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体所承受的压力日渐加重,并长期处于慢性疲劳状态,表现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亚健康是人类疾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恶性疾病与亚健康密切相关。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结果显示,75%的人群属于亚健康人群,并呈上升趋势,亚健康已成为二十一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利用现代仪器,对2576例体检者进行检查,探讨亚健康人群生理、病理变化特点。为防治亚健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王英  陈清 《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38-740
目的 了解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亚健康调查表,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1~4年级医学生进行亚健康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并用等级相关、X^2检验以及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与亚健康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665名大学生中,亚健康发生率为62.3%,亚健康状态发生频率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亚健康状态在精神感受方面较集中;亚健康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级增加、学习压力加大、缺乏身体锻炼、学习兴趣不高、就业态度不乐观、在校表现不满意、父母亲身体欠佳等。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为学习压力减小。学习环境变差成为亚健康状态的保护因素。结论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教师、家庭以及全社会应针对学生亚健康状况,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W HO开展的一项全球预测说明,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高达75%,而针对中国城市居民进行的健康研究显示,70%以上的城市居民存在亚健康问题,亚健康人口的比例呈现出上升趋势[1]。同时,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和疾病是两个极端,而亚健康状态则是其中的过渡,充分说明了疾病的发生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因此,解决亚健康问题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医学本科生(以下简称医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和未来医疗行业的主力军,在目前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复杂的医患关系影响下,他们相较于其他大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责任,已成为亚健康高发人群[3]。解决在校医学生的亚健康问题,有利于保证医疗队伍的活力,更好贯彻现代社会所提倡的大健康理念。针对医学生的亚健康问题,健康自我管理作为一种缓解亚健康的有效手段,可对产生亚健康的因素进行全面干预管理,以达到预防性与治疗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薛爱红  安淑文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5):236-236,238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以提高护理人员生活质量及工作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8名精神科护士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118名护士亚健康结果为:头晕38例,失眠39例,情绪波动46例,记忆力下降62例,胃肠功能紊乱36例,易激惹45例。结论:精神科护士亚健康问题严重,影响因素主要是工作环境、工作强度以及社会支持系统,应引起护理管理者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医学女生亚健康的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玲玲 《中国热带医学》2006,6(5):921-921,905
目的探讨医学女生亚健康状态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493名大学生进行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个人一般情况、健康状况、网络成瘾情况。亚健康的确定采用康奈尔医学指数(CMI)。用Logistie回归分析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结果医学女生亚健康发生率为42.5%。亚健康组不适应、抑郁、焦虑、敏感、紧张得分均比健康组高(P〈0.05)。学习压力大、上网时间长、缺乏体育锻炼、知心朋友少及网络成癌是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另外,母亲学历低者亚健康发生率更高。结论应通过健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来干预亚健康的影响因素,促进医学女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促使管理者、护士本人及社会对护士群体亚健康问题的重视。方法使用问卷的形式对75名临床护士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临床护士中,有72%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康状态,并发现了诱发亚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临床护士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与医院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流行情况及其影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方法:选择机关干部1491人进行有关的问卷调查,根据中华预防医学会制定的第三状态量化表和亚健康状态的判断标准判断亚健康状态,同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分析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广州地区省直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50.84%,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因素有年龄(OR为3.35,1.45~9.52)、吸烟(0R为6.17,1.34~28.35)、饮酒(OR为4.34,1.25~15.11)、工作压力(OR为2.06,1.14~3.65)和体力锻炼(0R为O.50,O.28~O.81)。结论:机关干部亚健康状态发生率是严重的,亚健康状态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做好劳逸结合、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和调节能力以缓解工作压力,同时要积极参加体力锻炼、戒除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8.
亚健康状态是由于心理、生理、社会三方面因素导致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整体协调失衡、功能紊乱,其形成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处于亚健康的人群无明显的病理改变,却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现调查我院临床护士的健康状况,分析亚健康状况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亚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对该人群的预防干预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抽取潍坊学院2017级全部新生,采用亚健康状况量表-25(Suboptimal Health Status Questionnaire,SHSQ-25)对学生的亚健康状态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被抽取的全部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血生化检查,以亚健康问卷得分作为亚健康状态的衡量指标。结果 发放问卷6 276份,有效问卷5 219份,问卷应答率为87.45%。亚健康状态的检出率为8.50%(442/5 219),其中男性为6.50%,女性为9.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锻炼、吃早餐次数、是否经常吃腌制食品、是否经常吃油炸食品和睡眠质量是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结论 潍坊市大学新生亚健康状态检出率较高,女性、缺乏锻炼、吃早餐次数少、经常吃腌制食品、经常吃油炸食品和睡眠质量差是大学新生亚健康状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阳市中青年居民亚健康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和亚健康状态评定量表对南阳市800名中青年居民的亚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南阳市中青年亚健康的发生率为53.27%,其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的亚健康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饮酒、吸烟、缺乏体育锻炼,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职业因素分析中,学生的职业是亚健康的危险因素,而自由业者的职业是亚健康的保护因素。结论:南阳市居民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与多因素有关,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观也随之发生变化。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的一项全球性调查也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0%,而75%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为使人们全面认识并更好地预防和应对亚健康的状态,本文从亚健康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人们全面认识并有效预防亚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某医院体检人群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在北京医院体检人群为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线调查问卷和亚健康评定量表(Sub-Health Measurement Scale, SHMS V1.0)。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91例,总体亚健康发生率为69.23%,青年组和中年组心理亚健康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老年组。青年组总体亚健康发生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总体亚健康影响因素分析可知,各种相关因素中,记忆力减退、与亲属亲密程度较低、非外向性格、镍和铅的含量高均与亚健康发生具有相关性,健康组与亚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人群总体亚健康检出率偏高,应重视青、中年人群的心理亚健康问题,针对亚健康发生相关的因素进行干预,有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大学生亚健康现状调查及其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亚健康现状,探讨导致大学生亚健康的原因及其向健康转化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对4所高校的146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为66.37%。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为心理亚健康、躯体亚健康和社会亚健康;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因素为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心理失衡、缺乏体育锻炼等。结论大学生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各高校应加大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的力度,引导大学生正确预防和消除亚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分布规律及其与西北燥证的关系,了解新疆地区人群健康状况构成、体质特点和致病因素。方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对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居民进行西北燥证及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结杲:(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的总发生率为71.9%,和田地区居民高于吐鲁番地区居民。非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饮酒,而不同地区、不同居住环境、不同民族亚健康及疾病的发生状况亦有所不同。(2)西北燥证人群与非西北燥证人群的健康状况分布差异显著,西北燥证人群健康状况差。结论:(1)新疆和田、吐鲁番地区人群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不同地区、城乡、民族问差异显著。(2)西北燥证是新疆地区亚健康的主要表现形式,更是新疆地区多发疾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医学生考试月与非考试月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医学生亚健康预防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在考试月与非考试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四川省某医学院校大一至大四年级1 639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亚健康状况调查表》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考试月亚健康检出率为68.75%,非考试月亚健康检出率为67.8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发现,考试月与非考试月医学生亚健康检出率在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成绩优良与否、不同生活费和父母亲文化程度间均有差异(均P<0.05);不同生活习惯中睡眠时间、是否锻炼、是否久坐均是影响考试月与非考试月亚健康检出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睡眠时间≤6 h、极少或无锻炼者和经常久坐的医学生亚健康检出率较高。结论 医学生考试月与非考试月亚健康检出率均较高,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学校相关部门应引起重视,做出相关预防措施,尤其是针对高年级、成绩良好、父母亲文化程度较高的医学生以及睡眠时间≤6 h、极少或无锻炼者和经常久坐的医学生,更要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建立亚健康状态的社会预警机制的必要性及其重大意义.方法 选择城市不同职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将年龄、职业、职业因素、生活因素和生活事件等影响因素作为重要参教,观察城市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通过调查城市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分析不同职业亚健康人群所处的"健康"状态,确定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的量化分级标准,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疾病状态.结果 建立城市亚健康人群生命质量多级预警模型超越了对传统亚健康概念的界定,是从新角度对亚健康问题的再审视.亚健康状态的社会预警机制的建立将为今后开展健康干预研究提供重要信息,为合理分配卫生资源提供科学依据.结论 全社会高度重视城市亚健康人群的生命质量状态,把包括卫生资源在内的社会资源合理应用于亚健康人群,竭力避免和降低"亚健康"向疾病方向移行或重叠.  相似文献   

17.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与健康相对应,亚健康也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适应3方面问题,涉及多个学科。为此,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亚健康康复专业委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多次讨论,制订该共识,以期号召全社会医务工作者关注亚健康状态,及早识别并及时调整,共同携手构建亚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情志,人的精神、意志及情绪活动的总称。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情志因素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同时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亚健康概念、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亚健康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讨论的同时,探讨了情志因素与亚健康形成的关系以及亚健康常见中医证型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情志,人的精神、意志及情绪活动的总称。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情志因素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同时也是导致亚健康的重要原因。文章在对亚健康概念、亚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亚健康主要临床表现进行讨论的同时,探讨了情志因素与亚健康形成的关系以及亚健康常见中医证型的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沈阳市社区居民亚健康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沈阳市社区居民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703名社区居民进行了身体测量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亚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沈阳市社区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状况、饮食习惯、体育锻炼、烟酒嗜好、睡眠时问、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状况。结论:沈阳市社区居民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复杂,不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是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