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凌宗倩  曾昭宇 《四川医学》1999,20(5):530-531
系统性红斑狼疮可以发生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但多为慢性溶血性贫血,以自免溶贫为首发症状就医者少见,我院收治6例以自免溶贫为首发症状最后确诊为SLE,6例均为女性,年龄13~45岁,现将一典型病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3岁。入院前10天因感冒服速效伤风胶囊两粒,症状好转,但出现进行性贫血。当地医院查Hb40g/L,RBC150万/mm3,网织红细胞14%,WBC.PC都在正常范围,诊断为溶血性贫血,输入全血1030毫升。贫血反而加重,解酱油色尿,Hb35g/L。患者曾一度出现心功能不全、高热、头痛…  相似文献   

2.
一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误诊和误定血型的教训钟一木万县地区血站患者,黄××,女26岁,因贫血头晕,于1989年10月13日入万县地区医院,诊断为缺铁性贫血,血型定为AB型。长期治疗,并两次输“AB”型血,病情时好时坏。于1991年10月19日因反复头...  相似文献   

3.
10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分析杨红(赣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科赣州341000)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10例,诊断符合全国溶血性贫血专题学术会议规定,现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10例AIHA中,女性6例,男性4例。年龄16~5...  相似文献   

4.
用冷冻蚀刻电镜技术观察了溶血性贫血(HA)兔、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兔和正常家兔各10只红细胞(RBC)膜蛋白的形态及分布。并用51Cr标记技术检测了每组20只家兔的RBC寿命。结果HA兔和AA兔PBC质膜PF面和EF面蛋白微粒减少,呈缗钱状、丛簇状分布,微粒间隙大小不等。平均RBCT1/2正常兔组为18.39±3.18d,HA兔组10.10±1.84d,AA兔组为12.13±3.81d,经统计学检验,三组两两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提示HA兔和AA兔RBC寿命比正常兔明显缩短,HA兔组短于AA兔组。表明不同致病因素对RBC寿命、膜蛋白数量、质量及分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RBC的寿命和功能与其膜蛋白分布、数量和质量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2例隋光,宁涛,贾瑞萍(包头市第二医院血内科,包头014010)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各1例1临床资料例1男性,36岁,因贫血2年于1993年6月3日,来我院就诊。查体:T38℃,B...  相似文献   

6.
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致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困难一例黄玲(广西桂林中心血站)关键词溶血性贫血;交叉配血;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体内产生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使其易被破坏所引起的一种溶血性贫血,它对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均有干扰。笔...  相似文献   

7.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30例临床分析陈良1宋团月2福建省立医院(福州350001)1.急诊科2.内科关键词贫血,免疫性;抗人球蛋白试验;联合治疗作者对我院自1977~1996年间资料较完整的30例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的诊...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疑难病例诊断分析第一临床学院血液科崔克义,张淑君,夏玫,易永林关键词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诊断中图号R556.6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简称AIHA〕,临床表现复杂,部分病例诊断疑难。为了提高诊断率,我们收集了本院1983年以来16...  相似文献   

9.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autoimmunehemolyticanemiaAI HA) ,分为温抗体型、冷抗体型、混合型和药物型四种 ,AIHA涉及较为复杂的免疫学问题 ,如若盲目输血 ,其潜在危险巨大 ,如何对AIHA病人进行血型检测 ,抗体筛选和鉴定 ,交叉配血 ,选择合适的血液供给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就 1例高浓度冷自身抗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作相关报道。1 一般病历资料患者 ,男 ,5 6岁 ,反复头昏乏力 ,黄疸伴双下肢水肿 ,病情加重伴腹痛 3天入院 ,常规实验检查 :WBC ,4.6× 10 9/L ,RBC ,0 .48× 10 12 /L ,Hb ,2 …  相似文献   

10.
测定21例溶血性贫血(HA)及35例非HA的增生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并以10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HA等增生性贫血的MCV及RDW变化具有特征性。该两红细胞参数作为HA诊断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有助于筛选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11.
我院儿科自1995年应用PCR技术检测微小病毒B19(HPVB19)以来,发现其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急性造血停竭、再生障碍性贫血(AA)、先天性脑发育畸形、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疾病有关,现将阳性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2.
环孢素A治疗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1例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周柱,邬伟秀,李莹我院用环孢素A(CsA)治疗1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30岁,1987年10月因头昏、乏力和尿色深,在外院检查:巩膜黄染,脾肿大,血红...  相似文献   

13.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治疗策略中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110001)肖卫国,陈维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由于机体产生的自身抗体与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而发生的溶血性疾患。本病并非少见,国外统计约占全溶血性疾患的1/3。据我院...  相似文献   

14.
MCV及RDW对溶血性贫血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21例溶血性贫血(HA)及35例非HA的增生性贫血患者的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并以10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HA等增生性贫血的MCV及RDW变化具有特征性。该两红细胞参数作为HA诊断指标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故有助于筛选溶血性贫血。  相似文献   

15.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110001)刘卓刚段树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机体产生自身抗体与患者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大...  相似文献   

16.
PCR扩增IgH和TCRβ基因重排在检测淋巴细胞白血病微小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gH和TCRβ克隆性基因重排原理,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骨髓和外周血共13例。结果:ALL初治的2例患儿PCR检测全部呈现阳性特异性单带。ALL完全缓解(CR)的11例患儿中阳性7例,阴性4例,其中2例骨髓移植(BMT)患儿移植前PCR阳性,移植后转为阴性。1例自体骨髓移植(auto-BMT)患儿于  相似文献   

1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继发海蓝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第一医院内科唐宗山中图分类号R556.61患者女,30岁。因头昏乏力、耳鸣、巩膜黄染3月,于1992-01-28日入院。外院曾因贫血、脾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GT)阳性,骨髓象有核红细胞增生明显活跃...  相似文献   

1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获得性红细胞酶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推荐的酶活性测定方法检测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0包括难治性贫血(RA)12例、环状铁粒幼细胞性难治性贫血(RAS)1例、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3例、慢性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CMML)3例和转化中的原始细胞过多性难治性贫血(RAEB-t)4例的红细胞酶活性:丙铜酸激酶(PK)、醛缩酶(ALD)、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腺苷脱氨酶(ADA),其均值与  相似文献   

19.
Evans综合症1例刘力兴刘惠珍(附院内一科)Evans综合症是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合并血小板减少,临床少见,现报道一例如下:患者,女,33岁,因头昏、乏力、纳差、面色苍白10余天,于95年9月13日入院。无畏寒、发热、咯血、便血、鼻衄、牙...  相似文献   

2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疾病 ,临床表现形式多样 ,部分病例并发有其它疾病 ,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6例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间收治的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的病人。其中男性 7例 ,年龄 2 7~ 6 9岁 ,平均 4 3.6岁 ,女性 2 9例 ,年龄2 3~ 6 9岁 ,平均 5 3.2岁。这些病例中 ,19例为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17例为继发于其它疾病 :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 15例 (其中有 8例初诊为原发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