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利巧 《吉林医学》2012,33(11):2449-2450
目的:总结腰椎压缩骨折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体会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脊柱后路切开减压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新鲜压缩骨折28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2~4 h,平均3 h,手术出血量100~300ml,平均为260ml,手术体位影响术中照片1例,1例由于渗血量较大(>500 ml)出现血压下降伴心率减慢,采取压迫止血、输血等措施,手术暂停5 min后恢复。结论:良好术前准备及术中手术护理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在易致大出血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8例患者,其中4例子宫疤痕妊娠,清宫术前栓塞双侧子宫动脉;4例脊柱肿瘤,术前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24小时内进行手术。对照组为我院2009年~2012年收治的4例疤痕妊娠及5例脊柱肿瘤患者。结果:子宫疤痕妊娠患者清宫术中出血量2~8ml,平均出血量4ml,手术时间10分钟;脊柱肿瘤患者外科术中出血量500~2200ml,平均出血量1000ml,手术时间2~4小时,肿瘤均完整切除;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易出血性外科手术前选择性靶动脉栓塞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方法,以提高护士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对我科工作2~5年的68名护士进行系统规范的专科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理论、技能、该专科各位教授手术习惯及手术配合技巧、仪器设备保养等。培训形式为上小课、专科组长带帮教。结果专科轮转培训后,护士的技术操作水平和手术配合能力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临床医生总体评价好,专科组长对轮转护士满意度高,轮转护士自我评价收获较大。结论对手术室护士进行专科轮转培训,可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手术配合质量,使医护协同发展,手术配合默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胸腰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配合的相关问题.方法 回顾1999年7月~2004年6月胸腰椎前路手术,采用经肋横突切口或剖腰切口进入,达病椎前外侧,病灶清除后植骨、以Z-PLATE为内固定30例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进行分析.结果 专科护士组手术平均时间180min,术中出血平均800m;非专科护士组手术平均时间为.210min,术中出血平均1000mL.结论 专科护士手术配合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俞兴  徐林  毕连涌  李鹏洋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7):1905-1908
目的 探讨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引导下植人腰椎弓根螺钉的效果.方法 2003年9月至2006年12月收治各类腰椎需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401例,分别采用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A组)和传统X线透视法(B组)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同时采用术中三维影像系统评估螺钉位置的精确性;分析比较两组螺钉位置、平均每枚螺钉植入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近期并发症.结果 A组(95.3%)螺钉位置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84.1%),平均螺钉植入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低于B组;A、B两组分别为(3.7±0.6)min和(7.8±2.3)min、(134±48)min和(179±62)min、(272±153)ml和(455±289)ml.A组未发现螺钉植入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术中三维影像脊柱导航使腰椎弓根螺钉植入更精确、快速和安全,减少螺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者和医生X线被动辐射.为腰椎脊柱手术精确化、微创化、安全化发展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完善手术室脊柱专科护士的培训,提高专科手术配合水平。方法制定脊柱外科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的和流程,建立严格的护理质量监控系统。结果专科护士按计划完成,无任何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手术医生和接受专科组护士的满意度。结论实施有效专科培训,对预防护理人员出现手术配合不当、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和护士自身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肾上腺素与血凝酶联合局部浸润注射在退行性腰椎滑脱后路手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6月对腰4/5Ⅱ度退行性滑脱伴椎管狭窄患者行后路减压复位植骨内固定术33例,其中男14例,女19例,年龄56-71岁之间,平均63.9±7.2岁.其中17例患者为治疗组(A组),手术过程中将肾上腺素与血凝酶稀释混合液局部浸润注射;另16例患者为对照组(B组),手术过程中不应用上述药物.观察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结果 A组手术时间:92.3±15.7min,术中出血量:365±71ml,术后引流量:565±85ml.B组手术时间:109.6±18.6min,术中出血量:483±95ml,术后引流量:813±98ml.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上腺素与血凝酶联合局部浸润注射可明显缩短腰椎滑脱后路手术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输血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平均手术时间(90.34±4.28)min,术中出血量(148.34±23.19)ml,术后排气时间时间(19.44±2.15)h,平均住院时间(3.94±1.24)d。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采取开腹手术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同时术后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缓解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在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确诊为宫外孕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采用腹腔镜手术组为实验组,开腹手术组为对照组。比较手术结果: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术中,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3±12.6)min、(126.9±13.1)min;两组出血量分别为(140.5±9.6)ml、出血量为(323.3±7.1)ml。术后,两组组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5.8±4.3)h,(52.6±6.5)h;下床时间分别为(50.1±7.8)h,(86.3±9.1)h;住院时间分别为(5.4±1.7)d、(8.7±3.3)d。腹腔镜手术组各项指标均明显小于开腹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术中时间及出血量较开腹手术减少,术后恢复时间较开腹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BELSON700系列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在计划生育手术中的优势。方法:分别采用腹式B超、BELSON700系列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及传统盲视手术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回顾分析了早孕合并高危因素受术者121例,其中BELSON700系列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引导下的人工流产术31例为观察组,腹式B超引导下的人工流产术30例为对照组1,常规人工流产术60例为对照组2。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5±1.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5±2.4)ml;对照组1平均手术时间(2.8±1.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7±2.5)ml,对照组2平均手术时间(5.6±1.1)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0.2±2.0)ml,观察组与对照组1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2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可视下计划生育手术准确可靠,但就可操作性来讲,BELSON700系列全程超导可视妇产科手术仪要优于腹式B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行阑尾炎切除术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近年我院收治的78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术中配合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29.2±5.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2±5.8)ml,无术中中转,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2±15)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配合护理,有助于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及手术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配合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6.2±10.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5.2±5.8)ml;无术中中转;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2±1.3)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加强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护理,有助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预后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手术室护理对于NSCLC患者胸腔镜治疗的影响。方法在2014年8月份到2017年8月份外科收治的NSCLC患者中抽出42例进行手术护理研究,所有患者均胸腔镜治疗,治疗期间配合手术室护理,观察患者手术情况、住院总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护理,患者胸腔镜治疗的手术时间为2-4h,平均(3±1.2)h,手术总出血量为170-240ml左右,平均(205±32.5)ml,术后拔管具体时间为54-70 h,平均(62±1.5)h,平均的住院时间是(11.2±1.5)d。在并发症方面,术后有3例患者吻合口发生渗血情况,1例存在肺漏气情况,并发症出现几率为9.5%,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吻合口渗血和肺漏气情况均改善,没有中转开胸治疗的患者。结论在NSCLC患者胸腔镜治疗中配合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提升手术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出现几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腔镜辅助下甲状腺切除术与开放性甲状腺手术的差异。方法分析本院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60例病人的临床治疗数据,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腔镜组与开放组,每组3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恢复活动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30例中:手术平均时间(115.4±25.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8.4±10.6)ml,切口平均长度(2.2±0.4)cm,平均术后进食时间(13.6±3.5)h,住院天数平均为(2.3±0.5)天。开放组30例中:手术平均时间(109.8±20.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5.3±17.2)ml,切口平均长度(5.8±0.7)cm,平均术后进食时间(23.4±5.5)h,住院天数平均为(2.7±0.7)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情况等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略长于开放组,但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手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开放组。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安全可靠,临床疗效与开放性手术相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采用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特点以及临床疗效,对其安全性以及科学性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选取4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除常规肿瘤切除外增加淋巴清扫操作。术后对患者督促抗生素以及甲状腺素片的定时服用,以此对感染进行预防,并在术后48h左右拔除引流管。结果:本次研究当中的46例患有甲状腺肿瘤的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顺利切除肿瘤,最长手术时间为(79±28)min,平均手术时间为(72.1±3.1)min;最大出血量为(53±10)ml,平均出血量为(38±2.5)ml。所有患者均未发现任何并发症,仅有3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局部轻度麻木,通过葡萄糖钙的静脉注射后均恢复正常。结论:在治疗甲状腺肿瘤方面,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治疗效果彻底、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临床应用与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运用于泌尿专科腔镜手术配合中的效果,以期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将2017年轮转至泌尿专科的50名护士设为试验组,采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将2016年轮转至泌尿专科的5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进行培训,通过问卷调查与考核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采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培训的护士手术配合不规范率降至9.52%,较传统培训方法明显下降。护士理论、技能操作、仪器操作考核成绩较前提高,同时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提高护士泌尿专科腔镜手术配合能力,规范手术配合流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 2002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35例脊柱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32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20例,Frankel分级:B级4例,C级10例,D级6例.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1.5±0.6)h,平均出血量(400±120)ml.术中3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3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术后1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5年(平均17.1月),骨融合时间平均6.4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1例出现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 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盘镜下行腰椎后路融合术的术中配合方法.方法 自2006年3月起,我院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并在椎间盘镜下行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不稳症18例.结果 手术时间2.5~5 h,平均3.5 h,出血量100~300 ml,平均220 ml.结论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盘镜下行腰椎融合术虽然手术时间稍长,术中配合较复杂,但其对软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师桂敏 《求医问药》2014,(20):279-279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发生产后大出血的患者施行改良B-lynch缝合手术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20例患者的术前出血量为400-1500ml,平均术前出血量为(945.6±79.4)ml;其术后2h出血量为90-210ml,平均术后2h的出血量为(154.6±23.5)ml;其术后24h的出血量为100-310ml,平均术后24h的出血量为(205.6±56.4)ml。经随访,本组患者的子宫恢复正常,顺利排出恶露,其月经在产后2至8个月内恢复正常。结论: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具有止血迅速、安全性高、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其中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6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0例,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肠梗阻率.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7) min,开腹手术组为(156±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5) ml和(160±7)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5±3.5) h和(96±4.8) h,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2) h和(72±5.5) h,再发肠梗阻率分别为0%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再发肠梗阻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