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究早期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的应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本院分娩的13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研究组68例,对照组67例.对照组予以低剂量氨基酸,研究组予以高剂量氨基酸,记录并统计相关数据.结果:出生14天研究组Pre-ALB、SCr、BU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低剂量氨基酸,高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吸收的促进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杨介梅 《吉林医学》2012,33(19):4164-4165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NICU早产儿早期大剂量输注氨基酸与晚期输注氨基酸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早期大剂量组平均体重下降量122.7 g,平均体重下降比6.98%,体重下降持续时间8 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11.9 d,医院感染发生率10%,晚期输注氨基酸组平均体重下降量160.65 g,平均体重下降比9.835%,体重下降持续时间8.95 d,恢复出生体重时间14.1 d,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5%。结论:早期输注氨基酸可缩短生理性体重下降时间,减少生理性体重下降程度,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张定芬 《医学综述》2014,(16):3072-3072
目的分析早期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的应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湛江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接受监护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60例,高剂量组在出生24 h内输入至少2.0 g/kg的氨基酸,之后每日以1.0 g/kg递增,直至达到3.6 g/kg;低剂量组出生后先不输入氨基酸类药物,24 h后开始输入1.0 g/kg的氨基酸,之后每日以0.5 g/kg递增,同样直至达到3.6 g/kg。对两组患儿进行有效性评估和生化、血气指标检测比较。结果高剂量组头围增长[(0.94±0.13)cm/周vs(0.82±0.12)cm/周]高于低剂量组,体质量下降百分数[(5.03±0.09)%vs(5.65±0.25)%]、达出生体质量时天数[(10.5±3.7)d vs(15.3±4.8)d]、体质量达2000 g天数[(35.1±11.5)d vs(42.4±8.3)d]低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院后1周,高剂量组前白蛋白[(198.2±11.5)g vs(170.0±10.5)g],血尿素氮[(5.6±0.5)mmol/L vs(4.3±0.4)mmol/L]较低剂量组升高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氨基酸的应用对早产儿生长发育较低剂量氨基酸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应在早期对早产儿进行大剂量的氨基酸补充。  相似文献   

4.
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伟 《海南医学》2010,21(23):38-39
目的通过早产儿两种不同剂量氨基酸静脉输注,评价高剂量氨基酸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到2009年12月收治的接受静脉营养的早产儿85例(体重〈2500g)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于出生后24h内给予2.5g(/kg·d)的氨基酸,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5g(/kg·d),对照组于出生后24h内给予1g(/kg·d)的氨基酸,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0g(/kg·d)。结果两组资料比较,观察组的体重下降百分比、住院时间均有明显减少,P〈0.05,安全性比较,两组在BE值、BUN、血氨及胆红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氨基酸早期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应用,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彭军  张惠明 《四川医学》2011,32(9):1438-1440
目的评价早期高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的接受静脉营养的早产儿95例随机分成3组,高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3g/(kg.d),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5g/(kg.d),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2g/(kg.d),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5g/(kg.d),低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1g/(kg.d),每日递增0.5g/(kg.d),预期峰值为3g/(kg.d)。比较3组患儿的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血尿素值、血氨值、三酰甘油值及生后28d内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结果 3组资料比较,高剂量组的体重下降百分比、体重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3组各项血清学指标及生后28d内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高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应用,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的近期疗效及耐受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出生后24 h内在成都玛丽亚妇产儿童医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0例。高剂量组静脉注射氨基酸3.0 g/kg,中剂量组静脉注射氨基酸2.0 g/kg,低剂量组静脉注射氨基酸1.0 g/kg。观察三组早产儿出生后1周时静脉氨基酸及肠内营养摄入量的情况、临床有效性、出生后7 d内体质量变化情况、7 d后实验室指标以及对耐受性。结果高剂量组早产儿总蛋白摄入量为(3.58±0.08)g/(kg·d),高于中剂量组[(2.52±0.10)g/(kg·d)]和低剂量组[(1.57±0.14)g/(kg·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恢复出生质量时间、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2)d、(11±3)d、(20±6)d,均低于中剂量组[(11±3)d、(14±4)d、(24±7)d]和低剂量组[(14±3)d、(19±5)d,(29±8)d],头围增长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0.99±0.23)cm/周比(0.90±0.11)cm/周、(0.79±0.15)cm/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耐受率为90.0%(36/40),高于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65.0%(26/40)、57.5%(2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高剂量的氨基酸在早产儿静脉营养中有显著的效果,有效地促进了胎儿的生存发育情况,利于胎儿的远期成长,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apnea of prematurity,AOP)接受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接诊的60例AOP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抽取样本的方法,分为对照组(纳入30例,行低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观察组(纳入30例,行高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  相似文献   

9.
10.
早期干预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通过各种积极的感觉刺激 ,丰富环境的教育训练活动。早期干预 :顾名思义就是早期进行“干涉活动” ,使小儿的智能有所提高 ,新生儿时期在新生儿觉醒状态下进行对小儿的听觉刺激、视觉刺激、触觉刺激以及运动刺激 ,达到合理有效地促进小儿的智能发肓 ,使有高危因素的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状况得到改善 ,试图赶上正常儿童生长发肓。  如何将早期干预合理地运用到早产儿护理中去呢 ?首先 ,根据他们身心发育成熟的情况有效地进行干预。  早产儿觉醒时间很短 ,在短暂的觉醒状态时 ,他们喜欢听人唱歌、听…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强化静脉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早产儿随机分为强化组46例,对照组42例.强化组24h内给予氨基酸和脂肪乳,初始量各为1.0g/(kg·d),以后每天各增加1.0g/(kg·d),氨基酸最大剂量3.0g/kg·d,脂肪乳最大剂量3~3.5g/(kg·d);对照组42例,生后第3天静脉应用氨基酸,以后每天增加O.5g/(kg·d),最大剂量3.0g/(kg·d),生后第4天开始用脂肪乳,初始量0.5g/(kg·d),以后每天增加0.5g/(kg·d),最大剂量3.0g/(kg·d).除静脉营养方式不同外,其它治疗均相同。营养液采用“全合一”方式,经外周静脉24h均匀输入。比较两组患儿营养支持9天后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住院期间存活者的静脉营养时间、体重增长、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患儿胆红素、尿素氮、甘油三脂、血糖等血生化指标和相关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强化组患儿与对照组相比,强化组体重增长(g)高于对照组[(31.9±8.3)g/d比(20.9±7.5)g/dP〈0.01],静脉营养时间及住院时间(天)短于对照组【(8.9±3.50)比(12.8±4.0),(18.1±9.6)比(24.9±10.4)1,差异均有显著性;两组均无静脉炎、氮质血症及高胆红素血症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早期强化静脉营养可以改善早产儿氮质平衡,加速体重增长,缩短静脉营养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未增加静脉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胎龄(30~35)周早产儿77例被随机分为两组,早期干预组40例及对照组37例,早期干预方法为新生儿期的早期抚触及出院后的抚触加婴儿操,干预时间为2年。医护人员每3个月随访1次直到2年。检测两组患儿出生时、1月龄和24月龄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结果:出生时及1月龄时两组早产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24月时早期干预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阳性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发育,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对111例早产儿行早期干预后进行体格发育、神经系统检查、Vojta姿势反射测定、发育商测定。另选72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结果:6、12、18月龄时,干预组智力发育指数(MDI)较对照组分别高4.5分、6.3分和7.4分(P均<0.05);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高8.3分、9.3分和11.3分(P均<0.05)。随月龄增加,两组ZKS例数均逐渐下降;两组ZKS发生率比较,3月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6月、12月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早期干预可促进早产儿智力和运动发育,提高其近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谢艳艳  李晓东  刘丽芳 《医学综述》2012,(20):3471-3472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早产儿早期合理营养与体质量变化关系。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南山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的184例胎龄在28~37周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体质量分为两组:<2000 g组和≥2000 g组,比较两组早产儿早期的肠外营养及胃肠营养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两组早产儿在出生后第2周肠外热量及蛋白质摄入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早产儿在开奶日龄、体质量开始增长日龄、回到出生体质量日龄方面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产儿早期热量及蛋白质的摄入对出生后体质量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对早产儿,尤其是出生时体质量较低的早产儿,应及时给予合理的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高峰 《中外医疗》2016,(5):10-12
目的:探讨研究使用不同剂量的乌司他丁,对于心肺复苏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2014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心肺复苏后患者共计106例,以上患者全部为心脏骤停后经心肺复苏后自我循环康复,并且均是能够生存超过72 h的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为53例。两组患者全部进行普通心肺复苏抢救,使用普通心肺复苏常用的急救药物;在心肺复苏自我循环康复后;实验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剂量为40万U/次,2次/d。对照组患者使用乌司他丁,剂量20万U/次,2次/d。然后观察所有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产生情况;并统计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28 d之后的生存状况。结果经治疗以后,观察组患者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为33.3%(18/5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58.5%,31/53);该两组患者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74,P<0.05);治疗28 d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3.6%;明显高于对照组(37.7%,20/53),该两组患者在治疗28 d以后的生存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5,P<0.05)。结论使用乌司他丁能够帮助提高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生存率;并且使用超剂量乌司他丁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小剂量要好,值得该院学习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明英  朱香莲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735+1737
目的:探讨脑梗死采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辛伐他汀治疗,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观察组基本痊愈23例,占38.3%;显效20例,占33.3%;有效10例,占16.7%;无效5例,占8.3%,恶化2例,占3.3%,总有效率为88.3%。对照组基本治愈19例,占31.7%,显效16例,占26.7%,有效11例,占18.3%,无效9例,占15%;恶化5例,占8.3%,总有效率为7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辛伐他汀疗效更为显著,且具有一定安全性,临床在患者他汀类药物禁忌时,可加大使用剂量,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刘敏 《中外医疗》2009,28(35):161-16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早产儿的早期干预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本文正是基于此,针对该项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文章首先回顾了早期干预的历史,在阐述早产儿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介绍了早期干预的程序,分析了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总结了早期干预的现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预后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于早期干预改善早产儿预后的理论研究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及疗效观察。方法:随机将早产儿80例分为治疗组45例应用舒适护理,对照组35例按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出现的例数、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的患儿应用舒适护理后,出现喂养不耐受、硬肿症、呼吸暂停、继发感染及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舒适护理的应用能减少外界对早产儿的不良环境刺激,满足早产儿生理、心理需求,使早产儿有安全感和舒适感,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从而出现并发症的比例,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减少,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早产儿未来2年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将77例胎龄30-35周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40例及对照组37例,干预组于出生后24h内由经过专业培训的护理人员进行早期抚触干预,每日2次,每次30min,直到出院.出院后由家长进行被动体操训练并继续进行抚触干预直到24月.患儿家长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