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理气药在方剂中的配伍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气药 ,多辛香走窜 ,能疏理气机。其在不同的方剂中 ,配伍意义亦各异 ,现阐述如下 :1 行气则湿化湿属阴邪 ,其性重浊粘腻 ,最易阻碍气机 ,而气滞不行 ,又使湿邪不得运化。然湿邪又有内、外湿之分 ,不论何湿皆须配伍理气之品 ,以求气行则湿行 ,气化则湿化。治内湿之代表方如平胃散 ,具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主治湿滞脾胃证。方中配伍厚朴、陈皮以利气机调畅 ,脾气健运 ,胃得和降 ,则诸症自除。《医方考》论述平胃散时云 :“陈皮能泄气……气泄则无湿郁之患。”又如实脾散 ,具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之功 ,主治脾肾阳虚 ,气滞水停之证。方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前期较成熟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胃肠组织AQP9的分布和含量以及平胃散的干预,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水通道蛋白病理特征性表达分布谱。从蛋白水平揭示湿阻中焦证在水液代谢失调病机方面以及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科学内涵;搭建中药复方水通道调节剂的研究平台。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肠组织AQP9的分布,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胃肠组织AQP9的含量。结果湿阻中焦证AQP9在胃贲门粘膜、胃体中间组织、小肠中段粘膜下组织表达减少,AQP9在胃贲门粘膜下组织表达增加。平胃散增强湿阻中焦证胃体中间组织AQP9的表达。结论 AQP9在湿阻中焦证胃肠特征性表达分布谱可能是湿阻中焦证湿邪困阻脾胃,阻遏气机,散输水津失调所表现证候的分子基础之一。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胃肠AQP9表达的增强可能是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治疗湿阻中焦证湿邪困阻脾胃,阻遏气机,散输水津失调所表现证候的分子机理之一。平胃散增强正常大鼠胃肠AQP9的表达,可能是平胃散苦燥虽可祛湿但也可伤津液的分子机理之一。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也不能乱服多服。  相似文献   

3.
巨邦科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992-993
脾胃为后天之本,中焦气机之枢。脾胃失调,气机不畅则诸病生焉。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名方。该方药味少而组方精,用药简练,燥湿行气,切中病机。青海省中医院白云老师在治疗脾胃病中,每以平胃散为基础方,改散为汤,或加味,或合方运用,形成了诸多平胃散变化方:人参平胃汤治疗脾胃虚弱证;藿半平胃汤治疗脾胃湿滞,胃气不和证;连黄平胃汤治疗脾胃湿热证;柴平汤治疗肝胃不和,偏于热者;平胃承气汤治疗阳明腑实证;理平汤治疗中焦虚寒证;四平汤治疗肝郁脾虚证;胃苓汤治疗脾胃虚寒,水湿下注证等。白师以平胃汤执中州加减运用而达四旁,有是证便用是方,不但在脾胃病证治疗中疗效显著,而且在证治中理、法、方、药一脉相承,师古而不泥古,堪称楷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创建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胃肠功能的病理变化。方法建立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通过体重、饮食量、腹围指数、胃肠运动吸收功能、胃肠激素水平、病理组织等方面观察其胃肠功能的改变。结果模型动物饮食减少,体重下降,胃肠胀气明显,胃排空和小肠推动能力下降,胃肠吸收功能降低,胃肠激素水平紊乱,胃肠组织发生病理改变;经平胃散治疗后模型病变部分恢复,效果好于自然恢复组。结论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胃肠功能异常,平胃散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变化,探讨平胃散对其调控作用.方法:用增加湿度,饮食调控、结合睡眠控制的方法建立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造模20天后给药组给予平胃散灌胃治疗3天.取血清、酶法测定血清中D-乳酸含量,速率法测定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经平胃散治疗后含量明显降低,效果好于自然恢复组;空白给药组含量轻微增高.模型组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降低,但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给于平胃散治疗后增高明显;空白给药组活性轻微降低.结论: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平胃散的合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使其趋于正常;正常机体服用平胃散无效,甚至有轻微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湿困脾胃证模型肠道自由基变化及平胃散的清除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空肠组织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升高(P <0.01),血清DAO活性略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肠GSH-Px及SOD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平胃散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恢复,且效果都好于自然恢复组.结论 湿困脾胃证能造成肠粘膜屏障功能和肠道自由基清除能力出现障碍,平胃散对其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彭晋  王良  黄秀深  陈钢 《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469-2472,2514
目的:本实验以前期较成熟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为研究平台,研究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胃肠组织AQP1的分布和含量以及平胃散的干预,揭示湿阻中焦证动物模型水通道蛋白病理特征性表达分布谱。从蛋白水平揭示湿阻中焦证在水液代谢失调病机方面以及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科学内涵;搭建中药复方水通道调节剂的研究平台。方法:模拟外湿过盛,困阻脾胃、饮食不节,湿从内生、情志不遂,气机受阻,水湿不运三大致湿病因,建立湿阻中焦证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胃肠组织AQP1的分布,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胃肠组织AQP1的含量。结果:湿阻中焦证AQP1在胃贲门黏膜下组织和胃体中间黏膜表达减少,AQP1在胃贲门和小肠中段黏膜表达增加。平胃散增强湿阻中焦证胃贲门黏膜下组织、胃体中间黏膜和小肠中段黏膜AQP1的表达,抑制湿阻中焦证胃贲门黏膜AQP1的表达。结论:AQP1在湿阻中焦证胃肠特征性表达分布谱可能是湿阻中焦证湿邪困阻脾胃,阻遏气机,散输水津失调所表现证候的分子基础之一。平胃散对湿阻中焦证胃肠AQP1表达的干预可能是平胃散燥湿运脾、行气导滞、散中焦之湿阻治疗湿阻中焦证的分子机理之一。平胃散增强正常大鼠胃肠AQP1的表达,可能是平胃散苦燥虽可祛湿但也可伤津液的分子机理之一。平胃散治疗湿阻中焦证的疾病临床疗效确切,但也不能乱服多服。  相似文献   

8.
<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姜、枣组成,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功效,主治湿滞脾胃证,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常多自利、舌苔白腻而厚、脉缓为辨证要点。笔者在诊治脾胃病时,凡为湿邪壅滞、脾气不运之慢性胃  相似文献   

9.
平胃散出自《和剂局方》,主要功效是燥湿运脾 ,行气导滞。由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其中苍术燥湿健脾 ,升阳解郁 ;厚朴苦辛通降 ,下气宽胸 ,术朴相配 ,一升一降 ,调畅气机 ,其性味从苦、辛、燥 ,能消能散 ,佐以陈皮理气化滞 ,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 ,助其健运 ,主治脾胃湿滞之证。笔者运用平胃散治疗有关疾病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急性胆囊炎刘某 ,女性 ,38岁 ,2 0 0 2年 5月 3日初诊。患者右上腹持续性疼痛 1周 ,胃脘痞闷 ,口淡纳呆 ,食油腻之品后痛剧 ,大小便自调 ,苔白腻 ,脉弦滑。B超肝胆脾胰显示 :胆囊炎 ,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湿困脾胃证模型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及平胃散的修复作用。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空肠组织匀浆谷氨酰胺(Gln)浓度和Na+-K+-ATPase,Ca2+-ATPase活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升高(P0.01),空肠Gln浓度、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P0.01);平胃散治疗后各指标均有恢复,且效果都好于自然恢复组。结论:湿困脾胃证能造成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离子泵出现障碍,平胃散对其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模型大鼠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部分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自然恢复组,每组10只。建立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观测各组大鼠脾脏及胸腺湿重、脏器系数、病理改变、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免疫球蛋白(IgG)含量等指标。结果模型大鼠脾脏及胸腺脏器系数降低,胸腺皮质厚度及脾脏中央动脉淋巴鞘直径变小,血清IL-6升高,IgG含量明显减少;经平胃散治疗后病理改变明显恢复,效果优于自然恢复组。结论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模型的免疫功能异常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肠黏膜机械屏障功能的变化,探讨平胃散对其调控作用。方法:用增加湿度、饮食调控、结合睡眠控制的方法建立大鼠湿困脾胃证动物模型,造模20天后给药组给予平胃散灌胃治疗3天。取血清、酶法测定血清中D-乳酸含量,速率法测定二胺氧化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D-乳酸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经平胃散治疗后含量明显降低,效果好于自然恢复组;空白给药组含量轻微增高。模型组大鼠血清二胺氧化酶活性降低,但与空白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给于平胃散治疗后增高明显;空白给药组活性轻微降低。结论:湿困脾胃证大鼠肠黏膜机械屏障损伤;平胃散的合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修复,使其趋于正常;正常机体服用平胃散无效,甚至有轻微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心悸是中医临床常见疾病,中医药在防治心悸上有着独特的经验和疗效。早在《黄帝内经》中对心悸的病因及脉象变化有深刻认识,至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对心悸的辨证施治达到新的高度,并详尽体现了心胃同病及心胃同治的思想。平胃散合枳术丸是治疗脾胃系统疾病的常用方剂,临床上往往忽略其在治疗心悸方面的功用。现根据中医心胃学说之思想指导,结合多年临床治疗经验,采用平胃散合枳术丸治疗脾胃湿阻、心胃同病型心悸获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湿邪致病常易伤及脾胃而出现湿困脾胃证。清代医家程国彭(字钟龄)的《医学心悟》卷三记载的神术散,具有健脾燥湿、行气和中、解表安本之功,对于内外湿邪合而致病的湿困脾胃证最宜。因此,文章对湿困脾胃证、神术散方证释义进行阐述,并例举两则临床运用神术散辨治湿困脾胃证的典型验案,旨在拓宽神术散的临床运用,并为神术散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熊玉仙  雷兴宏 《陕西中医》2002,23(3):278-279
平胃散载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陈皮、厚朴、苍术、甘草组成。方中苍术燥湿运脾 ,厚朴、陈皮行气化湿 ,消胀除满和胃降气 ,甘草调和脾胃。对于中焦湿盛所致湿困脾胃 ,湿郁气滞的病变临床均可辨证使用。笔者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使用平胃散化裁治疗多种疾病而获效 ,现将临床应用及体会介绍于下。   1 伤食腹痛 黄某 ,女 ,5 0岁 ,居民。1 999年1 0月 2 0日就诊。患者因取媳办婚宴 ,恣食酒醴肥某 ,致脘腹胀满疼痛 ,恶食 ,吐酸 ,大便不下 ,服中西药治疗后 ,大便已下 ,仍感脘腹胀满疼痛 ,恶食吐酸 ,前来就诊 ,诊其脉缓、舌苔白腻 ,…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和胃的功效,复制相应的病理模型,将方中药物炮制前后分别组成平胃散进行药效学比较研究,探讨方中药物炮制入药的合理性。方法:将70只小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组、生品组、麸炒苍术组、炙甘草组、炮制品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采用饮食不节、外湿过盛、情志不遂的综合方法复制湿困脾胃证病理模型,给药量约为0.01 m L·g~(-1);以小肠推进率、胃残留率及力竭游泳时间等为平胃散干预治疗的评价指标。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胃排空、小肠推进及抗疲劳能力极显著下降,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阳性组与炮制品平胃散组的改善作用最显著。结论:平胃散在改善湿困脾胃证时,苍术与甘草以炮制品入药的药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平胃散主药苍术,为运脾要药。与厚朴、陈皮、甘草等药配伍,能理气健胃,开郁宽中,恢复脾胃功能。在临床上,儿科疾病多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运用平胃散加减治疗小儿因胃中混浊化热,湿热熏蒸上冲而引起口臭;胃肠湿热引起久泻;寒湿困脾、脾胃湿食而致厌食以及外感寒湿、脾湿痰壅,肺气上逆所致咳喘等症,均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平胃散对湿困脾胃证大鼠疲劳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造模第8天平胃散各剂量组分别灌胃平胃散水提液1.5,3,6 g.kg-1。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给药7 d后观测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检测血浆乳酸(LA)、血清乳酸脱氢酶(SLDH)、血清尿素氮(SUN)、肝糖原含量、血红蛋白(Hb)的含量。结果:平胃散高、中、低剂量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模型大鼠的行为学表现,提高大鼠力竭游泳时间。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肝糖原含量显著增高(P<0.01),高、中剂量组SUN含量显著降低(P<0.05)。各组大鼠Hb,LA,SLDH水平未见明显差异。结论:平胃散改善湿困脾胃证疲劳状态的作用可能与减少在运动负荷下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分解,提高肝糖原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李东垣氏从《内经》“土者生万物”“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强调脾胃的重要性并创立补脾益气升阳益胃等方法治疗多种疾病取得较好的效果。后人称之为脾胃派。今据脾胃学派的理论运用针灸治疗急性胃肠炎、胃肠神经官能症、内脏下垂等取得满意效果。1 脾胃湿困  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胃主纳,脾胃协调共同完成消化水谷输布精微的功能。若一旦脾胃受损则升降运化功能低下、外湿可以侵入停留,内湿可以自生而壅滞,这样就成为脾胃湿困证,见饮食减少、胃脘痞胀、大便溏泄,恶心呕吐、口粘不渴、肢体困倦、舌苔厚腻、脉象细缓等证。  李××,…  相似文献   

20.
多寐是一种证象,临床上往往伴随其他证候同时出现,亦有其他证状不显著,而嗜睡思寐证象特出者.论及多寐的病理,《灵枢》多从"卫气久留于阴而不行"立说,后世医家认为多寐症属于湿盛、脾困、胆实者较为多见;而虚弱或虚中挟实的亦复不少.兹就临床常见的各种多寐证,分述如下:一、湿盛多寐:常见于雨湿较久之时,或江南梅雨湿盛之季.证见胸闷,胃纳不开,全身怠重,舌苔白腻,脉缓,倦怠嗜睡.治以祛湿为主.处方:平胃散加减,湿重者加佩兰、米仁、豆卷;有痰的,亦可酌加半夏、南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