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汁返流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24 h胃腔内胆红素吸光度和pH值联合监测方法,检测49例慢性胃炎患者,并将其分为胆汁返流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胃体、胃角和胃窦黏膜活动性感染等各项病理改变,并分析胃内胆汁返流时间与胃黏膜病变特征和胃内pH>4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9例慢性胃炎患者中,38例胃内存在胆汁返流,11例不存在胃内胆汁返流.胆汁返流组全胃黏膜病变均较无胆汁返流组严重;胆汁返流时间与近端胃黏膜病变呈正相关,与pH>4时间无明显相关.结论胆汁返流是慢性胃炎患者全胃黏膜病变的重要病因之一,可能会促进H.pylori定植范围向胃体蔓延,从而加重近端胃黏膜损伤,对胃黏膜酸暴露情况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汁返流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病变特征的影响。方法采用 2 4h胃腔内胆红素吸光度和pH值联合监测方法 ,检测 4 9例慢性胃炎患者 ,并将其分为胆汁返流阳性组和阴性组。观察胃体、胃角和胃窦黏膜活动性感染等各项病理改变 ,并分析胃内胆汁返流时间与胃黏膜病变特征和胃内pH >4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4 9例慢性胃炎患者中 ,38例胃内存在胆汁返流 ,11例不存在胃内胆汁返流。胆汁返流组全胃黏膜病变均较无胆汁返流组严重 ;胆汁返流时间与近端胃黏膜病变呈正相关 ,与pH >4时间无明显相关。结论胆汁返流是慢性胃炎患者全胃黏膜病变的重要病因之一 ,可能会促进H .pylori定植范围向胃体蔓延 ,从而加重近端胃黏膜损伤 ,对胃黏膜酸暴露情况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3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观察组)及13例无胆汁反流的浅表性胃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胃液 pH、酸度、Na~+、胆酸测定和胃粘膜屏障功能测定。观察组的空腹胃液胆酸为99.8±75.8μg/ml,Na+净流出量1.82±0.95mmol/15min,H~+分泌量7.47±5.44mmol/15min,H~+反弥散量-4.54±4.56mmol/15min,四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空腹胃液胆酸定量可作为胆汁反流的客观指标。胆酸是一种胃粘膜屏障的损害因子,胆酸与 H~+逆弥散之间可能有因果关系。两组胃粘膜病理程度无显著差别,说明胃粘膜的保护机制较为复杂,进一步探讨这些机制,有利于探讨胆汁反流性胃炎新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4.
张超  张桂芳 《重庆医学》1993,22(3):193-195
本文检查了39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前后的空腹胃液胆酸浓度、pH及胃内细菌变化,并对术后1年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B-Ⅱ组、B-I组及SV+A组术后胃液胆酸浓度、pH及细菌量均显著高于HSV组,胃镜所见肠胃返流程度亦显著高于HSV组(P<0.05),胃液PH与胃液胆酸浓度是显著正相关(r=0.351,P<0.05),提示HSV确能防止胆汁返流,使残胃胃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5.
由于胃手术或幽门功能紊乱引起胆汁返流,可致胆汁返流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本文就胃镜下幽门功能紊乱伴胆汁返流引起的胃病,和胆汁返流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关系作一临床分析。资料与方法资料取自我院胃镜室1987年1月至1997年4月胃镜检查病例,共13309例,其中诊断为幽门功能紊乱伴胆汁返流的353例,男269例,女84例;年龄23~81岁,平均47.6岁。临床上都有上腹部灼痛、饱胀、纳差等症状。方法1.幽门功能紊乱,胃镜诊断标准为:(1)幽门关闭不全,表现为幽门不紧闭或持续开放1cm以上…  相似文献   

6.
井下矿工胆汁返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可使健康人空腹胃液胆汁酸浓度增加而致胃粘膜损伤。而井下阴暗、潮湿、噪声、毒气、危险、粉尘及氧稀薄对矿工具有应激作用。我院于 1994年 6月~ 1999年 6月对天府矿区职工 385 2例因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和病理检查 ,研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85 2例中 ,矿工 3140例 ,地面工人 712例 ,按曾锦章等关于胆汁返流的诊断标准 [1 ] ;胃镜检出胆汁返流136 8例 ,其中矿工 12 15例 ,地面工人 15 3例 ;胆汁返流的矿工住院患者 6 96例 ,年龄 18~ 5 2岁 ,平均 2 4.5岁。而非胆汁返流的 192 5例矿工患者中住院 5 89例 ,年龄 2 …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报道用普瑞博思5mg,每日三次,口服治疗32例胆汁返流,疗程一个月,其治愈率为96.87%,不良反应:服药最初2天有轻度腹痛,腹泻。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空腹胃液、胃粘膜组织总胆汁酸 (TAB)的含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47例胆汁返流性胃炎 (RG)组 ,15例消化性溃疡 (PU)组 ,2 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 (CSG)组及 12例正常对照组在胃镜检查的同时 ,抽取胃液 ,钳取胃粘膜组织作 TBA含量测定。胃粘膜组织同时作 HP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胆汁返流性胃炎组胃液及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分别为 (315 .85 5 0± 35 .946 8)μm ol/ L ;(0 .2 10 7± 0 .0 810 )μmol/ g。明显高于 PU、 CSG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0 1)。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与胃液 TBA含量呈明显正相关 ,rs=0 .82 8,P <0 .0 0 1。胃粘膜的炎症程度也随 TBA含量的增加而加重。χ2 =15 .6 37,P <0 .0 0 5。随着 TBA含量的增加 ,HP的检出率下降 ,χ2 =9.42 ,P <0 .0 1。结论 :胃液、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对胆汁返流性胃炎有诊断价值。而胃粘膜组织 TBA含量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胃动素的表达与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74例,其中低反流组42例,高反流组32例,24h胃内胆红素监测及电子胃镜检查未见异常者28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动素的表达并应用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低反流组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胃动素表达均较对照组低(F=17.85、70.96,q=3.56~16.84,P〈0.05)。化生性萎缩、非化生性萎缩组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胃动素表达均较浅表性胃炎组低(F=8.11、8.93,q=3.05~5.8I,P〈0.05)。十二指肠黏膜胃动素表达高于胃窦(t=14.85~30.65,P〈0.01)。高、低反流组化生性萎缩检出率高于对照组(χ^3=13.061、4.031,P〈0.05);随着胆汁反流程度的加重,幽门螺杆菌检出率下降(χ^2=3.95i~9.386,P〈0.05)。结论胃窦及十二指肠黏膜胃动素分泌失调可能在胆汁反流中起作用。胆汁反流是胃黏膜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胆汁反流可抑制幽门螺杆菌在胃内定植。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伴胃内胆汁酸增高的非手术胃慢性胃炎67例,以属于正常胃粘膜或仅轻度浅表炎症者25例为对照,对比分析胃内总胆汁酸(TBA)增高与慢性胃炎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 C 组、CSG 组、CAG 组与 CAG 伴中、重度肠化生11例之间的胃内 TBA 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与病情呈递增平行关系,以 CAG 伴肠化生者升高最突出、说明胃内 TBA 与 CSG、CAG、肠化生的发生与发展有重要致病意义;尤其与肠化生的关系更为密切。这组慢性胃炎的特点是:(1)空腹胃液 TBA 浓度增高;(2)胃镜下可见“显性胆汁返流”;(3)病理组织学有胃小凹上皮细胞增生较明显、细胞核分裂相增多与炎症细胞浸润偏轻等特点;(4)未经胃切除术,又无器质性梗阻因素;(5)上腹部痛、闷胀不适等消化不良症状明显,经吗丁啉、中药调节胃肠运动功能收效显著。为与残胃胆汁反流胃炎区别,本文倡用“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命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胃酸分泌及临床特征。方法:对112例HP阳性慢性胃炎与83例HP阴性者进行临床症状及胃酸分泌、基础血清胃泌素水平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各种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率及胃酸分泌,基础血清胃泌素水平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中,HP感染与消化不良症状的发生无明显关系,对胃酸分泌也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非手术胃自发性肠胃返流(SDGR)引起的空腹胃液总胆汁酸浓度(CTBA)增高与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关系。206例慢性胃炎(CG)中96例CTBA增高(>100μg/ml),占46.6%,为返流组。非返流组CG、返流组CSG、返流组CAG与返流组中CAG伴中、重度IM者的CTBA呈递增关系,差异显著(P<0.05),提示SDGR与CG、CAG、IM的发病及其程度密切相关。胃镜下可见胆汁返流特征的列为显性SDGR,该组的CTBA值以及CAG、CAG属中、重度者、CAG伴中、重度IM的比率均高于隐性SDGR组,认为CTBA测定在SDGR的确定及其程度的判断中更有价值。本文提出SDGR性CAG的分型与其诊断标准,强调重视该型患者在治疗中的特殊性,可能对胃癌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就返流性及非返流性胃炎各40例进行胃粘膜组织学特征和胃液成分的对比观察。证示胃液中游离酸、蛋白酶和粘液含量以及胃粘膜的炎症、上皮非典型增生、核分裂、肠上皮化生及腺性囊状扩张等在返流性胃炎中的程度均远比非返流性者为甚,尤以萎缩性胃炎更突出。相关分析显示胃腺萎缩、腺上皮化生和非典型增生等病变的严重情况与粘液和游离酸的降低程度相一致。并表明胃粘膜的急性炎症程度与胃液胆沛酸升高呈正相关,与游离酸和胃蛋白酶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组织病理学、胆酸测定和电镜观察三种方法对溃疡病和溃疡病术后残胃炎患者的胃粘膜组织和胃液进行研究。溃疡病患者胃窦粘膜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炎症,吸窦粘膜幽门螺旋杆菌的检出率为81.97%。比门螺旋杆菌阴性组的胃窦粘膜各类炎细胞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组;在幽门螺旋菌感染的胃窦粘膜中,胃小凹增生和腺体萎缩明显多见。残胃炎患者空腹胃液的pH,胆酸浓度显著高于溃疡病者,而幽门螺旋杆菌检出率则较后者低。电镜下显示幽门螺旋杆菌对其粘附的微绒毛有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胃炎病理类型及年龄分布上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胃镜检查病理诊断为慢性胃炎者2949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重点观察了幽门螺杆菌,慢 活动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在年龄分布上的特点以有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见HP相关性胃炎与慢性活动性胃炎无论在年龄分布上还是在慢性胃炎各类型中的分布上都有明显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维生素c联合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肠化生的疗效。方法:256名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予口服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B组予口服铝碳酸镁、莫沙必利和维生素C。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肠化生逆转情况。结果:A、B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1.1%及89.4%,无显著差异。病理评定肠化生逆转率分别为29.8%和81.1%,有显著差异。结论:维生素C联合铝碳酸镁、莫沙必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肠化生的方案中,维生素C对肠化生有一定的逆转和抑制作用,且维生素C价格低廉,副作用小,易为患者接受,在预防和治疗癌前病变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