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返流性食管炎的首次手术治疗失败率相当高.作者在再手术时注意到解剖变异常是导致手术失败的原因.因此,作者在36具未经胸腹部手术的新鲜尸体上考察了食管裂孔、下段食管、胃底、胃体和肝左叶的解剖,并讨论了解剖变异与手术后并发症的关系.可能对手术有影响的解剖变异之一是胃底的外形和大小.作者以食管、胃底交角(His角)和胃短动脉最上支为基线测定了胃底的高度,发现约1/3的病例胃底高度在2.5cm以下,胃底呈平坦的拱形,使胃  相似文献   

2.
逆行高选迷走神经切断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选择迷走神经切断术(HSV)后溃疡复发率高的原因,(1)迷走神经的解剖变异,(2)手术操作困难,均可导致胃底,体神经的分支切断不完全,针对该原因我们设计一改进HSV,1990年9月起实验研究,采用HRP神经逆行追踪等证明设计手术切断胃底,体迷走神经支配完全,胃窦“鸦爪”支迷走神经保留完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4年1月对75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出血病例行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时使用“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治疗的结果。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75例手术无吻合口瘘发生,吻合口狭窄3例,术后复发出血2例,手术死亡1例。结论“围巾式”食管-胃吻合术可减少食管下段及胃底切除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25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0余年,加重7个月入院。1周前在当地医院行X线钡餐检查提示“胃底包块”。患病以来体重无明显变化,腹部检查无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发现胃底一充盈缺损,边界清楚,直径约3cm(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5年7月开始开展腹腔镜胃手术,目前已经开展了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胃迷走神经干切断术、胃高选迷切术、胃空肠吻合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远端癌根治术、胃底贲门癌根治术、胃楔形切除术、胃间隔捆扎减肥术、胃旁路减肥术、胃束带减容减肥术、全胃切除术、胃底折叠术等各种腹腔镜胃手术250余例,效果良好,总共发生了4例严重手术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的所在医院,芬兰Tampers大学医学院自1964年采用胃底折叠术治疗胃食管反流疾病以来,至1995年已施行793例手术,从1993年起更开展了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全组病人平均年龄sl岁。剖腹手术744例,计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594例、加作迷走神经切断和幽门成形术10o例、Floppy-Nissen胃底折叠术38例和Toupet半胃底折叠术12例。49例腹腔镜手术均作Nissen-Rossetti胃底折叠术。剖腹手术有2例死亡(0.3%),均发生在1983年以前,188例发生并发症(23%)。腹腔镜手术未发生死亡,但7例有并发症(14.2%)。在剖腹手术的并发症中以…  相似文献   

7.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部分病人胃底静脉曲张极为严重,形成胃底静脉瘤样帅张,术后再出血的处理困难。我们采用手术捆扎处理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对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膜转移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胃底贲门癌患者对照组25例单纯手术,化疗组46例手术加术后腹腔温热灌注化疗。结果 化疗组2年及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腹腔2年及3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胃底贲门癌术后腹腔温热灌注疗,对于防治肿瘤腹膜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7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例。结果 在7例胃底坏死穿孔中,并发大出血3例,低钠低氯血症6例,左胸腔感染1例。死亡4例。分别死于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左胸腔严重感染、气液胸;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结论 并发胃底坏死穿孔的原因中有些与手术方法和技术有关,有些与胃的损伤、胰腺损伤有关。早期无腹膜炎的胃瘘,应避免再手术。  相似文献   

10.
带血管前壁游离皮管行颈部食管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8岁,1989年7月服入浓硫酸,当时以胃灼伤,行胃切除手术,术后不久进食仍然困难,检查为食管化学灼伤后狭窄,1991年5月在西安行结肠代食管手术,术后不到三个月吞咽困难,不能进食,最后滴水不入,遂行胃造瘘术,维持至1992年5月,又行食营结肠颈部吻合处成型手术,术后不久仍滴水不进,而于1993年底来沪,行颈部原手术处探查,发现颈部食管闭塞,口咽底与原结肠缺失3cm,难以用一般成型手术解决进食问题,预约第二年再来就医,1994年底再次来沪,咽底检查:食管开口变形,两披裂疤痕愈合,食管镜不能入食管腔,由胃造瘘处空…  相似文献   

11.
贲门失驰缓症术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理论手术。方法:回顾性分析66例贲门失驰缓症病人的治疗效果,评估手术方式与其疗效的关系。结果:单纯Heller肌层切开术15例,Heller 手术附加Belsey Mark IV胃底折叠术17例,自行设计的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34例,全组随访3年以上,失访3例按无效计算,疗效优,良占91.2%(60/66),单纯Heller手术病例术后复发3例(3/15,20.0%),发生反流性食管炎4例(4/15,26.7%),Heller手术附加Belsey MarkIV胃底折叠术发生反流性食管炎2例(2/17,11.8%),膈裂孔疝1例(1/17,5.9%),而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无复发及反流,全组无手术死亡及其它并发症。结论:改良Heller手术附加胃底折叠术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2.
例1.男性,因中上腹痛伴恶心、呕吐、低热2月,于外院就诊近半年。外院B超发现“脾囊性肿块压迫胃底”。拟诊“胆道感染,脾囊肿”于1986年11月转入本院。复查B超拟为“胃外囊性肿块”。GI检查发现胃大弯侧有一压迹,系胃外肿块所致。CT扫描示: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杨镇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5,25(11):702-704,T0001
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合理的手术方式,我们已经对该术式做了初步的介绍[1,2]。“有效”是指断流彻底,本术式主张贴着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浆膜的外膜,逐一离断所有进入下端食管壁和胃底贲门区胃壁的各支穿支血管,因而可完全彻底地消除形成食管胃底静脉  相似文献   

14.
“三合一”手术治疗门脉高压大出血胜利油田第五医院(256606)刘玉东惠民地区人民医院李光志自1977年8月至1992年3月我们对33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大出血患者,施行了脾切除,胃底横断再吻合,胸骨后胸膜外带蒂大网膜转移术(简称三合一手术)、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胃憩室是消化道憩室中最少见的,笔者所在科室近两年来通过胃肠钡餐检查发现3例胃底憩室。其中l例胃底憩室病灶巨大,合并憩室炎及穿孔。  相似文献   

16.
作者分析1994~1998年施行抗反流手术48例的失败原因,术前均已作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吞初试验、测压、24,、时食管pH监测,观察下端食管括约肌部位、压力、松弛以及蠕动。手术有剖腹和腹腔镜两种。分离粘连,游离胃痛,闭合膈肌脚,行部分或完全胃底招迭术。如食管胃连接处仍位于裂孔上方,按CollisNissen技术延长食管。按Skinner分类将病例分成:症状与食管排空缺陷有关,与胃底机能不全有关.两者兼有以及其他类型,按标尺0~4划分症状程度。结果(-)评估ZI例曾作腹腔镜抗反流手术,计Nissen胃底槽连术19例和Hill胃底招迭术2例。…  相似文献   

17.
腹腔镜技术治疗食管裂孔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裂孔疝的手术步骤包括两部份:食管裂孔的整形和胃底折叠术,后者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步骤。传统的手术方式有经胸的Mark1V、经腹的Nissen、Toupet、Hill、Dor等各类胃底折叠术。经胸手术切口大、心肺干扰重、麻醉要求高,且大多只能完成食管裂孔的修复,而实施胃底折叠术则需在膈肌上另行切口,对呼吸功能影响较大;经腹手术虽然减轻了心肺干扰,但在膈顶操作空间小,切口较大,很多病人在疾病早期因担心手术创伤而不愿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脾亢进的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肝豆状核变性伴有严重脾机能亢进病人的疗效,对150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中9例行脾切除及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病人的疗效进行了分析,发现术后白细胞和血小板回升至正常,消化道出血控制,病人能继续驱铜治疗,神经系统症状改善。结果提示:脾切除和胃底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严重脾机能亢进时重要的辅助治疗措施,持续驱铜治疗和围手术期控制出血倾向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9.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4,自引:2,他引:74  
手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gastroparesis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3%的腹部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胃瘫,占整个胃瘫综合征发病率的19%。由于胃瘫发生后,通常持续的时间都比较长,因此逐渐受到外科医生的重视。胃瘫综合征是一种以胃流出道非机械性梗阻为主要征象的功能性疾病,以前曾称为“胃无张力症”、“胃滞留”、“胃潴留”等。近年来也有作者提出以“胃麻痹”冠名或按照英文字面翻译成“胃轻瘫”。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在程度上与腹部手术引起的胃瘫有很大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享建立用猪作腹腔镜抗反流手术动物训练模型的经验.方法 对6头小猪全身麻醉下进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Nissen胃底折叠术,Toupet胃底折叠术,Dor胃底折叠术.记录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手术步骤、手术重点、技术难点,注意事项等.结果 成功完成腹腔镜食管裂孔疝修补术6次,Nissen胃底折叠术6次,Toupet胃底折叠术6次,Dor胃底折叠术6次.均未出现严重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随着训练次数明显缩短.结论 腹腔镜抗反流手术猪动物训练模型的建立是可行的,手术具有可逆性、可重复操作性等特点,可以为外科医生提供极佳训练机会,明显缩短掌握手术技术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