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院 1995年 7月— 1999年 8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共176例 ,2 47眼 ,其中术后浅前房 2 1眼 ,现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术后浅前房 2 1例 2 1眼 ,其中男 8眼 ,女 13眼 ,年龄 42~78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例 ,继发性青光眼 2例。房水渗漏而致浅前房 10眼 ,滤过作用过强8眼 ,脉络膜脱离 2眼 ,恶性青光眼 1眼。2 讨论青光眼术后 1~ 2d前房恢复正常 ,由于球结膜瓣、巩膜瓣、筋膜囊愈合欠佳 ,房水分泌失调 ,最迟 5d内前房完全恢复。若 5d后前房仍未形成或形成后变浅 ,即为术后浅前房。术后浅前房与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各类型青光眼50例62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8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眼压低而前房不恢复或极浅主要原因:有无术后结膜伤口渗漏,滤过过强,脉络膜脱离,眼压高浅前房发生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针对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予药物保守治疗,前房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深度,必要时手术治疗。结论:小梁切除术降压效果肯定,易发生浅前房,术前将眼压降至正常范围,术中坚持精细手术技巧:仔细缝合切口,可以减少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182例195眼发生浅前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82例195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24眼(12.3%)。浅前房的主要原因是术前高眼压和眼部炎症反应。经过保守或手术综合治疗,均在术后7~15d前房逐渐形成,随访3~30个月,眼压均控制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切除术降压效果肯定,但浅前房发生率较高,术前应注意控制眼压,减轻炎症反应,手术操作准确可减轻浅前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98 例(114 眼)实施小梁切除术.结果 术后发生浅前房20 例,其中1度浅前房10 眼,占50%,2度浅前房7 例,占35%,3度浅前房3 例,占15%,保守治疗19 眼,手术治疗1 眼,前房均恢复正常.结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常见并发症,经保守治疗多可恢复前房,及时治疗愈后良好.  相似文献   

6.
小梁切除术是治疗青光眼的经典手术 ,而术后浅前房是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它不仅导致术后的炎症反应致角膜混浊、水肿、晶体混浊、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脉络膜脱离 ,而且和手术成功密切相关。现对 31例 (36只眼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出现浅前房的 1 4只眼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文 31例 36只眼中 ,男 7例 (9只眼 ) ,女 2 4例 (2 7只眼 ) :年龄 4 1~ 75岁 ,平均 5 7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2 4例 (2 7只眼 )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例 (9只眼 )。手术方法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 :作以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再作以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325例(389眼)术后43眼浅前房病例分析.结果 浅前房发生多在术后1~3 d,引流过畅32眼(74.42%),脉络膜脱离9眼(20.93%),恶性青光眼1眼(2.33%),原因不明1眼(2.33%).结论 浅前房发生大多为滤过性过强,一般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恢复.手术的熟练程度、手术技巧、方式和术后浅前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琦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S):34-34
目的总结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106例(128眼)原发性青光眼进行了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31例36眼术后并发浅前房,其发生率为28.13%。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类法进行分级:Ⅰ级29眼;Ⅱ级7眼,其中滤过道引流过畅30眼,结膜瓣漏3眼,脉络膜脱离2眼,结膜瓣后退漏水1眼。除1眼需要施行结膜和巩膜瓣缝合外,其余均采用保守疗法治愈。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诸多,但只要术前尽量控制眼压,术中仔细操作,因人因眼施治,术后发现浅前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青光眼滤过术将达到预期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240例(260眼)中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有40例(48眼)出现浅前房,其中31眼经保守治疗,17眼经手术治疗。结果:48眼经保守治疗恢复前房31眼,经手术治疗恢复前房17眼,其中7眼行结膜修补术,7眼行巩膜修补术,1眼行脉络膜下腔放液前房注气术,2眼睫状环阻塞青光眼行晶体囊外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论: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应从术前预防做起,术后积极寻找原因及对症合理治疗,前房全部形成,避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卫红  隆习军 《海南医学》2003,14(10):25-26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连续92例104只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程度及原因。结果 本组发生术后浅前房16眼;占15.4%,其中结膜漏1眼(6.25%),滤过过强11眼(68.75%),脉络膜睫状体脱离4眼(25%)。结论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原因复杂,与术前眼压关系密切,与患者年龄及青光眼类型无关,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相似文献   

11.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并发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涵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0):65-66
目的探讨两种术式对青光眼浅前房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00例(140眼)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组(观察组)50例(75眼);传统小梁切除术组(对照组)50例(65眼),比较两组术后浅前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天正常前房形成71眼(94.7%),4眼I度浅前房(5.3%)。对照组术后第1天正常前房形成50眼(76.9%),10眼Ⅰ度浅前房(13.3%),5眼Ⅱ度浅前房(7.7%).观察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58,P〈0.05)。结论改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提高了手术成功率,能减少术后浅前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不同类型青光眼146例(177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45例(79眼)进行原因分析及治疗效果观察。结果 本组177眼中术后发生浅前房79眼,占44.68%。其原因滤过过强55眼,结膜瓣漏水5眼,脉络膜脱离9眼,虹膜睫状体炎7眼,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3眼。其中57眼保守治疗、22眼手术治疗恢复前房。结论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滤过过强是主要原因,应术前控制眼压,术后密切观察,针对不同病因做出相应治疗以及时恢复前房。  相似文献   

13.
葛红卫 《中外医疗》2016,(26):85-87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处理方法。方法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96例112眼青光眼行滤过术进行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5年4月)。观察96例112眼青光眼滤过术发生原因眼数所占的比例。结果30例32眼发生浅前房。滤过过强的眼数有27眼,占总比的(24.11%),脉络膜脱离的眼数有18眼,占总比的(16.07%),结膜瓣漏水的眼数有22眼,占总比的(19.64%),恶性青光眼即睫状环阻滞性青光眼的眼数有25眼,占总比的(22.32%),睫状环阻滞与瞳孔阻滞的眼数有20眼,占总比的(17.86%)。结论青光眼患者,术前及术后控制眼压,一旦发生滤过术后浅前房,针对发生原因,合理治疗,大多数可取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4.
周莉红  姚斌 《医学综述》2006,12(9):568-569
滤过性手术对于大多数的青光眼患者来说是控制眼压、维持视功能的主要途径。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大多数浅前房病例可以通过非手术疗法恢复,必要时需手术治疗。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相关报道,就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青光眼患者 14 7例 182只眼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结果  14 7例 182只眼术后发生浅前房 62例 70只眼 ( 3 8.4% ) ,时间在术后 1~ 14天 ,其中滤过过畅为 47只眼 ,脉络膜脱离 19只眼 ,结膜漏 2只眼 ,恶性青光眼 2只眼。手术恢复前房 6只眼 ( 8.5 % ) ,其余均非手术治疗恢复前房 64只眼 ( 91.5 % )。结论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最常见的原因为房水滤过过畅 ,通常发生在术后 1~ 2天。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恢复 ,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青光眼术后应密切眼压及眼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有效预防途径。方法:对71例原发性闲角型青光眼进行常规小梁切除术。结果:25例术后并发浅前房,占35.2%。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进行分级。Ⅰ度16眼、Ⅱ度7眼、Ⅲ度2眼。结论:皮质类固醇,睫状肌麻痹剂及高渗脱水剂是治疗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散瞳防治青光眼小梁切除术(GTO)后浅前房的作用。方法:将GTO的病例分成二组:散瞳组和对照组,散瞳组77例96眼,给予积极、充分地散瞳,尽量把瞳孔散大到边;对照组89例107眼,一般不散瞳。结果:两组GTO后相比较:浅前房发生率差异(P<0.01)、脉络膜脱离性浅前房发生率差异(P<0.01),和Ⅱ,Ⅲ级浅前房持续时间差异(P<0.05)和发生率差异(P<0.01)都有统计学显性意义。结论:散瞳防治GTO后浅前房具有高度显性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各种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患者213例中39眼发生低眼压浅前房的原因、类型及处理措施.结果青光眼术后发生低眼压浅前房39眼占总数18.31%,观察时间为术后1-5天.浅前房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房水滤过过强者20眼(占51.28%);结膜瓣渗漏10眼(占25.65%);脉络膜脱离者9眼(占23.07%).36眼用保守治疗及3眼用手术治疗均恢复前房,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  相似文献   

19.
王秋玉  叶静 《安徽医学》2006,27(4):301-303
目的分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42例167只眼行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处理及转归。结果167只眼行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48只眼,浅前房发生率为28.74%;其中滤过过畅29只眼,脉络膜脱离15只眼,结膜、巩膜瓣漏共3只眼,恶性青光眼1只眼。根据浅前房原因及程度不同行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后恢复。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其中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畅、脉络膜脱离。持续、严重浅前房可引起并发症影响视功能。Ⅰ度浅前房经保守治疗可恢复,Ⅱ度浅前房持续4~5天应手术治疗,Ⅲ度浅前房须及早手术。  相似文献   

20.
青光眼滤过性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后低眼压性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小梁切除术76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76眼中发生浅前房 32眼 ,发生率为 4 2 .10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的 4 5眼中 2 9眼发生浅前房 ,发生率为 6 4.4 4%。浅前房原因中房水滤过过强 2 2眼 ,占 6 8.75 %。 2 5眼用保守治疗 ,7眼用手术治疗均恢复前房 ,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低眼压性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早期的主要并发症 ,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所致的房水滤过过强是最常见的原因 ,多数病例通过非手术方法可恢复前房 ,必要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