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膝关节MRI检查多依赖于常规SET1WI,尚未确定快速自旋回波(FSE)诊断半月板断裂的准确性,本文以关节镜检查为对照,研究以矢状位FSE序列为主的MR成像对半月板撕裂的检出能力。本研究包括293例的289侧内侧与289侧外侧半月板。男168例、女125例,年龄7-81岁(平均38岁,中位年龄35岁)。使用设备:GE1.5TSisna,四肢线圈。扫描序列:冠状T1WI(SE300/16.FOV14-16cm.矩阵256×192,层厚/间隔3mm/lmm;矢状面双回波FSE(4000-4500/18,08,ETLS,FOV14-16cm,矩阵256X192。层厚/间用3mm/lmm.所有病例均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利用1.5T MR扫描仪寻求简单易行的体外冠状动脉管壁成像程序.方法 对10个猪心行冠状动脉MR检查.以3D FIESTA序列行前降支成像,分别选择8通道头部线圈、膝关节线圈、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行2D SE T1WI, 成像参数均相同,之后用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采用384×256和512×512的矩阵行T1WI.注入对比剂后,分别使用不同的NEX行SE T1WI、PDWI和frFSE T2WI.测量前降支近段管壁、管腔、前降支周围心外膜下的脂肪结缔组织、前降支邻近的室间隔心肌的信号强度,并测量周围空气的信号强度作为背景噪声,计算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冠状动脉管壁对管腔的对比噪声比(CNR1)及冠状动脉管壁对周围心外膜下脂肪结缔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2).结果 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成像前降支管壁SE T1WI的SNR和CNR1、CNR2明显高于8通道头线圈和膝关节线圈.384×256矩阵所得的SE T1WI的SNR和CNR1、CNR2明显高于512×512矩阵.NEX为3时图像的SNR和CNR1、CNR2最高.结论 选择颞下颌关节表面线圈、384×256的矩阵、3个NEX可以得到良好的SNR和CNR.  相似文献   

3.
MR尿路造影在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资料与方法 本组72例患者,男49例,女23例。年龄6-74岁,平均45.5岁。使用GE Vectra Ⅱ0.5T超声磁共振仪,检查前禁食,禁水5-6h,进行常规横轴位T1WI、T2WI扫描后,应用快速自旋回波(FSE)作冠状面重T2扫描,技术参数:TR6000ms,TE350-450ms,层厚3.0mm,无间隔,连续20-30层,视野(FOV)30-45cm,激励次数(NEX)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制线圈辅助支架及相控阵表面线圈组合(简称组合线圈)用于新生儿颅脑1.5T MRI的价值。方法针对水模分别以组合线圈及常规头颅线圈以相同参数采集T1WI进行体外实验。采用组合线圈(试验组)及常规头颅线圈(对照组)以相同参数对10名健康足月新生儿采集颅脑T1WI、T2WI和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FLAIR)序列图像,比较图像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和信号一致性(Cs),综合分析新生儿颅脑各序列图像,比较组间图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体外实验中,相比常规头颅线圈,以组合线圈采集的T1WI中,各区域SNR均有所增加(P均<0.05),前后部及左右侧Cs值均降低(P均<0.01)。临床试验中,相比对照组,试验组新生儿颅脑T1WI、T2WI及T2-FLAIR序列图像的前额部SNR均提高(P均<0.05),T1WI基底节及左右颞部SNR均降低(P均<0.05),其余区域各序列图像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组间新生儿颅脑各序列图像所示各区域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4.45±0.27)高于对照组[(3.01±0.42),t=35.25,P<0.01]。结论自制线圈辅助支架及表面线圈组合有利于提高新生儿颅脑1.5T MR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常规磁共振在裸鼠成像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小关节线圈及专用小动物线圈对裸鼠肝脏进行MR成像,根据伪影、均匀度与对比度,评价两种线圈对裸鼠成像的质量。对裸鼠进行T1mapping和T2mapping成像,根据肝脏的T1、T2值确定扫描序列中的TE值,然后采用浮动的TR值进行扫描,最后调整扫描的其它参数实现序列的优化。结果在FSE T1WI、SE T1WI、FSE T2WI、GRE T2*WI序列中,小动物线圈和3英寸双环形线圈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6±0.54、3.2±0.84、2.6±0.89、2.4±0.55和3.6±0.55、3.8±0.45、3.2±0.84、2.6±0.55,小动物线圈图像的信噪比明显高于3英寸双环形线圈(P0.05)。经过序列优化后,图像的细节分辨率,对比度明显提高,图像信号显示更均匀。结论通过线圈的优选及序列的优化,常规临床磁共振可以进行活体裸鼠磁共振成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并行采集技术(ASSET)在8通道相控阵线圈头颅水模3D TOF MRA中的应用及伪影消除方法,优化3D TOF MRA扫描方案。方法 使用MRI专用标准头颅水模,通过对ASSET加速因子(R值)、相位FOV(FOVp)、扫描FOV(FOVs)以及校准FOV(FOVc,分别为30 cm×30 cm、35 cm×35 cm和40 cm×40 cm,对应A、B、C组)的调整与组合对水模进行3D TOF MRA扫描,测量两侧卷褶伪影间的最短距离(D)及图像SNR,记录各组图像的扫描时间和相位方向分辨率(Rp),寻找最优参数组合。结果 随FOVc增大,ASSET伪影逐渐加重;随着FOVs和FOVp增大以及R值减小,卷褶伪影间距D值逐渐增大直至消失。R值及FOVp不变时,扫描时间不变;当R值固定时,SNR随FOVs及FOVp增大而增高;当FOVs及FOVp固定时,SNR随R值增大而降低;Rp随FOVs及FOVp增加而降低。结论 使用ASSET技术需要选择适当的R值与相应的FOVc、FOVs及FOVp;上述条件下,FOVc为35 cm×35 cm,FOVs为28 cm×28 cm,FOVp为0.75,R为1.25时为水模3D TOF MRA扫描的最优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初步探讨磁化传递对比(MTC)磁共振成像(MRI)技术在诱发性大鼠肝硬化肝癌中的作用。方法二乙基亚硝胺溶液诱发的大鼠肝硬化肝癌模型16只,结合病理检查发现〉5.0cm的癌结节66个,对照组为10只正常Wister大鼠。所有大鼠均行附加MT脉冲前后MRI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I、FSE序列T2WI。测量MR图像上正常肝组织、硬化肝脏及肝癌组织附加MT脉冲前后的的信号强度,计算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磁化传递率(MTR)。结果SE序列T1WI上,附加MT脉冲后正常肝实质信号强度降低,SNR低于无MT脉冲图像(P=0.002);肝硬化组织附加MT后信号强度显著下降,SNR明显低于无MT时(P=0.000);肝癌附加MT后SNR两者无显著差异(P-0.334),CNR较附加MT前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158)。FSE序列T2WI上,正常肝实质附加MT后信号强度降低,SNR低于无MT脉冲时(P=0.021);肝硬化附加MT后SNR显著低于无MT时(P=0.000);肝癌附加MT脉冲前后信号强度无明显变化,SNR无统计学差异(P=0.549),CNR较附加MT前增高,但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0.205)。SE序列T1WI上,肝硬化MTR显著高于正常肝实质及肝癌(P=0.001);正常肝实质与肝癌MTR类似(P=0.788)。FSE序列T2WI上,硬化肝组织的MTR较正常肝实质及肝癌明显增高(P=0.002;P=0.000);正常肝实质与肝癌的MTR无统计学差异(P=0.352)。结论FSE序列T2WI附加MT脉冲图像上肝硬化组织信号降低,而肝癌信号强度变化不明显,对比度提高。有利于肝硬化背景上肝癌病灶的检出和显示。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前列腺癌检出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前列腺癌检出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包括87例患者,41例为前列腺癌,46例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所有病例在3.0TMRI系统接受常规T2WI、动态增强T1WI(DCE-MRI)和DWI扫描(b值取0和1000s/mm2)。在前列腺癌组,分别在肿瘤和无肿瘤区设置兴趣区并测量ADC值。在增生组,分别在前列腺中央区和外周带测量ADC值。结果肿瘤组良、恶性前列腺组织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97±0.25)×10-3mm2/s和(1.34±0.16)×10-3mm2/s。在增生组,中央区和外周带的ADC值分别为(1.37±0.24)×10-3mm2/s和(1.43±0.31)×10-3mm2/s。恶性前列腺组织的平均ADC值显著低于肿瘤组和增生组中良性前列腺组织(P〈0.001);肿瘤组中良性组织与增生组之间的ADC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WI检查和ADC值有助于发现前列腺癌,尤其是发生于前列腺尖部和中央区的早期前列腺癌。T2WI结合DWI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高分辨率CT(HRCT)靶扫描和靶重建技术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123例肺结节患者均使用常规胸部CT扫描条件进行胸部CT检查,在发现肺结节后行靶扫描和靶重建,扫描视野(FOV)设为10 cm、20 cm,分别测量结节周围CT值和SD均值,计算信噪比(SNR),并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靶扫描的SD均值低于靶重建,SNR、主观评分均高于靶重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FOV设为10 cm、20 cm的组间SD均值及S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OV设为10 cm时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10.43分)优于FOV设为20 cm(9.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高分辨率CT靶扫描相较于靶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结节边缘及内部结构,小FOV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0.
兔坐骨神经背景信号抑制扩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DWIBS周围神经成像扫描参数的优化方案.方法 对5只健康新西兰白兔行坐骨神经冠状位MRN成像,评价不同参数组合DWIBS序列及T2WI/SPIR图像兔坐骨神经的显示效果以及图像信号噪声比(SNR)与对比噪声比(CNR).制作兔坐骨神经组织切片.结果 T2WI/SPIR图像和b值=200 s/mm2、层厚=2 mm的DWIBS序列兔坐骨神经成像效果较好.T2WI/SPIR图像SNR和CNR最高.DWIBS中,以b值:200 s/mm2、层厚=1.5 mm序列SNR、CNR最高.结论 采用适当b值(200 s/mm2)和薄层扫描(1.5mm)能够获得较好的兔坐骨神经DWIBS图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快速扰相梯度回波(2D FSPGR)在颅脑低场MR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对70例颅脑用翻转角(FA)为70°的2D FSPGR(2D FSPGR 70°)获得T1加权图像,与常规自旋回波(SE)T1WI作对照,比较轴向图像的成像速度、血管显示、清晰度、增强效果、灰白质对比等方面,计算相关的质量控制参数,包括信噪比(SNR)、对比度(C)及对比噪声比(CNR).结果2D FSPGR 70°的图像具有成像快速、血管显示为高信号、增强效果佳等特点.2D FSPGR与SET1WI的SNR、C及CNR分别为81.98、0.116、6.58和87.15、0.117、7.18,二者基本相当.结论2D FSPGR 70°在颅脑低场MR检查中具有许多SE T1WI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代替SE T1WI或作为T1加权的优先替补序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诊断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患者均行MRI检查。常规行快自旋回波序列(FSE)横断位T1WI(TR 2 286ms,TE 19.6ms)、T2WI(TR4 300ms,TE 113ms)和T2Flair序列(TR 8 502ms,TE 133ms)。视野(FOV)24cm,矩阵320×256,激发次数(NEX)1~2,层厚6mm,层间距1mm,层数21层。22例患者均加扫横轴位DWI(b值为1 000s.mm-2),其中10例另加扫3D-TOF-MRA(TR 26ms,TE 6.8ms)检查。结果 22例患者中,12例患者在脑损害≥4周~≤12个月后行常规MRI检查,主要表现为病变同侧的锥体束呈长T1、长T2信号并同侧大脑脚及桥脑体积稍萎缩;2例患者在脑损害<4周行常规MRI检查,主要表现为病变侧锥体束稍长T1、长T2信号;8例患者在脑损害>1年行常规MRI检查,主要表现为原发病灶、大脑脚及桥脑萎缩并T2Flair像呈现散在斑片稍高信号影。结论 MRI可明确显示脑损害后锥体束Wallerian变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膜瘤颅外侵及的MRI表现.方法 对30例脑膜瘤颅外侵及患者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平扫:使用头颅专用线圈,应用自旋回波T1WI、T2WI、P(D)WI序列,行横断、冠状及矢状面3个方位的扫描;扫描参数为:T1WI:TR/TE=400 ms.20 ms-1,T2WI:TR/TE=2 300 ms·100 ms-1,NEX=2次,矩阵160×256,FOV22,层厚7 mm,层间距2 mm.增强扫描:采用钆喷酸葡氨增强剂0.1 mmol·kg-1,扫描层面与平扫一致.结果 30例患者中,肿瘤为新月形25例(83.33%)、结节状5例(16.67%),肿瘤为新月形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结节状(χ2=46.98,P<0.05);瘤脑界面清楚26例(86.67%)、不清楚4例(13.33%),瘤脑界面清楚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不清楚(χ2=50.98,P<0.01);肿瘤强化均匀28例(93.33%)、不均匀2例(6.67%),肿瘤强化均匀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不均匀(χ2 =53.67,P<0.01);脑膜尾征长度为Rmax>5 cm 27例(90.00%)、Rmax ≤5 cm 3例(10.00%),脑膜尾征长度为Rmax>5 cm所占比例明显高于Rmax ≤5 cm(χ2 =51.49,P<0.01).MRI示:颅内外肿块,肿瘤邻近的颅骨增生、破坏.结论 脑膜瘤颅外侵及有较典型的MRI表现,充分认识脑膜瘤颅外侵及的MRI特征,对术前正确诊断及治疗计划的选择等均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MR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3D FSPGR)序列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图像质量.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快速自旋回波(FSE)及3D FSPGR序列脂肪抑制增强T1WI,对甲状腺结节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的图像质量及脂肪抑制效果、呼吸吞咽运动伪影进行主观评价,并对比甲状腺结节和正常甲状腺组织图像的信噪比(S...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大鼠模型比较并评估常规DWI和DTI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的临床鉴别诊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经典四氯化碳方法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7只、早期肝硬化模型5只,正常对照组6只(该实验经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1.5 T超导型MRI系统及腕关节线圈肝脏MR扫描,包括DWI、DTI序列。扫描参数:DWI b值为0,500 s/mm2;DTI b值为500 s/mm2,在6个正交方向施加扩散梯度。层厚3 mm,矩阵192×128,激励次数(NEX)为4。在ADW 4.4工作站上分别对DWI及DTI进行后处理,重建出ADC图及FA图(DTI)。分别测量肝脏右叶的ADC值及FA值。应用秩和检验分析DWI的ADC值及DTI的ADC值、FA值与正常、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分级的相关性,并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DWI的ADC值在正常组(0.001545±0.00013)、肝纤维化组(0.001116±0.00014)、早期肝硬化组(0.000791±0.00018)中呈递减趋势,正常组与肝纤维化组、早期肝硬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纤维化组与早期肝硬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TI序列中,正常组ADC值(0.017175±0.00097)±10-7高于肝纤维化组(0.011510±0.00080)±10-7和早期肝硬化组(0.010556±0.00195)±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纤维化组与早期肝硬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A值在正常组(0.2278±0.0123)、肝纤维化组(0.3088±0.1509)与早期肝硬化组(0.4216±0.0388)中呈递增趋势,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脏DWI与DTI的ADC值均可用于对肝脏纤维化性病变的评估,但对区分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的价值有限。D T I的FA值不但能区分正常与肝脏纤维化性病变,而且能较好地反映肝纤维化与早期肝硬化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系统中大鼠脑部射频线圈.方法 提出一种设计线圈结构的方案,采用高等于直径的鞍型线圈,研究直径为5 cm的大鼠脑部线圈减小电容和分布电容,可使线圈带宽减小,提高线圈品质的因素(Q).将线圈与人体头部线圈和体部线圈分别对自制的模型利用同一序列进行扫描,对三组图像选择同一位置的图像,比较各线圈的信噪比(SNR).观察图像的质量,应用大鼠颅脑模型分别进行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 FLAIR或T2W扫描.结果 线圈的SNR比现有的头部线圈高5倍以上.大鼠图像能很好地显示脑室结构,可清楚分辨脑部的灰质和白质.结论 利用所设计的线圈可获得具有很高SNR的图像,在大鼠脑部影像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中脑脚间区弥散信号和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特征及其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健康人的横轴位DWI图像[TR/TE=3 200 ms/94 ms,4次信号采集,弥散敏感因子(b)值分别取0和1 000 s/mm2,矩阵192×192,层厚5 mm,层距1.5 mm,视野=230 mm],其中男111例,女105例,年龄1077岁,平均41.1岁。中脑脚间区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对比信噪比(CNR)和ADC值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性别之间指标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两变量直线相关分析中脑脚间区的CNR和ADC值与年龄的相关性。结果中脑脚间区信号明显高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信号(CNR 25.48±7.25 vs.18.79±5.60;t=20.465,P=0.000);男女性别间CNR无统计学差异(t=-1.796,P=0.074)。中脑脚间区CNR与年龄呈轻度正相关(r=0.369,P=0.000)。中脑脚间区的ADC值[(696.23±40.43)×10-6 mm2/s]明显低于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的ADC值[(741.28±44.92)×10-6 mm2/s](t=-14.654,P=0.000)。男女性别间ADC值无统计学差异(t=-1.199,P=0.232)。中脑脚间区的ADC值与年龄没有相关性(r=0.005,P=0.936)。结论正常中脑脚间区在DWI图像中多呈高信号,其信号强度与年龄呈正相关而与性别无关,其ADC值与年龄、性别均没有相关性。DWI联合ADC有助于识别中脑脚间区的信号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