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吕青  古兰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2884-2885
目的分析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后发生肾性贫血的12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组。在促红细胞生成素基础上对照组口服铁剂治疗,试验组静脉注射蔗糖铁治疗。连续治疗8w,对比两组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的变化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Hb、Hct、SF、TSAT等指标均有所上升,其中试验组各指标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可明显改善贫血症状,且不良反应轻微,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慢性伴肾性贫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六盘水水矿总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肾性贫血患者50例,给予静脉滴注蔗糖铁,100 mg/次,每周2次,直至补完总铁量,改成维持治疗,每2周1次,100 mg/次,同时静脉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前后对照观察以明确静脉应用铁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等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肾性贫血患者,效果明显,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蔗糖铁联合促红素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慢性肾性贫血患者有效、安全,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多糖铁复合物(简称口服组)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同期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治疗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两组均有升高,静脉组比口服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上升速度快于口服组;静脉组不良反应少于口服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肝功能、C反应蛋白(CRP)等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用蔗糖铁治疗MHD患者的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90%,需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同时补充铁剂。作者选取了本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口服铁剂和静脉补铁,观察肾性贫血和铁储备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衰竭患者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高达90%, 需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同时补充铁剂.作者选取了本院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口服铁剂和静脉补铁,观察肾性贫血和铁储备改善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蔗糖铁与口服琥珀酸亚铁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静脉组(静脉滴注蔗糖铁+EPO)和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EPO),每组20例,共观察8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贫血均有改善,但静脉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幅度和升高速度显著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2例(10.0%)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陈英  陈星  符晓  刘虹  成梅初 《中国血液净化》2007,6(3):140-141,149
目的观察静脉与口服维生素C(VitC)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铁超负荷患者疗效。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铁蛋白(SF)〉800ng/ml和(或)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50%30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10)、口服组(n=10)和静脉组(n=10)。观察用药前后SF、TSA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血浆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静脉组SF、TSAT降低,Hb、Hct升高,与对照组、口服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口服组SF、TSAT、Hb、Hct稍有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MDA、PSOD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HD铁超负荷患者静脉滴注VitC优于口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不同时间段静脉注射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与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于透析结束后的27h进行用药,治疗组于透析结束后的3h进行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TSAT比较、不良反应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HCT、SF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个时间段用药治疗对患者的贫血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患者用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小,患者的耐受程度更好,用药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静脉用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菊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7):696-698
目的比较静脉用蔗糖铁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简称静脉组)与口服右旋糖酐铁片(简称口服组)联合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38例患者随机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每组19例,观察8周。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贫血均有改善,但静脉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升高幅度和升高速度显著于口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口服组6例(31.6%)出现消化道反应。结论蔗糖铁治疗MHD患者肾性贫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静脉用蔗糖铁维乐福在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40例合并缺铁性贫血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维乐福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铁、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血红蛋白及血球压积,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维乐福治疗后患者的血清铁、转铁蛋白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在静脉用蔗糖铁维乐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缺铁性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贫血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82名病情稳定的非糖尿病肾病MH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血红蛋白(Hb)浓度分组,A组,Hb浓度〈100g/L,45例;B组,Hb浓度≥100g/L,37例。应用高分辨二维超声测量透析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记录各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透前采血测定患者循环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其他生化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Kt/V值,进行相关及多元回归分析以判断相应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结果A组患者颈动脉IMT、收缩压、脉压及MDA水平高于B组(P〈0.01),A组SOD及白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DA(r=-0.567,P=0.000)及SOD水平(r=0.482,P=0.000)与Hb浓度显著相关;颈动脉IMT与年龄(r=0.658,P=0.000)、收缩压(r=0.441,P=0.000)、Hb浓度(r=-0.398,P=0.000)、白蛋白(r=-0.483,P=0.000)及MDA(r=0.278,P=0.011)水平显著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浓度、年龄、收缩压、白蛋白水平是影响颈动脉IMT的危险因素(R2=0.646,P〈0.001)。结论贫血与颈动脉IMT增厚密切相关,贫血是MHD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贫血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加重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刘静婷  王艳璇 《临床医学》2009,29(12):19-2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治疗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方法将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尿毒症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患者在给予常规纠正贫血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治疗12周。对照组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12周,疗程前后均检测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充分性与肾性贫血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肾性贫血的纠正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四川省人民医院肾脏内科MHD患者97例,以尿素氮清除指数(Kt/V)评估患者透析充分性,并监测血红蛋白(HGB)、铁蛋白,以及人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每周用量.结果 经充分透析后,患者贫血状况能得到有效改善[(87.12±26.78) g/L比(103.92±21.16) g/L,F=12.635,P<0.05].随着透析充分性的提高,红细胞生成素使用剂量可明显减少[(10351.9±6413.9)IU/周比(6178.8±3693.7) IU/周,F=14.285,P<0.05].透析充分性好的患者对缺铁治疗效果更加明显[(270.5±148.0)ng/ml比(168.3±92.2) ng/ml,t=-2.844,F=3.738,P<0.05].结论 充分透析是纠正贫血的有效手段,可减少血液透析患者EP0以及铁剂的使用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比较静脉铁剂蔗糖铁注射液和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分别联合应用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伴有功能性缺铁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探讨对功能性缺铁的补铁途径和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25例维持血液透析、存在功能性缺铁和贫血的患者分为静脉组和口服组;①静脉组13例,100mg蔗糖铁注射液稀释于100ml生理盐水,透析中静脉滴注,每周一次,共10次,总补铁量1 000mg;②口服组12例,琥珀酸亚铁200mg每日3次,共10周.两组患者均联合EPO治疗,剂量为100~180U/kg/week,均皮下注射.每2周检测1次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和网织红细胞(Ret);每4周查1次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iculocyte hemoglobin content,CHr)、低色素红细胞百分比(percentage of hypochromic red blood cells,%HRC)、血清铁蛋白(serumferritin,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tin saturation,TS);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取血查叶酸、VitaminB12、CRP、ALT、AST、Tbil、Alb、BUN和Cr等.结果治疗前静脉组与口服组之间在男、女性别比例、年龄、体重和接受治疗前维持透析时间及Hb、Hct、Ret、CHr、%HRC、SF和TS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别.静脉组Hb、Hct、CHr、SF和TS于治疗4周后均明显升高,%HRC明显降低;口服组Hb和Hct于治疗6周后明显升高.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由治疗前的(78.5±5.9)g/L升至(104.4±8.1)g/L(P<0.001),Hct由23.6%±1.7%升至31.4%±2.5%(P<0.001),CHr由(27.1±1.2)pg升至(29.9±1.5)pg(P<0.001),SF由(211±71)μgL升至(283±62)μg/L(P<0.01);TS由13.3%±3.4%升至20.0%±2.9%(P<0.01),%HRC从5.7%±3.1%降至2.6%±1.2%(P<0.001);口服组Hb由(79.2±6.0)升至(96.3±5.5)g/L(P<0.001);Hct由23.7%±1.8%升至29.1%±1.6%(P<0.001).治疗结束时,静脉组Hb、Hct、CHr、SF和TS均明显高于口服组[Hb:(104.4±8.1)g/L vs(96.3±5.5)g/L,(P<0.01);Hct:31.4%±2.5%vs 29.1%±1.6%,(P<0.05);CHr:(29.9±1.5)pg vs(27.7±1.6)pg,(P<0.01);SF:(283±62)μg/L vs(221±57)μg/L,(P<0.05);TS:20.0%±2.9%vs 14.4%±3.5%,P<0.01];%HRC明显低于口服组2.6%±1.2%vs 4.4%±1.6%,(P<0.01).两组平均EPO剂量无显著性差异[静脉组:(141±11)U/kg/week vs口服组:(136±16)U/kg/week,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BUN、Cr、ALT、AST、Tbil、Mb、CRP、叶酸和VitaminB12等均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即使铁储备正常,若存在功能性缺铁,仍需静脉补铁.与口服铁剂琥珀酸亚铁比较,蔗糖铁注射液可更好地纠正透析患者的功能性缺铁,增加铁储备,改善EPO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富马酸亚铁多库酯钠胶囊和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对终末期肾病肾性贫血患者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在大庆市人民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0例终末期肾病贫血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维持血液透析的基础上接受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对照组患者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贫血、营养不良及左心室功能间的关系.方法 将患者分为微炎症组(hs-CRP>3 mg/L)和非微炎症组(hs-CRP≤3mg/L),检测100例MHD患者hs-CRP、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及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客(Hct);用彩色超声多普勒显像仪测量左心房前后径(LAD)、左心室前后径(LVD)、左心室舒张期后壁厚度(LVPW)、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率(E)与心房收缩期左心室充盈峰速率(A)比值(E/A)、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测不同时间5次血压并取均值,分析hs-CRP与上述各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①微炎症组Hb、Hct、Alb明显低于非微炎症组(t=2.83,P<0.01;t=2.34,P<0.05;t=5.30,P<0.01),LP(a)高于非微炎症组(t=2.68,P<0.05);②微炎症组LAD、LVD、LVPW、IVST、LVMI明显高于非微炎症组(P<0.05或P<0.01),而EF、E/A比值下降(t=2.06,P<0.05;t=2.98,P<0.01);③相关分析表明,血清hs-CRP浓度与Hb、Hct、Alb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83(P<0.05)、-0.308(P<0.05)、-0.387(P<0.01)],与LP(a)呈正相关(r=0.427,P<0.01),与LVD、IVST、LVMI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277、0.394、0.307,P均<0.05),与EF、E/A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6、-0.543,P均<0.01);④hs-CRP、Hb、Hct、Kt/V、Alb、Lp(a)、SBP、PP是MHD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异常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hs-CRP升高,hs-CRP可预测MHD患者的贫血程度、营养状态,并可用来评价左心室结构和功能.且是左心室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2周透析中有氧运动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氧化应激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指导运动疗法在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实践及科学运动处方的制定。方法选择深圳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34例MHD患者作为运动治疗组(完成研究27例),选取同期深圳市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一般情况相匹配的MHD患者27例作为对照组。运动组进行12周透析中有氧运动,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运动方式采用卧式踏车装置进行透析中有氧蹬车运动,每周3次,每次45min,持续12周。运动强度根据Borg’s认知体力消耗量表确定。观察两组12周运动治疗前后一般生化资料、氧化应激指标、SF-36生存质量简表的差异。结果试验过程中运动组退出7例。所有受试对象试验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运动组运动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由21.97±3.04μmol/L降低到18.12±2.76μmol/L有显著差异(t=12.567,P0.05)。通过12周有氧运动,运动组SF-36生存质量简表中生理功能(PF)、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的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均<0.05),而运动组生理职能(RP)、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的得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均>0.05)。此外,运动组躯体健康总测量(PCS)的得分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t=2.921,P<0.05),而心理健康总测量(MCS)的得分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t=1.534,P>0.05)。结论 12周透析中有氧运动能够显著降低MHD患者氧化应激终产物、提升抗氧化应激能力,并改善SF-36生存质量简表中PF、BP、GH、PCS的得分。此外,透析中卧式有氧蹬车运动设计科学,实施简便,安全显效,无明确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