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嗅觉联合味觉刺激干预及常规喂养护理对早产儿喂养进程、喂养耐受性及体重的影响。方法:2019年9月至2021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13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早产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采取NICU早产儿常规喂养及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喂养和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实施嗅觉和味觉刺激。比较两组喂养进程相关指标(胃管拔除时间、喂养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喂养表现(喂养效率及吮吸效率)、喂养不耐受情况及早产儿体重变化。结果:观察组胃管拔除时间、喂养过渡时间、胃肠道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及吮吸效率均高于开始经口喂养时(P<0.05),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1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7%(P<0.05)。两组体重均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P<0.05),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实施嗅觉、味觉刺激干预联合常规喂养护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效果。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早产儿9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A组(31例)、B组(31例)、C组(31例)。A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同时给予抚触;B组早期给予微量喂养,C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24h以后开始喂养。观察三组早产儿的摄入奶量、体重、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结果 A组、B组较C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每日摄入更多奶量及热卡(均P0.01);A组较B组、C组更快恢复出生体重(均P0.01);A组每日体重增长较B组、C组快(均P0.01),A组、B组胃肠外营养时间与C组相比明显缩短(均P0.01),A组达足量肠内喂养时间较C组更早(P0.01),A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19.4%)较B组(51.6%)、C组(74.2%)低(均P0.01)。结论抚触配合早期微量喂养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更快地发育与成熟,改善胃肠动力,提高早产儿胃肠道喂养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腹胀消失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每日摄奶量、每日体重增长及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所需时间等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促进胃肠道发育及早产儿生长发育,降低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道舒适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加强早产儿舒适体位管理、早期喂养技术管理、舒适洗胃法管理、舒适排便管理,以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动力,改善肠道微生态。结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摄入奶量增多,达到足量喂养的日龄和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日龄减少,每日体质量增长更快(P0.01或P0.05)。结论加强胃肠道舒适护理管理,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及动力更快发育成熟,改善喂养耐受性,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爱莲  赵云  毕秀兰  陈蕾 《护理研究》2009,(5):1236-1238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症处理和静脉营养;实验组30例,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同对照组,同时施加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温生理盐水灌肠及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血清胆红素值和光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减少,在胎粪排尽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生14d体重增长明显,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胆红素值明显降低,光疗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护理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杨园园  蒙景雯  魏宁宁  李春华  梁爽  陈华 《护理研究》2013,27(16):1605-1606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促进早产儿喂养的效果。[方法]将62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早产儿达到完全经口喂养的时间、每日进奶量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达到经口喂养的时间(15.43d±5.62d)显著低于对照组(19.51d±4.38d,P<0.05);两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及喂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一定程度促进早产儿的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流程重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择适宜胎龄的早产低体重儿2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对照组采取早产儿常规护理。评价两组喂养相关指标及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恢复出生体重时间8.3 d±3.7 d,对照组11.8d±3.9 d;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的时间,实验组12.1 d±5.2 d,对照组15.9 d±5.7 d;鼻胃管留置时间,实验组12.6 d±6.5 d,对照组16.4 d±8.7 d;胃残留的发生情况:实验组18例,对照组43例;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重组护理流程干预早产低体重儿能加快其生长发育水平,提高经肠道喂养的耐受性,有效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谭宝琴  迟春昕  侯海萍  韦婷 《全科护理》2020,18(15):1846-1849
[目的]探讨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家属护理技能的影响。[方法]将42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3例。对照组给予系统性发育支持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长参与式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儿住院相关情况、患儿体重变化情况、患儿母乳情况及家长的紧张焦虑感、自护能力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出院后体重均不断增长,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15 d、30 d的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儿体重增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及患儿喂养耐受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出院时紧张焦虑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自护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长参与式护理模式应用在早产儿护理中,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及母乳喂养率,缓解早产儿家长紧张、焦虑感,提高家长的护理技能,改善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母乳口腔运动联合母亲声音刺激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母乳口腔运动联合母亲声音刺激的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腔运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早产儿在干预开始时、干预1周和干预2周后的口腔运动功能评分情况,以及在干预过程中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及口腔感染情况。[结果]干预1周和2周后,试验组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的正常形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失调形态和障碍形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早产儿呕吐、腹胀、口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母乳口腔运动联合母亲声音刺激护理干预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有积极的意义,可提高早产儿口腔运动功能,改善喂养不耐受及口腔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对症处理和静脉营养;实验组30例,常规治疗和静脉营养同对照组,同时施加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温生理盐水灌肠及腹部按摩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喂养不耐受情况、胎粪排尽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体重增长情况、血清胆红素值和光疗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发生减少,在胎粪排尽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全量肠内营养时间、胃管留置时间等方面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出生14 d体重增长明显,生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胆红素值明显降低,光疗时间显著缩短.[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是早产儿胃肠道功能护理管理中行之有效的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