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IFN-γ、IL-4水平,来探讨Th1、Th2型细胞因子在子痫前期疾病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正常孕妇15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15例血清中IFN-γ、IL-4水平及计算IFN-γ/IL-4的比值。结果①血清中IFN-γ: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清中IL-4: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清中IFN-γ/IL-4:轻度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与轻度子痫前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N-γ和IL-4的表达失衡和紊乱可能是子痫前期免疫学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Th1/Th2的失衡可能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肾病综合征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特点及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肾病综合征型高血压疾病(肾病组)和52例重度子痫前期(对照组)的临床资料。结果NSP占分娩总数的0.024%,占重度子痫前期的14.75%。肾病组血浆白蛋白、胆固醇、围产儿死亡及FGR发生率两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之间收缩压、总蛋白、肌酐、尿素氮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是发病孕周、终止妊娠周数、病程、发病年龄、舒张压、腹水及重度水肿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婴影响大,适时终止妊娠可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和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0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产后及脐血清瘦素水平,30例正常妊娠妇女产前、产后及脐血清瘦素水平。结果1.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产前血清瘦素水平(16.01±4.01μg/L),高于正常妊娠妇女产前血清瘦素水平(12.27±5.17μg/L)。2.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组,妊娠高血压组与轻度子痫前期无差异;重度子痫前期产前血清瘦素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3.妊娠高血压疾病组重度患者产前与产后血清瘦素水平有差异,4.妊娠高血压组及轻度与正常妊娠组无差异,重度患者产后血清瘦素水平仍高于正常妊娠组。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增高,瘦素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和微血管密度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上海市嘉定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前期、妊娠高血压患者及正常产妇(对照组)各3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胎盘组织中MMP-2、MMP-9表达水平,并H-E染色再进行微血管密度计数,分析胎盘MMP-2、MMP-9、微血管密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程度的关系。结果 4组胎盘MMP-2与MMP-9阳性表达比较(P<0.05),其表达均随病情加重呈递减趋势;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4组胎盘微血管密度计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计数随病情加重呈递减趋势;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妊娠高血压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胎盘MMP-2、MMP-9、微血管密度与妊娠高血压疾病程度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胎盘MMP-2、MMP-9及微血管密度计数在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异常表达可作为胎盘的生物学指标,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胱抑素C(Cys C)、尿素氮(BUN)和肌酐(Cr)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关系。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50例妊娠中晚期正常孕妇进行血清Cys C、BUN、Cr的检测。结果重度及轻度子痫前期组Cys C值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且有显著性差异,重度子痫前期组Cys C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BUN、Cr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P〈0.01),有显著性差异,但轻度子痫前期组BUN、Cr与正常孕妇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Cys C的检测对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肾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血清Cys C、BUN、Cr有利于HDCP及其并发的肾功能损害的诊断及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母婴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六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3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6月-5年产后随访。根据其发病孕周不同分两组,A组为早发型子痫前期:20周≤发病孕周<34周,B组为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34周),分析重度子痫前期的发病、诊治现状及母婴结局。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发病率2.27%,A组发病率(2.49%)高于B组(1.51%),P<0.05;重度子痫前期正规产检比率29.7%,A组正规产检率(24.35%)明显低于B组(41.32%),P<0.05;重度子痫前期产后随访率26.3%;重度子痫前期高中以上文化比率25.25%,A组(24.01%)明显低于B组(34.13%),P<0.05;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严重并发症发病率为48.72%,A组发生率(67.8%)明显高于B组(18.34%),P<0.05;两组有产检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无产检病人,(A组62.7%VS 69.26%,P>0.05,B组0 VS 31.63%),P<0.05;孕产妇死亡2例,均为早发型无产检患者;重度子痫前期围产儿死亡率20.65%,A组围产儿死亡率32.85%明显高于B组(1.8%),P<0.05;重度子痫前期产后远期并发症(包括持续高血压、尿蛋白、眼底病变、子痫前期再发)发生率14.15%,A组发生率(20.08%)明显高于B组(4.79%),P<0.05。结论无正规产检及系统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尤其早发型严重影响母婴预后,定期产检、及时诊治有助于改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的诱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7年来我院收治的29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患者均为重度妊高征,其中合并低蛋白血症19例(65.5%)、中重度贫血10例(34.5%)、肺部感染7例(24.2%)、双胎妊娠2例(6.9%)。所有孕妇均剖宫产终止妊娠,无孕产妇死亡,围生儿死亡2例(6.4%)。结论重度妊高征合并低蛋白血症、中重度贫血、肺部感染、双胎妊娠是妊高征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对妊高征性心脏病的诱发因素应引起重视,心衰控制后应立即终止妊娠,以减少母婴死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血尿酸(UA)、尿素氮(BUN)及肌酐(Cr)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100例正常孕妇进行血清Cys C、UA、BUN、Cr的检测。结果重度及轻度子痫前期组Cys C值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Cys C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UA、BUN、Cr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轻度子痫前期组UA、BUN、Cr与正常孕妇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Cys C的含量随着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其含量明显升高。检测Cys C的同时,联合检测血UA、BUN、Cr对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的早期肾功能损害有着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检测自身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于本院产科住院治疗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57例,联合检测自身抗体与抗心磷脂抗体。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分为3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27例;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0例,并选取正常妊娠晚孕组42例为对照组。同时进行了一般情况(年龄、血压、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胱抑素C)、不良结局(子痫发作、心衰、低蛋白血症、S/D值异常增高、胎死宫内、新生儿死亡)的比较,并进行定期随访。结果重度子痫前期各组尿素氮、肌酐、尿酸和胱抑素C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以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肾功能损害最严重。早发型子痫前期组自身抗体阳性率35%,晚发型子痫前期组阳性率11%,慢性高血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组阳性率20%,正常妊娠晚孕组自身抗体检出阳性率7.14%。早发型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妊娠组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自身抗体阳性组病情重、不良结局发生率高。子痫前期各组及正常妊娠对照组抗心磷脂抗体Ig G、Ig M均为阴性。结论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病情凶险,肾功能损害严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低。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相关性,与抗心磷脂抗体无相关性。因此,建议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可常规进行自身抗体的检测,以更好地判断其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并能筛选出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指导下一次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对母儿的影响,以降低母婴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8例早发型、96例晚发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及围产儿结局。结果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胎盘早剥、产后出血、视网膜剥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0.05);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组的剖宫产率高于晚发型组(<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早发型与晚发型的围产儿结局有统计学差异(<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早病情重,对母儿危害大,需适时适式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来评价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植物神经病(AD)的疗效,从而优选出一种或几种有效的治疗尿毒症AD的血液净化方式。方法:将长期血液透析的115例患者,包括普通血液透析治疗组51例(A组),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组30例(B组),血液透析+灌流治疗组22例(C组),腹膜透析治疗组12例(D组),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行SSR检测,并检测同期的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比较这四种血液净化方法对尿毒症AD的疗效。结果:此115例患者仅有1例PTH在正常水平,占0.9%,余114例(99.1%)皆异常且PTH水平与SSR的各检测值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A组治疗前后血磷、PTH、SSR上、下肢起始潜伏期(OL)及峰-峰波幅值(Amp)无明显差异(P〉0.05);B组治疗前后血磷无明显改变(P〉0.05),PT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SSR上、下肢OL明显缩短(P〈0.01),SSR上、下肢峰-峰波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C组和D组治疗后血磷、PTH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SSR上下肢OL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上下肢峰-峰波幅值较治疗前明显增高。经两两比较得出:经治疗C组和D组血磷、PTH下降程度较A组、B组明显(P〈0.01),其中C组、D组两组间血磷、PTH下降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B组PTH下降程度较A组明显(P〈0.01);C组、D组SSR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较B组、A组明显(P〈0.91),B组SSR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较A组明显(P〈0.01),其中C组、D组两组间上、下肢OL的缩短程度及峰-峰波幅值的增高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灌流、腹膜透析可有效清除中大分子毒素,对尿毒症AD的治疗疗效显著;血液透析滤过可部分清除中大分子?  相似文献   

12.
381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管理与母婴妊娠结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系统管理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诊断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例381例,分为系统管理组241例和未管理组140例。比较两组病例妊娠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未管理组子痫前期、羊水过多、早产的发生率较系统管理组明显升高(P0.05);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低血糖、心肌病变(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及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发生率亦明显高于系统管理组(P0.01),而新生儿窒息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并发症密切相关,未系统管理及血糖未控制者围生儿结局不良,应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管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胎盘滋养细胞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rbB1)的表达情况,探讨胎盘滋养细胞ErbB1表达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例正常妊娠妇女(正常妊娠组)与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胎盘ErbB1的表达。结果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ErbB1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中ErbB1表达的升高与子痫前期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100A12在子痫前期患者母血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抽取24例子痫前期轻度患者、24例子痫前期重度患者以及24例正常妊娠妇女的血液,收集所有患者完整的病例资料,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S100A12蛋白表达水平,并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S100A12、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S100A12的表达水平与IL-6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S100A12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有可能用于临床上子痫患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三胎妊娠减胎术后随访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减胎技术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01-2008.06期间于我中心接受IVF-ET治疗后三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33例(A组)及同期治疗获双胎妊娠69例(B组)随访资料,比较两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胎龄、体重、围生儿死亡率等。结果流产率A组27.3%,B组15.9%;平均出生胎龄A组(36.4±2.4)周,B组(36.4±2.8)周;围生儿死亡率A组8.3%,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早产率A组29.2%,B组2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出生体重A组(2386±602)g,明显低于B组(2586±595)g(P〈0.05);出生体重〈1500g的比例A组10.4%,B组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胎妊娠早期行减胎术存在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出生的可能性,选择适宜的移植胚胎数目,减少多胎妊娠的发生,才是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物反馈辅助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反馈治疗组(A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两组各30例。A组和B组均给予抗焦虑药物帕罗西汀10~20mg/d,A组同时行生物反馈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5次,连续2周后评定疗效。疗效用90项症状因子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治疗两周后,两组SCL-90评分均较人组时显著降低。A组比B组疗效更显著,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广泛性焦虑症,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生物反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抗抑郁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中肝X受体α(LXRα)的水平变化及其在妊娠期高血压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实验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25例,轻度子痫前期23例,重度子痫前期23例)及20例正常妊娠孕妇(对照组)胎盘组织中的肝X受体α(LXRα)表达。结果 LXRα主要表达于两组孕妇胎盘蜕膜细胞及部分绒毛滋养细胞中,表达部位在细胞膜和细胞质,绒毛间质有少量阳性表达。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对照组比较胎盘组织中LXR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LXRα表达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妊娠期高血压与对照组比较胎盘组织中LXRα表达强度略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胎盘组织中LXRα表达水平的变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1晚期非小细胞肺癌68例中,伊立替康联合奥沙利铂组(A组)36例,采用伊立替康100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组(B组)32例,采用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奥沙利铂130mg/m2,第2天,静脉滴注。21天为1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定疗效。结果:A组和B组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31.2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迟发性腹泻和胆碱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1),但A组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伊立替康或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安全性好,可以考虑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入院即刻血糖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T)治疗后住院死亡率的预测价值。方法因急性心肌梗死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急诊PCI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456例,其中男性319例,女性137例,年龄29~85岁,平均年龄61.30岁。按入院即刻血糖(SG)水平分为3组:SG〈7.8mmol/L为A组248例,7.8mmol/L≤SG≤11.1mmol/L为B组156例,SG〉11.1mmol/L为C组52例,分别对3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脏性死亡,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年龄、性别、冠心病家族史、吸烟、既往高血压、心房纤颤、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病变、多支病变、梗死后心绞痛、胸痛发作至PCI时间等方面3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多于一个部位心肌梗死、入院Killip’s分级≥2级的比例明显多于A、B两组(P〈0.05);C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A、B组(P〈0.05);在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峰值(CK/CK—MB)及住院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方面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急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组;C组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亦高于A组,而B、C组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A、B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ACE发生率及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C组46.2%和13.7%,B组34.0%和4.5%,A组19.0%和1.6%,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入院即刻血糖升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PCI治疗后院内死亡率及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四肢Ⅲ度烧伤创面削痂保留健康脂肪组织植皮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四肢Ⅲ度烧伤患者162例,将其分成两组:A组削痂植皮92例;B组切痂植皮70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后外观(粗细与美观)及患者功能活动时的感觉,以及植皮成活率和创面愈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修复后与其对称的正常肢体比较,触之柔软,丰满有弹性,周径比较缩小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活动时肢体充血时间短,麻木感轻。B组外观变化明显,周径比较缩小2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活动时肢体充血时间长,麻肿感明显。两组植皮成活率和创面修复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肢Ⅲ度烧伤创面削痂保留健康脂肪组织植皮能更好地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功能活动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