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乳腺肿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经病理证实的139例148个乳腺肿瘤病灶分析,比较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148个病灶中,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灶76个,恶性病灶72个。超声造影联合常规超声在对恶性肿块诊断中的灵敏度为86.1%,特异度为93.4%,准确率为89.9%,均优于单纯常规超声(灵敏度为79.2%,特异度为88-2%,准确率为8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超声对乳腺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2.
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良恶性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观察48例乳腺肿块内造影剂微泡的分布,分析造影增强特点,并用ACQ分析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周围可见蟹足样等一些特征性表现;恶性组明显增强时间及达峰时间比良性组早,峰值强度及曲线下面积较良性组高。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有助于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及估测预后。  相似文献   

3.
梁莉  梁艳  张宏 《武警医学》2008,19(1):65-67
肝转移癌是临床较常见的恶性病变之一,其发病率和恶性程度较高。超声声像图检查时对于不典型或合并肝弥漫性病变、原发性肝癌、肝内局灶性病变与肝内转移灶的鉴别诊断较为困难,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在临床上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不同的超声造影剂在肝、肾、乳腺等器官中的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研究已有较多报道。随着新型超声造影剂及造影成像技术的发展,造影增强技术对肝转移癌的诊断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超声造影能有效增强肝脏的二维超声表现,反映出正常肝组织与病变组织的血流灌注的不同,从而提高超声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本研究应用超声造影剂声诺维,以实时灰阶超声造影匹配技术,观察肝脏转移癌的灌注时间、回声变化规律,并与常规超声及CT比较,探讨超声造影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乳腺良恶性病灶超声造影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北部战区总医院就诊的87例乳腺肿块患者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观察并记录良恶性病灶的造影特征及时间-强度(TIC)曲线参数。结果恶性病灶患者34例,包括:浸润性导管癌25例(73. 5%),浸润性混合性癌7例(20. 6%),导管内原位癌2例(5. 9%);良性病灶患者53例,包括:纤维腺瘤45例(84. 8%),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3. 8%),乳腺腺病3例(5. 7%),乳腺炎1例(1. 9%),分叶状肿瘤(良) 2例(3. 8%)。恶性病灶多表现为以高增强为主、不均匀增强、增强后边界均显示不清、造影后肿块明显增大、有穿支血管及造影剂滞留。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均匀增强、增强后边界多清晰、大部分造影后无明显增大、无穿支血管显影及造影剂滞留。良、恶性病灶的增强程度、增强方式、增强后边界、增强后病灶大小、穿支血管、造影剂滞留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达峰时间及峰值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乳腺超声造影具有特征表现,是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是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之一.近20年来,尽管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但随着早期筛查、影像诊断和综合治疗水平的提高,乳腺癌的死亡率在发达国家反而明显下降[1].超声检查是乳腺肿瘤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的灰阶超声、实时超声,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声学造影、超声弹性成像及超声光散射乳腺成像等的应用,使超声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率和鉴别诊断率逐渐提高,对乳腺癌临床诊疗指导意义日趋增大[2,3].现将超声影像检查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实时超声造影在乳腺病灶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病灶中的不同表现,探讨该技术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SonoVue观察30例乳腺腺病病灶、24例纤维腺瘤病灶、15例乳腺癌病灶的造影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病灶的时间-强度曲线、增强模式、边界特征以及病灶与其供支血管增强的差异.结果 69例病灶中3例无显著增强,其余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时间-强度曲线显示:病灶增强均为快速增强型,增强起始时间为12.6±3.2s,达峰时间为19.8±7.62s,峰值强度为30.65±12.3dB.增强模式:纤维腺瘤与腺病警快速均匀增强型,乳腺癌呈快速周边增强或快速不均匀增强,所有病灶未观察到缓慢增强型病灶.边界特征:腺病病灶增强与正常腺体组织无明显边界,纤维腺瘤、乳腺癌与正常腺体组织分界明显.供支血管:腺病及纤维腺瘤组供支血管峰值强度低于病灶内部峰值强度,乳腺癌供支血管峰值强度与病灶内部峰值强度无显著差异.结论 乳腺良、恶性病灶在超声造影下呈现不同的造影特征,实时超声造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其末梢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为恶性肿瘤之首[1].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对乳腺癌进行早期诊断,变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王勇  周纯武  郝玉芝 《放射学实践》2006,21(11):1182-1185
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und,CEUS)是当前超声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超声造影剂的发展使医学超声开始进入人体微循环系统诊断及疾病治疗的新阶段[1]。近年来,超声造影剂及其相关造影成像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超声医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超声造影剂1968年Gramia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超声、X线摄影和两者联合应用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81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和X线摄影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乳腺癌63例,诊断准确率78%;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65例,诊断准确率80%;两者联合诊断乳腺癌76例,诊断准确率94%,较两者单独使用诊断准确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超声和X线摄影是筛查和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两者具有互补性,联合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降低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10.
干燥综合征(Sjǒgren syndrome,SS)是以侵犯外分泌腺为主、以口、眼干燥为表现特征的一种系统性结缔组织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1],其发病率虽较低,但可引起多个组织器官同时受累。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术后肝转移癌的声像图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87-11~1994-11乳腺癌术后肝内占位性病变120例,其中98例为转移癌,22例为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囊肿或血管瘤。采用针吸活检、诊断性化疗、综合影像学诊断及超声随访方法证实。乳腺癌术后出现脂肪肝的比例较高(47%),肝转移伴脂肪肝者35例(36%),其声像图特点为内部呈低回声(66%)及周围无低回声晕(69%);而不伴脂肪肝者63例(64%),其内部多呈等回声(59%),常伴低回声晕(76%)。脂肪肝的存在使肝脏回声衰减,可能导致占位显示不清而漏诊;脂肪肝的存在又往往使得一些占位病变表现不典型而误诊。当声像图不典型、鉴别诊断困难时,应做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予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2.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对29例肾脏占位性病变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并分析良、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及灌注特征。结果:肾脏恶性病灶造影剂退出时间多早于肾实质(15/16);其中,肾透明细胞癌在造影晚期多表现为病灶周边环状强回声带(8/11)。肾脏良性病灶中,错构瘤6例造影剂退出与肾实质相似,5例晚于肾实质,与肾脏恶性病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1例肾嗜酸细胞瘤及1例中胚叶肾瘤造影开始减退时间早于肾实质,造影晚期亦可见病灶周边环状强回声带,难以与肾恶性病灶鉴别。结论:超声造影能够实时观察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肾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 CEUS)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IU)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病例21例,共切除病灶21个。后经3~25个月,其他影像学检查( CT、MRI)发现肝内可疑转移病灶33个,(1个病灶11例,2个病灶8例,3个病灶2例)。经超声造影检查明确肝内转移病灶是否存在,经超声引导下对可疑病灶进行穿刺活检,设定CEUS为A组,IU为B组,后经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A、B两组与AorB组组间比较t检验,A组与B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B两组分别与A orB组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CEUS结合IU可提高恶性病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MRI对血源性脑膜转移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48例血源性脑膜转移瘤的平扫及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后的MRI表现。结果  48例共发现病灶 12 5灶。结节型 2 2例 ,线状增厚型 6例 ,混合型 2 0例。增强扫描均有较明显的强化。合并脑内转移 36例。结论 MRI是诊断血源性脑膜转移瘤的首选影像检查方法 ,疑有血源性脑膜转移瘤时应行增强MRI扫描  相似文献   

15.
谢凌  李成东 《西南军医》2012,14(2):226-22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手术和病理活检确诊的乳腺增生与小乳腺癌患者各73例,比较分析其病灶形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二维声像图特征及血流信号图特征。对各指标率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乳腺癌和乳腺增生病灶形态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及彩色血流图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根据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的二维声像图特征对乳腺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检查。  相似文献   

16.
郑研  郑红  刘倩 《西南军医》2010,12(4):640-64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在临床上未扪及确切肿块,但在高频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病变的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并取组织作病理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3例患者发现早期乳腺癌19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7例,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纤维腺瘤4例,慢性炎症5例,乳腺增生6例,与术后病理对比,符合率为95.3%。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便、诊断准确性高等优点,对诊断早期乳腺癌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癌原发病灶与腋窝淋巴结的灰阶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探讨声像表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 120例乳腺癌患者及其132个腋窝淋巴结,观察原发病灶的血流分布、最大径、数目、微钙化及淋巴结的血流特征、横径/纵径和皮质厚度。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检验观察指标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影像学观察指标与LNM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原发病灶的最大径、数目、丰富血供和淋巴结的皮质厚度、血流分布与LNM有相关性(P<0.05)。结论依据乳腺癌原发病灶和腋窝淋巴结声像图特征评判腋窝淋巴结的性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钼靶摄影和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钼靶X线和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65例早期乳腺癌均经手术与病理证实,采用钼靶X线和高频超声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诊断结果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高频超声诊断符合率为64.6%(42/65),钼靶为46%(30/65)对于肿块影的显示:超声为62%(40/65),钼靶为20%(13/65)对于恶性钙化灶的显示:钼靶为40%(26/65),超声为20%(13/65)二者统计学上差别具有显著性(P<0.05)二者联合应用,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正确率为83%(54/65)结论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高频超声检查优于钼靶X线检查二者联合应用对于提高早期乳腺癌的阳性诊断符合率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独与联合应用X线乳腺摄影(MMG)及彩色多谱勒超声(US)检查对于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7例经病理证实的早期乳腺癌(病灶直径≤20mm)病例,回顾性分析经单独采用MMG或US检查以及两者联合应用对于诊断结果的准确程度.结果:X线乳腺摄影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单项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均为85.2%),而联合应用X线乳腺摄影及超声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检出率(92.6%)明显优于单项检查的检出率(85.2%),两者检出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线乳腺摄影和彩色多谱勒超声联合检查综合诊断可明显降低早期乳腺癌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成像技术定性诊断恶性肿瘤治疗后肝内可疑复发转移病灶的价值。材料和方法:78个肝脏局灶性病变,同期行实时超声造影、CT增强检查,最终诊断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62个结节,另13个局部治疗后坏死结节及3个增生结节经综合影像及12~34个月随访证实。结果: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性96.2%,特异性92.3%,准确性94.9%,阳性预测值92.3%,阴性预测值96.2%。70个结节同期CT增强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及超声造影诊断的一致性比较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实时超声造影是定性诊断肝局灶性病变的有效方法,尤其对经肝动脉栓塞后碘油沉积病灶残存血流灌注的评判较CT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