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比较食道癌患者采用X线钡餐及CT扫描进行诊断结果差异。方法:选取4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接受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观察影像特征,比较诊断率差异。结果:X线钡餐可见食管癌致食管中度狭窄,局部黏膜迂曲、紊乱,管壁僵硬,其病灶周围可见食管扩张显影等;40例诊断35例(87.50%),早期食管癌诊断66.67%,中晚期食管癌经诊断96.43%。CT检查食管癌主要显示为食管狭窄压迫左支气管、食管壁局限性增厚等特征,可见管腔内肿物低密度影、淋巴结肿大及远处转移;40例诊断32例(80.00%),早期食管癌经诊断33.33%,中晚期食管癌经CT影像诊断100.00%。早期食管癌患者X线诊断阳性率高于CT诊断(P<0.05);中晚期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的临床诊断当中,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均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着各自优势和不足,需要合理予以选用,以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吴绍全  郎海燕 《重庆医学》2012,41(20):2084-2085
目的评价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6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底贲门癌患者,根据术前的检查不同分为:钡餐组,经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共32例;CT组,经上腹部螺旋CT检查,共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病变、胃泡内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及食管下端变窄的检出率。结果与CT组相比,钡餐组患者的黏膜病变(χ2=21.361,P=0.006)、胃泡内软组织肿块(χ2=11.423,P=0.015)、恶性龛影(χ2=13.217,P=0.012)的检出率均明显增加,而胃壁增厚(χ2=19.124,P=0.008)的检出率减少,食管下端变窄(χ2=5.498,P=0.063)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首选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检查,次选螺旋CT检查,两者结合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临床分期及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崔俊涛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3):2431-2433
目的探讨CT与X线检查在诊断良恶性骨肿瘤及骨肿瘤样病变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汝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骨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CT和X线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CT诊断良性骨肿瘤准确率、恶性骨肿瘤准确率及骨肿瘤样病变准确率均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T检查时间长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费用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骨肿瘤及骨肿瘤样病变时,相比X线,CT对良恶性骨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诊断良恶性骨肿瘤和骨肿瘤样病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食管双重对比造影、螺旋CT在食管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49例食管癌住院病人行食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及螺旋CT检查,所有影像学发现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以确定病变在食管壁的侵犯深度.结果:对于总的食管癌T分期,螺旋CT检查(73.5%)较食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59.2%)有更高的准确率(P<0.05).食管双重对比造影T1分期准确率为80%,而螺旋CT无法区别T1、T2期.螺旋CT T4分期准确率(87.5%)高于食管双重对比造影(25.0%)(P<0.05).结论:食管双重对比造影对T1期食管癌的诊断较螺旋CT更有价值,而螺旋CT能更好显示T4期食管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分期食管癌的影像学及肿瘤分子标志物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进展。方法选择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心外科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食管癌患者8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进行超声内镜(EUS)和CT检查,进行临床TNM分期,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不同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对癌组织中PTTG和MMP-9的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合EUS检查临床分期进行分析,评价临床分期准确性。结果 EUS检查食管癌T分期准确率77.5%(62/80)显著高于CT检查55.0%(4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P0.05),检查N分期准确率75.0%(60/80)略低于CT检查77.5%(62/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PTTG和MMP-9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55/80)和62.5%(50/80);EUS与PTTG、MMP-9单独或联合检查可以提高食管癌T分期、N分期的准确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检查对食管癌患者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较高,结合PTTG和MMP-9蛋白表达,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了解食管癌病人的病理类型及变化趋势。方法查阅32年间胃镜检查记录,对检出食管癌病人性别、年龄、民族、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按诊断时间分为四组,进行分析。结果B、C、D组食管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6,P〈0.05);B、C组食管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78,P〉0.05);食管癌男女比例为2.58∶1,以40-65岁之间的病人为多(占59.65%);病变在食管中段的占70.7%;食管鳞癌占88.2%,腺癌占11.8%;汉族、回族、蒙古族食管鳞癌和腺癌构成比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8,P=0.981〉0.05);B、C、D组食管下段腺癌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7,P〉0.05)。结论32年间食管癌检出率无明显变化;食管癌发病有老年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诊断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的 X线钡餐及 CT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16 3例食管癌患者行 X线钡餐检查和 CT扫描。结果 :X线钡餐和 CT检查发现食管癌病变长度不同 ,具有统计学意义。 CT检查能较准确发现病变长度显示病变对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远处转移情况 ,对分期、随访、预后判断很有价值。 X线钡餐对食管黏膜病变、功能性改变具有优势 ,对食管癌检查能得到定位、定性、定型诊断。结论 :X线钡餐和 CT检查各有优势。两者结合有利于食管癌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 [1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直肠癌病理分期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拟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78例,全部患者均完善经直肠超声检查和体部线圈磁共振(MRI)检查,以直肠癌术后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和MRI检查对直肠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直肠超声检查病变累及肠管长度(28.19±6.13)mm显著低于MRI检查(35.84±5.4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肠超声和MRI检查病变累及肠管厚度与病变下缘距肛门距离(13.04±5.14)mm、(60.97±7.19)mm与(12.97±6.01)mm、(63.18±8.14)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4.87%(74/78),MRI检查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7.18%(68/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49,P>0.05);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83.33%(65/78),MRI检查对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为93.59%(7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3,P<0.05)。结论经直肠超声检查对于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稍高于MRI检查,而MRI检查对于直肠癌N分期的诊断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X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83例确诊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X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详细记录图像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X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结果 83例食管癌节患者,良性54例、恶性29例。Ⅰ~Ⅱ期X线钡餐造影分期阳性检出率较高,Ⅲ~Ⅳ期CT扫描分期阳性检出率较高,而联合检测对Ⅲ~Ⅳ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X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两项联合检查灵敏度、准确度、AUC值较高,特异度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钡餐造影联合CT扫描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均高于两者进行单独检测的价值,进行联合检测,能显著提升诊断价值,提升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李林堂  李敏  冯智虹 《当代医学》2014,(29):100-101
目的探讨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放射诊断效果与诊断表现。方法选取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人民医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经胸片、CT或钡餐检查后诊断为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总结分析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 10例行胸片检查的患者检查出6例患者呈阳性,阳性率为60%,14例行钡餐检查的患者检查出14例患者为阳性,阳性率为100%,8例行CT检查的患者检查后发现有8例阳性患者,阳性诊断率为100%,钡餐与CT检查诊断方式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胸片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行放射诊断,可以综合应用各种方法,以切实避免疾病误诊或漏诊,提高临床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超声、CT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125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CT及超声诊断,比较两种检测方式对甲状腺癌病理类型的检出率,观察微小癌病灶的诊断情况,最后分析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检出率为75.2%与超声诊断检出率60.0%比较显著较高(χ2=6.593,P0.05);CT诊断微小乳头状癌符合率为25.0%与超声诊断符合率18.8%比较较高,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超声联合检测阳性率为84.0%与CT及超声单一检测比较显著较高(P0.05)。结论CT对甲状腺癌的检出率优于超声诊断,联合检测可提高甲状腺癌检出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子鑫  罗哲鹏  叶志  郑明凯 《吉林医学》2012,(10):2035-2036
目的:探讨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并食管损伤的X线与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胃镜确诊的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并食管损伤病例的X线与CT表现。结果:X线表现:出现钡棉钩挂征27例,其中出现龛影并食管周围斑点片状高密度影2例,食管局部黏膜增粗紊乱及小斑点片钡剂残留2例。CT表现:骨性异物穿破食管腔,纵膈内见斑片状钡剂残留3例。结论:X线钡棉透视能够对食管骨性异物存留做出准确的定位及定性诊断,CT能够对食管穿孔做出准确、直观、全面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并分析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5例卵巢癌患者,对患者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与单纯CT检查结果对比,统计并分析18F-FDG PET/CT对卵巢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及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检测时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单纯CT检测时准确性为71.12%,PET/CT检测时准确性为84.45%,明显高于单纯CT检测(χ2=3.8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PET/CT诊断两组患者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无复发组患者准确性、ROC AUC分别为80.23、0.83,复发组患者准确性、ROC AUC分别为92.23、0.96,明显高于无复发组患者(χ2=4.87、5.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18F-FDG PET/CT对于腹膜转移的微小癌灶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结论 PET/CT显像较单纯CT检查能更准确的对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病灶进行判定,为临床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
洪振刚  张团委  吴开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3):66-67,70,161
目的比较上消化道钡餐造影与螺旋CT对胃底贲门癌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胃底贲门癌患者,手术前均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增强检查。分为钡餐组与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黏膜病变、胃泡内软组织肿块、恶性龛影、胃壁增厚及食管下端变窄的检出率。结果与CT组相比,钡餐组患者的黏膜病变(X^2=21.361,P=0.006)、胃泡内软组织肿块(X^2=11.423,P=0.015)、恶性龛影(x^2=13.217,P=0.012)的检出率均明显增加,而胃壁增厚(X%2=19.124,P=0.008)的检出率减少,食管下端变窄(X^2=5.498,P=0.063)的检出率无差异。结论胃底贲门癌患者应结合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螺旋CT检查,从而提高贲门癌的临床诊断与愈合价值。  相似文献   

15.
姚彬  李国晖 《河北医学》2016,(2):225-228
目的:分析比较B超、CT检查以及两者结合在了解进展期胃癌转移情况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至2014年收治的64例进展期胃癌合并转移的患者进行调查,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B超和CT检查,术后均进行组织病理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B超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其他器官转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0.9%、85.0%、72.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5.9%;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其他器官转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87.9%、85.0%、72.7%,总的诊断准确率为84.4%,两者诊断准确率没有差别(χ2=2.23,P ﹥0. 05);B超结合CT检查对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其他器官转移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7.0%、95.0%、90.0%,总的诊断准确率为95.3%,高于两者单独使用( P<0.05). 结论:B超与CT检查诊断进展期胃癌淋巴结转移、肝转移、其他器官转移的准确率均较高,但两者结合的诊断准确率要高于两者单独使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的诊断、外科治疗及围手术期处理,提高术前诊断率、手术效果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80例术前均经钡餐造影及纤维胃镜确诊为食管癌。均行手术治疗,并做好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手术切除率97.5%(78/80);术后吻合口瘘6例,吻合口狭窄1例,吻合口出血2例,乳糜胸1例,肺部感染9例,术后1个月内未出现病死病例。结论:术前要行X线钡餐摄片与内镜活组织病理检查以减少漏诊率。积极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对增加患者肿瘤切除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与其影像诊断的关系(附1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病理分型与内镜、钡餐造影和计算机体层摄影(CT)的影像学诊断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早期食管癌的内镜、钡餐造影、CT和手术前后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 11例均为早期食管癌,鳞癌lO例,腺癌1例。病理分型:4例乳头型,4例斑块型,2例糜烂型,1例平坦型(隐伏型)。术前内镜检查发现病变10例,1例平坦型未发现。食管钡餐造影显示病变7例,其中隆起型、斑块型各3例,另l例为平坦型。CT检查示食管壁异常5例,其中隆起型、斑块型各2例,另1例为平坦型。结论 内镜发现早期食管癌优于食管钡餐造影和CT。而食管钡餐造影和CT又为内镜和临床手术治疗提供更进一步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MRI与CT在椎间盘突出的诊断价值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展开研究,均行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MRI对椎间盘突出、椎间盘游离的诊断准确率均达到100.0%,明显高于CT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总检出率为94.8%(55/58),明显高于对照组70.7%(4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CT检查相比,MRI在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具有更高诊断准确率,临床应用价值更大,但CT检查同样有其自身优点,临床可结合实际选择合适检查方法,并将两种方法积极结合,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CT在浸润性胃癌诊断中与钡餐及胃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浸润性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3月~2005年6月我院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胃癌60例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60例患者,50例行螺旋CT检查,45例行钡餐检查,55例行胃镜检查,同时进行CT与X线检查40例,CT与胃镜检查者50例,3项检查均进行者共40例。CT检查的阳性率96.0%(48/50),X线检查的阳性率66.67%(30/45),胃镜检查的阳性率80.18%(45/55)。CT与X线检查的阳性率相比较P<0.025,CT与胃镜检查的阳性率相比P<0.05。结论CT在浸润性胃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分析术前CT、MRI对浸润性宫颈癌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浸润性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行CT、MRI检查,以术后病理分期为对照,比较CT、MRI对宫颈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同时以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比较CT、MRI对阴道浸润、淋巴结转移等相关征象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以术后病理分期为对照,术前CT对病变临床分期诊断符合率为75.6%,而MRI诊断符合率为90.2%;术前MRI诊断I B1期及以下符合率85.7%,显著高于CT的50.0%(P0.05)。对照术后病理各征象结果,CT对阴道浸润诊断准确率68.3%,显著低于MRI的90.2%(P0.05);CT对子宫体侵犯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97.6%,显著高于MRI的87.1%、85.4%(P0.05);CT对盆腔淋巴结转移诊断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100.0%、92.7%,显著高于MRI的81.5%、70.7%(P0.05)。结论术前MRI对浸润性宫颈癌IIA以下分期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而对IIA以上病变诊断价值不如CT。MRI在阴道浸润诊断方面准确率更高,而CT在子宫体侵犯、盆腔淋巴结转移方面诊断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