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离体肠管实验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综述了调节胃肠道运动药物和离体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离体肠管实验应用的可行性、适合动物、实验方法、作用受体及机制等,为研究调节胃肠运动药物作用于胃肠道的受体提供了基础理论,亦为研究中药对胃肠道运动的作用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 消化道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至今对胃肠道疾病诊断的检查方法有X线钡餐造影、纤维内窥镜等。长期来中医针灸临床常取足三里穴为治疗肠胃道疾病的主穴。而且国内已有不少工作证实足三里穴对胃肠道生理功能确有一定的影响,但缺乏一种无痛苦的客观记录。自Alyarez等从人的腹壁体表记录到胃电后,许多学者都企图应用胃电作为胃机能活动的指标研究胃的生理病理规律,希望胃电能作为胃疾患临床诊断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今后白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白术及其活性成分的研究文献,并就其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作用机制来分类阐述药理作用研究。结果:在白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理研究中,作用机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调节胃肠道运动、调节肠道微生态、修复胃肠道黏膜损伤、抗炎、抗肿瘤等。结论:白术治疗胃肠道疾病的药理作用较为明确,可应用于多种胃肠道疾病,但其作用机制和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膜片钳技术原理、常用记录方式在胃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及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优势入手,对膜片钳技术在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予以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从膜片钳技术原理、常用记录方式在胃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及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优势入手,对膜片钳技术在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予以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系统功能评价是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围绕胃肠运动、分泌、吸收、屏障功能及微生物菌群调节等方面,探索性构建了适宜于中药配伍禁忌研究特点的胃肠道系统功能评价技术体系;探讨中药反药组合通过促进或抑制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干预药物胃肠吸收过程,影响胃肠屏障功能,调节胃肠道菌群结构与生态诸环节,揭示其产生致毒增毒或减效降效及相互作用机制,以期为阐明中药配伍禁忌的科学内涵提供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胃肠道疾病 ,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但其机理有些还不甚清楚[1 ,2 ] 。我们采用霍尔效应原理慢性记录家兔结肠运动的实验方法[3] ,通过穴区局麻 ,切断躯体神经和阻断受体 ,探讨针刺“手三里”穴区引起结肠抑制的传入、传出途径及与受体的关系 ,为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与结果见表 1。1 针刺对结肠运动的抑制效应  针刺“手三里”穴区对清醒状态下家兔结肠运动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表现为频率下降 ,波幅降低。根据各组给药前的统计 ,针中平均抑制效应为 32 .56% ,针后逐渐恢复至针前水平。2 穴位局麻后的针刺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十五味黑药丸对大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以胃肠道标记物葡聚糖蓝2000的胃内相对残留率和小肠推进率为指标,观察十五味黑药丸对大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通过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记录大鼠胃纵形肌条张力参数,观察该药对胃条张力的影响。结果:十五味黑药丸能明显降低葡聚糖蓝2000的胃内相对残留率及增加其小肠推进率,十五味黑药丸药液能明显增加胃条张力。结论:十五味黑药丸能促进胃肠运动。  相似文献   

9.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特征包括腹胀、早饱、上腹疼痛、反酸及烧心,同时病人没有器质性病变或代谢性及精神性疾病,许多器质性及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基础都与胃肠道运动障碍有关,因此,从改善调节胃肠道运动入手,可使其中不少患者获得较好疗效。六味能消胶囊属藏药,主要成分是大黄,功效为泻热通便,其结合型的甙类具有保护作用,到达大肠经细菌或酶分解成甙元,可刺激大肠,增加肠的张力和蠕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六味能消胶囊可促进肠蠕动,能使正常的肠肌和松驰的肠肌收缩幅度增加,增强肠肌收缩。本文观察了藏药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  相似文献   

10.
应用胃肠动力理论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体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胃肠运动的功能与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大便排泄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胃肠道疾患与胃肠动力不足和亢进有关,因此,合理应用胃肠动力中药对于提高中医疗效,有重要意义。影响胃肠运动的中药,大多属于中医传统分类法的理气药,一般分成,胃肠动力促进、胃肠动力抑制以及对胃...  相似文献   

11.
针刺对胃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对胃电的影响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赵吕华朱元根(100700)胃电是从体表或胃壁记录的起源于胃的生物电信号,能反应胃的不同运动及功能状态。胃炎、胃溃疡、胃癌等胃肠道疾患都能影响正常胃电的节律和幅度。正常人体胃电的基本节律为约3cpm的正弦样波。胃电...  相似文献   

12.
针灸对胃肠道功能调整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对胃肠道功能调整作用的研究200030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王景辉,陈汉平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针灸对胃肠道的运动,分泌和吸收功能均有程度不同的调整作用[1]。本文就近十年来有关针灸对胃肠道功能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一、针灸对胃机能的影响:(一)针...  相似文献   

13.
樊翠红 《河北中医》2009,31(5):680-680
运动员在运动中和运动后引起的各种胃肠道症状总称为胃肠道综合征,腹痛为运动性胃肠综合征的主要症状,运动性腹痛的发生率平均为15%,以长距离耐力项(田径、公路自行车等)及篮球、排球运动员的发病率较高。1999--2004年,笔者辨证论治运动性腹痛3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半夏曲发酵前后对正常小鼠及脾虚积滞模型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方法:以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为指标,分别考察半夏曲发酵前后对正常小鼠及脾虚积滞模型小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以小鼠胃肠道激素胃泌素和神经递质胆碱酯酶、一氧化氮为指标,考察半夏曲发酵前后对脾虚积滞模型小鼠胃肠道运动的影响。结果:半夏曲发酵后能提高正常小鼠及脾虚积滞模型小鼠小肠推进率及胃排空率(P0.05);半夏曲发酵后能明显提高小鼠胃泌素、胆碱酯酶的分泌水平,降低一氧化氮的分泌水平(P0.05);半夏曲发酵前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不甚明显。结论:半夏曲发酵后较发酵前对小鼠胃肠道促进作用更强,可显著改善小鼠的消化功能,治疗脾虚积滞证可以选用半夏曲。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与胃排空关系的研究曾锦章,张万岱,彭武和,吴湖炳,张振书,周殿元胃主受纳和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有赖于脾升胃降的协调统一,胃降是胃肠道内容物顺利推进的动力机制,胃不降或不降反升可表现为一系列胃肠道运动功能紊乱(1)。本研究内容为胃排空改...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便秘是功能性肠病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疗效肯定。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肠神经系统(ENS)、Cajal间质细胞(ICC)、平滑肌细胞(SMC)互相联系,构成肠神经-Cajal间质细胞-平滑肌细胞(ENS-ICC-SMC)网络体系,是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基本单位,参与胃肠运动调节。综观近年来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相关实验文献,分析针刺对功能性便秘ENS-ICC-SMC网络体系相关影响,并指出下一步研究可从该网络超微结构的整体以及GDNF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修饰状态及其基因转录水平入手,为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下一步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叶聚荣  张兆壁 《中成药》1992,14(4):28-28
健胃灵由山药、丁香、陈皮、二芽、乌梅、山楂等组成。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促进胃肠道平滑肌推进性运动的兴奋作用,加速胃肠道内容物的排空,从而使腹胀消除、促进食欲。本品又能促进胃液、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以有助于食物的消化。  相似文献   

18.
白术调节胃肠运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白术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固表止汗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白术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白术可兴奋胃肠道M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促进胃肠蠕动与排空;还可抑制胃肠运动和治疗脾虚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番泻叶提取物对 BALB/c 小鼠胃肠运动及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以建立动物模型,获取实验组小鼠的胃肠道组织,为从中分离出番泻叶在动物肠道中的作用蛋白及阐明番泻叶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应用番泻叶提取物经不同途径给药致小鼠腹泻、胃肠推进运动试验和胃肠运动 X 线分析来观察其对小鼠胃肠运动的影响。光镜下观察连续、递增剂量灌胃小鼠3h,3、4、6和10周后胃、小肠和结肠组织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周时其小肠和结肠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0.3ml 番泻叶提取液灌胃后,小鼠均可在1~1.5h 出现腹泻,皮下注射0.8 ml 番泻叶提取物后观察8h 无腹泻。胃肠推进运动试验显示0.3 ml 提取液灌胃能显著增加小鼠的胃肠运动(P<0.05),胃肠运动 X 线分析显示灌胃0.4 ml 提取液可明显缩短钡剂在胃肠道内的传递时间。光镜下见灌胃小鼠各时期胃肠道粘膜无明显改变。透射电镜观察6周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散在变性坏死,固有层内巨噬细胞增多,内含较多吞噬颗粒。结肠上皮较多变性坏死细胞,平滑肌细胞变性。结论:番泻叶提取物主要经消化道进入后起作用,作用于胃肠道组织,促进胃肠运动增强,分泌增加。长期灌胃番泻叶提取物可引起小肠和结肠粘膜上皮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痛、腹泻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病,内脏高敏感和胃肠动力异常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基础。脑-肠相互作用在许多疼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尤其是IBS-D)中起重要作用,5-羟色胺(5-HT)作为调节胃肠功能的重要脑肠肽,通过脑-肠互动作用影响大脑活动、胃肠运动、疼痛感知、黏膜炎症及免疫反应等,与IBS-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凭借“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等特色理念,中医药在改善胃肠道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IBS-D的作用机制与调控5-HT信号通路关系密切。该文拟基于5-HT信号通路,以中医辨证论治为着重点,系统阐述中医药对IBS-D不同中医证候的疗效及机制研究特点,为中医药治疗IBS-D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