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MRI线性测量与体积测量在Alzheimer病诊断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比较内颞叶结构的MRI线性测量与体积测量鉴别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disease ,AD)患者与正常者的能力 ,同时为AD的临床诊断寻找简单实用的影像学测量指标。方法研究对象包括 32例临床诊断可能为AD的患者和 32例健康老年人。对双侧海马、侧脑室颞角、海马旁回及内嗅皮层进行线性测量和体积测量 ,并对体积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应用判别分析方法获得各线性指标和体积指标诊断AD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 各线性指标经多元逐步判别分析 ,右侧侧脑室颞角高度和右侧内嗅皮层厚度进入判别方程 ,其特异度为 96 9%,敏感度为 84 4%,准确度为 90 6 %;对各标准化体积指标进行多元逐步判别分析 ,左侧内嗅皮层和左侧海马进入判别方程 ,其特异度为 10 0 0 %,敏感度为 90 6 %,准确度为 95 3%。AD患者所有的线性及体积测量指标值与正常对照者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t =- 6 80~ 12 5 3,P <0 0 5 ) ;经检验 ,线性测量与体积测量的Kappa值为 0 779(t=6 2 3,P <0 0 1)。结论 内颞叶结构的MRI线性测量与体积测量对AD的鉴别均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线性测量简单易行 ,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海马结构的MRI体积测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测量中国正常成人海马结构(Hippocampal Formation,HPF)的体积.材料和方法:选择45例中国正常成人(男29例,女16例),用1.0T MR扫描仪进行研究.垂直于HPF长轴做倾斜的冠状面T1加权象,TR/TE500ms/20ms,5mm层厚,无间隔.在每个断面上手工描绘出HPF的边界,计算出双侧HPF的体积,用头颅大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分析HPF体积与年龄、利手及性别的关系.结果:中国正常成人HPF的体积,右侧为2.88cm~3~3.80cm~3,左侧为2.67cm~3~3.15cm~3,右侧HPF大于左侧,HPF的体积与年龄(20岁一49岁)性别及利手无关(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我国正常成人HPF体积数据,可进一步用于颞叶癫痫等病人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随着MRI分辨力的提高,对杏仁核的定量研究已成为现实.影响杏仁核体积测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是其解剖学定界.由于采用的定界标准、成像方式及影像后处理方法等的不同,测得杏仁核的体积有较大差异.就杏仁核体积测量在临床中的应用状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顶叶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顶叶体积改变具有不同的生理和病理意义。MRI可准确测量顶叶体积,是测量脑结构体积的影像学“金标准”方法。本文针对MRI顶叶体积测量及其意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铁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MRI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均证实帕金森病病人黑质铁异常沉积,随着对铁氧化应激损伤认识的深入,铁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MRI是唯一可以在活体定量检测脑铁含量的技术,在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随访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就铁在脑内的代谢、在帕金森病中的病理机制及MRI定量测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大量研究均证实帕金森病病人黑质铁异常沉积,随着对铁氧化应激损伤认识的深入,铁在帕金森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MRI是唯一可以在活体定量检测脑铁含量的技术,在帕金森病的诊断、治疗及疗效随访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就铁在脑内的代谢、在帕金森病中的病理机制及MRI定量测量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正常成人颅腔体积的大小分布,为建立"中国标准脑"提供颅腔体积测量数据.方法 采用全国16家医院多中心临床研究形式,选取18~70岁健康志愿者300名,其中男150名,女150名,按照年龄18~30、31~40、41~50、51~60、61~70岁进行分组,分别定义为A、B、C、D、E组.所有受试者均行三维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T1WI采集图像,并对不同性别和年龄段的颅腔体积分别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女性颅腔体积为(2 429 124.385±255 532.028) mm3,男性为(2 696 425.759±269 059.771) mm3,颅腔体积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79.284,P值为0.000),女性的颅腔体积较男性的小.A、B、C、D、E组颅腔体积分别为(2 617 133.937±300 444.676) mm3、(2 569 966.953±315 781.536) mm3、(2 557 420.101±326 607.557) mm3、(2 565 465.432±243 349.116) mm3、(2 516 984.969±283 908.89) mm3.5组间颅腔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为1.883,P值为0.474).结论 高分辨率MRI能提供较为精确的脑结构图像和测量数据,本研究提供了中国汉族正常成人颅腔体积的参考值范围,为建立"中国标准脑"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帕金森病(PD)以含神经黑色素的儿茶酚胺类神经元进行性坏死为病理特征。神经黑色素敏感磁共振成像(NM-MRI)可以检测颅内神经黑色素的含量,从而对PD进行诊断、鉴别诊断、亚型评估及病情监测。目前PD NM-MRI的临床应用基于不同的成像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包括不同的成像序列、成像维度、磁场强度及评估对象、评估指标、数据分析方法等。就NM-MRI的成像技术、PD的临床应用及其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陈燕生  刘兰祥  李彩英   《放射学实践》2013,28(2):214-215
帕金森病(P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大量变性丢失,而当多巴胺神经元丢失达50%以上时才出现相关临床症状,因此探索一种能早期监测PD病理改变的诊断方法,对其进行提前干预非常必要。本文就近年来MRI在PD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二维化学位移成像(2D CSI)检测帕金森病(PD)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探讨PD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是否变化。评估2D CSI技术检测PD的价值。资料与方法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PD患者26例。从健康志愿者中抽取与PD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26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2D CSI技术检测所有人组对象的双侧豆状核、尾状核的代谢物浓度,包括氮-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复合物(NAA/Cr),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碱复合物(NAA/Cho)以及Cho/Cr比值。比较PD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基底神经节相对应核团的代谢物浓度之间的差异。结果PD组双侧豆状核的NAA/Cho和右尾状核的NAA/Cr、左侧尾状核的Cho/Cr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左侧豆状核Cho/Cr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PD患者的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与正常人有差异。2D CSI作为一种可用于检测基底神经节代谢物浓度的无创伤性的方法,将成为检测正常脑的生理性和病变脑的病理性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尤其是神经元变性性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常规MRI及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方法:对6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生殖细胞瘤的MRI和1H-MR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均为男性,病灶T1WI多呈低或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不均匀斑点、片状及环状强化.1H-MRS表现为胆碱(Cho)峰升高,肌酸(cr)降低,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明显降低.结论: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点,结合1H-MRS,可以提高生殖细胞瘤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Alzheimer病(A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脑组织容积和脑组织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及肌-肌醇(Mi)的特征及异同。材料和方法:对临床确诊的13例AD患者和13例健康老人进行MRI脑组织分割分析,定量研究两组脑实质容积的变化。对两组各11例同时进行了磁共振波谱检查,定量分析两组的NAA、Cho及Mi的水平。结果:MRI脑组织分割分析显示AD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脑灰质丢失,两组脑白质的容积无明显差异。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显示AD组NAA水平较对照组降低,Mi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两组的Chi水平无显著差异。结论:脑组织分割分析能够准确的反映AD患者脑灰质萎缩的范围;MRS能够准确提供AD患者脑部NAA、Cho和Mi的代谢情况,两者结合有助于AD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线性回归方法,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脑白质束扩散张量分析,找出与AD患者神经心理学评分的相关关系并建立回归方程。资料与方法对20例轻度AD患者、30例中重度AD患者以及25名年龄相匹配的正常老年自愿者进行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DTI采用单次激励平面回波成像(EPI)序列,扩散敏感梯度施加在25个不同方向,生成平均扩散系数(MD)、部分各向异性(FA)参数图,结合彩色向量图及纤维追踪图分别测定各白质束的参数值,包括双侧扣带束、上纵束、下纵束、下额枕束、钩束、穹窿体、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各DTI参数与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的回归模型。结果对照组与轻度AD组比较仅穹窿体和左侧扣带束的FA值存在明显差异;轻度AD组与中重度AD组比较穹窿体、双侧钩束、扣带束、下纵束、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及右侧下额枕束的FA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轻度AD组的MD值在穹窿体区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轻度AD组与中重度AD组在穹窿体、双侧钩束、下额枕束、左侧扣带束、右侧上、下纵束、胼胝体膝部及压部均存在MD值的显著差异。回归模型提示穹窿体和左侧扣带束的FA值与MMSE评分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MRI在鉴别多系统萎缩与帕金森病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常规MR在鉴别多系统萎缩(MSA)与帕金森病(PD)中的价值.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诊断为MSA的26例患者常规MR资料,另外搜集经临床诊断为PD的27例患者常规MR资料为对照组. 结果 12项MR表现中,幕下的MR表现有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桥脑高信号、小脑萎缩、小脑中脚萎缩、延髓萎缩、桥脑萎缩、第四脑室扩大、桥前池扩大.幕上的MR表现有壳核边缘高信号、壳核高信号、壳核萎缩.幕下的MR表现鉴别MSA和PD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幕上的MR表现鉴别MSA和PD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敏感性较高的是小脑中脚萎缩和小脑萎缩,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较高的是十字征、小脑中脚高信号. 结论 常规MR有助于MSA与PD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I表现,探讨MRI的诊断优势及价值,提高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MRI平扫及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扩散加权成像(DWI)表现,比较其中12例CT,9例MR随访及对照组表现.结果 34例中,28例单发,共44个病灶,其中前联合24个,豆状核8个,外囊4个,丘脑4个,内囊2个,苍白球2个;直径均>3mm,边界清楚,3例呈簇状聚集,其余孤立分布;病灶均呈长T1、长T2信号,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 35个病灶呈完全低信号,9个边缘呈环状高信号;7例DWI无异常;4例合并脑萎缩;9例MRA提示动脉硬化;12例CT均表现为囊状水样低密度,体积小于MRI测量值;9例随访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信号无差异.结论 MRI对基底节区Ⅲ级血管周围间隙扩大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帕金森病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脑部功能连接情况.方法 选取9例Ⅱ~Ⅲ级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及8名年龄分布相同的健康志愿者在静息状态下进行MR扫描,选择双侧苍白球作为种子点,分析其脑部功能连接情况,并采用两样本t检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正常健康对照组中,双侧颞极、双侧海马、双侧丘脑、扣带回后部、右侧枕中区、右侧顶上回等部位存在着功能连接.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小脑半球、左侧海马、双侧颞上回、后扣带同、左侧额下回、左侧额中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顶下回、左侧顶上回等部位存在功能联系,与对照纽相比,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小脑、双侧颞叶、左侧额叶、左侧运动前区、左侧顶叶等部位存在着功能连接增强,双侧丘脑的功能连接减弱.结论静息状态下,帕金森病脑部存在着功能连接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后抑郁症患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的MRI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症(PSD)患者海马及杏仁核体积改变特点及与抑郁症关系。方法:研究11例梗死后抑郁症(PSD)患者及13例脑梗死无抑郁症(CONT)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NORM)者,运用容积分析软件测量两侧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结果:各组均显示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左侧〈右侧,其中PSD组与NORM组两侧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SD组中两侧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均明显〈对照组(海马左右P=0.001,0.040;杏仁核左右P=0.000,0.000),PSD组右侧海马体积明显〈正常组(P=0.034);PSD患者双侧海马及杏仁核体积缩小与HAMD抑郁量表评分均缺乏相关性。结论:海马及杏仁核体积异常可能构成梗死后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也说明边缘系统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抑郁症患者基底节和丘脑可能存在的神经生化异常.方法:对4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4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常规MRI扫描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3D 1H-MRS)检查,测量双侧基底节和丘脑的 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和肌酸(Cr)的绝对值,并计算它们与Cr的比值.对两组实验对象各代谢物及其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抑郁症组双侧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Cho/Cr、mI/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NAA/C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抑郁症组丘脑NAA/Cr、Cho/Cr和mI/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抑郁症患者基底节区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的Cho/Cr、mI/Cr增高,可能构成该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年抑郁症患者基底节和丘脑可能存在的神经生化异常。方法:对44例青年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组)和40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常规MRI扫描和三维氢质子MR波谱(3D -1H-MRS)检查,测量双侧基底节和丘脑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醇(mI)和肌酸(Cr)的绝对值,并计算它们与Cr的比值。对两组实验对象各代谢物及其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抑郁症组双侧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Cho/Cr、mI/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NAA/Cr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抑郁症组丘脑NAA/Cr、Cho/Cr和mI/C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抑郁症患者基底节区豆状核和尾状核头部的Cho/Cr、mI/Cr增高,可能构成该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