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上肢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上肢动脉路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CAG)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使用4FJudkins、5FJudkins、6FJudkins导管经上肢动脉完成CAG及PCI.结果57例上肢动脉路径CAG或PCI均获成功,其中21例PCI植入31枚支架,仅1例发生肱动脉术后血肿.结论上肢动脉路径完成CAG和PCI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15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llen’s试验阳性患者1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142例,成功率94.7%,失败8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5例,桡动脉斑块狭窄1例,急诊患者血压低1例),1例因造影管打折不能松解经动脉切开术取管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5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48例成功置入支架73枚,成功率96%,失败2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6例发生手臂肿胀,12例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皮肱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40例经桡动脉穿刺失败患者改行经肱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TBI)。随机选择同期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病例40例作为对照组。经TBI的器材选择及操作手法基本同TRI。结果: 40例TBI疗全部成功,两组手术时间,造影剂用量,置入支架数,血管及全身并发症及近期术后疗效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肱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经左侧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73例患者接受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129例,心肌梗死61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4例、陈旧心肌梗死37例,胸痛待查83例。结果冠心病185例,冠脉三支病变52例,双支病变54例,单支病变79例,正常冠脉88例。对其中111例患者的143支血管155处病变行介入治疗,置入支架152枚。经左侧桡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率98.2%(268/273)。不成功的5例改用股动脉途径后行介入治疗均获成功。结论经左侧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介入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 llen′s试验阳性患者1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142例,成功率94.7%,失败8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5例,桡动脉斑块狭窄1例,急诊患者血压低1例),1例因造影管打折不能松解经动脉切开术取管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5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48例成功置入支架73枚,成功率96%,失败2例均因痉挛指引导管无法到位。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6例发生手臂肿胀,12例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诊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尺动脉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 共入选14例经桡动脉穿刺失败患者,男9例,女5例.全部患者均符合冠脉造影适应征.尺动脉穿刺方法、导管选择和操作手法基本同经桡动脉法.结果 14例尺动脉造影全部成功,其中3例成功行PCI,植入支架5枚,其中LAD2枚,LCX1枚,RCA2枚.术后均一次拔除动脉鞘管,无并发症.结论 经尺动脉冠脉造影和PCI是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急诊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97例冠心病患者男性66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76.44±6.20)岁。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治疗。结果:93例患者均取得穿刺和介入治疗成功。1例桡动脉穿刺失败改行股动脉穿刺,3例患者桡动脉穿刺成功但头臂干迂曲、升主动脉扩张,在造影后改行股动脉途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动脉介入术(PCI)成功。扩张病变血管包括右冠状动脉32支,前降支52支,回旋支13支。97例患者靶血管植入支架共221个。21例患者术中须更换导引导管。术后股动脉穿刺局部较大血肿2例,桡动脉闭塞2例,前臂皮下淤血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且Allen's试验阳性患者232例,首选以右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158例行介入治疗.结果 造影成功221例,成功率95.3%,失败11例,其中7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另外4例因动脉狭窄或迂曲(桡动脉迂曲1例、肱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9.
对本院2006年6月2008年3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200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经桡动脉穿刺成功196例,成功率为98.0%,桡动脉插管成功194例,成功率为97.0%。46例患者成功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术后并发症:心律失常2例,迷走反射2例,桡动脉痉挛12例,术后穿刺部位小血肿6例,前臂肿胀4例,桡动脉搏动减弱5例,未见其他不良并发症。认为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和PCI血管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术后体位不受限制,活动不限制,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08年9—2010年12月215例行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和PC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1%,经桡冠脉造影成功率100%,PCI成功率95.4%;术后并发症:出现皮下小血肿和淤斑5例、桡动脉闭塞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常规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宛经股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三种不同路径对冠状动脉介入的诊治方法,探讨经尺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患者284倒,其中经尺动脉途径32例,经桡动脉途径168例,经股动脉途径91例,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失败原因和并发症.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成功率,股动脉组100.0%,桡动脉组6.4%,尺动脉组96.9%.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股动脉组为(8.425±6.395)%,桡动脉组为(2.282±1.971)%,尺动脉组为(3.125±1.975)%.失败原因:3倒是因经桡动脉穿刺失败改尺动脉径路成功,3例桡动脉痉挛改尺动脉径路成功,1例尺动脉痉挛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成功.结论 经尺动脉路径行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和经桡动脉径路一样是一种安全可行的介入诊疗路径.不仅可作为部分患者的首选穿刺血管,也可作为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途径的补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应用EBU系列指引导管行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介入治疗( PCI) 的可行性。 方法 前瞻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及平谷区医院心内科应用EBU指引导管介入治疗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影像资料和术后恢复情况,对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 结果 25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均存在右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有对右冠状动脉行PCI的指征。所有患者均经桡动脉入路使用EBU指引导管行PCI。25例患者的EBU指引导管全部输送到位,经调整进入右冠状动脉开口,EBU导管使用的成功率为100%。25例患者全部行右冠状动脉PCI,24例成功,PCI成功率为96%,无患者出现指引导管相关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应用EBU指引导管行右冠PCI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作为部分经选择患者行右冠复杂病变PCI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波  田橙  林琍  李昌  何静  张明  宗文霞 《临床内科杂志》2009,26(11):784-785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56例冠心病或拟诊冠心病患者术前均接受Allen’s试验检查,选择右侧桡动脉为穿刺径路,使用6F桡动脉专用鞘管,5F桡动脉造影导管和6F指引导管。结果桡动脉造影成功152例,成功率为97.43%;85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为98.82%。局部血肿,前臂张力性血肿及桡动脉闭塞各1例,无其他并发症。结论经皮桡动脉冠脉造影术和介入治疗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病人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304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方法学.方法304例患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291例获得成功,13例失败,6例桡动脉穿刺和插管未成功,4例导丝或导管在上肢动脉中前进受阻,3例因锁骨下动脉硬化和迂曲而不能插管至冠状动脉开口处.结论经皮穿刺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新途径,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须卧床休息、病人痛苦小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中,上肢血管异常时PTCA导丝的应用价值。方法 我院近3年行桡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2000例,如果 0.035"J型导丝和亲水超滑导丝在右上肢血管推送过程中遇到阻力,遂撤出导丝,进行上肢局部血管造影,如果疑似桡动脉痉挛的,局部推注维拉帕米100~200ug后再次复查血管造影。结果仍有40例未能成功,其中桡动脉环9例、严重桡动脉狭窄18例、桡动脉发育细小8例、桡动脉痉挛5例,随机分成PTCA导丝组和改股动脉组。PTCA导丝组改用PTCA导丝,最终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改股动脉组直接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及局部出血、血肿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完成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95%比100%,P=0.746),PTCA导丝组操作时间长于改股动脉组[(950.0±125.3)s比(710.0±98.3)s, P=0.032],两组造影剂用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50.0±6.3)ml比(47.0±5.9)ml,P=0.18],改股动脉组出血、血肿并发症多于PTCA组(20%比0%,P=0.035 )。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当上肢血管发生异常,常规导丝不能完成时,换用PTCA导丝,操作轻柔,并发症发生率低,是安全有效的,特别对于不适合经股动脉造影的患者尤为适合。  相似文献   

16.
选择符合冠脉造影指征并Allen‘s试验阳性患者50例,以右桡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对符合介入指征者行介入治疗。结果造影成功47例,成功率94%,失败3例,其中1例为穿刺不成功(桡动脉痉挛),1例桡动脉斑块狭窄导管无法通行,1例因先天性动脉迂曲造影管打折无法通行后改股动脉途径。造影成功者中对30例患者行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均成功置入支架35枚,成功率100%。造影及介入治疗不成功者改股动脉途径均获成功。术后未发生手臂肿胀,未出现伤口局部水泡,无桡动脉闭塞,出血,血肿,夹层等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创伤小,并发症小,病人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TO)患者介入治疗中,经绕动脉行对侧冠状动脉造影定位导丝方法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11例经股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CTO,且病变远端有对侧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在导引导管及导丝到位后,穿刺桡动脉,在对侧冠状动脉放置造影导管,在操纵导丝通过病变处时借助桡动脉造影使靶血管远端显影,判断导丝是否在靶血管腔中。结果:10例成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1例失效,术中无冠状动脉夹层及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桡动脉进行对侧血管造影,通过侧支循环使CTO远端显影,判断导丝位置是有效安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经肱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造影较股动脉入径具有创伤小、局部血管出血并发症少、术后无体位限制等诸多优点,有可能成为今后冠脉造影以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主要血管入径之一。我们于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间采取经肱动脉入径的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共计20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临床工作中,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的优势以及可行性。方法对在2011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需行冠脉介入治疗(TRI)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对、分析,观察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以及并发症。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穿刺成功有110例,成功率为98.21%,而术后并发症:桡动脉发生痉挛3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小血肿有1例,前臂出现肿胀有1例,血管迷走痉挛1例,共有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3%。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探讨高海拔地区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 ,高海拔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和介入材料的选择。1 资料与方法 :(1)用Seldinger动脉插管技术。用Cordis公司的Judkins造影管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选出狭窄在85 %~ 10 0 %的病例 35例 ,进行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及支架术。 (2 )术中用药 ,造影前鞘管内给肝素 30 0 0U进行PTCA和支架术的追加 70 0 0U ,共 10 0 0 0U。如患者术中出现心绞痛 ,冠状动脉内给硝酸甘油 2 0 0 μg。 (3)Guide(指引导管 )的选择 ,31例患者用 7FJ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