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林淑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0):4126-4127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中的病因及诊治价值。方法:对97例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的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其中15例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切下组织全部送病理。结果: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子宫内膜炎23例(23.71%),子宫内膜息肉19例(19.59%),子宫内膜单纯增生18例(18.56%),萎缩性子宫内膜13例(13.40%),子宫黏膜下肌瘤10例(10.31%),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8例(8.25%),宫内节育器嵌顿3例(3.09%),子宫内膜癌3例(3.09%)。宫腔镜治疗宫腔良性病变所致子宫出血无一例复发。结论:绝经后子宫不规则出血多为良性病变,宫腔镜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准确可靠,部分患者同时行病灶摘除或电切术,减少开腹手术的创伤。  相似文献   

2.
雷嘉 《微创医学》2006,1(3):178-179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检查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对134例子宫异常出血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0.9%,子宫黏膜下肌瘤为88.9%。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64.3%,子宫内膜癌为75.0%。结论 采用宫腔镜 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的诊断率,且能尽早地确诊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李时荣  孙勤暖  于慧玲 《医学综述》2007,13(14):F0002-F0002
围绝经期是指妇女以闭经3~12个月或频繁出现不规则月经为起点,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月经后的1年,一般发生在39~51岁之间,平均时间约4年。此期间妇女从生育功能旺盛走向衰退,包括从临床到内分泌及生理等方面均可出现较显著的变化,临床上往往以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紊乱为首发症状前来就诊,而最后诊断往往以子宫内膜活检为依据。本文对以子宫不规则出血诊刮的围绝经期子宫内膜进行病理分析,探讨围绝经期子宫不规则出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检查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宫腔镜与病理组织学相结合的方法。于检查中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对268例子宫异常出血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敏感性为93%,子宫粘膜下肌瘤为88.9%,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62.7%,子宫内膜部为60%。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组织学检查子宫内膜息肉的符合率为58.8%,子宫粘膜下肌瘤为43.2%,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为74%,子宫内膜癌为75%。结论:采用宫腔镜检查技术,结合病理学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肌瘤的诊断率,且能尽早确诊子宫内膜及癌前病变,对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宫腔镜检查是一种操作方便、安全、有效、使用价值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6.
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以前用诊断性刮宫或子宫输卵管造影等方法来诊断和处理上述病症,虽可取得一定效果,但由于它们是盲目和间接的,因此其诊断的精确性和处理效果有时不够满意,宫腔镜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和处理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对我院1985年10月~1988年11月202例子宫异常出血病例宫腔镜检查情况小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子宫异常出血是妇科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B超显示子宫病变有其局限性,不能显示子宫腔内的微小病变.传统的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异常出血属盲目性操作,漏刮漏诊率高.而宫腔镜能在直视下行宫腔检查,有助于鉴别子宫内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对可疑病灶作活检,增加了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将宫腔镜检查联合活检用于诊断子宫异常出血,获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子宫异常出血为妇女常见病 ,为了解有无宫腔及内膜病变 ,以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直接诊刮术或用硬管宫腔镜检查 ,但诊断准确率不高 ,患者也较痛苦。近年来宫腔镜技术发展迅速 ,应用电视纤维宫腔镜对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检查 ,不仅使患者无痛苦 ,还可以全面、迅速、准确、方便地诊断宫内病变。现将我院 15 0例临床应用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7月至 1998年 12月 ,对主诉有子宫异常出血、已排除妊娠因素及急性盆腔炎症共 15 0例患者 ,进行电视纤维宫腔镜检查 ,其中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76岁 ,均有性生活史 ,未生育者 …  相似文献   

9.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我科2008年9月~2010年6月期间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随机分为两组,35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3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B超及妇科检查,确诊后行B超监视下或传统开腹手术取出异物。结果两组患者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治疗组患者确诊率为88.57%(31/34),对照组患者确诊率为60.61%(20/33),两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较对照组少,术后阴道少量流血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差异显著(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子宫异常出血,确诊率高,治疗创伤小,值得临床相关人员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张学颖 《黑龙江医学》2007,31(6):431-432
目的 通过550例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探讨宫腔镜及手术在妇科和计划生育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3-2006—05间,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550例患者进行临床效果分析。结果 550例宫腔镜检查及手术中,宫腔镜下宫颈管息肉、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宫腔镜下双极汽化电切出378例,其中,376例手术患者愈合良好,1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术后诊断为子宫内膜癌;1例术前诊断为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因合并乳腺癌行子宫全切术;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40例,宫腔镜直视下取环52例,宫腔镜检查80例,病谱为子宫内膜炎症,子宫黏膜下肌瘤,颈管息肉,子宫内膜癌等。结论 宫腔镜检查及手术同时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又有损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以及更多保存器官功能等优点,已成为妇科手术和计划生育科有用的诊治手段,同时宫腔镜检查及手术有局限性和危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90例,年龄22-48岁,ASAI或II级,随机分为3组:即A组、B组、C组.患者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注林格氏液8ml.kg-1.h—1,常规监测ECG、BP、HR、R、SpO2和BIS.麻醉开始,静脉注射地佐辛A组3.5mg、B组5mg、C组7.5mg,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g/ml,注射5min后,三组均静脉输注丙泊酚(阿斯利康公司)1.5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手术开始,术中用5mg.kg-1.h-1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观察输注地佐辛前(T0)、输注后5min时(T1)、手术开始后15min(T2)、30min(T3)、术毕(T4)、苏醒时(T5)BP、HR、R、SpO2、BIS值并记录,记录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手术时间33-45min.结果三组注射地佐辛后5min时(T1),R、BIS值下降,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P<0.01).手术后15min(T2),30min(T3),A、B两组BP升高,HR增快,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P<0.01),C组与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A组BP升高,HR增快比B组明显(P<0.5);三组BIS值下降,C组最为明显,B组次之,A组最小,A组与B组比较(P<0.05)、与C组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苏醒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P<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剂量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具有麻醉效果确切,循环、呼吸功能稳定、苏醒质量高、快,不良反应少,临床安全可靠的优点;其中地佐辛用量7.5mg,对血压、心率稳定及BIS值的影响(即协同丙泊酚中枢镇静作用)更优于A、B两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疗效。 方法 对围绝经期宫腔良性病变行宫腔镜电切术,切除宫内膜及基底层下方3 mm的肌肉组织,电切完成后再用滚球电极熨烫。 结果 41例中27例术后无月经,占 65 9%(27/41)。12 例月经明显减少,占 29 3%(12/41)。治疗成功率达95 1% (39/41)。2 例术后月经减少不明显,占 4 8% (2/41)。术后宫腔粘连 1 例,占2 4%(1/41)。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治疗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避免了开腹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宫腔镜电切手术治疗不同类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136例,其中0型64例,Ⅰ型52例,Ⅱ型20例。比较3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满意率的差异。结果:宫腔镜电切术治疗0型黏膜下肌瘤各指标均明显优于Ⅰ型及Ⅱ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Ⅰ型术后满意率为94.2%,Ⅱ型术后满意率仅为40%;所有患者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满意度高,对0型及Ⅰ型黏膜下肌瘤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15.
陈静鸽 《中外医疗》2014,(34):17-18
目的探讨和研究宫腔镜对于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症的主要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138例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运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用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妊娠率。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1%,明显地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6.9%,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2,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妊娠率为65.2%(45/69),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4.9%,(31/69),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71,P〈0.05)。结论针对子宫内膜息肉合并有不孕症患者,运用宫腔镜下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有着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非常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6.
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经宫颈子宫肌瘤切除术或同时行经宫颈子宫内膜切除术者68例,粘膜下子宫肌瘤中0型32例,Ⅰ型26例,Ⅱ型10例。根据术后月经改善情况、剩余肌瘤有无增长、是否再次手术等将疗效分为满意和不满意。结果应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术后满意率为91.2%,0型、I型术后满意率达100%。Ⅱ型子宫肌瘤中切除范围≥70%者6例,术后随访残余肌瘤不再增长。全部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手术是最佳选择。正确选择手术适应证,严格B超监测是提高手术疗效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及性质,分析使用宫腔镜对宫腔粘连的治疗效果. 方法 以回顾性的方法 研究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200例临床资料分析研究患者的月经变化, 月经改变的人数,清宫手术和人流手术所诱发的IUA比例,手术3个月之后宫腔治疗效果比例等. 结果 现阶段临床上对于宫腔粘连的表现形式是月经的变化,研究显示月经出现改变的人数有168人,占总人数的84%;而清宫术以及人流为主宫腔操作所诱发的IUA占据总人数的84%,另外宫腔操作的次数与手术之前分度并没有任何的关系. 结论 宫腔镜下实施TCRA对IUA实施治其治疗效果显著,不过降低人流和规范人流的操作方为有效预防宫腔粘连的基本方法 .  相似文献   

18.
54例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1):117-118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不孕症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诊治资料。结果不孕症的主要原因有输卵管原因、子宫内膜异位、子宫异常和卵巢异常,分别占总数的51.85%、20.37%、14.81%和12.96%。所有患者中有32例患者于术后1.5年内妊娠成功,总成功率为59.26%。结论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能全面、直观地诊断出不孕症患者的病因,并能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是一项安全、有效的不孕症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2001年8月~2005年12月,我院对124例宫腔镜联合超声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行宫腔镜电切术,其中0型52例,Ⅰ型45例,Ⅱ型27例。肌瘤大小1.0~2.0cm 18例,2.0~4.0cm 61例。4.1~6.0cm 43例,6.1~8.0cm 2例。术前排除恶性病变。术中超声全程监护,术后连续随访。结果:123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1例中转开腹:0、Ⅰ型黏膜下肌瘤均1次切净,Ⅱ型中有10例未能全部切除,切除范围≥70%,手术满意度,0、Ⅰ型100%,Ⅱ型92.5%。无1例子宫穿孔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安全、可靠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