10较术前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升高更明显。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IgA、Ig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IgM水平无明显差异。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CD3~+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下降更明显;观察组术后CD4~+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CD4~+水平明显低于术前(P0.05)。术后第1天、第3天,两组患者CD8~+、CD4~+/CD8~+水平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模式可减轻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机体炎性反应,并保护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过度炎症反应,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胃癌细胞的转移、复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下与开腹手术治疗复发性肝癌的疗效及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水平变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4月手术治疗复发性肝癌患者66例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n=36)与开腹组(n=30)。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术中术后指标、疼痛评分、CCL18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肿瘤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等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术后1 d、3 d、5 d、7 d腹腔镜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CCL18水平无明显差异(P=0.868);术后,腹腔镜组患者的血清CCL18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转移率以及2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复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完全腹腔镜切除术的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疼痛情况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对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2004年3月至2004年12月,同一手术组将可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手术组,每组各30例。分别在术前1d和术后3、7d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D3+、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和CD4+CD45RA+、CD4+CD45RO+细胞及血淋巴细胞数并进行比较。结果开放手术组术后3d外周血淋巴细胞数(1.09±0.29)×109/L,CD4+细胞(0.54±0.14)×109/L,CD8+细胞(0.31±0.08)×109/L,CD4+CD45RO+细胞(61.1±8.9)%,IgM(136.9±52.8)IU/ml,IgG(115.2±45.7)IU/ml;术后7dCD8+细胞(0.32±0.09)×109/L,CD4+CD45RO+细胞(63.2±9.1)%,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P<0.01)。而腹腔镜手术组术后3d除CD4+CD45RO+细胞犤(62.7±12.5)%犦较术前降低(P<0.05)外,其余免疫学指标无明显降低;而淋巴细胞数犤(1.29±0.37)×109/L犦、IgM犤(164.5±48.2)IU/ml犦和CD8+细胞数犤(0.38±0.09)×109/L犦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比开放手术在免疫功能保护上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升清胶囊对阻塞性黄疸患者微创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51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升清胶囊组)、对照组(胆维他组)和空白组(常规治疗组),每组17例.术后空白组常规处理,不服用利胆药物;对照组除常规处理外,于术后第1天起口服胆维他;研究组除常规处理外,于术后第1天开始口服中药升清胶囊.术后第1、7天分别检测患者免疫指标CD3、CD4、sIL-2R、IL-10、TNF及TB.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做统计处理.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与空白组术后第1天CD3、CD4、sIL-2R、TNF、IL-10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7天CD.CD4、sIL-2R值与术后第1天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均增高(P<0.05);时照组比空白组均增高(P<0.05);研究组比空白组均增高(P<0.05).术后第7天TNF值与术后第1天比较,研究组较对照组无显著性降低(P>0.05);对照组比空白组降低(P<0.05);研究组比空白组降低(P<0.05).术后第7天IL-10值与术后第1天比较,研究组比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比空白组无显著性降低(P>0.05);研究组比空白组降低(P<0.05).术后第1、7天各组间TB值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升清胶囊能更有效地加快阻塞性黄疸患者微创术后免疫功能的恢复,较不服用利胆药物及服用胆维他者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疝环充填手术、Lichtenstein修补术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对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临床疗效情况。 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溧水分院进行治疗的15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及C组(50例)。A组采用疝环充填修补术、B组采用Lichtenstein修补术、C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修补术,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后1 d、7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检测术前及术后3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3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1),B组在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上低于C组(P<0.05);术后1 d、7 d,C组VAS评分低于A组及B组,A组VAS评分低于B组(P<0.05);3组术后CRP、TNF-α以及IL-6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C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B组术后IL-6水平低于A(P<0.05);3组在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疝复发情况,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P<0.05),B组术后发生神经感觉异常症状高于A组(P<0.05),B组和C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经腹腹膜前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疗效较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更好,对老年患者损伤更小,使其术后恢复更快,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