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综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证型研究进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分为热毒炽盛、痰湿瘀阻,脾肾阳虚、气血不足、肾精亏虚等多个证型。现代研究发现证型与代谢组学、生长因子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s,MDS)是一组以难治性血细胞质、量异常和高风险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为特征的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血瘀证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寻找冠心病(CHD)血瘀证患者内源性代谢分子标记物.方法 收集CHD血瘀证患者48例、CHD非血瘀证患者52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运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代谢产物,对代谢物定性分析后,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蒙特卡罗树法(MCTree)对各组代谢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受试者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种类无差别,总计46种.定量单变量t检验结果显示,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32种代谢物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HD血瘀证组与CHD非血瘀证组比较,胆固醇含量升高,木糖醇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ree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与CHD患者血浆代谢物完全分离,对二者分离贡献最大是L-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丝氨酸,且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之间有明显分离趋势,44种物质对分类有显著影响.结论 血浆GS-MS代谢图谱能有效的从健康人中区分出冠心病患者、从冠心病患者中区分出血瘀证患者,这些含量存在差异和对分类有贡献的物质可能是CHD血瘀证诊断和辨证的潜在代谢标记物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4.
吴洁雅  王婧  马薇  李蕊白  侯丽 《北京中医药》2023,(11):1197-1203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的修订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evised,IPSS-R)与中医证型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日—2021年9月30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血液肿瘤科收治的80例MDS住院患者,对IPSS-R指标(血红蛋白水平、中性粒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细胞遗传学)及中医证型(正虚证型、邪实证型)和舌象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明确其相关性。并对其中32例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分级与IPSS-R积分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IPSS-R与中医证型分布方面,不同IPSS-R患者正虚均以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为主,然而中危+高危+极高危患者相比极低危+低危患者,脾肾阳虚比例大幅上升。舌质方面,随着IPSS-R积分增加,淡红舌比例下降,其他舌质(包括淡白、淡紫、红舌)比例上升。血细胞减少与中医证型分布方面,单系血细胞减少的患者以气血两虚、气阴两虚为主(分别占12/33和10/33),双系、三系血细胞减少的患者脾肾阳虚证型比例较单系血细胞减少增加。在单系血细胞减少患者中,血红蛋白减少者以“无”邪...  相似文献   

5.
张文静  王沁 《辽宁中医杂志》2020,47(12):126-129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患者西医WHO分型与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1月—2019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血液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02例,收集基本信息资料,进行中医辨病及辨证分型和西医WHO分型,分别统计患者例数,采用卡方检验和对应分析来分析MDS WHO分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中医证型中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最多见,占68.63%(70/102); WHO分型中MDS-EB-1型最多,占31.37%(37/102),不同中医证型之间WHO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应分析提示MDS患者WHO分型与中医证型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与MDS-U型、MDS-5q-型、MDS-SLD型关系最为密切,距离相对值为0.786;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MDS-RS型、MDS-MLD型关系最为密切,距离相对值分别0.315、0.458;邪热炽盛、毒瘀阻滞证与MDS-EB-2型关系最为密切,距离相对值为1.257。结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气阴两虚...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心血管疾病。代谢组学为研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冠心病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对冠心病中医证型的代谢组学特征进行分析总结,有助于完善代谢组学的异常生物标志物谱库,对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型及疾病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医对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机基本取得共识,主要责之于"脾、肾",脾肾亏虚为本,瘀毒阻络为标。根据常见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气血两虚证、气阴两虚证、阴虚内热证、阴阳两虚证、瘀毒内阻证等5种证候;中医治疗可与疾病分期相结合,疾病早期以扶助正气为主,在后期加强解毒祛瘀。针对MDS的慢性发病过程,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与特色,推广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延缓白血病转化速度与降低白血病转化率的中药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及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自噬性组蛋白密码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将MDS患者分为正虚毒蕴组、毒盛正虚组,将健康人群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自噬囊泡,流式细胞术检测BMMNCs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MMNCs组蛋白密码表达情况。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正虚毒蕴组、毒盛正虚组BMMNCs自噬囊泡数量减少(P<0.05);与正虚毒蕴组比较,毒盛正虚组BMMNCs自噬囊泡数量进一步减少(P<0.0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正虚毒蕴组BMMNCs的甲基化修饰[组蛋白H3亚基27号赖氨酸甲基化(H3K27me)、组蛋白H4亚基16号赖氨酸甲基化(H4K16me)]表达水平升高(P<0.05),乙酰化修饰[组蛋白H3亚基4号赖氨酸乙酰化(H3K4ac)、组蛋白H3亚基9号赖氨酸乙酰化(H3K9ac)]表达水平降低(P<0.05),毒盛正虚组BMMNCs的H3不同位点及H4位点的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P<0.05),乙酰化修饰[H3K4ac、H3K9...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的血清代谢组学变化情况,找出其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方法:检测4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及40例健康人的血清标本,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非靶向法进行代谢组学分析其异常代谢物及代谢产物。结果:共纳入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样本进行检测,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与健康人的显著差异代谢物32种,关键代谢通路共4条;蕨内酰胺、烟酰胺、次黄嘌呤、乙酰肼、7-甲基鸟嘌呤、苯丙氨酸、三丙酸甘油酯、左旋缬氨酸、左旋正亮氨酸、谷氨酸、乙醇酸、花生四烯酸、α-D-葡萄糖及肌酐等代谢物可作为鉴别二者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涉及的关键通路包括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嘧啶代谢,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谷胱甘肽代谢等。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气虚血瘀患者与健康人血清代谢组分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相关研究对探求其生物学本质以及中医“证”的实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病因病机认识、临床治疗研究和实验研究等方面,系统总结了近年来中医药对本病的研究进展,并对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辨证论治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MDS患者43例,辨证分为肝肾阴虚与脾肾阳虚2个证型,接受复方青黄散治疗2个疗程,分析2个证型患者在遗传学、危度分层、基因突变等精准指标下的客观化差异以及对复方青黄散的治疗反应。结果:1)2个证型患者临床特征:a.MDS亚型:脾肾阳虚组RAEB患者(5/31)显著高于肝肾阴虚组(0/12)(P0.05)。b.遗传学:脾肾阳虚组预后好的核型(正常核型、+8、-Y)患者比例(22/31,)明显低于肝肾阴虚组(11/12)(P0.05)。c.危度分层:脾肾阳虚组低危患者比例(4/31)明显低于肝肾阴虚组(3/12)(P0.05)。d.基因测序:脾肾阳虚组合并突变者(11/14)较肝肾阴虚组(1/4)多见(P0.05)。2)患者对复方青黄散的治疗反应:患者总有效率为90.69%。a.有效率:脾肾阳虚组(30/31)显著高于肝肾阴虚组(9/12)(P0.05)。b.外周血细胞计数:脾肾阳虚组HB、NEUT显著升高(P0.05)。输血量:48%患者摆脱输血(12/25)。2组患者人均月输血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遗传学、危度分层以及基因测序等层面上,脾肾阳虚型MDS较肝肾阴虚型更容易伴随预后较差的客观指标,但脾肾阳虚型患者对复方青黄散的治疗反应好于肝肾阴虚型。辨证分型有利于提供精准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性的建议.方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出的相关文献从主要研究方向、研究机构、作者及合作关系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相关文献增长数量从2010年后稳定在每年10篇以上,虽有波动,但整体仍呈现上升...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分型辨治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恶性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根据IPSS系统,运用中药分型辨治MDS,低危型MDS(IPSS低危/中危-1型),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同时佐以少量清解邪毒之品;高危型MDS(IPSS中危-2/高危型),重用解毒化瘀,兼以健脾益肾、益气养血;同时,治疗中注意急则治其标,时时固护胃气,辨病辨证相结合,临床取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在中医中药领域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中良  胡庆禧  李剑  周怡 《河南中医》2015,35(1):204-206
代谢组学采用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医系统理论相一致,其从代谢网络的终端代谢产物来反映生物机体的功能,以了解各种干预因素对生物机体产生的代谢变化,可以识别"证"相关的特征性代谢物,以揭示"证"的本质和相关中药的作用机制,这与中医的整体理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5.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与机体所处环境之间联系的重要方法,与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处,为研究复杂的中医理论和中医药的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平台.目前采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药、中医理论的工作正在开展,有望在中医药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的组成部分,能准确的反映出生物体实时的代谢情况.中医证型是中华民族传统医学的产物,是疾病发展阶段的病理概括.中医的现代化离不开中医证型的标准化研究,而中医五脏疾病分类可以探索中医分型辨证中较为客观的规律.代谢组学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与中医理论的整体观、辨证观高度契合.近年来,利用代谢组学技术在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入院时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2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收治的5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信息、现病史、既往史、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分析其中医证候及卫气营血辨证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男32例(64.0%),女18例(36.0%);年龄3~79岁,平均年龄(40.0±18.4)岁,入院前平均病程为(3.2±2.5)d,平均潜伏期为(5.0±3.5)d。处于卫气分阶段34例(68.0%),气分阶段14例(28.0%),营分阶段2例(4.0%),其中挟湿者44例(88.0%)。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者多见于卫分证,胸部X线片提示双肺炎性反应多见于营、气分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分证较之卫分证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淋巴细胞计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多以发热、咳嗽为入院时的主要症状,湿邪是此次病机的关键因素,发病主要以卫分证阶段和气分阶段为主,部分进展至营分阶段,早期治疗可选用辛凉清轻宣透之品,注重祛湿治疗,不可过用苦寒。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1153-1156
目的:研究泰国部分地区不寐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填写,收集泰国曼谷、呵叻府、孔敬、春武里、清迈5个地区不寐患者的相关信息及病情资料,运用频数描述以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总结泰国不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通过对324例患者的数据总结分析,结果显示泰国不寐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比例约为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医证型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以及痰热扰心证,在全部证型中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占比最大,分别为31.48%和27.78%;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心肾不交证者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SQI由大到小依次为心肾不交证、肝火扰心证和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和痰热扰心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虚证患者的PSQI略高于实证患者,分别为(13.19±2.48)和(12.22±1.97),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泰国部分地区不寐患者中医证型以心肾不交证和肝火扰心证最多,其睡眠质量心肾不交证者最差,总体上虚证者与实证者的睡眠质量无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中医证候规律,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119例艾滋病带状疱疹患者,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感染途径、不同CD4水平与证候类型之间的关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探讨艾滋病带状疱疹的中医证候规律。结果:艾滋病带状疱疹发病在不同年龄、性别、感染途径、CD4水平、证候类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HIV感染的任何阶段,主要证型有肝经郁热证和脾虚湿蕴证。其发病主要由疫毒引起,CD4越低发病率越高,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959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EMs) 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 【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1月就诊于中 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 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EMs患者959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分析其中医体质分布情 况、兼夹体质的关联关系以及与年龄、合并痛经的关系。 【结果】(1) EMs患者的体质分布占比由多到少依次为阳虚质65.1% (624/959) 、气郁质58.4% (560/959) 、气虚质52.8% (506/959) 、血瘀质44.2% (424/959) 、痰湿质42.5% (408/959) 、湿热质 41.9% (402/959) 、阴虚质39.6% (380/959) 、平和质26.8% (257/959) 、特禀质16.6% (159/959) ;患者中单一体质者较少,占比 为20.2% (194/959) ,兼夹体质者居多,占比为79.8% (765/959) 。 (2) 基于Apriori算法的关联规则挖掘结果发现相关规则33条, 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阳虚质、血瘀质-气郁质是其中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 (3) 与35岁及以下患者相比,35岁以上患 者中血瘀质所占比例较大 (P<0.05) ;与无痛经患者相比,合并痛经患者各偏颇体质占比均增加、平和体质占比减少 (P< 0.05或P<0.01) 。 【结论】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血瘀质是EMs患者的高发体质类型,EMs患者中医体质兼夹现象普遍存 在,较单一偏颇体质更为常见;从温阳、解郁、益气、活血角度管理EMs,及时纠正偏颇体质,防止疾病进展,可有效发挥 中医体质调理的“治未病”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