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组29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治疗方案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或FOLFIRI方案治疗,西妥昔单抗首剂400mg/m2,然后250mg/m2每周1次维持。3—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9例患者治疗6—8周后取得CR1例,PR13例,SD10例,PD5例,有效率40.6%,疾病控制率69.6%。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中性粒细胞降低和腹泻。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耐药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除皮疹外,不良反应较单用化疗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西妥昔单抗250 mg/m2单周方案和500 mg/m2双周方案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5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ECOG行为状态评分0~2分,均有可评价病灶(RECIST 2000标准)。西妥昔单抗单周方案联合化疗组30例,给药方法为400 mg/m2第1周,以后250 mg/m2每周重复应用;双周方案联合化疗组26例,给药方法为500 mg/m2第1周,以后每两周重复应用。两组均以完成8周治疗或出现疾病进展为治疗终点。结果 西妥昔单抗单周方案联合化疗组28例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7例,疾病稳定(SD)11例,疾病进展(PD)9例,有效率28.6 %,疾病控制率67.9 %;双周方案联合化疗组26例可评价疗效:CR 0例,PR 8例,SD 9例,PD 9例,有效率30.8 %,疾病控制率65.4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疹、恶心、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两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单周和双周方案分别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相近,不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或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西妥昔单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400mg/m2 ,而后每周维持量为250mg/m2.有7例联合FOLFIRI方案, 4例联合FOLFOX方案,1例联合奥沙利铂+放疗.分别按照RECIST标准和NCI-CTC 3.0评价疗效和毒性.结果:全组12例均可评价疗效, PR 7例,SD 3例,PD 2例,总有效率58.3%,疾病控制率83.3%.疾病进展时间(TTP)1.5个月~15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和腹泻.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IRI或FOLFOX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除痤疮样皮疹外,毒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可能影响疗效及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K Ras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共90例,采用西妥昔单抗(400mg/m2,静滴,第1周,维持剂量每周250mg/m2或每2周500mg/m2)联合化疗方案,主要为含伊立替康为基础方案(FOLFIRI或XELIRI或单药CPT-11)、含奥沙利铂为基础方案(FOLFOX或XELOX)、5 FU/LV方案或单药卡培他滨。回顾性评估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在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影响疗效的因素以及此类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 西妥昔单抗中位治疗时间为16周(6~44周),客观缓解率(ORR)为45.6%,疾病控制率(DCR)为87.8%。其中一线治疗ORR为51.6%,二线治疗ORR为40.0%,三线治疗ORR为18.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原发灶部位、西妥昔单抗治疗时间与疗效有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20.2个月,82例(91.1%)复发转移,60例(66.7%)死亡。患者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FS)为7.8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2.5个月。其中一线中位PFS为9.1个月,中位OS为27.6个月;二线中位PFS为7.7个月,中位OS为14.5个月;三线中位PFS为2.9个月,中位OS为6.7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部位、早期肿瘤缓解者以及西妥昔单抗治疗时间与PFS有关;原发灶部位、早期肿瘤缓解者、西妥昔单抗治疗时间以及转移侵及范围与OS有关。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原发肿瘤病灶部位、早期肿瘤缓解是PFS的独立预后因素,转移侵及范围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西妥昔单抗相关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78.0%),化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经对症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多种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各线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原发灶部位可能是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预测因素,其与患者预后生存可能相关;早期肿瘤缓解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 4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1年10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6例,其中治疗组(n=18)采用西妥昔单抗(500mg/m2 静滴120min,每周1次,使用6~12次)联合FOLFOX 4方案(奥沙利铂85mg/m2静滴2h,d1;左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2h,d1、d2;氟尿嘧啶400mg/m2静滴,d1、d2;氟尿嘧啶600mg/m2持续静脉泵入22h,d1、d2。14天为1周期,化疗不超过12个周期。)治疗。对照组(n=18)仅用FOLFOX 4方案化疗,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6.7%和22.2%(P<0.05),疾病控制率分别为94.4%和67.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痤疮样皮疹发生率分别为389%和0,其他不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神经毒性、肝脏损害及脱发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 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显著,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全组29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证实,治疗方案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或FOLFIRI方案治疗,西妥昔单抗首剂400mg/m2,然后250mg/m2每周1次维持。3-4周期后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9例患者治疗6-8周后取得CR 1例,PR 13例,SD 10例,PD 5例,有效率40.6%,疾病控制率69.6%。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中性粒细胞降低和腹泻。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耐药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除皮疹外,不良反应较单用化疗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西妥昔单抗与贝伐单抗分别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2年9月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49例,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组26例,贝伐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组2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等方面大致平衡.观察各组临床疗效和治疗期间毒副反应.结果:贝伐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有效率低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4方案(P<0.01).两组间毒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K-Ras基因为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优于贝伐单抗,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与结直肠癌密切相关,而西妥昔单抗是一种特异性阻断EGFR的单克隆抗体,本文是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耐药性晚期结直肠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组8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均联合伊立替康单药或FOLFIRI方案治疗,西妥昔单抗首剂400mg/m^2,然后250mg/m^2每周1次维持。结果:8例患者治疗后取得PR2例,SD4例,PD2例,有效率为25%,疾病控制率75%,中位TTP 15周。主要的毒性反应是痤疮样皮疹和腹泻。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对耐药性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除皮疹之外,毒副反应较单用伊立替康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9.
时淑珍  于韦韦  张捷  曲范杰 《癌症进展》2013,(5):461-464,479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珠单抗组。FOLFIRI组(n=21)采用伊立替康(CPT一11,180mg/m2,d1)+甲酰四氢叶酸钙(CF,400mg/m2,d1)+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脉推注,d1;然后5-FU,2400mg/m2,以微量泵进行持续静脉滴注46小时)。FOLFIRI+贝伐珠单抗组(n=21)采用贝伐珠单抗(每2周5mg/kg,d1)+FOLFIRI方案。2周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至病情进展或毒性不能耐受。结果4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珠单抗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8.6%和61.9%,FOLFIRI+贝伐珠单抗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FOLFIRI组(P=0.03)。FOLFIRI+贝伐珠单抗组的临床获益率明显高于FOLFIRI组(90.5%US61.9%,P:0.03)。FOLFIRI组和FOLFIRI+贝伐珠单抗组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分别为6.6个月和10.0个月(P=0.000)。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迟发性腹泻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贝伐珠单抗组增加的不良反应主要有高血压(P=0.002)、出血(P=0.001)和蛋白尿(P=0.035)。结论FOLFIRI方案化疗联用贝伐珠单抗提高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并延长了PFS,不良反应患者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国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患者不良反应。方法 收集139例结直肠癌手术或肠镜标本,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k-ras突变状态。应用抗EGFR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23例,初治3例,复治20例。23例患者中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者18例,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者5例。西妥昔单抗首次给予负荷剂量400 mg/m2,而后每周维持量为250 mg/m2。尼妥珠单抗首剂400 mg,以后200 mg/周维持治疗。23例中有8例联合依立替康单药;12例为联合FOLFIRI方案;3例联合FOLFOX4方案。结果 全组139例患者检测k-ras的突变状态,其中突变型55例(39.6 %);野生型 84例(60.4 %)。全组22例可评价疗效,其中PR 5 例,SD 9例,RR率22.7 %,DCR率63.6 %。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124 d。共有13例患者送检k-ras检测。11例k-ras野生型的患者中,4例获得PR;4例SD;3例PD。2例k-ras突变型的患者治疗2个周期后PD。18例应用西妥昔单抗中,15例(83.3 %)出现痤疮样皮疹,3例出现甲沟炎。尼妥珠单抗应用者未出现皮疹和甲沟炎。2例应用西妥昔单抗患者出现Ⅲ度超敏反应。1例第2周期换用尼妥珠单抗后未出现过敏反应。结论 国人结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率与西方人相似。西妥昔单抗与化疗联合在晚期结直肠癌的治疗上疗效确切,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苗头喜人,并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 4方案新辅助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共18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西妥昔单抗(400mg/m2静滴,第1周,维持剂量为250mg/m2 静滴,每周1次,共6周)联合FOLFOX 4方案(奥沙利铂 85mg/m2 静滴,d1;亚叶酸钙200mg/m2静滴,d1、d2;氟尿嘧啶400mg/m2 静推,d1、d2,继以600mg/m2持续静滴22h,d1、d2,14天为1周期)治疗,3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 全组均可评价疗效,获PR 15例、SD 2例、PD 1例,有效率为83.3%,疾病控制率为94.4%。18 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同期进行大肠癌根治术+肝转移灶切除14例,分期切除4例。原发灶R0切除18例;转移灶R0切除15例,R1切除3例。18例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30.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3级皮肤痤疮样皮疹及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延迟性腹泻。结论 FOLFOX 4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新辅助治疗大肠癌肝转移安全有效,并能够提高手术切除率,延长生存时间,为大肠癌肝转移提供了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含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方案初始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及其可评价病灶的近期疗效及全身副反应。方法:选取2007年6 月1 日至2008年6 月30日本院22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两组,应用西妥昔单抗(爱必妥):首剂400mg/m2,次周250mg/m2,每周1 次,分别联合FOLFIRI 方案(CPT-11180mg/m2,d1,CF400mg/m2,d1,5-FU 400mg/m2,静脉推注d1,5-FU 2.4mg/m2连续输注46h,d1~2,2 周重复一次)和mFOLFOX6(L-OHP85mg/m2,d1,CF400mg/m2,d1,5-FU 400mg/m2,静脉推注,d1,5-FU 2.4mg/m2连续输注46h,d1~2,2 周重复一次)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每4 周评价疗效。结果:全组有21例可评价疗效,部分缓解(PR)12例,疾病稳定(SD)6 例,有效率(RR)57.1% ,疾病控制率(CR+PR+SD )85.7% ,其中2 例肝转移患者PR后行肝脏射频治疗,2 例行Ⅰ期转移灶切除术,转移灶转化可切除率23.5% ,使原来无法切除的转移瘤得以切除,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痤疮样皮疹和骨髓抑制。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含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方案初始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安全有效,并一定程度上转化肝转移病灶,提高结肠癌肝转移手术切除率,可能改善预后,这将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新的治疗策略提供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13.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CF+5-FU,或西妥昔单抗联合奥沙利铂+CF+5-FU化疗方案进行治疗;西妥昔单抗首次剂量400mg/m2,以后250mg/m2每周一次维持.结果: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均达PR.主要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腹泻及骨髓功能抑制.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安全性及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对经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为主方案治疗且可评价疗效的15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并对其中12例患者进行KRAS基因测定,分析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1)疗效分析:15例患者治疗后取得部分缓解4例,病情稳定7例,疾病进展4例,客观有效率26.7%,疾病控制率7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6周。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腹泻和骨髓抑制。痤疮样皮疹发生率为80%(12 /15),腹泻发生率为46.7%(7/15),骨髓抑制发生率为60%(9/15)。在出现痤疮样皮疹的12例患者中,客观有效率为33.3%,疾病控制率为83.3%。(2)KRAS基因突变与疗效的相关性:12例患者进行KRAS基因检测中,KRAS基因野生型的患者7例,客观有效率为28.6%,疾病控制率为85.7%,中位疾病进展时间18周;KRAS基因突变的患者5例,疗效为部分缓解1例,客观有效率为20%,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12周。因纳入病例数较少,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CPT-11为主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除痤疮样皮疹外,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对于出现痤疮样皮疹患者提示获益可能。对于KRAS基因野生型的患者,预示西妥昔单抗联合CPT-11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对于KRAS基因突变型的患者,预示西妥昔单抗联合CPT-11未能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西妥昔单抗联合mIFL治疗15例奥沙利铂耐药性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例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的奥沙利铂治疗无效或失败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西妥昔单抗首剂400mg/m^2,第1周,随后每周1次250mg/m^2,3周为一疗程,西妥昔单抗先于化疗药物使用,均联合mIFL方案治疗。结果:CR2例,PR3例,SD6例,PD4例,RR为33.33%,DCR为73.33%。TTP为3~48周,中位TTP17周。最常见的毒性反应为痤疮样皮疹、腹泻、恶心、呕吐。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mIFL治疗奥沙利铂耐药性转移性结直肠癌具有较高的总体疾病控制率,且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多为轻中度,可作为一线奥沙利铂治疗失败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6.
夏学明  毛志远  苏丹  白莉 《肿瘤》2014,(11):1035-1039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与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一线治疗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方法 :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4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72例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别接受FOLFOX方案(28例)、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方案(17例)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27例)的一线化疗。化疗3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观察化疗不良反应。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结果 :FOLFOX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为14.3%,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为75.0%,中位PFS为8.0个月;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64.7%,DCR为94.1%,中位PFS为10.0个月;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ORR为59.3%,DCR为92.6%,中位PFS为9.2个月。FOLFOX组ORR与贝伐珠单抗联合FOLFOX组和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101,P=0.000 5;χ2=12.014,P=0.000 5)。3组DCR和中位PF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野生型KRAS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ORR和DCR,延长PFS;并且,这2种方案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均较小,耐受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张弘纲  吴芳  陈闪闪 《中国癌症杂志》2006,16(12):1055-1056
背景与目的: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方案为晚期大肠癌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本研究观察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CPT—11+5FU/LV双周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的客观有效率及不良反应。方法:2001年5月-2005年3月,37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接受FOLFIRI方案一线治疗。化疗剂量为CPT—11 180mg/m^2静脉点滴第1天,亚叶酸钙(LV)200mg/m^2静脉点滴第1、2天,5.FU400mg/m^2静推第1、2天,5-FU600mg/m^2持续泵注44小时第1、2天,14天为1周期。结果:36例可评价疗效患者有效率为41。7%。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占总人数的35.1%和8.1%,4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Ⅲ度迟发性腹泻发生率为8.1%:结论: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方案(FOLFIRI)是一线治疗晚期大肠癌安全而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和观察伊立替康(CPT-11)联合氟尿嘧啶(5-FU)与亚叶酸钙(LV)双周方案(FOLFIRI)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对56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FOLFIRI双周方案治疗,剂量为CPT-11180 mg/m2,静脉滴入90 min,d1,LV 200 mg/m2,静脉滴入,d1,d2,5-FU 400 mg/m2,静脉推注,d1,d2,5-FU600 mg/m2,持续静脉滴入22 h,d1,d2,14 d为1个周期.54例可评价疗效,CR 1例,PR 17例,SD 23例,PD 13例,有效率33.3%.不良反应主要为延迟性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胆碱能综合征.初步研究结果提示,FOLFIRI双周方案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肯定,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我科2009年1月.2010年7月收治30例晚期胃癌患者以伊立替康联合氟尿嘧啶、亚叶酸钙双周(FOLFIRI)方案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CPT-11:180mg/m^2静滴60.90mind1;CF:200mg/m^2静滴2hd1,d2;CF静滴结束后立即5FU400mg/m^2静脉推注d1;5-FU:600mg/m^2持续微泵静脉推注22h,d1,d2。每2周重复,28天为1个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不足2周期的观察毒性,获CR及PR患者4周后确认。结果全组29例可评价疗效,CR4例(13.79%),PR10例(34.48%),SD11例(37.93%),PD4例(13.79%)。有效率RR(CR+PR)14(48.27%);不良反应较轻,以I,II度多见。结论以CPT-11为主的(FOLFIRI方案)一线化疗晚期胃癌具有较高的疾病控制率,且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可控制,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FOLFIRI方案治疗化疗后进展的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32例化疗后进展的晚期大肠癌患者,予FOLFIRI方案化疗,伊立替康(CPT—11)180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CF)200mg/m^2静滴第1~2天,5-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注第1~2天+5-FU600mg/m^2持续静脉滴注22小时第1t2天,2周重复,连用3周期以上。按照WHO实体肿瘤近期客观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全组32例均可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22例,进展4例,客观有效率为18.8%,平均疾病进展时间6.2个月,中位生存期9.0个月。毒副作用主要是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延迟性腹泻及白细胞减少,多为Ⅰ/Ⅱ度。结论FOLFIRI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好,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