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精神分裂症遗传因素与遗传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75例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研究资料。对索引病例的家族遗传史、家族成员的精神疾患分类、各级亲族的患病率、遗传背景与疾病预后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关系等方面作了分析。认为遗传因素对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统计分析,指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的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  相似文献   

2.
遗传因素影响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并与血液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有关。我们对此进行研究,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随机抽取1992年9月~1993年6月期间住院病人,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者150例,在未使用抗精神病药前检测血液GGT。所...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制订相应防治措施 ,我们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复发因素调查。1 对象和方法为 1997年 6月~ 2 0 0 0年 6月在我院出院部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 ,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修订本诊断标准 ,出院时疗效为临床治愈。共 116例 ,其中男性 10 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2 3 6± 5 7)岁 ;战士 97例 ,干部 19例 ;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4 4例 ,高中及以上 72例。定期 (3个月、6个月、1年、2年 )电话或通信访问方式调查 ,对复发再入院患者进行详细复发原因调查 ,并填写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量表 …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遗传流行学的调查工具及方法,逐户调查了苏坡乡15岁以上人口7843人,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终身患病率为6.1%;其发病年龄以20~39岁之间为最高,全部缓解与都份缓解的病例占29.2%;精神分裂症亲属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群体患病率及对照组亲属的患病率。最后就上述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都是家族性、遗传性的疾病。家族性疾病往往是遗传性的,但也不一定都是。有的可能是由食物因素引起的,例如糙皮病,虽然表现为家庭性,但却是食物问题造成的。家族所共有的不一定只是基因,也可能是食物、环境、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等。如要阐明某种精神病究竟是遗传因素还是环境因素所引起,必须进行一系列研究。  相似文献   

6.
首发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因素,进行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采用自编“精神分裂症患预后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某部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共165例进行调查发现:(1)发病年龄与预后呈正相关,(χ^2=4.3,P<0.05);发病因素以精神因素为诱因的预后较不明原因为优(χ^2=4.5,P<0.05);起病形式以亚急性和急性起病优于慢性起病,分别为(χ^2=4.1,P<0.05),和(χ^2=10.7,P<0.01);有家族史的显进率明显高于无家族史(χ^2=7.0,P<0.01),无家族史的治愈率明显高于有家族史(χ^2=5.9,P<0.05);病程与预后呈负相关(χ^2=4.3,P<0.05);维持治疗与预后呈正相关(χ^2=7.0,P<0.01)。提示精神分裂症患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在做好防治宣传的同时,应加强治疗,督促坚持服药,提高患服药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9.
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混合家系的遗传效应。方法 采用严格的纳入标准,应用家族史法对55例混合家系的各级亲属2134人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分三组进行分析。结果 (1)精神分裂症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1.1%,与1993年全国七地区调查精神分裂症的群体患病率0.655%比较,P>0.05,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一级亲属患病率为4.79%,各群体比较,P<0.05。各级亲属情感障碍的患病率为3.78%,与1992年全国七地区调查情感障碍的群体患病0.083%比较,P<0.05,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7.96%。(2)情感障碍为先证者组,各级亲属情感障碍患者率为1.234%,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为4.76%。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3.67%,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率为12.24%。(3)混合组,各级亲属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为2.27%,与群体比较,P<0.05,一级亲属患病率为9.44%。结论 混合家系中,血缘关系越近,亲属中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的患病率越高;精神分裂症和情感障碍在遗传传递上可能具有交叉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差异。方法 收集首次住我院并符合CCMD - 3诊断标准的情感障碍及精神分裂症病例 ,以有无家族史按诊断分组对照分析。结果 同类疾病比较 ,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高于男性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 ,女性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率高于男性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率。同性别不同疾病比较 ,即男性精神分裂症与男性情感障碍比较 ,女性精神分裂症与女性情感障碍比较 ,仅见女性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率高于女性情感障碍家族史阳性率。另外 ,还发现不论是精神分裂症还是情感障碍 ,均见Ⅰ级亲属家族史阳性率高于Ⅱ级 ,Ⅱ级高于Ⅲ级。结论 遗传因素是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且患病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11.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流行病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流行病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明哲教授系国际知名精神疾病遗传流行病学专家。现任美国哈佛大学Stanlcy Cobb讲座教授、精神疾病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所主任、哈佛医学院附属麻省精神卫生中心院长兼精神科主任,至今已发表专著与论文近300篇。本文根据作者在哈佛大学附属剑桥医院的讲座及有关论著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259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暴力组,将同时期192例无暴力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为非暴力组。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关的各种暴力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相对于非暴力组,暴力组中男性、农村、未服药、被害妄想、无业、低学历人数比例较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4个危险因素和1个保护性因素:性别、被害妄想、文化程度、职业是危险因素,服用抗精神药物则是保护性因素。结论男性、妄想症状、学历低、无业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服用药物可较好地降低患者的暴力行为。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遗传的差异。方法:在同期出院的87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整群连续抽取精神分裂症阳性家族史患者107例:按性别分为男性组45例,女性组62例。对家族史阳性率,先证者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胎次,患病个数及疗效作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阳性家族史比率较女性低,且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女性患者4胎及以上者显著较多。结论:不同性别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遗传的性别差异。方法:对10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不同性别家族史阳性率,不同性别父系、母系、同胞、子女患病情况,不同性别先证者一、二、三级亲属患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男性有遗传史者11.9%,女性24.3%,男性低于女性,差异显著。女性同胞患病构成比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显著性。男女一级亲属患病高于二级亲属,二级亲属患病高于三级亲属。结论:精神分裂症与遗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疾病复发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112例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解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及家属不能正确依从医嘱进行有效维持治疗是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是必要的,尤其是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发病若干危险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若干危险因素和遗传因素在精神分裂症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在门诊随机收集 2 50例精神分裂症。根据有无精神病家族史把他们分成两组 (家族组和散发组 ) ,对两组的危险因素进行对比 ,并对每一个先证患者与他们的一个相邻的健康同胞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  结果 发现两组病人比其相邻的健康同胞有较多的婴幼期躯体疾病和母孕期围产期伤害 ,但是家族组和散发组两组间的这些危险因素的频度比较无显著差异。  结论 认为患者母孕期、围产期伤害和婴幼期的躯体疾病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 ,然而这些危险因素与遗传因素比较 ,后者是精神分裂症更主要的危险因素或更主要的病因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先证者家系早现遗传现象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是否存在早现遗传现象。方法:对45例精神分裂症家族史阳性的先证者进行农系调查,重点调查先证者和农系同病者的发病年龄和住院次数等。结果:从祖父母辈到父母辈再到先证者辈,平均发病年龄逐代提前,早现遗传现象家系符合率87.9%。早现组先证者年平均住院次数0.59次,是非早现组先证者年平均住院0.20次的近三倍。早现组中高发家系占8.9%,比精神分裂闰患者流行学调查中高发家系占1.7%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的危险因素。方法:85例安徽省监狱总医院有犯罪记录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犯罪组,将同时期芜湖市精神病医院481例无犯罪记录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列为非犯罪组。对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各种暴力倾向有关的危险因素。结果:相对于非犯罪组,犯罪组受教育年限低(χ~2=31.322,P=0.000)、未婚(χ~2=19.505,P=0.000)、无业(χ~2=43.723,P=0.000)、经济状况差(χ~2=112.408,P=0.000)、有暴力行为(χ~2=12.347,P=0.000)、不规律服药(χ~2=8.224,P=0.004)、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χ~2=5.612,P=0.018)、存在被害妄想(χ~2=35.477,P=0.000)的比例高于非犯罪组,而合并躯体疾病(χ~2=5.138,P=0.023)的比例低于非犯罪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经济状况、被害妄想和受教育年限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犯罪的4个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无业、经济状况差、存在被害妄想及受教育年限低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定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残疾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一般人口学资料调查问卷及WHO残疾评定量表(WHO-DASⅡ),对来源于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2009年4月~2010年9月进行精神疾病残疾鉴定的21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精神残疾等级评定以中度(44.8%),轻度(34.3%)为主.中度及以上残疾组在年龄及病程上高于轻度残疾组(P<0.05).中度及以上残疾组在WHO- DASⅡ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比较均高于轻度残疾组(P<0.05).以残疾等级评定结果为因变量,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只有病程与残疾程度独立相关(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精神残疾以轻、中度为主,病程越长,残疾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