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于韬  罗娅红  李森  邱岩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458-146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进展期大肠癌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经手术治疗的进展期大肠癌患者16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和纤维大肠镜检查。其中42例经新辅助化疗后再次行16层螺旋CT检查并行手术治疗。阅CT图像,诊断病变的Borrmann类型、T-分期,判定新辅助化疗疗效,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应用MSCT判定进展期大肠癌Borrmann分型的准确率为95.8%(P<0.01);判定T-分期的准确率为82.4%(P<0.05);判定新辅助化疗疗效准确率为88.1%(P<0.05)。结论:MSCT影像因反映了进展期大肠癌的生物学行为,而与病理所见具有一致性。MSCT在诊断进展期大肠癌的Borrmann类型、T-分期、新辅助化疗疗效上具有明显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骨肿瘤患者,先经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后经MRI诊断.观察并记录2种诊断方式对骨肿瘤的确诊率,对恶性骨肿瘤临床分期确诊情况,评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骨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确诊率为88.8%,MRI确诊率为73.8%,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确诊率明显高于MRI(P<0.05).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恶性骨肿瘤进行临床分期与病理、X线联合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可以准确诊断骨肿瘤病理性质,也能有效确诊恶性骨肿瘤的临床分期,为后续手术提供临床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在胃癌TNM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宁  罗娅红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6):551-552,55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6例胃癌,术前均进行了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比分析MSCT对胃癌术前分期的准确度。结果106例胃癌,T分期总的准确度为70.75%(75/106),N分期总的准确度75.47%(80/106),M分期总的准确度为96.23%(102/106)。结论MSCT三期增强扫描对胃癌术前TNM分期准确度较高,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任刚  朱铭 《肿瘤》2006,26(4):393-395
本文对胃癌多层螺旋CT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归纳和分析,着重阐述了胃癌CT检查的准备、体位、参数设置、胃癌的一般表现、术前分期、术后处理技术及限度及对胃癌分型的价值等。目前研究重点是CT的术前分期,随着多层螺旋CT的出现,三期动态增强扫描不仅可以检出胃癌,而且对胃癌分期的准确性较高,现阶段已成为胃癌术前分期首选的检查方法。但CT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不大,术后复查首选螺旋CT门静脉期单期增强。  相似文献   

5.
Wang XM  Wu LB  Zhang YT  Li ZJ  Liu C 《中华肿瘤杂志》2006,28(11):876-87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结肠淋巴瘤的价值。方法对16例结肠淋巴瘤患者进行MSCT动态增强扫描,并观察分析MSCT轴位图像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及CT仿真内窥镜(CTVE)等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同时行双对比钡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果16例结肠淋巴瘤患者中B细胞型淋巴瘤14例,MSCT动脉期增强扫描见病灶呈轻、中度均质强化,诊断为结肠淋巴瘤;T细胞型淋巴瘤2例,MSCT动脉期增强扫描呈中度不均质强化,诊断为结肠癌。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87.5%,高于双对比钡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结论MSCT动态增强扫描结合后处理图像在结肠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其诊断符合率高于双对比钡灌肠检查和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在结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19例结肠癌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分析患者术前影像学诊断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扫描,并将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以手术病理TNM分期结果作为金标准,多层螺旋CT诊断T1期、T2期、T3期、T4期符合率分别为64.29%、76.19%、80.0%、85.71%,总体符合率为75.63%。多层螺旋CT诊断N0期、N1期、N2期符合率分别为81.25%、90.28%、86.67%,总体符合率为87.39%。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对结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符合率高,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原发性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卵巢肿块患者110例,均行MSCT检查,并与病理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110例患者中,良性肿块患者42例,恶性肿块患者68例;CT诊断与病理结果一致性Kappa值为0.584,P<0.05,CT诊断卵巢恶性肿块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  相似文献   

8.
脑膜瘤是临床常见的颅内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脑胶质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1],其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表现与其他颅内良恶性肿瘤有相似之处,常造成诊断困难。现就我院2003年2月至2008年3月收治并确诊的23例脑膜瘤的征象作一分析,探讨脑膜瘤MSCT的诊断价值。1材料  相似文献   

9.
三维螺旋CT成像技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hu Q  Shen L  Li J  Shan J  Song ZH  Li J  Yang BQ  Jin ML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4):234-238
目的评价三维螺旋CT(3DCT)在进展期胃癌(AG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连续检查54例AGC患者.3DCT采用容积重建技术,选用3种方法,即仿真内窥镜(VE)、剪辑体积块(CVB)、总和投射(RS),并行螺旋CT增强扫描(2DCT).分析评价病变显示情况、显示病变形态的能力、Borrman分型、伪影和滞留液.结果 (1)病变显示情况以CVB较佳,完整显示达88.9%,与VE(50.0%)和RS(38.9%)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2)显示病变形态的能力(准确性)除VE评价溃疡为87.5%、RS评价黏膜和溃疡分别为84.4%和81.6%外,3DCT的3种方法和2DCT在各项均>90.0%,VE评估2DCT难以连续和正斜面显示的黏膜面异常可达95.8%.仅在评价溃疡方面,CVB与RS、2DCT与RS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3)Borrman分型VE符合率为83.3%,CVB为79.6%,RS为72.2%,2DCT为 88.9%. 2DCT与RS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合3DCT的3种方法(85.2%)与2DCT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4)伪影和滞留液呼吸伪影仅见于3DCT,RS少见,VE和CVB较多,RS与后二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3DCT可见少量滞留液,但不影响诊断.结论 3DCT能够增加对AGC的诊断信息,显示病变以CVB为首选,观察黏膜面以VE为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转移及肌层浸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5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均接受MSCT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SCT检查分别对子宫内膜癌分期、转移、肌层浸润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 全部15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经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泌尿系成像(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MSCTU)在尿路上皮癌患者随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006年1月~2010年7月我科共行2800例MSCTU检查,其中413名尿路上皮癌患者术后随访共行466例MSCTU检查,包括平扫、肾实质期和排泄期三期扫描。顺序注射造影剂100ml(370mgI/ml)和100m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均为4.5ml/s。对MSCTU轴位及三维后处理图像进行前瞻性诊断,以评价是否有肿瘤复发。分析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参考标准为病理学结果和随访临床资料。结果对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术后随访中,MSCTU诊断肿瘤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0%、99.0%、97.1%、97.2%和97.1%。结论MSCTU对随访尿路上皮癌患者肿瘤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胃肠道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2年2月到2016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胃肠道淋巴瘤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经病理确诊的消化道其他类型肿瘤72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与多平面重建技术分析,判断鉴别诊断效果.结果:观察组常规多层螺旋CT扫描的表现特征与对照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67±0.15)分和(4.59±0.21)分,两两对比无明显差异(t=-0.451,P>0.05).观察组的SD与SNR值分别为7.99±1.34和8.56±1.94,对照组分别为8.78 ±0.99和7.24±0.81,两两对比都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中有2例被误诊为腺瘤与结肠癌,而对照组中有1例被误诊为黏膜相关淋巴瘤.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淋巴瘤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发现病变,而且扫描获取的容积数据资料,可以通过多平面重建技术获得更丰富的信息,有利于进行临床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与高分辨率CT(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HRCT检查,并经针吸组织病理学或(和)手术切除后病理得到最终诊断。观察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和HRCT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观察周围型肺癌患者的多层螺旋CT和HRCT检查的CT征象检出率。结果:243例患者检出周围型肺癌197例,炎性假瘤19例,炎性肉芽肿15例,结核球12例,肺癌的病理类型包括:腺癌114例,鳞癌47例,小细胞肺癌23例,其他类型13例。多层螺旋CT诊断肺癌178例,漏诊34例,误诊15例;HRCT诊断肺癌186例,漏诊19例,误诊8例;多层螺旋CT和HRCT阳性诊断肺癌157例,漏诊43例,误诊3例;多层螺旋CT或HRCT阳性诊断肺癌209例,漏诊6例,误诊18例。多层螺旋CT、HRCT、多层螺旋CT和HRCT、多层螺旋CT或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灵敏度分别为82.74%、90.36%、78.17%和96.95%,多层螺旋CT、HRCT、多层螺旋CT和HRCT、多层螺旋CT或HRCT诊断周围型肺癌的特异性分别为67.39%、82.61%、93.48%、60.87%。HRCT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空泡征、棘突征、细支气管气相、短毛刺征、分叶征等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扫描(P<0.05)。197例肺癌患者CT值增加幅度18~84 HU,平均(35.82±13.74)HU,CT值增加幅度>20 HU的为189例(95.94%),增加幅度超过30 HU的为132例(67.01%),强化均匀的患者153例(77.66%),有21例处于静脉期的时候在边缘点或结节中间出现高密度条状影。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HRCT均是周围型肺癌有效诊断方法,HRCT影像学征象的检出率具有优势,依据影像学征象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AUC均高于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但螺旋CT增强扫描后肺癌CT值增幅明显,对肺癌的确诊具有参考价值,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及心脏和冠状动脉三维重建技术,分析心脏副神经节瘤(副节瘤)的CT表现特征及其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9年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心脏副节瘤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5名患者均进行了心脏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CT特征包括肿瘤位置、大小、形态、强化特征以及与供血动脉关系等。结果心脏副节瘤在MSCT上表现为明显不均匀强化的类圆形肿瘤。5例心脏副节瘤中3例位于主动脉根部,2例与心房关系密切,CT定位与手术定位一致。CT测量肿瘤大小与手术病理测量大致相符。MSCT显示4例主要供血动脉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相符。结论MSCT对于心脏副神经节瘤的定位诊断、大小测量及血供来源判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金剑  白峻虎 《现代肿瘤医学》2017,(13):2148-215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肝癌多期扫描的影像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动脉期、全肝静脉期、病灶平衡期扫描,对照组采用119]多层螺旋CT平扫.观察两种扫描方式在病灶显示率及病灶阳性诊断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组CT动脉期、静脉期、平衡期病灶显示率分别为95.56%、91.11%、95.56%,对照组CT平扫显示率为75.56%,研究组各期显示率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诊断肝癌42例,诊断阳性率为93.33%,对照组诊断肝癌26例,诊断阳性率为57.78%,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不同类型肝癌诊断率方面,研究组对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93.10%、87.50%,对照组对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100.00%、50.00%、20.00%,其中结节型、弥漫型诊断准确率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肝癌进行多期扫描,能够为早期临床诊断肝癌提供更多的影像诊断信息,有助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特别对于结节型、弥漫型等类型的肝癌早期诊断,能够提供更为可靠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灌注技术各常见参数对胰腺肿块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行多层螺旋胰腺灌注检查的患者47例,其中15例为无胰腺疾病的正常患者,16例病理诊断为胰腺癌,16例病理或临床诊断为胰岛细胞瘤。分别采用最大斜率法及去卷积法测量得到正常胰腺、胰腺癌和胰岛细胞瘤的灌注参数值血流量、血容量、达峰时间、渗透性及平均通过时间。比较胰腺癌组与正常胰腺组及胰岛细胞瘤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最大斜率法示胰腺癌组的BF、BV均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癌组的rrrP大于正常胰腺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PM在胰腺癌组和正常胰腺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组的BF、BV明显小于胰岛细胞瘤组,差异非常显著;胰腺癌组的1rrP大于胰岛细胞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M在胰腺癌组和胰岛细胞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去卷积法:胰腺癌组的BF、BV均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胰腺癌组的TTP大于正常胰腺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MTT在两组样本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癌组的BF、BV明显小于胰岛细胞瘤组,差异非常显著;胰腺癌组的MTF、TTP大于胰岛细胞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CT灌注算法的部分参数均能够帮助对胰腺癌与正常胰腺、胰岛细胞瘤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自经手术治疗的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152例,其中结肠癌121例,结肠多发息肉31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16层螺旋CT和纤维大肠镜检查。阅CT图像,诊断结肠癌的Borrmmann类型、T分期;判定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和恶变情况,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依据多层螺旋CT判定结肠癌大体分型的准确率为95.9%;诊断T分期的准确率为81.0%;多层螺旋CT平扫及各种重建影像检出结肠息肉与病理所见具有同一性(P〈0.05)。结论:MPR是应用多层螺旋CT诊断结肠肿瘤中最为实用的基础方法。多层螺旋CT平扫及重建在结肠肿瘤诊断上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肺部肿块患者23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病理诊断为肿瘤样病变35例(肿瘤样病变组)和恶性肿瘤200例(肿瘤组),记录两组的多层螺旋CT特征与三维重建后处理灌注参数,判定诊断价值。结果:肿瘤样病变组的病灶最大径为(3.11±1.24) cm,增强幅值为(27.33±8.19) Hu;肿瘤组分别为(5.68±1.49) cm和(31.40±9.44) Hu,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样病变组的病灶BV、BF与PS值分别为(2.84±1.93) ml·100 g-1、(2.14±1.33) ml·min-1·100 g-1和(12.89±5.29) ml·min-1·100 g-1,都明显低于肿瘤组病灶的(33.87±11.49) ml·100 g-1、(25.39±12.49) ml·min-1·100 g-1和(127.40±34.91) ml·min-1·100 g-1(P<0.05)。在235例患者中,CT判断为肿瘤样病变30例,恶性肿瘤205例,为此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鉴别诊断中敏感性与特异性为100.0%和97.6%。结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处理在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有很好的应用效果,能清楚显示病灶情况,能通过灌注参数进行病情判断,是鉴别肺部肿瘤样病变与恶性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与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6年43例均行EUS和MSCT检查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pNENs患者的临床、影像和病理资料,比较EUS和MSCT对pNENs的检出率和敏感性,并分析EUS和MSCT在肿瘤最大径≥2 cm或<2 cm、功能性或无功能性pNENs诊断中是否存在差异.结果:43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pNENs中,男23例、女20例,年龄(57.2±13.6)岁(28~75岁),肿瘤最大径(2.6±2.1) cm(0.6~7.3 cm),其中19例≥2 cm、24例<2 cm,功能性pNENs 26例、非功能性pNENs 17例.总体而言,EUS和MSCT检出率分别为90.7%(39/43)和69.8%(30/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EUS和MSCT敏感性分别为71.8%(28/39)和73.3%(22/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7).按肿瘤最大径不同比较:EUS和MSCT对肿瘤最大径≥2 cm pNENs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9/19)和100%(1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敏感性分别为73.7%(14/19)和78.9%(1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3).EUS和MSCT对肿瘤最大径<2 cm pNENs的检出率分别为83.3%(20/24)和45.8%(11/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敏感性分别为70.0%(14/20)和63.6%(7/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按肿瘤有无功能比较:EUS和MSCT对功能性pNENs的检出率分别为88.5%(23/26)和53.8%(1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敏感性分别为73.9%(17/23)和64.3%(9/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EUS和MSCT对非功能性pNENs的检出率分别为94.1%(16/17)和94.1%(16/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敏感性分别为68.8%(11/16)和81.3%(13/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4).结论:MSCT对直径≥2 cm 的pNENs检出率和敏感性较好,但对直径<2 cm的pNENs检出率和敏感性较低,有必要联合EUS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