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甲泼尼松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评分、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临床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呼吸肌麻痹、四肢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感觉障碍和四肢疼痛方面的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愈率(81.67%)高于对照组(63.33%).结论 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丙种球蛋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浆交换联合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7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给予血浆交换联合丙种球蛋白静注,观察其用药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1天后,痊愈14例,显著进步13例,进步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0%。结论血浆交换联合静滴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确切,治愈率高,具有较大临床实际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免疫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并于治疗前、后14、28d分别进行临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14d为(74.1±15.96)分,28d为(85.1±15.8)分,而对照组14d为(53.6±2.69)分,28d为(65.2±20.13)分。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8例,治愈率80%;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12例、无效4例,治愈率60%。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联合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明显有效。 相似文献
5.
6.
静滴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Guillain -BarreSyndrome ,G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IVIG治疗 1 9例 (观察组 )GBS患者 ,与 2 2例 (对照组 )应用激素治疗GBS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IVIG观察组按功能评定的临床分级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肌力改善感觉恢复等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但二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观察组疗程及愈后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 ,治疗效果较好 ,为治疗GBS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以及综合治疗效果,回顾分析56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中多以四肢对称性软瘫以及颅神经和自主神经功能损害为主要表现,结合临床表现及电生理检查进行早期确诊以及使用血浆置换或免疫球蛋白等综合性治疗对该病的预后具有很大的作用。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发展快,易误诊,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静脉滴注人血免疫球蛋白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注人血免疫球蛋白(IVIg)成功地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症、SLE、重症肌无力等与免疫有关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将大剂量IVIg已用于治疗格林巴利综合症(GBS)。笔者于1997年以来,用IVIg治疗GBS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6~54岁。均为急性起病,病前有明确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者17例,治疗开始距发病2~10天不等。1.2 临床表现:均有四肢对称性周围性瘫痪,肌力0~Ⅲ级,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同时存在四肢远端袜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丙种球蛋白和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对照组仅予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干扰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 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用干扰素加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 2 4例 (治疗组 )与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 2 4例 (对照组 )进行对比。干扰素采用大剂量、连用5~ 7d。两组治疗观察时间均至病情进入恢复期。结果 应用干扰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能使发热者体温较早下降 ,能明显缩短病情进展天数 ,并能使病情提前进入恢复期和降低病死率。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干扰素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明显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血回输(UBIO)对25例格林巴利综合征住院患者进行治疗,并以21例未行UBIO治疗的同期住院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UBIO组的总有效率为100%,痊愈18例,占72%;显效4例,占16%;好转3例,占12%,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结论:UBIO的疗效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病程长短以及周围神 相似文献
14.
格林巴利综合征32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分析格林巴利综合征误诊32例的原因。结果:误诊原因为慢性格林巴利或变异型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病例为多发性神经病、脑梗死、低钾周期性麻痹、重症肌无力、颈椎病、多发性肌炎、癔病等。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详细询问病史,做好全面体检,配合脑脊液检查及电生理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5.
格林巴利综合征发病率低,老年患者发病更是罕见,病情凶险,恢复缓慢,为1例成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愈的老年格林巴利综合征,现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剖析,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2)
中药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例王昊指导:闰小萍(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北京100029)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痿证;脾胃虚弱;健脾益气孟某,女性,55岁,病案号:895413。患者入院前一个月在印度工作时出现发热、四肢乏力,4日后四肢不遂、呼吸困难、小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误诊原因和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误诊的2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误诊为多发性神经炎4例,脑梗死4例,低钾麻痹3例,重症肌无力2例,多发性肌炎2例,脑干脑炎5例,误诊为颈椎病、腰椎病2例,全身性疾病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的3例。结论:临床上应详细询问病史,充分认识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症状的复杂多样性,反复认真做好全身检查和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18.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慢性炎症性脱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由Hinman等(1967年)正式命名[1]。作者1983年3月~1997年2月共收治11例患者,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均附合Hinman提出的CIDP诊断标准,男6例,女5例,年龄23-63岁,平均(43±3.5)岁。其中缓慢进展型9例,病程短者3个月,长者2a;复发型2例。2例有发热、上感,余均无诱因。以双下肢麻木起病者5例,以四肢麻木无力起病者4例,以双上肢麻木无力起病者1例,双下肢浮肿起病者1例;… 相似文献
19.
格林巴利综合征又称多发性神经根炎,是儿科较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此病起病急,病程长,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无特效治疗方法,它引起儿童迟缓性麻痹,侵犯颅神经、脊神经,以运动神经受累及呼吸肌。因此,良好的护理对降低死亡率至关重要。我科收治1例患儿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