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通心络胶囊治疗).分别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PAI-1、TXB2、6-Keto-PGF1α含量,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得到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7%,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PAI-1、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观察两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ST段及血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优于对照组的64%(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电图ST段及全血黏度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脉血康胶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每次2粒,每日3次,治疗2周。评价两组病人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s-CRP和MMP-9含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hs-CRP和MMP-9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病人血清hs-CRP和MMP-9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每次4片,每日3次,坚持服用半年。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及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NO水平升高,ET水平降低,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MP-2水平较治疗前有轻度变化(P>0.05),但治疗组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同时,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可有效降低心绞痛病人血清ET、MMP-2水平,升高NO水平,从而有效改善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注射前列地尔对临床症状、心电图、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64例,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及血常规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63%(P0.05),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等显著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注射液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血常规改善显著。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各45例,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4.4%(P〈0.01),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脂必泰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病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7月在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诊治的137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与对照组(68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sICAM-1、MMP-9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脂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5%与73.5%,P0.05)。治疗后,两组sICAM-1、MMP-9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sICAM-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脂必泰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调整血脂水平,降低sICAM-1、MMP-9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加服抗抑郁药物百忧解及舒乐安定,共16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肌缺血明显改善,心绞痛复发率较对照组低(14.7%和32%,P<0.05),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0和5.9%,P<0.05),部分心功能指标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女性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患者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7例)和对照组(6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聚、稳斑、抗凝、扩冠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组为91.17%,优于对照组的80.88%(P<0.05);心电图改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和hs-CPR比较改善明显(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 方法选取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组,各41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替格瑞洛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绞痛改善情况、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血液流变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及血小板聚集率。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较对照组73.17%高(P<0.05);观察组治疗2周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对照组低,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低(P<0.05)。 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心绞痛症状,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成常规组(34例)和阿托伐他汀组(34例)。所有病人分别于入院时及用药4周后取血,行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及血小板胞质内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测定。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要求采血前两周内未服用任何药物。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NO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ET-1、CD62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血浆ET-1、血小板CD62水平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血NO水平仍低于对照组(P<0.01),ET-1、CD62p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作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4周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仍然存在内皮功能障碍及血小板活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加味酸枣仁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伴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7例,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评分≥17分为伴有抑郁状态,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39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酸枣仁汤,治疗4周。记录治疗前后动态心电图的心肌缺血总负荷及抑郁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后心肌缺血总负荷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酸枣仁汤可降低患者心肌缺血总负荷,改善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疗程均为15 d。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症状、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指标等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9%,高于对照组的7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白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较给药前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针刺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改善冠状动脉血供,抑制炎性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15 d后进行疗效评估,观察临床症状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P<0.05),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P<0.05).结论疏血通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总疗效,降低血脂水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5.
报告用 NTG、肝素连续静滴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57例,与11例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效果非常显著(前者显效94.7%,后者45.5%,P<0.01)。治疗组于治疗后血 T_xB_2由438±179.4降为173.7±62.93ng/ml(P<0.001),血小板聚集堆由31.8%降为20.3%(P<0.05),病人全部脱险;对照组2例(18%)转为 AMI,1例(9.1%)死亡。提示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早期使用 NTG、肝素静滴可防止 AMI 的发生,并能缓解有关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复方稳斑汤联合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栓素A_2(TXA_2)含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复方稳斑汤、西医基础治疗加体外反搏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两组疗程为4周。比较两组受试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TXA_2的含量。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显效率、中医证候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栓素A_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稳斑汤联合EECP疗法能够更有效地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阻断TXA_2在血小板中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参芍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芍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9.1%,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7.0%,均优于对照组的86.8%,78.9%(P<0.05)。结论常规治疗加参芍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确诊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45mg,每日3次。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心电图改善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改善程度,C反应蛋白(CRP)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麝香保心丸能够改善患者血脂代谢,联合常规西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动态脉压(APP)、脉压指数(ABI)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青年高血压病人128例为高血压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8例为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此外选取健康者128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APP、ABI、hs-CRP、MMP-9含量的差异;分析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分层或ABI分层对hs-CRP、MMP-9表达的影响,分析APP、ABI、hs-CRP、MMP-9表达含量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结果高血压组与健康组APP、ABI、hs-CRP、MMP-9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PP不同分层hs-CRP、MMP-9表达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组ABI分层对hs-CRP、MMP-9表达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指标对IMT的综合影响依次为:APP(2.635)、MMP-9(2.035)、ABI(1.968)、hs-CRP(1.639)。结论中青年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APP、ABI与MMP-9、hs-CRP具有相关性,临床需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前列腺素E1注射液联合脉血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98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治疗组59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脉血康及前列腺素E1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心功能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部分活化的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F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84.6%(χ2=11.248,P<0.01).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术前明显减轻(P<0.01);治疗后治疗组ST-T回落总有效率为70%,高于对照组的44%(χ2=12.647,P<0.01).结论 前列腺素E1注射液联合脉血康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