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妊高征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妊高征患者(HDP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组1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8例、5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结果 HDP组的VEGF值(110.12±19.46ng/ml)显著高于对照组(87.12±12.65ng/ml)(P〈0.001),以子痫前期组增高明显。结论妊高征患者血清VEGF水平含量变化与妊高征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血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方法选取妊高征(HDP)妇女9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30例、轻度子痫前期30例,重度子痫前期30例,正常孕妇30例,分为妊高征组、正常孕妇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妊高征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水平高于正常孕妇组(P〈0.05)。以子痫前期组增高明显。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在妊高征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uPA和TGF-β1含量的变化及其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57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24例,重度33例)和30例正常晚孕妇女(对照组)胎盘及血浆uPA和TGF-β1含量。结果 1.对照组胎盘uPA含量为(32.62±2.85)ng/g,子痫前期组为(11.42±4.67)ng/g,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重度组明显低于轻度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对照组胎盘TGF-β1含量为(0.83±0.21)ng/g,子痫前期组为(1.12±0.37)ng/g,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重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2.对照组血浆uPA含量为(649.47±41.12)pg/ml,子痫前期组为(466.61±34.68)p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轻、重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血浆TGF-β1含量为(9.617±4.19)ng/ml,子痫前期组为(13.30±4.57)ng/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重度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中二者含量呈负相关(r=-0.652,P〈0.001,r=-0.491,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及血浆uPA含量异常下降、TGF-β1含量异常升高与其发病及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选择素(P-选择素)、D-二聚体(D-dimer)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随机选取年龄、孕周、孕次相匹配的子痫前期孕妇90例为观察组,同期正常晚期妊娠孕妇92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胎盘组织中ICAM-1、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对象血浆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ICAM-1、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子痫前期组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23,P<0.05);两组孕妇血浆均有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的表达,子痫前期患者血浆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在子痫前期组三者之间相互呈明显正相关关系(分别为r=0.489, r=0.561和r=0.517,均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ICAM-1、P-选择素和D-二聚体的高表达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这些指标对判断病情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其胎儿脐血血清中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以探讨PA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及胎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测定1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5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其胎儿脐血血清中PAF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PAF浓度为(妊娠期高血压组为12.47±1.44μg/l,轻度子痫前期组为14.78±0.76μg/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17.39±1.46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9.43±0.73μg/l),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新生儿脐血血清中PAF水平(妊娠期高血压组为4.19±0.38μg/l,轻度子痫前期组为6.38±0.33μg/l,重度子痫前期组为8.44±0.41μg/l),对照组为(2.46±0.27μg/l)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结论孕妇血清中PAF水平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轻重有关,随着病情加重,PAF逐渐升高。脐血血清中PAF水平影响着胎儿及胎盘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内皮粘附分子进行分析,探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血管内皮损伤程度。方法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1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P-选择素及E-选择素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清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细胞间粘附分子1、P-选择素及E-选择素浓度分别为(1009.1±409.3)μg/L、(566.4±240.8)μg/L、(93.1±30.6)μg/L、(63.7±28.5)μg/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508.2±239.5)μg/L、(235.5±73.6)μg/L、(57.9±10.1)μg/L、(42.5±10.7)μg/L(P〈0.01)。结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在一定程度被活化,进而导致患者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妊高征患者血清中TNF-α、IL-12和CRP的表达情况,来初步探讨炎性细胞因子及参与炎症反应表达的CRP,在妊高征患者母体免疫系统中的功能,以及与妊高征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妊高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正常晚期妊娠妇女6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以上两组孕妇血清TNF-α、IL-12和CRP水平。结果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TNF-α、IL-1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予痫前期组与重度子痫前期组相比,TNF-α、IL-12、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高征组血清IL-12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1),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和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清IL-12与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1)。妊高征组血清CRP与IL—12和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1);轻度子痫前期纽、重度子痫前期组、正常晚期妊娠组血清CRP与IL-12和TNF-α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妊高征患者体内IL-12、TNF-α及CRP浓度较正常晚期妊娠妇女体内升高,炎性细胞因子的升高与妊高征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测定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在子痫前期中的变化,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及对照组血清oxLDL水平。结果(1)3组孕妇血清oxLDL比较,见子痫前期重度组升高(49.35±4.22)μg/d l,与对照组(31.71±3.51)μg/d 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子痫前期轻度组(39.12±2.37)μg/d l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子痫前期重度组与轻度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子痫前期重度组血清oxLDL与收缩压、舒张压呈正相关(r=0.51,P<0.01;r=0.47,P<0.05)。结论研究提示oxLDL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的含量水平,探讨s HLA-G在早发型及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浆中表达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2013年07月至2014年04月间收治的6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早发型组)、18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晚发型组)的临床资料,比较早发型组及晚发型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6例早发型组,18例晚发型组及32例正常足月妊娠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中s HLA-G的表达,并比较三组s HLA-G含量的差异。结果:1)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的发病孕周,分娩孕周及期待治疗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发型组与晚发型组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发型组中s HL A-G含量均值为(4.284±1.932)ng/m L,晚发型组中s HL A-G含量均值为(7.036±1.623)ng/m L,正常孕妇组中s HLA-G含量均值为(10.399±3.168)ng/m L。正常对照组s HLA-G含量高于重度子痫前期组(P〈0.01),且早发型组低于晚发型组(P〈0.0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ADRB1基因上的rs1801253位点和ADRB2基因上的rs1042711,rs1042713和rs1042714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妊高征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包括在我院产科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8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11例,以及其他妊高征109例,选择同期正常妊娠孕妇31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将病例组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关联分析发现rs1042711,rs1042713和rs1801253三个位点在两者之间并没有发现显著性差异。rs1042714位点在病例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以及子痫前期组(包括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分别与健康对照组进行关联分析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5),但在其他妊高征患者中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本研究发现ADRB2基因rs1042714位点可能与轻度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发病风险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中期血管内皮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在孕中期临床发病前的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对340例孕中期孕妇用超声行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测定,并根据其随访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妊高征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的FMD,ET,NO结果。结果 340例中有41例孕晚期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高征组),而其余299例未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正常组)。孕中期妊高征组FMD、血清NO显著低于正常组,而血清ET显著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在妊高征组内,重度子痫前期组FMD、血清NO显著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而血清ET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孕中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潜在患者虽然血压正常,但已存在血管内皮损伤,可被超声、实验室等检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P-选择素(P—selectin)、D二聚体(D—dimer)在子痫前期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子痫前期患者39例为研究组,37例正常妊娠孕妇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胎盘组织中ICAM-1、P—selectin的表达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血浆ICAM-1、P—selectin和D—dimer的表达水平。结果子痫前期组胎盘ICAM-1、P—selectin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均有ICAM-1、P—selectin和D—dimer的表达,子痫前期组的血浆ICAM-1、P—selectin和D—dimer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ICAM-1、P—selectin和D~dimer表达升高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有关,监测这些指标对病情判断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人工合成的高活性钠素(hANP)对妇高征患者血浆心钠素(ANP)及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探讨hANP治疗妊高征的作用机制,对43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hANP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12例,分别给予hANP6μg/kg加入5%葡萄糖10ml及5%葡萄糖100ml静点30分钟,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用药前后血浆心钠素(ANP)及内皮素(ET)水平并监测血压变化。同时取正常妊娠妇女12例为对照组。结果:妊高征与正常妊娠组比较,血浆ANP、ET水平显著增高、ANP/ET比值显著降低(P<0.01),hANP治疗后血浆ANP显著增高(P<0.01),ET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ANP/ET比值显著增高(P<0.01)。平均动脉压(MAP)下降230±102kPa。安慰剂组用药后血浆ANP、ET水平及MAP均无显著变化。结论:hANP纠正妊高征ANP/ET平衡失调,在改善妊高征病理生理变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中的作用及二者在妊高征发病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35例妊高征(轻度8例、中度14例及重度13例)患者(妊高征组)分娩前及新生儿脐静脉血VEGF与β-hCG水平.结果:(1)妊高征组孕妇血VEGF为(15.694±2.187)(μg/L),正常妊娠组孕妇血VEGF为(18.803±2.050)(μg/L),妊高征组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轻、中度及重度妊高征患者血VEGF分别为(16.359±0.389)(μg/L)、(14.562±0.653)(μg/L);VEGF水平与妊高征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52,P<0.05).(2)妊高征患者血β-hCG为(1860.357±36.436)(mIU/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1611.163±62.341)(mIU/ml),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重度妊高征患者血β-hCG(1985.872±82.861)(mIU/ml)明显高于轻、中度(1769.583±42.352)(mIU/ml)(P<0.05);(3)两组患者血清VEGF与β-hCG之间存在负相关(P<0.05,r=-0.311);(4)两组患者新生儿脐静脉血VEGF、β-hC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孕妇血VEGF、β-hCG可反映妊高征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成为妊高征的检测指标之一;VEGF与β-hCG在妊高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调节抑制.  相似文献   

15.
李欢  刘俊  夏军辉 《医学信息》2018,(4):158-159
目的 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Pro BN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89例为HDCP组,包括妊娠高血压24例,轻度子痫前期21例,重度子痫前期44例;同期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妊娠晚期健康妇女88例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Pro BNP并对比。结果 HDCP组Pro BNP为(844.02±788.74)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2.90±187.2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Pro BNP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妊娠高血压组相比,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Pro BNP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ro BNP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Pro BNP水平高于妊娠晚期健康妇女,检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Pro BNP水平可及时了解早期心肌细胞损害及心脏功能情况,对了解病情、观察疗效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孕妇血清E-选择素(E-selection)、富亮氨酸重复序列相互作用蛋白1(LRRFIP1)水平对不良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接收的200例HDP孕妇为HDP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妊娠期高血压组(69例)、子痫前期组(90例)和重度子痫前期组(41例);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分娩结局,分为分娩不良组(128例)和分娩良好组(72例)。选取同期产检正常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E-selection、LRRFI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E-selection、LRRFIP1水平对HDP孕妇不良分娩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HDP组孕妇血清中E-selection水平为55.96±4.08ng/mL、LRRFIP1为7.86±1.29ng/m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E-selection、LRRFIP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分娩良好组相比,分娩不良组孕妇血清中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及妊高征孕妇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正常妊娠孕妇30例,妊高征孕妇26例及对照组30例血清NO含量。结果正常妊娠组NO含量产前与本组产后、妊高征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1)。妊高征组NO含量产前与本组产后、正常妊娠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两组产后比较,正常妊娠组NO含量略高于妊高征组(P〉0.05)。结论一氧化氮可能参与了妊娠期的适应性生理变化,并与妊高征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用过枉法提取基因型DNA,并行聚合酶链反应物-直接测序法检测和分析MTHFR基因中C677T的分型,用微粒酶免疫发光法测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①HDP组与对照组C677/T67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P组T677等位基因频率(0.488)显著高于对照组(0.3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 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的诱因之一,T667等位基因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易感基因。②血浆Hcy水平升高可能是子痫前期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妊高征患者血浆中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浓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中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浓度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的关系。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0例正常妊娠妇女及26例妊高征患者的血浆ADMA水平。结果:(1)妊高征患者血浆ADMA水平为(1.45±0.36)μmol/ L,正常妊娠组ADMA水平为(0.83±0.28)μmol/ L,两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2)妊高征组ADMA水平与平均动脉压呈明显正相关(r=0.67,P<0.01).结论:血浆中ADMA水平与妊高征关系密切,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和防治中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的脑血流速变化。方法利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36例妊高征(观察组),4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大脑中动脉的各项血流参数(Vs、Vd、Vm、PI)。结果①观察组脑血流速度增快或减慢,PI值增高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P〈0.01=②观察组中,轻、中度妊高征以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为主,重度妊高征以平均血流速度减慢居多。两者PI比值均增高。结论TCD可监测妊高征患者脑血管痉挛程度,轻、中度妊高征血管痉挛程度轻以代偿增快为主,但PI比值增高。正常孕妇TCD血流速度增快,但PI比值正常。故可早期行TCD检查脑血流变化预防妊高征患者脑血管意外和子痫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