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调节患者血清白介-6水平,治疗间质性肺疾病的效果。方法:91例间质性肺疾病(ILD)患者,随机分为调查组与对照组,调查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45mg/(kg.d),4周后逐渐减量,连续治疗24周;调查组患者均予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0.45mg/(kg.d),4周后逐渐减量,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口服复方环磷酰胺80mg/d,遵循细胞周期,间歇给药,连续治疗24周。采集外周血测定血清中IL-6水平,肺功能分析和胸部高分辨率CT评分。结果:治疗前,调查组与对照组调查对象,IL-6、HRCT评分、FEV1、FVC、DLCO、DLCO%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调查组IL-6、HRCT评分、DLCO、DLCO(%)等指标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而FEV1、FVC等指标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调查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以降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6水平,具有缓解患者病情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儿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层粘连蛋白(LN) 及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2019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 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风湿病患儿78例作为风湿病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儿60 例作为间质性肺疾病组,同期该院体检的72例健康小儿作为健康组。比较3组血清KL-6、LN、MMP-7水平; 比较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比较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 疾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患儿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钟用力呼吸容积(FEV1)及肺一氧化碳弥散 量(DLCO);分析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与VC、FVC、FEV1、DLCO的相 关性。结果 间质性肺疾病组和风湿病组血清KL-6、LN、MMP-7水平高于健康组(P <0.05),且间质性肺疾 病组高于风湿病组(P <0.05)。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活动期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高于非活动 期(P <0.05)。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分别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评 分(DAS28) 呈正相关(r =0.749、0.826 和0.728,均P =0.000)。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活动期患儿VC、 FVC、FEV1、DLCO低于非活动期(P <0.05)。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分 别与VC、FVC、FEV1、DLCO 呈负相关(KL-6:r =-0.846、-0.829、-0.715 和-0.731, 均P =0.000;LN: r =-0.853、-0.796、-0.752 和-0.814,均P =0.000;MMP-7:r =-0.827、-0.814、-0.722和-0.743,均P = 0.000)。结论 风湿病和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升高,检测上述指标有助 于早期发现风湿病和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风湿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患儿血清KL-6、LN、MMP-7水平与 肺功能指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不同中医证型、胸部高分辨CT ( higher 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分期及评分、肺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规范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9例ILD患者不同中医证型、胸部HRCT影像分期及评分、肺功能结果,探讨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 结果 ILD中医证型平均年龄分布虚证高于实证、肺肾气阴两虚证患者年龄高于其他各组(P<0.05)。胸部HRCT分期越高,虚证占比增多,晚期以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最为明显(分别为30.2%、20.9%)。HRCT评分虚证高于实证,以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为著(分别为19.51±8.22HU、13.53±6.28HU)。肺功能指标FVC%、DLCO%下降程度虚证较实证明显,以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最为明显,均低于其他各组。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HRCT评分与肺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与DLCO存在强的负相关关系 r=-0.695,(P<0.01); 与 FEV1、FVC存在中等负相关关系 r=-0.402,r=-0.468(P<0.01);与 FEV1/FVC 、DLCO/VA 存在弱的负相关关系 r=-0.364,r=-0.294(p<0.01);与TLC评分存在极弱的负相关关系或无相关。 结论 ILD患者中医证型与HRCT分期及评分、肺功能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其中肺肾气阴两虚证、肺肾气虚证的HRCT分期及评分较高、肺功能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减泻白散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呼吸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诊断收入院治疗的患者6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予临床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泻白散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2、IL-8、TNF-α、肺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 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IL-8、TNF-α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8、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 91%)明显高于对照组(79. 42%),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加减泻白散联合西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肺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医院呼吸科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为诊断门诊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予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麻杏石甘汤和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肺功能、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变化,其结果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升高,IL-8、TNF-α、PCT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IL-2、FEV1、FEV1%、FVC、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IL-8、TNF-α、PCT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以上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硫酸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8月该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评分、运动耐量[6 min步行距离(6MWD)]、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呼气流速峰值(PEF)]水平、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微小RNA-146a(miR-146a)]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59/61),高于对照组的85.25%(5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T评分及血清IL-6、CRP、HIF-1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6MWD值大于对照组,FEV1、FVC...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6 ( IL-6 )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 AECOPD )患者痰上清液及血清中表达水平的变化以及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 33 例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 A组(使用激素)与 B 组(不用激素)。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一般情况,测定肺功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 痰上清液及血清中 IL-6 浓度。结果 (1) 治疗后A 组痰上清液 IL-6下降幅度较 B 组大(P<0.05)。(2) 治疗后A 组痰中性粒细胞与治疗前相比大幅度下降,比 B 组下降幅度大 (P<0.05)。(3) 痰上清液中IL-6 与痰中性粒细胞显著正相关 ( P<0.05 ),与 FEV1、FEV1% 及 FEV1/FVC 均呈显著负相关 ( P均<0.05)。(4) 治疗后,两组血清中 IL-6 水平均有下降,组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但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 AECOPD患者痰上清液和血清中IL-6水平增高,参与全身炎症过程。及早使用激素治疗可以显著降低痰上清液和血清中的IL-6水平,明显改善通气,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rel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临床疗效。方法:纳入CTD-ILD患者74例,随机分为激素组和联合组,每组37例。激素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联合组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观察周期为6个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评分、肺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5%,激素组为40.5%,联合组疗效优于激素组(P0.05);两组患者的喘息、憋气、咳嗽、Velcro啰音积分均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各项积分均低于激素组(P0.05);两组患者的CT影像学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CT影像学积分低于激素组(P0.05);两组患者的肺总量(TLC)、CO弥散量(DLCO)、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联合组患者的TLC、DLCO、PaO_2水平高于激素组(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CTDILD能够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南雄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治疗的慢阻肺急性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特布他林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和对照组(布地奈德混悬液单独雾化),对比分析2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白介素/肺总量(IL/TLC)、FEV1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更短,Pa CO2、PCT、CRP明显更低,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2组治疗前FEV1、IL/TLC、FEV1/FVC、IL-6、IL-8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IL/TLC、FEV1/FVC高于对照组,IL-6、IL-8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1)。结论 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肺肾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肺肾气虚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穴位贴敷药物组成:麻黄、五味子、人参等,取穴:定喘、肺俞、肾俞等。疗程为12周。治疗1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1/FVC)、呼气峰值流量(PEF)的变化情况,以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与BODE指数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咳嗽、咯痰、喘息、气短症状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的情况,并随访治疗期间感冒、COPD急性加重次数、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的发生情况。【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5%(64/69),对照组为81.16%(56/6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病(pSS-ILD)的发生情况、特征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对96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pSS),采用速率反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蛋白电泳、C3、C4;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ANA)及其亚类.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肺功能仪测定潮气容积(VT)、最大肺活量(VCmax)、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FF)、最大通气量(MVV)和一氧化碳弥散功能(DLCO).放射学检查包括胸部正侧位X线片和肺高分辨CT(HRCT)扫描.结果本组pSS患者ILD的发生率为21.9%,易出现于抗SSA抗体阳性、RF高滴度、高γ球蛋白血症及临床活动期的患者;肺功能检测异常主要为弥散功能降低和限制性通气障碍;肺HRCT在发现pSS-ILD时优于普通X线胸片.结论pSS-ILD的发生与原发病的活动明显相关,肺弥散功能、HRCT对诊断pSS-ILD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对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衢州市人民医院ICU病房重症肺炎患者86例,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予常规ICU护理和常规治疗;实验组4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金属基质蛋白功能水平、VC、FVC、FEV1及FEV1/FVC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其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均降低(P<0.05),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IMP-1、VC、FVC、FEV1及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IL-6、CRP、TNF-α、MMP-9水平和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ICU特殊护理联合氧驱动雾化吸入能有效降低重症肺炎患者血清IL-6、CRP、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降低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较常规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PIF)的血气及肺功能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我院2000~2006年诊断的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10例及随机抽取同期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3例患者的PaO2、PaCO2、FEV1、FVC、FEV1%、DLC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OPD合并肺间质纤维化低氧血症更明显(P〈0.05)。二氧化碳潴留则有所减轻。FEV1%下降不如单纯COPD明显(P〈0.05)。FVC下降较单纯COPD明显(P〈0.05)DLCO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间质纤维化具有独特的临床特点,兼有二者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戴海英 《当代医学》2021,27(8):92-94
目的探讨丙卡特罗联合甲泼尼龙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及IL-6、IL-7、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分析治疗前后肺功能及IL-6、IL-7、IL-10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6、IL-7、IL-10各项指标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丙卡特罗联合甲泼尼龙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糖尿病时肺功能的变化。方法本研究设单纯COPD组(30例),COPD合并糖尿病组(38例)。将COPD合并糖尿病组患者根据有无微血管病变(眼底和肾脏)及神经系统病变再分为有并发症组(22例)和无并发症组(16例),检测肺活量(VC)、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DLCO)及单位肺泡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等肺功能指标,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别比较单纯COPD组、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以及COPD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之间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VC、DLCO及DLCO/VA低于单纯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合并糖尿病有并发症组DLCO及DLCO/VA低于COPD合并糖尿病无并发症组,3组间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OPD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伴有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和周围神经病变等微血管病变时,进一步加重了限制性通气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91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化痰、抗炎治疗,对照组采用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特布他林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水平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2、MMP-9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IL-8、TNF-α、NE、TIMP-1、MMP-12、MMP-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肺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TIMP-1、MMP-12、MMP-9水平,优于单纯BiPAP呼吸机通气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清IL-17、IL-13及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辛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IL-17、IL-13及脂联素变化情况。结果 COPD患者组血清IL-17、IL-13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1);而FEV1%、FEVl/FVC及脂联素水平则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7、IL-13较治疗前显著降低,FEV1%、FEVl/FVC及脂联素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血清IL-17、IL-13、脂联素、FEV1%及FEVl/FVC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炎症介质IL-17、IL-13和脂联素的含量与患者FEV1%、FFEVl/FVC均显著相关。结论辛伐他汀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升高脂联素水平并降低IL-17、IL-13水平,辛伐他汀对COPD的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马小梅 《中外医疗》2016,(19):141-142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慢阻肺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自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慢阻肺患者48例,以随机分配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处理,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为24例。对照组患者单纯以多索茶碱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多索茶碱治疗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粉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为95.8%(23/24);对照组为75%(18/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肺功能指标改善上:治疗后,以观察组患者的FVC、FEV1、FEV1/FVC指标改善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索茶碱与噻托溴铵粉联合治疗慢阻肺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项多索茶碱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与自动调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Auto-CPAP)治疗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通过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选取重度OSAHS患者60例,PSG正常对照组56例,均行肺功能检查(pulmonary function test,PFT)。将重度OSAH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CPAP组和Auto-CPAP组各30例,分别接受CPAP和Auto-CPAP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PSG参数、呼吸机治疗所需压力、平均每晚呼吸机使用时间、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1)重度OSAHS患者组与正常对照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出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1秒用力呼出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FEV1%)、FEV1/FVC、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气道总阻力(airway resistance 5,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总量(closing capacity,CC)/功能残气量(functional residual capacity,FRC)%(P=0.038)、50%最大呼气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P=0.041)、最大呼气中段流速(maximum midexpiratory flow,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CPAP组和Auto-CPAP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nighttime mean pulse oxygen saturation,M 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nighttime the lowest pulse oxygen saturation,L SaO2)、睡眠潜伏期(sleep latency,SL)、睡眠效率(sleep efficiency,SE)、FVC、FEV1、FEV1%、FEV1/FVC、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CC/FRC%、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ESS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uto-CPAP组觉醒次数(wake after sleep onset,WASO),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及快速动眼(rapid eye movement,REM)期睡眠各占总睡眠时间(total sleep time,TST)的比例、呼吸机治疗所需压力、平均每晚呼吸机使用时间与CP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AHI、WASO、Ⅰ期+Ⅱ期比例、ESS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SaO2、L SaO2、Ⅲ期+Ⅳ期比例、REM比例指标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和SE指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的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EV1/FVC、TLC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DLCO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R5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CC/FRC%、PEF50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MMEF实测值与预计值比值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病例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重度OSAHS患者早期肺功能受损病变主要发生在小气道且该病变呈不可逆趋势。CPAP和Auto-CPAP对于重度OSAHS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当,但Auto-CPAP对患者睡眠结构改善更佳且依从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