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脾肾两虚兼湿热瘀毒”论治少弱精子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宾彬  王杰 《西部中医药》2010,23(7):36-37
少弱精子症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脾肾两虚为本,以湿热瘀毒为标,临证时宜补虚泻实,补脾肾之不足,泻湿热瘀毒,方能取效。  相似文献   

2.
中风病标实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其病责在肝胃气机失常;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病变主要责之脾肾,因此,邪实治在肝胃,正虚调补脾肾便是中风病证治的基本规律。由于标实本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又常相兼并用。  相似文献   

3.
肾病综合征病机为脾肾不足、水湿停聚、痰瘀交阻。益肾汤攻补兼施,以补为主,共奏健脾益气、补肺温肾、活血通络、利水消肿之功。既补脾肺肾之不足,又泻肺脾肾之实邪,使本虚得补,标实之邪得祛。与四联疗法结合,减少并发症,缩短激素用药时间,预防感染,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4.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15-918
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前列腺,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本病与脾、肾、肝、心、肺及膀胱、睾丸、附睾等脏腑、器官相关,由湿热外邪侵袭下焦、蕴积膀胱;或脾失健运、湿浊内蕴下焦,郁结于精室;或肝气郁滞、败精郁滞精室;或肺肾气虚、水液停滞膀胱,进而影响到精室而发生精室瘀滞、增生。脾肾之虚是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本虚标实贯穿本病的整个过程。治疗上选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针刺、刺血、拔罐、按摩等多种方法并用。针药结合、二便同调,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5.
沈智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31-1632
近年来 ,笔者从肌营养不良患者肌群萎缩无力与肌肉假性肥大等主要临床症状出发 ,从体虚毒滞、痰瘀交阻立论施治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1 中医学认识病因与发病 本病起因于先天禀赋不足 ,肝肾亏虚。若后天失予调养 ,则致肝脾肾三脏虚损而发病。病情可因劳倦、外感寒湿、情志刺激等因素而加重。一般初期即表现为虚象 ,有脾肾两虚和肝肾阴虚等 ;久病则出现肝脾肾俱虚 ,痰、瘀、毒邪留著 ,以致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候。本病病位以肝、脾、肾为主 ,也可累及心肺。病机 本病多起因于本虚 ,正虚无力御邪 ,导致病邪滞着 ,日久形成本虚标实、…  相似文献   

6.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7.
张睿华 《河南中医》2012,32(6):715-717
肾性贫血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亏虚,络脉不荣为本,毒邪瘀阻,络脉不通为标.其“络病”的病机特点为血失濡养,肾络失荣;血溢络外,肾络损伤;浊毒蕴结,肾络瘀阻.治疗时应补脾益肾,解毒泄浊;气血双调,养血祛瘀;并注重使用血肉有情,虫蚁搜剔之品.  相似文献   

8.
石白  殷海波  张锦花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196-1197,1209
中医学认为,痛风的成因与五脏相关,五脏相生相克,“久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脏”,至正邪相争、脾肾功能失调引起本病发生.临床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以肝肾亏虚、脾失健运为本;风寒湿热、痰浊、血瘀痹阻经脉为标.治疗上,或为急、慢性辨,急性期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慢性期健脾益肾;或为脏腑辨,在脾宜健,在肾宜助,在肝宜疏,在心宜养,在肺宜宣,以达化湿浊、行气血、祛瘀阻、通水道之功.临证时亦常针对痰浊、血瘀之不同,随证参用化痰泻浊,祛瘀通络之法.  相似文献   

9.
徐福松辨治男子免疫性不育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劲松 《中医杂志》1996,37(10):589-590
江苏省中医院徐福松教授,对男性免疫性不育诊治,颇有心得。他认为本病有虚实之别,其虚因于脏气不足,其实起源湿热、痰浊、瘀毒等邪内扰。病位首在肝肾,次在脾肺。临证中“补虚”则补益阴阳气血,以填养精室,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稳定调节免疫功能;“泻实”可消除破坏免疫平衡诸多因素,清理生精之所,畅达输精之道,使抗体消失,施精成孕。其常用治法有如下4法:  相似文献   

10.
崔云教授认为遗精的发生与心、肾两脏密切相关,心血不足、心脾两虚,则心神不安,夜梦遗精;肾虚不固、精关不藏,则精液妄泄;肾水不足、心火妄动,则水火失济,精液遗泄。火热之邪或湿热之邪循经下扰精室,痰瘀阻滞于精室,开合失度也是导致遗精的常见原因,临床亦需重视。治疗上常灵活采用滋阴、补肾、宁心、安神诸法,以使精安于位,闭藏而不妄泄,临床常用三才封髓丹加味治疗心肾不交型遗精,以归脾汤化裁治疗心脾两虚型遗精,以清平方加减治疗肾虚不固型遗精。崔云教授思辨灵活,遣方用药味少而精,收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1.
论肝脾的病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肝脾间的病理影响提出当分为肝实传脾、肝虚累脾、脾病及肝的观点来认识。肝实传脾,强调了实则传,虚则不传的观点。对肝之实证肝郁、肝气、肝火、肝阳、肝风、肝寒、肝经湿热、气滞挟饮挟痰挟瘀,认为当分为本气自郁、演变化邪、直中内生挟邪三类,皆可病实传脾。肝虚累脾,当分肝之体用。肝用不足为肝气虚、肝阳虚,肝体不足为肝血虚、肝阴虚。肝气虚则不能疏泄脾土,肝阳虚多累及脾阳,肝血虚不能母气多并有肝郁脾虚,肝阴虚累及脾胃之阴,且多肝阴虚火气有余并有胃火之象。脾病及肝,主要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相似文献   

12.
尿中存在蛋白属于精微外泄。肾炎蛋白尿,一为湿着于脾肾,湿滞血脉受阻,或湿郁化热,热伤血络而出血,血瘀不行。湿与瘀内结,肾气难固,失于封藏,湿瘀迫精外泄。一为脾肾之气不足,脾失统摄,肾失封藏,肾不  相似文献   

13.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残存肾功能的恶化,贫血程度不断加重;严重贫血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贯穿该病始终,脾肾亏虚为本,痰湿、浊毒阻络为标,主要累及脏腑为肝、脾、肾。治疗上当温补肾气与祛浊毒邪兼顾,益气补血并用,肝、脾、肾同治,补虚的同时不忘通腑利湿泻浊,以平补、轻补为主,调畅气机,补而不滞。  相似文献   

14.
钱艺诊治急重症强调明辨病机,四诊合参,并注重培补脾土在急诊治疗中的重要性。血崩正气欲脱,急宜补益气血,培补脾肾;中风风痰阻络,急用虫类药物搜风化痰;霍乱暑湿扰中,急宜清泻化滞;吐血肝脾失调,急当扶脾凋肝。故有必要对其进行整理研究,以保存古籍精华,丰富中医药相关理论,指导现代临床急  相似文献   

15.
金妙文认为,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为本虚标实之证,肝脾肾之亏虚为本,痰邪、瘀毒内滞食道为标。金妙文以运化中焦、固本扶正为原则治疗食管癌术后吞咽困难,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辨治法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属祖国医学“尿血、尿浊、水肿、腰痛、头昏”等范畴。本病主要因外感风热、湿热之邪循经扰肾 ;或脾肾气弱 ,气不摄血 ;或肝肾阴虚 ,虚热灼络 ,血溢脉外 ;或水湿、痰瘀内阻 ,肾微积 ,血不归经所致。气阴两虚为本 ,风热、湿热为标 ,瘀血贯穿疾病始终。笔者临床根据病证标本缓急予以辨证施治 ,收效良好。现将辨治体会介绍如下。1 辨标本缓急IgA肾病常见急性发作活动期和慢性迁延进展期交替进行的表现。急性发作期多因外感风热或湿热之邪。风性轻扬 ,肺先受之 ,故而出现发热、咽痛、咳嗽 ;肾络系于咽喉 ,风热循经下扰 ,肾络受损 ,…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肾损害为肝肾阴虚、脾肾两虚、风阳上扰、瘀血、痰湿。肾元不足是高血压肾损害发生的启动因素和发展的重要原因;脾虚失运是高血压在肾损害转化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肝肾阴虚为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基础;血瘀是高血压肾损害发展的必然趋势;痰湿是进一步加重高血压肾损害的重要因素。治疗以肾虚为根本,补肾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分期辨证施治。早期以肝阳上亢或肝肾阴虚为主,治以滋阴潜阳、补肾通络;中期以脾肾气阴两虚,痰湿阻络为主,治以补脾益肾,祛湿化痰;晚期以脾肾衰败,阴阳俱虚,痰瘀互结为主,治以温补脾肾,活血化瘀,祛湿化浊。  相似文献   

18.
劳淋为久病痼疾,病程缠绵反复、迁延难愈。膀胱湿热乃致病因素,脾肾亏虚为病理基础。脾肾亏虚为本,脾肾二脏的盛衰决定着本病转归。治以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加减。脾气得充,肾气得复,膀胱气化通利,水道通畅,纵有湿热之邪亦不足为患,可正胜邪去,疾病向愈。脾肾安和是治疗劳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浅谈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属精病,病位在肾,精室瘀阻,为病机关键。湿热浊毒,瘀滞精室是主要病机。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是主要措施,辅以行气活血化瘀、补精培元,益肾通窍为治则。可与奇经结合治疗,补以血肉之品,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尿蛋白作为一个肾脏损伤的重要标识,伴随着肾脏病发生、发展的各阶段。从中医角度分析,蛋白尿的病机可概括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而三脏的病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期间可累及肝脏;标实为外感风寒之邪,内生湿、毒、瘀之实累及肾络,二者相互影响,脏腑藏泻失司,则致精微物质失固,表现为蛋白的漏出。皮持衡教授从肺脾肾三脏入手,按肺脾气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瘀毒内阻辨证论治肾性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