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石菖蒲挥发油中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超临界流体萃取挥发油和顶空进样直接采集挥发性成分3种方法,对石菖蒲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GC-MS分析。结果:顶空进样技术鉴定出44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2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超临界流体萃取可鉴定出25种化合物,经GC-MS分析,水蒸气蒸馏法与粉末顶空进样有14种化合物相同,超临界流体萃取与粉末顶空进样有8种化合物相同,相对含量均有一定的差异。结论:顶空进样技术分析石菖蒲中挥发性成分更简单、快速、无溶剂残留并节省药材。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水蒸气蒸馏法与顶空进样法提取得到的细辛中挥发性成分.[方法]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2种提取方法所得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结合两种方法共提取出73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有28种,分别占两种方法提取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31.46%和61.55%.其中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得到的细辛挥发油中共鉴...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干姜中的挥发性成分. 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顶空加热提取挥发性成分的方法,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 两种提取方法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28种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26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18种.结论 两种样品采集方法,分别提供了干姜不同沸点的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干姜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制备的川芎中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顶空进样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制备川芎挥发油,并对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制备的川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类型和相对含量有所差异,顶空进样法制备的挥发油含29个化学成分,其中烯萜类成分占挥发油总量76%,苯酞类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16%。水蒸气蒸馏法制备的挥发油共鉴定出32个化合物,烯萜类占挥发油总量的4.50%,苯酞类占挥发油总量的88%。结论:两种提取方法,分别提供了不同沸点川芎挥发油的化学信息,运用这两种方法可建立更全面的川芎挥发性成分GC-MS信息。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采集方法制备的麻黄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和顶空直接进样技术采集麻黄的挥发性成分,对其进行GC-MS分析。结果:采用顶空进样技术,可鉴定出麻黄中34个挥发性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定出39个挥发性化学成分;2种采样方法进行的GC/MS分析,有5种相同化合物,但相对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2种样品采集方法,分别提供了麻黄中不同沸点的挥发物的化学信息;运用这2种方法可以建立更全面的麻黄挥发性成分GC-MS表征体系。  相似文献   

6.
苏合香不同提取方法的气相色谱-质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苏合香不同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异同。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溶剂提取部位(石油醚和乙醚提取)、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结果苏合香溶剂提取鉴定出27个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位23个化合物、乙醚部位10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42个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鉴定出28个化合物。3种方法所得成分中皆含有α-蒎烯、莰烯、Bornyl Cinnamate 2和马苄烯酮等10种化学成分,溶剂提取与水蒸气蒸馏所得的成分中有14种相同成分,水蒸气蒸馏提取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有24个相同成分。结论 3种提取方法中,水蒸气提取法所得成分最多,提示该法可作为获取苏合香挥发性成分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荆芥穗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赟  江周虹  田景奎 《中药材》2006,29(2):140-142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萃取荆芥穗的挥发性成分,并用GC-MS分析测定了其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超临界CO2萃取物中共鉴定了41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了32种成分;主要成分长叶薄荷酮的相对含量有显著不同。这说明两者在成分及含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甘肃产当归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方法:分别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乙醚超声提取法、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当归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提取物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并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9种成分,乙醚超声提取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7种成分,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共鉴定出25种成分。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含量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也存在相同点,主要成分均为藁本内酯,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中占55.89%,在乙醚超声提取法法中占78.27%,在超临界萃取法中占78.19%。结论: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较低,而用乙醚超声提取法和超临界萃取法提取的当归挥发油中藁本内酯的含量较高,二者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安息香不同提取方法的化学成分异同,探索安息香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宜提取方法.方法: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安息香溶剂提取部位(石油醚和乙醚提取)、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的异同.结果:安息香溶剂提取鉴定出5个化合物(其中石油醚部位4个化合物、乙醚部位4个化合物),水蒸气蒸馏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19个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鉴定出12个化合物.3种方法所得成分中皆含有苯甲酸、苯甲酸苄酯、香草醛、肉桂酸苄酯4种成分,3种方法中常规水蒸气蒸馏得到的成分相对较多种类较全面.结论:3种提取方法中,安息香经常规水蒸气蒸馏提取得到的成分最多且种类最全面,提示此3种提取方法中常规水蒸气蒸馏是安息香挥发性成分分析的最宜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不同提取方法的麻黄挥发油GC-MS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相对含量。方法采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与现代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SF-CO2)技术提取麻黄中的挥发油,并应用GC—MS联用技术分析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性化学成分。结果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无论在成分还是其相对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提取较完全,是提取麻黄择发油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薄荷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薄荷挥发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冷浸法、超声波法和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通过气相色谱测定薄荷醇含量。结果超临界CO_2法提取薄荷油得率和薄荷醇得率分别为2.43%和1.77%,超声波法分别为1.34%和1.09%,冷浸法分别为1.27%和1.02%,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为1.15%和0.90%。结论薄荷油的4种提取方法中以超临界CO_2法最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几种草本类药用植物挥发油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进行研究,初步筛选出可应用于居室园艺的药用植物种类。方法:以薄荷、紫苏、黄花蒿、芫荽4种药用植物鲜株中挥发油为试材,采用牛津杯法考察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并自制模拟装置初步探讨薄荷鲜株植物对空气净化效果及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情况。结果:薄荷挥发油和紫苏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较强,芫荽挥发油、黄花蒿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活性较弱。结论:薄荷鲜株植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空气中的微生物均具有一定抑制效果,可应用于居室园艺。  相似文献   

13.
苏薄荷挥发性成分分析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苏薄荷挥发性成分的动态积累。方法考察不同采收时间苏薄荷中薄荷油的含量,并以其中的主要成分薄荷酮和薄荷醇为指标,采用GC法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生长期苏薄荷含油量的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苏薄荷中薄荷油含量积累曲线最大峰值与传统采收期一致。  相似文献   

14.
HPLC-MS/MS联用技术分析鉴定苏薄荷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鉴定苏薄荷中的黄酮类成分。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与电喷雾(ESI)质谱技术对苏薄荷提取物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分析了8个黄酮类成分,其中鉴定了1个黄酮苷元:香叶木素(diosmetin),4个黄酮苷:橙皮苷(hesperidin)、香叶木素-7-0-葡萄糖苷(diosmetin-7-0-glucoside)、蒙花苷(1inarin)、椴树素(tilianine),推断了2个黄酮苷和1个黄酮苷元的可能结构,其中橙皮苷、香叶木素-7-O-葡萄糖苷和香叶木素为首次从苏薄荷中发现。结论:HPLC-MS/MS能快速、准确地鉴定出天然产物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薄荷挥发油化学成分,并观察薄荷挥发油的抗衰老作用。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薄荷挥发油,采用GC-MS法分析薄荷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将18月龄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维生素E组(200 mg·kg^-1)和薄荷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0.004、0.002、0.001 mL·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健康成年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每天1次灌胃给药,连续4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测定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ELISA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M水平;检测血清、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GC-MS分析显示,薄荷挥发油共含32种成分,鉴定出其中18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80%;其中薄荷脑(33.25%)、二氢香芹酮(25.16%)、右旋香芹酮(15.47%)、二氢异丙维醇(6.17%)4种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胸腺指数及脾脏指数、血清IgG及IgM水平、血清和肝脏的SOD及GSH-Px活性均明显降低(P<0.01),血清和肝脏的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薄荷挥发油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老年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P<0.05,P<0.01),增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1),升高血清IgG和IgM水平(P<0.01);薄荷挥发油各剂量组的血清和肝脏SOD活性显著升高(P<0.01),高、中剂量组血清和肝脏的GSH-Px活性显著增强(P<0.01),各剂量组的血清和肝脏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薄荷挥发油主要含薄荷脑、二氢香芹酮、右旋香芹酮、二氢异丙维醇等成分,其具有抗衰老作用,可能与其增强老年小鼠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复方冬凌草含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TLC法对复方冬凌草含片中冬凌草、甘草、桔梗、薄荷进行定性鉴别;并应用薄层扫描法对冬凌草中冬凌草甲素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结果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所提箭秆风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方法:运用GC-MS对箭秆风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26种成分,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鉴定出33个成分,两者共有成分5个。结论:两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成分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18.
薄荷黄酮类含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薄荷黄酮类成分的动态积累。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时间苏薄荷中总黄酮的含量,并以其中主要的黄酮苷元(香叶木素)和黄酮苷(蒙花苷)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考察它们的动态变化。结果:不同生长期苏薄荷中黄酮类成分积累具有一定规律。结论:黄酮类成分含量在传统的采收期间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该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薄荷药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结合气相色谱法(GC)对7个挥发性成分进行含量测定,以比较传统道地产区-江苏、当今主产区-安徽及其他产区薄荷药材挥发性成分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收集的薄荷药材挥发油分为4种化学型:(1)薄荷醇-薄荷酮型、(2)胡薄荷酮-薄荷酮型、(3)胡椒酮-薄荷醇型、(4)氧化胡椒酮型;薄荷醇为所有薄荷样品挥发性成分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安徽与其他产区薄荷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差异相对明显,江苏产区薄荷与另两个产区则存在交叉性。该文研究了不同产地薄荷药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产地间的差异,建立了薄荷药材多个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薄荷药材质量标准的提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