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眼内新生血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眼内新生血管是多种致盲眼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新生血管形成受多种因子调控,其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细胞因子。它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通过复杂机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通透性增加。缺氧可诱导VEGF表达,VEGF通过NO的介导作用发挥促血管新生的作用。还有多种抑制和促进血管因子共同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目前,人们通过基因手段抑制VEGF及其受体达到抑制血管新生的作用,为眼内新生血管性疾病开辟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常角膜是无血管、完全透明的组织,是眼部重要的屈光介质,但许多眼部疾病均可破坏抗血管生成因子与促血管生成因子之间的平衡,导致病理性角膜新生血管(CNV)的形成.大量研究表明,CNV的形成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通过多靶点多途径阻断该信号通路可以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为CNV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目前,针对新生血管性眼病的新型靶向治疗策略主要包括VEGF抑制剂和以微小RNA(miRNA)为核心的基因治疗,前者主要包括抗VEGF单克隆抗体、核酸适体、VEGFtrap、VEGF受体(V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本文将对具有代表性的抗VEGF药物和基因治疗的作用机制、用药疗效、药物安全性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眼部新生血管与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眼部新生血管性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于多种眼底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调控因子.本文对VEGF的特性、VEGF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和抗VEGF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眼部新生血管性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的研究证据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新生血管形成的关键调控因子。Bevaci-zumab是世界上首个批准上市的血管内皮因子抑制剂由于其强大的抗新生血管作用,在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对VEGF的特性、VEGF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和Bevacizumab作用机制、应用范围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一组严重的致盲性眼病,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疗法。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视网膜激光光凝、冷冻和玻璃体切除,然而这些治疗本身具有破坏视网膜正常结构和影响视功能的副作用,因而非常有必要从分子和基因水平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阻止和预防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和发展。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小片段干扰性RNA(siRNA)在抗肿瘤新生血管临床研究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我们通过高氧诱导C57BL/6J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探讨VEGF165 siRNA在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IGF),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促进滋养细胞增殖、促进新生血管生成、介导免疫及炎症反应、调节造血等生物学作用.PIGF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在新生血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PIGF特异性表达于病理性新生血管,在正常血管中不表达,较VEGF更具有特异性,因此抗PlGF治疗有可能成为靶向性治疗眼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异常的新生血管会导致多种眼部疾病,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VEGF-B作为VEGF家族的一员,对血管生成和血管通透性无显著影响,但可通过血管生存作用和细胞凋亡作用对新生血管的生长进行调控,从而抑制新生血管的发生和发展.同时,VEGF-B对心脏和神经元等具有保护作用.抗VEGF治疗作为目前明确有效的治疗新生血管的方法,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而因VEGF-B的两面性,对于抗VEGF-B的药物在治疗眼科新生血管性疾病方面的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就VEGF-B对机体血管、细胞、神经元及心脏所起的作用及其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是致盲的主要病因,早期预防、控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关于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其形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已达成共识,现在已有多种VEGF抑制剂被用于治疗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现将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最新几种VEGF抑制剂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诱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多种眼底疾病引起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CNV的发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VEGF在眼内的生成及其诱发CNV的信号转导通路已部分明确,但由于CNV发生是一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为阐明其发生机制,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5, 21: 409-412)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常见的病因是视网膜血管阻塞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所致的视网膜缺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和血管通透性紧密相关.近年来,把VEGF作为靶点治疗眼内新生血管和(或)血管通透性增加的疾病已取得突破性进展,VEGF拮抗剂用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也有报道,并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就VEGF拮抗剂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中的应用及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1.
诱发角膜新生血管的因素涉及各种生长因子。研究表明:在角膜新生血管中广泛存在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起着主要作用。一种可行的治疗角膜新生血管策略是:通过特异性的中和抗VEGF抗体竞争性的结合VEGF,从而抑制VEGF活性。近年来,利用抗VEGF治疗策略,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获得了很好的效果。靶向VEGF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已经证明。因此我们设想,局部应用新的抗VEGF药物,如贝伐单抗、兰尼单抗等可以有效地抑制角膜新生血管,恢复角膜透明和视力。  相似文献   

12.
眼新生血管的形成严重破坏眼的结构和功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因此研究新生血管的生成机制并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是目前急需攻克的研究课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是目前发现的最为强大和专一的刺激内皮细胞增生的因子,在新生血管生成中起着中心作用.通过眼内注射VEGF 受体嵌合蛋白、抗VEGF单克隆抗体、靶向VEGF 小干扰RNA均可不同程度地抑制眼内新生血管生成.本文就靶向VEGF治疗眼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 II,Ang II)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对照实验研究。选取7d龄C57BL/6J新生小鼠40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和高氧模型组,每组20只,高氧模型组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采用荧光素血管灌注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学改变;制作视网膜组织切片并进行HE染色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视网膜Ang II和VEGF蛋白的表达。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荧光素血管灌注视网膜铺片:高氧模型组较正常对照组可见大量新生血管丛,伴明显荧光渗漏。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血管内皮细胞核数:高氧模型组(43.23±2.57)个较正常对照组(1.37±0.93)个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视网膜Ang II蛋白表达水平:高氧模型组(0.365±0.004)较正常对照组(0.035±0.003)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视网膜VEGF蛋白表达水平:高氧模型组(0.372±0.004)较正常对照组(0.049±0.007)明显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结论:Ang II促血管生成的作用与VEGF存在明确的联系,Ang II通过上调VEGF参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是许多威胁视力的眼病的主要并发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功能最强的血管形成促进因子,能促进CNV的形成。VEGF抑制因子成为目前抑制CNV的研究重点。RNA干扰(RNA interfering,RNAi)可抑制VEGF、表达,从而抑制CNV。本对CNV目前治疗现状、存在的问题和RNAi通过抑制VEGF、表达对CNV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孙熠  燕振国  曹虹 《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101-1103
年龄相关性黄斑退行性病变(AMD)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大量研究发现病理性新生血管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VEGF的相关研究可能为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带来新的治疗前景.本文就VEGF在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以及抗-VEGF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视网膜新生血管生物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李贞  倪卫杰 《国际眼科杂志》2007,7(4):1119-1123
眼内新生血管的发生是许多眼病的病理基础和重要临床表现,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刺激不正常的血管生长以及造成血管壁渗漏的主因,因此抗VEGF靶分子治疗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视网膜新生血管生物药物治疗新进展,包括VEGF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VEGF抗体、RNA干扰类药物等.这些方法均显示出令人振奋的效果,但仍需要经过长期、系统的临床试验检验其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体内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缺血性病变动物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高氧对照组、大剂量治疗组(高氧+100 mg·L-1Ang-1)、小剂量治疗组(高氧+50 mg·L-1Ang-1)。前两组小鼠玻璃体内注射1μL BSS,后两组小鼠玻璃体内分别注射1μL不同浓度的Ang-1。视网膜切片HE染色,计数并比较各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切片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吸入高氧小鼠视网膜均可见突出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率为100%。高氧对照组可见突出细胞数为(24.69±2.61)个,大剂量治疗组为(6.56±1.37)个,小剂量治疗组为(10.83±1.81)个。大小剂量治疗组与高氧对照组相比新生血管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在Ang-1治疗的两组中,随着剂量的加大,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逐渐加强。高氧对照组(4.50±0.22)、大剂量治疗组(3.29±0.18)、小剂量治疗组(3.81±0.16)视网膜各层中VEGF表达均较正常组(2.23±0.20)明显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高氧对照组相比,大、小剂量治疗组VEGF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Ang-1能有效抑制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且能减少VEGF的合成和分泌,其抗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与抑制VE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眼内新生血管是很多眼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角膜炎和眼外伤等.生长因子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是眼内血管新生的关键因素.在一些眼病中,它通过调控病理性血管发生和增加血管通透性而起作用.本文我们主要阐述眼内新生血管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面的新进展,对VEGF 家族的结构、理化特性、VEGF及受体在眼内血管新生中的作用以及针对血管新生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腺相关病毒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反义RNA(rAAN-aVEGF165)抑制碱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5只。实验组前房注射rAAV-aVEGF165,对照组前房注射rAAV-Lacz。30天后,碱烧伤诱导角膜新生血管,以形态学分析评价角膜新生血管的情况,Western blot评价角膜VEGF的表达。结果形态学分析显示实验组角膜新生血管得到抑制,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碱烧伤后各个时期角膜VEGF165的表达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下调VEGF能有效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重组腺相关病毒是眼反义基因治疗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2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最重要的影响新生血管形成的因子,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抗VEGF药物可抑制CNV的产生,从而起治疗作用。本文就VEGF及其受体的生理及病理作用,以及近两年来出现的抗VEGF治疗AMD的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