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对63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双歧杆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输液、清蛋白静滴,重者采用蓝光治疗;双歧杆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并观察两组患儿黄疸消褪时间及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双歧杆菌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黄疸消褪时间分别为(4.0±2.1)、(5.5±2.5)d,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d5血清总胆红素值分别为(45.6±17.3)(、82.5±32.6)μmol/L,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新生儿黄疸 (高胆红素血症 )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除了临床上对黄疸重视程度提高之外 ,还与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及母乳性黄疸逐渐被认识有关。我院儿科自 2 0 0 0年 2月— 2 0 0 2年10月用双歧杆菌制剂“金双歧”口服辅助治疗新生儿重症母乳性黄疸 ,取得满意的疗效 ,现将临床应用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条件 ①母乳喂养 ;②黄疸在生理性黄疸期内 (3~ 14d)发生 ,但不随生理性黄疸的消退而消退 ;③黄疸程度轻重不等 ,以轻、中度为多 ,血清胆红素浓度 2 5 6 0~ 40 5 1μmol/L ,以未结合胆红素为主 ;④患儿一般状况好…  相似文献   

3.
β-葡萄糖醛酸苷酶与母乳性黄疸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动态观察母乳、新生儿粪便中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lucuronidase,β-GD)活性变化的规律及其与血清胆红素浓度的关系。方法以纯母乳喂养的1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和12例生理性黄疸儿为观察对象。于生后第1、2、3和4周测定母乳及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和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母乳中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组第1、2、3、4周(中位数,M)分别为178、102、134和91kU/L,生理性黄疸组分别为320、128、182、164kU/L,两组各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粪便中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组分别为(512±291)、(660±153)、(629±282)和(639±237)U/g,生理性黄疸组分别为(672±118)、(582±270)、(573±211)和(714±153)U/g,两组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母乳性黄疸组血清胆红素浓度与母乳及粪便中酶活性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24和0.027(P>0.05);生理性黄疸组分别为0.109及0.140(P>0.05),两组均无相关性。结论β-GD活性在母乳性黄疸的发病机理中不是唯一的或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服金双歧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5例是在常规治疗(服用鲁米那、尼可刹米、维生素C)的基础上口服金双歧,两组均服药5天,治疗前后经皮测定胆红素值。结果两组新生儿的皮肤黄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口服金双歧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被家长及新生儿接受。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三联活菌)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用黄疸测定仪测定治疗组33例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患儿,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第5天的胆红素值各1次.共3次,并与对照组的31例高胆患儿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第3天、第5天测胆红索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观察期间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用微生态调节剂(双歧三联活菌)能降低胆红素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96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年龄6~22个月,以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为主.随机分为3组,A组予常规治疗;B组:A组治疗方法+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C组:B组治疗方法+无乳糖奶粉.A、B组在上述治疗期间行母乳或一般配方奶粉喂养,C组应用无乳糖奶粉.观察患儿疗效、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A组治愈率为46.88%,B组治愈率为78.13%,C组治愈率为96.88%,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x2=6.67,P<0.05),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组和B组(x2=5.14、19.79,Pa<0.05).C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脱水纠正时间及治疗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和B组(Pa<0.05).结论 无乳糖奶粉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碳氧血红蛋白(COHb)检测的意义。方法用德国800系列生化血气分析仪附加的270-血氧仪测定189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及142例日龄匹配无病理性黄疸(对照组)患儿动脉化毛细血管血COHb及静脉血血清总胆红素(STB)。新生儿溶血组予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2 d后测定COHb及STB水平。结果溶血组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颅内出血组COHb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ST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感染、母乳性黄疸组ST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01),而COH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新生儿溶血组大剂量静脉用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后COHb及STB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COHb测定可作为胆红素水平的指标,有助于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因诊断及治疗指导。  相似文献   

8.
微生态调节剂干预母乳性黄疸临床观察和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微生态调节剂(妈咪爱)干预母乳性黄疸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检测"妈咪爱"治疗前后血清和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值、胆汁和粪便β-葡萄糖醛酸苷酶(β-GD)活性.结果显示"妈咪爱"制剂干预组血清总胆红素值从130.60±20.06μmol/L下降到61.20±16.04μmol/L(P<0.05),十二指肠液β-GD从1859.91±908.60U/100ml下降到858.26±260.90U/100ml,粪便中β-GD从4053±983.0U/100ml下降到2110.9±1541U/100ml(P<0.05);而对照组十二指肠液胆红素值则无明显变化(P>0.05).可以结论,"妈咪爱"调节剂能降低血清总胆红素值和肠道及胆汁中β-GD活性.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母乳性黄疸 (BMJ)患儿胆红素均值及峰值水平 ,探讨BMJ患儿胆红素增高对肝脏及心肌酶的影响 ,寻求最佳干预方案。方法 以 160例确诊为BMJ患儿为研究对象 ,观察黄疸出现及消退时间 ,并行经皮胆红素、血清胆红素测定及心肌酶谱、肝功能等检查 ,并将胆红素 >2 91μmol/L 80例患儿随机分成 4组治疗 ,并评价其疗效。结果  1.BMJ胆红素高峰期在生后 2~ 4周 ,血清胆红素峰值和均值分别为 3 16μmol/L和 2 3 1μmol/L。黄疸消退时间为 6~ 12周 ;2 .经皮测胆红素与血清总胆红素呈正相关 r =0 .92 ;3 .BMJ患儿心肌酶、肝功能、总蛋白、清蛋白、球蛋白、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 ;4.继续母乳组、停止母乳组、光疗暂停母乳组、光疗继续母乳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以光疗暂停母乳组与光疗继续母乳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快 ,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1.经皮测胆仪不仅可作为筛查、随访工具 ,且其结果可代替血清总胆红素作为指导治疗的依据 ;2 .BMJ患儿胆红素对肝功能、心肌酶无影响 ;3 .各组中以光疗不停母乳组黄疸消退时间最快 ,疗效最显著 ,故光疗时不必停母乳  相似文献   

10.
双歧三联活菌并哺乳习惯改变干预母乳性黄疸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黎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3):1018-1019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并哺乳习惯改变干预母乳性黄疸(BMJ)的效果。方法BMJ患儿50例。随机分为干预和对照组各25例。干预组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并增加哺乳次数;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及苯巴比妥口服,按需哺乳;记录每日患儿进乳及排便次数;检测日均胆红素下降值及平均治疗时间。结果干预组大便次数较对照组增加(P〈0.01),日均胆红素下降、治愈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a〉0.05),无不良反应。结论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并增加哺乳次数治疗BMJ安全有效,勿需中断母乳喂养,可作为一种减轻BMJ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