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4.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效果。方法58例伴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口服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的变化。结果58例患者治疗前后精液量(2.15±3.22)mL和(2.88±4.15)mL;精子密度分别为(30.26±16.24)×10^6个/mL和(45.58±19.12)×10^6/mL;精子活力a级分别为(9.58±4.10)%和(20.75±5.27)%,a+b级分别为(28.75±15.32)%和(50.15±9.87)%。结论宁泌泰胶囊可显著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宁泌泰胶囊改善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58例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给予口服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天,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的变化。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精液量分别为(2.15±3.22)mL和(2.88±4.15)mL;精子密度分别为(30.26±16.24)×106个/mL和(45.58±19.12)×106个/mL;精子活力a级分别为(9.58±4.10)%和(20.75±5.27)%,a+b级分别为(28.75±15.32)%和(50.15±9.87)%。结论宁泌泰胶囊可显著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不育与慢性前列腺炎及抗精子抗体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100对经输卵管造影证实为输卵管性不孕症夫妇,输卵管性不育与慢性前列腺炎及抗精子抗体的关系。结果男性抗精子抗体发生率与细菌感染发生率情况相关性分析,证明男性前列腺细菌感染发生率及男性抗精子抗体发生率与女性生殖系细菌感染发生率具有呈明显的正相关(r=0458,P<0.05)。结论重视慢性前列腺炎治疗,减少丈夫对妻子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慢性盆腔炎引发的输卵管性不育。 相似文献
7.
2004年2月至2005年2月,我们对68例慢性前列腺炎(CPS)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心理障碍的认识并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将98例确诊为CP合并心理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除接受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前后,用国际前列腺炎症状评分指数表(NIH-CPSI)、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结果 护理干预后、干预后3 个月试验组的CPS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可降低患者心理障碍的程度,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普适泰片对SD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制作慢性自体免疫性前列腺炎模型和慢性化学性(角叉菜胶)前列腺炎模型,分别采用阳性药普适泰片模拟临床途径灌胃给药,观察普适泰片对两种模型的疗效。观察雄鼠前列腺、睾丸和附睾等脏器的组织学变化,检测精子活力、血液学、血清生化、激素以及前列腺特异抗原等指标。结果:普适泰片对免疫模型的作用表现在显著升高血清中的Ca2+水平和睾酮(T)水平(P<0.05);对化学模型的作用表现在用药后白细胞计数显著下降(P<0.05);对两种模型中前列腺的组织病理学改变都显示出充血水肿减轻。结论:普适泰片对两种慢性前列腺炎均有效,但作用机制不同。对免疫模型是通过升高Ca2+和睾酮(T)的水平,对化学性模型是通过减少白细胞计数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A)对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的影响。方法:检测112例CAPA患者以及45例正常生育男性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比较CAPA患者及对照组精子顶体酶活性及精液参数的差别。结果:CAPA患者精子顶体酶活性、精子活率及(a+b)级精子百分率与正常生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精液pH、密度及精液量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APA患者因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精子活动力及受精能力下降引起不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前列清颗粒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设前列清颗粒高、中、低3个剂量组以及吲哚美辛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大鼠角叉菜胶足跖肿胀实验和小鼠二甲苯耳郭肿胀试验,观察前列清颗粒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热板镇痛试验和扭体镇痛试验,观察前列清颗粒的镇痛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前列清颗粒3个剂量组能明显减轻大鼠足跖肿胀率(P<0.01);前列清颗粒中、高剂量组对小鼠耳郭肿胀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3组均能明显延长小鼠痛阈值(P<0.05,P<0.01);显著延长小鼠扭体的潜伏时间,减少扭体次数(P<0.05,P<0.01)。结论:前列清颗粒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环丙沙星栓的药动学研究及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制了两种不同基质的环丙沙星(CPFX)栓剂,并对其在家兔体内的药物动力学情况进行了比较,最后对11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应用研究,其有效率高达92.7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钙通道-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V5(TRPV5)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NBC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建立NBCP小鼠模型,采用免疫组化SP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BCP小鼠及正常对照组小鼠前列腺组织中TRPV5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 NBCP小鼠前列腺组织TRPV5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0.815±0.062)vs.(0.587±0.080)](P<0.05)。结论钙通道TRPV5的mRNA水平升高在慢性前列腺炎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盐酸特拉唑嗪与抗生素联用治疗ⅢA型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ⅢA型前列腺炎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特拉唑嗪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特拉唑嗪联用司帕沙星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依据NIH-CPSI标准)以及前列腺按摩液(EPS)指标,并对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无效率明显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特拉唑嗪与抗生素联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前列平胶囊联合西药对慢性前列腺炎炎症机制研究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永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18):2764-2767
目的 分析前列平胶囊联合西药对慢性前列腺炎炎症机制研究及对疗效分析.方法 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研究组给予前列平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药.两组均以4周为治疗疗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NIH-CPSI各项评分、MQP评分、PPI评分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QP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MQP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组治疗后NPPI评分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PP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8和TNF-α较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IL-8和TNF-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未见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前列平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明显,且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7.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2013,14(11):1667-1674
The prostatitis syndrome is classified in bacterial prostatitis as confirmed or suspected infection and 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 (CPPS). Bacterial prostatitis is a disease entity that is diagnosed clinically and by evidence of inflammation and infection localised to the prostate. According to the duration of symptoms, bacterial prostatitis is described as either acute or chronic. Acute bacterial prostatitis can be a serious infe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high doses of bactericidal antibiotics are required. In 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 and if infection is strongly suspected in CPPS, a fluoroquinolone should be administered initially for 2 weeks. Antibiotics should only be continued for a total of ~ 4 – 6 weeks, if pre-treatment cultures are positive and/or the patient has reported positive effects from the treatment. Patients with CPPS are treated empirically with various medical and physical modalities. Until now, 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some scientifically valid studies, no definite recommendations have been made because patients with CPPS are most likely to represent a heterogeneous group of diseases and therapeutic outcome is always uncertain. 相似文献
18.
前列安栓治疗119名慢性前列腺炎病人的有效性(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评估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01年7月至2002年3月间对期间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119例患者进行前列安栓治疗。以前列腺按摩液和NIH前列腺炎症状评分表作为评估手段,对每个患者随访一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一个月的治疗随访,总有效率为65.5%。治疗前119人的EPS中白细胞平均为21±20,治疗后为平均12±13。119人的症状程度评分由治疗前的平均12±4下降为7±5;其中疼痛评分由8±3下降为5±3;排尿评分由3.9±2.7下降为2.3±2.3,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变化情况经配对T检验,P均<0.05。只有两名(1.7%)患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腹泻。结论:前列安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安全、有效,病程较短、炎症程度较轻、症状轻到中度、无既往治疗史的患者疗效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动力学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可能存在的下尿路症状,并结合尿流动力学分析各类症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方法对58例Ⅲ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前列腺压和肌电图进行综合性回顾分析。并就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和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的尿动力学变化作了比较。结果41.38%的患者有膀胱活动过度,29.31%的患者有膀胱出口梗阻,另有24.14%的患者存在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ⅢA型慢性前列腺炎和ⅢB型慢性前列腺炎组中的尿动力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等待和排尿费力等下尿路症状,可能与前列腺局部充血,逼尿肌反射亢进,膀胱出口梗阻和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有关。认识并解除这些相关因素可能有助于提高对慢性前列腺炎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