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黑龙江省2004年抗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黑龙江省抗菌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对抗菌药品的安全性进行再评价.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年黑龙江省呈报的ADR报告,选择抗菌药品ADR报告,对抗菌药品不良反应类别、临床症状、转归、合理用药等进行分析.按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对ADR因果关系进行初评.结果 570例ADR报告中274例为抗菌药品,占48.07%.因果关系评估:肯定32例,很可能91例,可能151例.转归:治愈218例,好转56例,没有死亡病例.结论 加强抗菌药品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3例ADR报告,对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和ADR分级统计及分析.结果 上报的药物构成比中,抗感染药物占比最高,ADR涉及最多的系统为皮肤及附件.一般ADR为229例,严重ADR为2例,新的、一般的ADR为2例.结论 我院ADR报告大部分为已知的ADR,其中真正具有警戒意义的新的、严重的病例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3.
某三甲医院近5年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促进临床安全用药,并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报告工作.方法 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某三甲医院2015年至2019年上报并完成评价的ADR报告,回顾性分析ADR的类型、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药品类别、累及系统/器官、转归、报告人职业等.结果 共检索到ADR报告1127例.ADR发生最多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汪荣军 《淮海医药》2012,30(6):537-538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方法 对我院临床药学室2009~2011年收集到的315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及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ADR涉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5例ADR报告中,男性ADR发生率略低于女性,涉及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占60.63%),静脉给药方式是引发ADR的重要给药途径(占82.5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1.59%).ADR报告总数偏少,报告填写的质量较差.结论 应加强ADR的监测,提高报告质量,合理规范地使用药物,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尹文杰  侯继秋  王虹 《安徽医药》2017,21(9):1739-1743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3 181例ADR报告从ADR发生的年龄与性别分布、给药途径、药品种类、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ADR报告类型及ADR转归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181例ADR报告中,男性1 501例(47.19%),女性1 680例(52.81%);ADR在各年龄段均有分布,>50~60岁者ADR发生率最高,有829 例,占26.06%;引起ADR药品以抗感染药物居多,且主要为头孢菌素类,其次为心血管系统用药;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占73.09%;ADR最常累及系统/器官为全身性损害,占23.07%;一般ADR占87.11%,大多好转或治愈,新的ADR占12.39%,严重ADR占0.69%,其中1 例留有后遗症,参麦注射液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1例.结论 临床应高度重视ADR监测和报告工作,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6.
吴海燕  韦炳华 《中国药事》2013,(10):1103-1106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引发的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安全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2012年上报的241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类型、ADR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ADR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1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12大类,其中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最多,其次是心脑血管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引发的ADR最多;ADR累计的器官及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结论 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坚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7.
张紫萍  邓英光 《今日药学》2010,20(8):52-53,56
目的 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院2009-03~2010-03收集到的5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68.5%;抗微生物药品的ADR发生率最高,占35.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报告例数的50%.结论 加强ADR的监测,及时上报ADR报告,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0年3月南充市中心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库中头孢菌素类药物ADR自发报告,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怀疑药品、累及系统/器官损害、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ADR报告145例.男女比例为1:1....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上报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中心的报告特点,促进ADR监测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ADR报表质量.方法 对我院的231例ADR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涉及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报告人职业等方面进行统汁分析.结果 以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的ADR较多(93.9%);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2.3%);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50.3%).结论 抗菌药物是不良反应监测的重点,应进一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儿童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87例儿童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引起ADR的药物包括6大类13个品种,其中以抗感染药物最多,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结论 应加强儿童ADR监测及报告工作,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55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闫素英  程红勤  曾艳  陈莲珍 《中国药房》2005,16(18):1412-14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4年收集到的557例ADR报告分别从报告人、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的ADR报告例数居第1、第2位;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占55.83%;ADR发生率最高的是克林霉素注射剂;报告来源于药师的占63.91%。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加强ADR监测是患者用药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我院43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引起我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提出药师下临床对药物警示的防范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1995年3月13日~2005年10月17日收到的437例ADR报告分别从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系统、给药途径、报告人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37例ADR主要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静脉给药方式、患者年龄偏大有关;抗微生物药和中药注射剂占ADR的47.59%;ADR最常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严重的ADR反应不可忽视。结论加强ADR监测是对医疗用药安全的保障。提示临床在使用静脉注射中药注射剂及抗微生物药时要严密监测,有不良反应征兆时及时处理,以免发生更严重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6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2年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上报的ADR报告63例,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上报的63例ADR中,抗茵药物ADR为35例,占55.56%,中药注射剂ADR为13例,占20.63%;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为60例,占95.24%;累及器官和(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为43例,占68.25%;联合用药致ADR有22例,其中以抗菌药物与中药注射剂联用引发的ADR最多,为7例,占联合用药ADR数的31.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管和上报工作,规范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2009—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京山县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表现及其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的360例药品ADR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损害几乎涉及机体的各系统,最多累及系统为神经系统(33.61%);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例数最多,占81.39%(其中抗感染药占38.5%,中药制剂占11.39%)。结论:临床应合理应用抗微生物药及中药制剂,慎重选择给药途径,加强ADR监测及相关知识宣传,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8年6月上报的272例ADR报告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2例ADR中,女性多于男性,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抗感染药物引起ADR为147例,占54.04%,中药注射剂73例,占26.84%。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以呼吸系统及皮肤损害最多。结论:应加强抗感染药物和中药注射剂在临床应用中的监测,严格掌握适应证,尽量减少几种注射药物合并配伍,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12月收集的123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23例(144例次)ADR报告中,中(成)药引起的ADR居首位(72例次,占50.00%),其次为抗感染药(35例次,占24.31%);抗感染药中氟喹诺酮类ADR发生率最高,为48.57%(17例次);在123例ADR报告中,新的ADR为44例,其中中(成)药相关的新的ADR最多(37例)。结论:在今后的ADR监测中应加强对中(成)药及抗感染药的监测,并有针对性地实施ADR防治措施,降低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17.
朱敏 《中国药业》2014,(4):64-66
目的 分析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44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超过50岁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为58.33%.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注射剂共37个品种,累及8个系统;活血化瘀类品种涉及不良反应最多,热毒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居首.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6.81%,其次为免疫系统损害,占21.53%.结论 中药注射剂应根据药品说明书严格规范操作,建议重视辨证施治,加强临床用药监护,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9年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结果:由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8.75%),其次为中药注射剂(25.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53.75%);静脉给药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7.50%)。结论:应以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为重点,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意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首都医科大学大兴医院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情况,了解中成药、中药注射剂发生ADR的特点及规律,探讨临床用药注意事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自发呈报的方式,由临床医师、护士及临床药师填写ADR报表,收集2010—2012年我院166例中成药、中药注射剂ADR报告,并利用Excel表格统计和手工筛选的方法,对患者年龄、ADR类型及表现等有关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66例ADR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为66例(占39.75%),51~60岁患者为53例(占31.92%);ADR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最常见,有43例,占25.9%。结论:应辩证看待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ADR,加强ADR监测工作,改进处方及护理行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避免ADR发生,使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20.
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濮阳市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0年6月收集的11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110例药品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较多,共64例,占58.18%;静脉给药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为79例,占71.82%;由抗菌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最多,共37例,占33.64%,其次为中药制剂,共19例,占17.27%;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多见,有39例占35.45%。结论:应以抗菌药物和中药制剂为重点,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