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温经通络止痛的中药,通过熏蒸床将药物加热后局部熏蒸腰痛部位。结果:治疗组治疗本病50例,治愈15例,好转31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中药局部熏蒸治疗腰肌劳损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足浴配合头部按摩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住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实验组34例,行常规中药足浴护理剂配合头部按摩治疗,对照组35例,行常规中药足浴治疗护理,收集两组干预前后睡眠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足浴配合头部按摩可提高失眠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失眠的方法。方法:以祛痰宁神解郁方加减治疗失眠38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1.9%。结论:结合中医药理论,探讨运用中医药治疗失眠,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大发展,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例如内分泌失调。针对这种疾病,采用传统中医学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随着养生保健文化的普及,很多人开始利用中医药进行养生保健。其中养生保健方法之一是通过中药熏蒸预防疾病。中药熏蒸液制剂的提取和保存对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本文对中药熏蒸液提取工艺和保存方法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5.
中药熏蒸治疗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上都有良好的效果,中药熏蒸治疗方法及理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深入。中药熏蒸使用不当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仅从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中药熏蒸为例,从个体化治疗、合理的内外治配合,以及重视熏蒸的使用方法等角度,探讨中药熏蒸安全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药对于失眠治疗方法及方药,为临床医生治疗失眠提供更加有效地诊治方案。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其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总结。结果: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有传统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食疗以及其他治疗。结论:中医药对于治疗失眠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与疗效,副作用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治疗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20例银屑病患者分为传统治疗组和中药熏蒸联合传统治疗组,对中药熏蒸联合治疗组进行中医辨证施治,熬煮适宜药方,使用HYZ-Ⅲ型熏蒸治疗机对患者进行全身熏蒸,隔日1次,2周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皮疹消除50%以上为有效,50%以下为无效。结果:210例传统治疗组中,有效124例,无效86例。有效率59.0%。210例中药熏蒸组患者中,有效181例,无效29例。有效率86.2%。结论:中药熏蒸治疗银屑病毒副反应小,疗效好,加强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还可杜绝不良反应的发生。中药熏蒸联合治疗银屑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统计我院治疗失眠汤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应用汤剂治疗失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例病历及446张治疗失眠处方所用方剂、中药频次进行统计,分析方剂治疗失眠类型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统计显示使用频率较高的处方分别为归脾汤、天王补心汤、黄连阿胶汤、酸枣仁汤等;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为甘草、酸枣仁、茯苓、人参等.结论:造成失眠的多为虚症,符合“不寐之证,虚证尤多”的论述[1].  相似文献   

9.
施海燕  丁慧红 《新中医》2019,51(11):258-260
简版:目的:探讨中药背部熏蒸对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 12月住院及门诊治疗的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背部熏蒸,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状态。结果: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较高(P<0.05);睡眠效率、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状态、睡眠时间评分、焦虑抑郁水平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中药背部熏蒸用于肝火扰心型失眠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降低焦虑、抑郁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药熏蒸结合局部封闭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祛风散寒胜湿、温经通络止痛中药,通过熏腰床熏蒸病变部位,配合强的松龙等局部封闭压痛点。结果:治疗本病320例,治愈217例,显效67例,有效3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药熏蒸疗法配合局部封闭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效确切,方法简便,可供临床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1.
头皮静脉穿刺是儿科护士必备的技术,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危机患儿的痛苦乃至生命,掌握这门过硬的技术,尽量做到一针见血,是儿科护士的天职,也是衡量合格护士的标准之一。本人从事儿科护理工作已多年,现将这方面的体会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伤寒与温疫的证治特点、《伤寒论》与《温疫论》的篇章结构、张仲景与吴又可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现代医学对出血热与鼠疫的认识,梳理热病证治的发展历史与脉络。  相似文献   

13.
根据“穴位组学概念”的提出,针对针刺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针刺的生物学基础,阐明针刺的科学性,并对相关针刺处方进行优化,围绕临床针刺治疗手段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实现针刺科学机理转化为实际应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相似文献   

14.
中药蛇床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姜涛  李慧梁 《中草药》2001,32(2):181-183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这一中医经典著作,指导临床,疗效显著,活人无数,尤其是对外感热病的发展影响颇深.伤寒学派是以研究或阐述张仲景《伤寒论》辨证论治及理法方药为中心的医学学术群体,该学派学术璀璨,连绵千年.现就以古代此派的形成、发展、争鸣3个阶段进行初步探析,认为其形成于晋唐,发展于宋元,争鸣于明清.  相似文献   

16.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爆发的近20年间,是新时期仲景学说研究队伍的形成———发展期。在这一时期,对《伤寒论》原著的注释和校正工作,揭开了新中国教材编写的序幕;对《伤寒论》中一些有代表性问题或关键性字词的考订,是一个特点;对《伤寒杂病论》方法论的研究,也是这一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此外,这一时期,对六经的研究逐渐深入;对方证的研究仍是热门话题;对伤寒方中用药规律的研究出现热潮;对张仲景治疗方法原理的研究开始活跃;比较性研究热度不减;专题性研究渐成趋势。  相似文献   

17.
百年以来《伤寒论》理论研究述评(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百年来,公开发表的研究《伤寒论》的学术论文约3万篇,内容涉及张仲景生平事迹、《伤寒论》版本传承、《伤寒论》学术思想和临床应用研究等多个方面。民国时期是近代仲景学术研究的萌芽——发动期,这一时期的文章具有以下时代特点:①期刊和作者群有明显的地域和社团性;②体现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③研究空间不断扩大;④学术争鸣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18.
从中医角度探讨“软系”疗法的科学性,探求“软系”疗法疗效显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探讨肝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加会引起人们的情志变化,本文利用中医的基本观点和肝的特性,探讨肝气郁结所导致的多种脏器疾病发生的机理,详细探讨肝郁的各种影响提出治疗要兼顾情志。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