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微探头超声(MPS)诊断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价值,评价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治疗上消化道黏膜隆起性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普通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局限性隆起病变患者60例,并行内镜超声微探头检查进一步确诊,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所有患者采用ESD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术后3,6和24个月进行复查。结果 60例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中,病变位于食管21例(21%),贲门部5例(5%),胃底25例(26%),胃体9例(9%),胃角3例(3%),胃窦21例(21%),十二指肠14例(14%),分别来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MPS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一致(88%)。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平均手术时间55~138 min,出血量均少于100 m L,完整切除率97%,未发生大出血及其他并发症,随访2年未发现局部复发病例。结论 MPS检查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诊断准确率高,操作简单。ESD治疗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对十二指肠隆起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常规胃镜发现的十二指肠隆起病灶进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部分经手术及内镜切除后得到病理证实。结果84例患者中发现囊肿37例,间质瘤23例,息肉10例,脂肪瘤5例,十二指肠降部囊性淋巴管瘤3例,十二指肠乳头癌2例,球部外压(胆囊)2例,球部类癌1例,降部异位胰腺1例,剔去15例追踪观察的间质瘤患者,其余超声内镜诊断与临床诊断相符,超声内镜确诊率为93%(64/69)。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晰显示消化道管壁层次结构及回声特征,对十二指肠隆起病灶的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胃平滑肌肿瘤比较少见 ,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 ,误诊率高达 5 7.15 % [1] 。笔者收集我院 1983年 3月~19 97年 1月收治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平滑肌肿瘤 2 2例资料 ,现就该病的诊治等问题作一综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胃平滑肌肿瘤 2 2例中 ,平滑肌瘤 19例 ,平滑肌肉瘤 3例 ;男 9例 ,女 13例 ;年龄 2 7~ 73岁 ,中位年龄 4 5 .6岁 ;病程 0 .5~ 2 0年 ,平均 3.4年。腹胀、腹痛 17例 ,上消化道出血 12例 ,腹部包块 4例。X线钡餐检查阳性率为 5 7.1% (8/ 14 ) ;纤维胃镜检查阳性率为 4 3.7% (7/ 16) ;8例同时行 X线钡餐和纤…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高频电治疗上消化道息肉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治疗范围也由对黏膜病变的治疗扩展至对黏膜下病变的治疗[1]。我院应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MR)治疗上消化道广基息肉、黏膜下肿瘤32例,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2005年6月胃镜发现上消化道隆起性病变并行超声内镜检查32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8~72岁,平均46.4岁。间质瘤10例,其中食管间质瘤2例,胃间质瘤8例;息肉15例(扁平,宽蒂或无蒂),其中食管息肉3例,胃息肉12例,早期胃癌2例,胃腺瘤2例,异位胰腺3例。1·2适应证病变边界清…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超对此类痰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二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DFI)特征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6例胆囊小隆起性病变中,最小约2mm×2mm,,最大约10mm8mm,89倒多发,37例单发。彩色多普勒检出小隆起性病变中有血流信号显示21例,小隆起性病变中无血流信号显示10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提高胆囊息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探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4 月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常规胃镜检查发现食管隆起性病变的 4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 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病变部位进行扫查,通过观察病灶超声图像特征并作出初步诊断,根据初步诊断采用不同的内镜 微创治疗方案并行病理学检查,比较病理学检查与微型探头超声胃镜检查结果的差异,判断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 管隆起性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并观察内镜治疗的安全性。结果: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诊断的灵敏度为 97.62 %,特异度为 50.00 %,准确度为 95.45 %,44 例接受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穿孔、 感染等并发症,术后恢复均良好。结论:微型探头超声胃镜对食管隆起性病变检查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 且在微型探头超声胃镜的指导下采用不同的内镜微创治疗方案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探讨子宫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术前仔细采集病史、查体,行妇科、B超等检查,术后标本常规病理HE切片染色观察。结果患者尿频、排尿困难,平素月经规律,量中、色红;妇科及B超检查发现子宫峡部10.2×8.9×5.6厘米大小,内见数枚低回声结节,最大者约7.6×7.2×7.0厘米大小,为见异常血流信号;子宫血管平滑肌瘤为子宫肌瘤中较罕见的一种病理分型,表现为平滑肌瘤中有丰富的血管,瘤细胞同绕血管排列,与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紧密相连,本病往往依靠术后病理诊断。其预后不同于一般子宫平滑肌瘤,因其病理学为良性,但是临床上可呈蠕虫状生长人下腔静脉,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小肠肿瘤较为少见,早期症状不典型以及常规钡餐检查发现率低,致临床漏诊率很高,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使确诊率明显提高,现结合我院1981~1996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报道如下,探讨如何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1一般资料本组22例,男性16例,女性6例,年龄23~69岁,其中良性肿瘤9例(十二指肠平滑肌瘤3例,十二指肠粘液腺瘤1例),十二指肠神经鞘瘤1例,空肠平滑肌瘤3例及腺癌性息肉1例,恶性肿瘤13例(十二指肠腺癌3例及平滑肌肉瘤3例,十二指肠恶性淋巴瘤1例,空肠腺癌4例及平滑肌肉瘤2例)。2诊断方法根据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D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方法对58例GIST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GIST发病中位年龄为51岁,男女比例为1.2:1。GIST好发于胃、小肠,主要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腹部包块。CT、B超、一般内镜、超声内镜对GIST的诊断.率分别为40.9%、20.O%、13.5%和53.3%,一般内镜与超声内镜对GIST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免疫组织化学CD117、CD34阳性率分别为98.3%和77.6%。结论GIST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CT及超声内镜能提高该病诊断率,确诊有赖于病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超声检查在卵巢库肯勃氏瘤中的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库肯勃氏瘤患者14例,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手术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正确6例,正确率43%,其它仅诊断为卵巢实性为主的囊实性肿物。超声声像图显示肿块形态规则,多呈椭圆形或肾形,边界清晰,有包膜,内部以实性为主,肿物内周缘可见1~2个类圆形无回声,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位于瘤体中心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结论:超声检查操作简便迅速,只要掌握了库肯勃氏瘤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可以提高超声在卵巢库肯勃氏瘤中的诊断率,可以为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仪的局部放大功能(Z00M),对胆囊壁微小、多发的隆起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病理证实的胆囊壁隆起性息肉样病变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术后病理非肿瘤性隆起性病变54例,占86%,直径多在2~12mm,多发性的45例,占45%,单发的18例,占28.6%,胆固醇息肉35例,占55.6%,炎性息肉19例,占30.2%,胆囊腺瘤7例,占11%,均单发,大小在10~13mm.腺癌2例,占3.2%,直径15~20mm.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局部放大功能可提高胆囊小隆起性病变的检出率及灵敏度,具有-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胃平滑肌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术前确诊困难。笔者收集我院1960年8月~1998年12月手术切除病理证实胃平滑肌肿瘤 27例,提出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及CT等检查三者结合,可望提高术前确诊率;并对本病的鉴别诊断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LES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13例LESS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标记,分析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结果 HE光镜下,13例LESS均显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呈弥漫性增生,并呈浸润性生长,平滑肌组织间隙内可见瘤组织灶状分布,子宫内膜螺旋小动脉血管清晰可见,其中5例伴不同程度的平滑肌分化。免疫组化显示,13例标本中肿瘤细胞的CD10及V im en-tin均强烈表达,PR阳性者9例,ER阳性者10例,SMA阳性者4例,CD34和Desm in均阴性。结论 LESS具有多向分化特点,因其组织形态多变,需结合组织病理形态、免疫组化染色和临床资料对其进行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4.
自1987~1997年,我们共收治胃肉瘤24例,其中胃淋巴肉瘤15例、平滑肌肉瘤8例、神经纤维肉瘤1例。1临床资料24例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17~63岁,平均43岁。本组主要症状上腹部不适,疼痛18例,胃肠道出血6例,腹部肿块5例,2例有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梗阻症状。本组行钡餐造影11例,其中诊断为胃肉瘤2例,胃癌4例,胃内肿块2例,胃溃疡3例。24例均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肉瘤5例,胃癌10例,胃溃疡5例,慢性胃炎3例,粘膜下病变1例,胃镜活检病理论断平滑肌肉瘤5例,淋巴肉瘤6例,胃炎5例,胃溃疡4例,正常粘膜4例。手术后病理分型:恶性淋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资料,研究其CT表现并讨论其鉴别诊断。结果:CT均表现为腹膜后不规则肿块,全部病例均出现囊变、坏死,未见出血、钙化,肿瘤边界清楚3例(42.9%),边界不清4例(57.1%),3例(42.9%)包绕周围血管,1例(14.3%)侵犯周围骨质结构,1例(14.3%)出现远处转移。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平滑肌肉瘤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潜能未定型子宫平滑肌瘤(STUMP)临床特点、病理学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03年5月至2017年3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妇产科收治的25例STUMP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患者年龄、临床症状、各项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及预后随访结果。结果:患者年龄27 ~ 55岁,平均年龄(42.5±3.6)岁,临床表现、肿瘤标志物、超声及MRI等均缺乏特异性,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学,镜下可见凝固性坏死灶,细胞异型性不典型,细胞核分裂象2 ~ 9个·10 HPF~(-1)。免疫组化:孕激素受体(PR)和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均弥漫性阳性,Ki–67增殖指数为5 % ~ 10 %,平均(6.2±1.3)%。随访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STUMP组织学介于子宫平滑肌瘤(LM)与子宫平滑肌肉瘤(LMS)之间,主要依靠组织病理学诊断,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一般无需放化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7.
〔摘 要〕 目的:比较超声胃镜下套扎术治疗与超声内镜辅助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对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的临床 疗效。方法:选取江门市中心医院 2017 年 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 63 例,依据治疗方 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38 例行超声胃镜下套扎术治疗,观察组 25 例行超声内镜辅助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 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灶一次性完全切除率、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的 1 年病灶复发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性病变患者采 用超声内镜辅助套扎黏膜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超声胃镜下套扎术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胃间质瘤9例,十二指肠间质瘤1例,小肠间质瘤9例,直肠间质瘤1例。病理诊断2例为恶性间质瘤并有腹腔广泛转移,其余18例局限性间质瘤按Miettinen分级为低危5例,中危4例,高危9例。本组均行手术局部切除治疗,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腹部伤口裂开1例。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对胃肠道间质瘤病变定位有重要作用,胃肠道间质瘤的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外科手术仍然是胃肠道间质瘤的唯一根治手段。  相似文献   

19.
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平滑肌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子宫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生殖系统中恶性肿瘤不到1%,在子宫恶性肿瘤中约占2%~5%.它主要来源于子宫肌层的平滑肌细胞或肌壁间血管壁的平滑肌组织,也有约0.5%子宫肌瘤恶变为子宫平滑肌肉瘤.子宫平滑肌肉瘤多见于40~60岁妇女,其发生率约为64/10万.本文中详细介绍了子宫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20 0 3年 1月— 2 0 0 4年 9月笔者收治子宫平滑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 37例 ,占同期子宫平滑肌瘤 2 72例患者的1 3.6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年龄 2 7~ 70岁 ,平均 4 3岁。绝经 7例 ,绝经时间 0 .5~ 9a ,平均 2 .8a。月经量增多 1 1例 (其中经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