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护患沟通技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护士与患沟通直接与医疗纠纷的发生相关。据调查,临床上80%的医疗纠纷是由于沟通不良或障碍导致的,30%的护士不知道或不完全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沟通技巧,83.3%的护士对沟通方式基本不了解,33.3%的护士认为应对患及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不加理睬。现将笔几种沟通技巧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护理管理工作中,常发现年轻护士(指工作3年内护士)与病人沟通困难,从而影响健康教育的开展。本文对年轻护士护患沟通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年轻护士沟通能力,顺利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殷秀伟 《全科护理》2013,11(2):168-169
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对医护人员期望值不断上升,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给临床一线护士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与挑战。一旦孩子有头痛、发热,家长特别担心、紧张,就去医院。随着中国独生子的增多,儿科护士比其他部门的护士遭受更多的心理、精神压力。职业压力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影响着护士身体状况、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了良好的护惠沟通环境,就能进一步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方法 采取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的沟通。结果 解除了病人的心理压力,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也避免了不必要护患纠纷。结论 护患沟通不仅是护士与患者之间、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一种情感了解和行为调节,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输液中液体自排气管外漏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输液时,1例病人往往需要连续输注多瓶液体。护士由于工作忙,在配制液体时往往不能把液体瓶内空气回抽尽(与大气压一致),更换液体瓶时常常出现液体自排气管外漏现象。我们采取在输液排气管末尾打一死结方法,虽然解决了漏液现象,可是随着液体的滴注,瓶内液体压力逐渐减小,当瓶内液体压等于或小于静脉压时液体出现不滴,甚至有回血现象、为此,笔者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6.
护士与老年住院患者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莉 《现代护理》2007,13(5):1225-1226
目的为了解护理人员与老年住院患者的非语言性沟通技巧应用,为护士与老年患者的有效沟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非语言性沟通问卷对12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自评前3位使用的技巧为: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采用手势辅助表达;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的人际距离合适;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身体姿势合适。护士自评后3位使用的技巧为: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会触摸患者;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有目光接触;护士与老年患者沟通时的沟通时间合适。5年以上工作年限的护士比工作年限小于5年的护士的沟通能力强。结论护士在与老年患者沟通时,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使用非语言性沟通技巧的能力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
临床在输液、更换塑料吊瓶时,药液自排气管溢出,易污染护士的手、工作服及床单等,而且细胞毒性药物还会危害护士及患者,从而危及到人体的健康。现介绍一种预防方法;方法:护士加药时,常规是加入等量药液换取瓶中等量的气体,而塑料瓶装液体加药时,加入等量药液时,要多抽取瓶中的气体,使瓶内形成负压,这样插入输液器时换吊瓶中,药液就不易从排气管溢出了。  相似文献   

8.
护士对护患沟通与护患纠纷关系认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影响护患沟通及护患纠纷的相关因素,并寻求有效途径以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护患纠纷。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176名工作年限在1年以上,持有护士执照并且愿意参加本研究的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大多数护士能意识到护患沟通的重要性。71.6%的护士在校期间仅学过部分护患沟通知识,77.3%的护士并未参加过任何关于护患沟通的培训;89.2%的护士有因沟通不良而发生过护患纠纷或小摩擦,63.6%的护士认为工作太忙是导致护患沟通不良的最主要原因,60.2%的护士认为护患纠纷的发生与护士的技术水平有一定的关系,54.0%的护士认为出现并发症或延期出院最易导致护患纠纷。42.6%的护士认为建立沟通长效机制是加强护患沟通的最好办法。结论:护息沟通与护患纠纷两者存在一定的关系,可以从加强沟通知识教育。提高自身技术,履行告知义务,医院建立沟通长效机制等途径加强护患沟通,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9.
常用药物     
施耀方 《护士进修杂志》2010,(11):F0004-F0004
护士:张阿姨您可能不知道吧,现在打胰岛素与以往是完全不一样了。不再需要您自己用针筒抽吸,胰岛素都是事先装配好的,您只要调节好单位,就可以打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水封瓶应用于肺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300例肺癌根治术病人分为3组,分别为应用玻璃水封瓶组、一次性胸瓶组、简易水封瓶组各100例;评价装置性能及更换时间、拔管时间,比较3组术后肺复张情况及病人、护士满意度.[结果]简易水封瓶从价格、携带简便性、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更换消耗时间均优于玻璃水封瓶组、一次性胸瓶组,安全性优于玻璃水封瓶组,拔管时间玻璃水封瓶组、一次性胸瓶组优于简易水封瓶组,3组术后肺复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自制简易水封瓶,携带简便、性价比高,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并且病人及护士对其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注射时语言沟通的技巧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语言交流是护患之间沟通的桥梁,护士的语言艺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注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运用语言沟通是护士职业道德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护士的崇高品德,而且对疾病的治疗起着积极作用。为了让语言沟通更好地为注射这项操作服务,解除患因注射而带来的恐惧,护士应自觉加强语言修养,通过语言这种表达方式来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为患提供良好的治疗服务。  相似文献   

12.
护士长作为最基层的管理者,与护士的有效沟通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关键,因为护士是完成护理工作的主题,决定着护理质量的高低。在护士长与护士、管与被管这对矛盾中,协调沟通得好,护理质量就高,相关方就满意。否则就会抱怨不断。因此护士长应注意与护士的协调沟通。  相似文献   

13.
临床护士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时将更换的引流瓶和引流管直接放入黄色垃圾袋内,因为黄色垃圾袋大小不一,又放在治疗车的下层,稍微放置不稳定,引流瓶内的引流液就从管口流出来,造成污染和医源性的感染。我科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瓶的外包装袋,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护患沟通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是指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是护士做好心理护理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手段,是完成护理任务的重要保证。但临床上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非常有限,为了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本文对护患沟通障碍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制简易水封瓶应用于肺癌根治术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300例肺癌根治术病人分为3组,分别为应用玻璃水封瓶组、一次性胸瓶组、简易水封瓶组各100例;评价装置性能及更换时间、拔管时间,比较3组术后肺复张情况及病人、护士满意度。[结果]简易水封瓶从价格、携带简便性、病人和护士的满意度、更换消耗时间均优于玻璃水封瓶组、一次性胸瓶组,安全性优于玻璃水封瓶组,拔管时间玻璃水封瓶组、一次性胸瓶组优于简易水封瓶组,3组术后肺复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肺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自制简易水封瓶,携带简便、性价比高,术后能早期下床活动,并且病人及护士对其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6.
三步沟通法在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沟通的结果不但使双方能相互对等分享信息,而且还能保障工作任务的完成,增加团队成员之问相互的信任。三步沟通的方法:前期沟通——护士入本病区时进行沟通;中期沟通——在病区工作期问随时进行沟通;后期沟通——离开本病区时进行沟通。在护士长的管理实践中,采用3步沟通法,加强了与护士的交流,激励护士发掘其潜力;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护理团队成员之间互信友好的合作,保障了病房护理工作持续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提高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提高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方法采用理论学习和情景模拟表演的形式,培训护士与病人的沟通技巧,培训后由护理部对护士进行模拟考核。结果培训后护士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了护士与病人之间的沟通能力,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对护患关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与社会的联络处,是医院医疗工作的第一线,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所以门诊护士与病人的沟通十分重要。现就门诊的护患沟通技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并验证,探讨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的结构和内涵,以期为培训和考核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2021年3月,采用专家函询方式对上海市8所医院的32名专家进行有关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要素的开放性问卷调查;同时段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某院16名门诊护士进行访谈,编码分析访谈资料后,筛选胜任要素,并综合专家函询结果建立初始模型;基于初始模型编制问卷,对8所综合性医院307名门诊护士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要素,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模型结构。结果 最终建立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认知技能、心理素质、人际互动)和14个二级指标,其中医学专业知识、协调解决能力、总结性思考、预知性服务、主动性、同理心等6项为鉴别性沟通胜任力。结论 构建的门诊护士沟通胜任力结构模型结构科学合理,可为门诊护士综合素质结构评价、培训模式以及绩效评定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每家医院病员最集中的地方,那肯定就是门诊输液室。病人经过一系列挂号、就医、检查、取药过程后,身心疲惫至极,病员和家属容易把就医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因此,护士作为病人与医生之间的联系纽带,就必须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