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可溶性CD40L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变化,并探讨其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斑块稳定性是否有关以及与血脂各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4例冠心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组1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9例,稳定型心绞痛组27例)及2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0L浓度.29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造影结果.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0L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19.8±3.0)、(19.6±4.3)ng/mL〕,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8.3±3.2)ng/mL,P<0.05〕和正常对照组〔(2.6±1.9)ng/mL,P<0.05〕,而在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sCD40L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r=?0.301,P<0.05),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正比(r=0.48,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0L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重要标志.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与sCD40L水平成正比,抑制sCD40L水平有望成为治疗再狭窄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并以冠状动脉造影(CAG)评价其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方法:ACS 4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3例),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另设对照14例,均行CAG排除冠心病.采用ELISA测定各组血清PAPP-A水平.采用CAG计数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对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分.结果:ACS组血清PAPP-A水平((19.5±7.8)mIU/L)高于SAP组((8.3±4.7)mIU/L)和对照组((7.6±2.7)mIU/L),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P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PAPP-A水平可作为ACS诊断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免疫介质细胞分化抗原40(CD40)及其配体CD40L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ACS组(23例)、稳定性心绞痛(SA)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3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CD40L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 ACS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平均荧光强度(MFI)19.12±4.96明显较SA组9.99±2.55和对照组11.50±2.21高,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37,P<0.05).ACS组CD40L MFI 0.21±0.27与SA组0.10±0.18、对照组0.19±0.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047,均P>0.05).ACS组血清CRP水平(12.07±15.83)mg/ml与SA组(1.58±1.19)mg/ml、对照组(1.43±1.10)mg/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4,P<0.05).CD40与CRP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406,P<0.05).结论 AC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增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活动性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罗智  刘宏  王媛 《北京医学》2015,(4):317-31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胆红素、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因ACS住院并行冠脉造影检查的老年患者220例,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00例。选择同期因胸痛住院,冠脉造影正常者87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测定空腹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并进行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冠脉造影检查,采用Gensini评分法评价冠状动脉损害程度,分析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UA组、AMI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分别为(13.29±5.89)mmol/L、(11.48±5.35)mmol/L,均低于对照组(16.70±4.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MI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尿酸浓度分别为(348.06±119.96)mmol/L、(366.19±134.95)mmol/L,均高于对照组(267.70±114.9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组、AMI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Gensini评分与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均呈显著相关(r值分别-0.344,0.351,P<0.05)。结论老年ACS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尿酸水平明显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低胆红素、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尽早予以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及其意义。方法根据冠脉造影将66例可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ACS组(45例)和对照组(非冠心病组2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62P和CD63。并根据性别、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和血LDL-C水平对ACS患者分组,分别比较各组间CD62P和CD63的表达。结果ACS组CD62P(5.12±3.95)%、CD63(5.20±3.54)%,分别高于对照组CD62P(2.64±1.31)%、CD63(2.57±1.67)%(均P<0.01);两指标测定ACS的敏感性为73.33%和71.11%,而特异性为71.43%和76.19%,其界值点分别为2.59%和3.05%。在ACS患者中,性别对血小板的CD62P和CD63影响不显著(P>0.05);三支组和双支组的CD62P和CD63的表达均高于单支组(P<0.05);三支组与双支组间的CD62P、CD6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高LDL-C组的CD62P、CD63高于低LDL-C组(P<0.01)。结论ACS患者存在高度的血小板活化,性别对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无显著影响,血小板活化程度随冠脉病变加重和高LDL-C水平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与冠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255例,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肌钙蛋白I(TNI)是否超过正常值上线分为冠脉造影提示无主干病变、无肌桥且最严重冠脉狭窄程度≤50%,TNI≤0.023ug/L为对照组,冠脉造影提示主要冠脉狭窄程度50%、TNI≤0.023ug/L且胸痛发作为心绞痛组,冠脉造影提示一支或多支病变且TNI0.023ug/L为急性心肌梗死组。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3组血浆Lp-PLA2浓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三组之间Lp-PLA2浓度均明显差异(P0.05)。均衡其它危险因素,Lp-PLA2浓度与急性心肌梗死独立相关(OR=1.023,P=0.000)。结论血浆Lp-PLA2水平升高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血浆Lp-PLA2浓度升高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傅慎文  徐育红 《浙江实用医学》2005,10(5):305-306,308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 Syndrome,ACS)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70例,其中ACS患者52例(急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心绞痛33例),稳定型心绞痛18例,另设24例经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血清MMP-2浓度.结果ACS组MMP-2水平(56.88±11.87ng/ml)显著高于SAP组(47.21±10.77ng/ml)及正常对照组(44.56±10.51ng/ml)(均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间MMP-2水平无显著差异;ACS患者中AMI组和UAP组MMP-2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ACS患者中AMI组(61.63±14.81ng/ml)及UAP组(54.35±9.28ng/ml)MMP-2水平也显著高于SAP组(P分别<0.01和<0.05);MMP-2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病变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MP-2浓度明显升高,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与高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将109例观察对象分为病例组(急性冠脉综合征,56例)和对照组(5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s-CRP水平.使用多谱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发生率.同时将109例观察对象分为hs-CRP≤3 mg/L组(43例)和hs-CRP>3 mg/L组(66例),分析hs-CRP与IMT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hs-CRP(4.72±2.55)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85±0.79)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1.82±0.66)mm,明显厚于对照组(1.01±0.40)mm,斑块发生率(85.7%)高于对照组(35.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hs-CRP>3 mg/L组IMT为(1.80±0.63)mm,斑块发生率为83.7%,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83.7%;hs-CRP≤3 mg/L组IMT为(1.17±0.59)mm,斑块发生率为37.9%,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率为30.3%,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hs-CRP水平与IMT厚度呈正相关(rs=0.434,P<0.05).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作为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敏感标志物,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以反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斑块不稳定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颈动脉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单一核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γ(PPARγ)与CD40/CD40L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稳定性心绞痛(SAP)以及正常对照组(CON)患者各20人,收集血液检查结果,抽血分离单一核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PPARγ与CD40/CD40LmRNA的表达.结果 AMI组和UAP组白细胞总数、血糖、尿酸、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CON组和SAP组,P<0.05;CD40、CD40LmRNA表达明显增高(AMI组分别为0.774±0.251、0.582±0.168,UAP组分别为0.707±0.108、0.513±0.156,SAP组分别为0.580±0.125、0.392±0112,CON组分别为0.538±0.132、0.323±0.107),P<0.05;PPARγmRNA表达明显降低(AMI组0.391±0.101,UAP组0.396±0.093,SAP组0.555±0.152,CON组0.625±0.223)P<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时CD40/CD40L表达增高、PPARγ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之间的关系。方法46例急性冠脉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组常规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其血糖、血脂、甲状腺素、肿瘤坏死因子-α、瘦素、指联素。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分冠脉狭窄程度。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脂联素水平下降[(3.65±1.68)μg/mL66(7.08±3.24)μg/mL,P<0.01],健康对照组脂联素与体重指数(r=-0.254,P=0.040),总胆固醇(r=-0.261,P=0.046)呈负相关;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脂联素与冠脉狭窄程度(r=-0.349,P=0.014),甘油三酯(r=-0.356,P=0.015),肿瘤坏死因子-α(r=-0.301,P=0.045)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0.321,P=0.036)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提示,在健康对照组中,体重指数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中,冠脉狭窄程度,肿留坏死因子-α则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独立因素。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脂联素水平下降,其下降水平并与冠脉狭窄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老年患者内皮细胞微粒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ACS老年患者82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内科治疗。此外,低剂量组口服10 mg/d瑞舒伐他汀,高剂量组口服20 mg/d瑞舒伐他汀,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内皮细胞微粒指标值、血脂水平以及副作用等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血液中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膜糖蛋白(CD31+/CD42b-EMP)水平分别为(822.63±63.41)μL、(693.57±57.26)μL,较治疗前的(1160.46±174.23)μL、(1192.51±160.45)μL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或P<0.01),而高剂量组治疗前后CD31+/CD42b-EMP水平下降程度较低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14 d后,低剂量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分别为(2.12±0.23) mmol/L、(1.33±0.27) mmol/L、(1.72±0.53) mmol/L、(4.61±0.51) mmol/L,高剂量组分别为(1.74±0.33) mmol/L、(1.42±0.28) mmol/L、(1.48±0.52) mmol/L、(4.28±0.36) mmol/L,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用药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老年患者运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能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与血脂水平,同时20 mg/d剂量的治疗效果优于10 mg/d常规剂量,且不会增加老年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及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中可溶性CD4 0配体 (sCD4 0L)的变化 ,并探讨其与血脂各组份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 12 9例冠心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组 4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组 37例 ,稳定性冠心病组 4 6例 )及 30名正常对照者血清sCD4 0L的浓度。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sCD4 0L水平 [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心绞痛组分别为 (2 .99± 2 .19) ,(2 .2 3± .0 .6 7)ng/ml]显著高于稳定性冠心病组 [(1.12± 0 .4 2 )ng/ml,P <0 .0 5 ]和正常对照组 [(0 .89± 0 .5 5 )ng/ml,P <0 .0 5 ],而在稳定性冠心病组和NS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sCD4 0L水平与ApoB10 0 (r =0 .15 9,P =0 .0 4 6 )呈正相关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r = 0 .192 ,P =0 .0 15 )。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sCD4 0L水平明显升高 ,这可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有关 ,且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与炎症因子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90例,根据是否合并代谢综合征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100)和对照组(n=90),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比较2组hs-CRP、脂联素水平、TNF-α和IL-6,并比较2组冠脉病变情况。 结果 研究组脂联素水平为(4.78±1.21)mg/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9±1.56)mg/L,TNF-α、IL-6以及hs-CRP分别为(25.24±6.28)pg/ml、(132.32±9.24)pg/ml和(6.23±0.29)m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53±5.02)pg/ml、(102.91±8.47)pg/ml和(6.23±0.29)m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冠状动脉三支病变53例显著多于对照组的28例,冠状动脉单支10例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脂联素与TNF-α、IL-6、hs-CRP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冠状动脉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脂联素水平较低,炎症因子较高,冠状动脉病变较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含量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 4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 8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RP含量。结果 :ACS患者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75 %和 82 %。结论 :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的164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2例,在控制血糖和低脂饮食的基础上,试验组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20 mg/d,对照组自入院始服用瑞舒伐他汀10mg/d,观察住院期间及4周12周血脂情况及肝肾功能、肌酶的变化,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服用瑞舒伐他汀前后血清hs-CRP水平及血糖、HbA1c水平。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及服瑞舒伐他汀4周12周后,LDL-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氨酶肌酶肝肾功能及肌溶解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对照组入院时(19.68±12.62)mg/L,4周(12.69±10.59)mg/L,12周(10.07±9.63)mg/L;实验组入院时(19.70±12.50)mg/L,4周(11.23±8.64)mg/L,12周(8.32±7.59)mg/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HbA1c两组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显著降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LDL-C、血清hs-CRP水平,对血糖无明显影响,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血红蛋白清道夫受体(CD163)的表达水平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sCD40L)在冠心病(CHD)中的意义,并探讨CD163和sCIMOL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按照WHO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选择84例冠心病(CHD)患者和20例非冠心病(NCHD)作为研究对象。84例CHD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24例。四组患者均在入院当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全血单核细胞表面CD163表达水平(mfi)。采用双抗体夹心酶标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标本中的sCD40L水平(ng/ml)。同时测定ESR、CRP。结果四组患者CD163和sCIMOL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CD163的表达水平在AMI组[(85.38±6.89)mfi]明显高于UA组的(65.18±5.52)mfi(P〈0.001)、SA组的(45.26±4.73)mfi(P〈0.001)和NCHD组的(20.95±3.42)mfi(P〈0.001),UA组明显高于SA组和NCHD组(P〈0.001),SA组明显高于NCHD组(P〈0.001)。sCD40L水平在AMI组[(8.48±4.13)ng/Ml]和UA组[(8.72±4.26)ng/mL]明显高于SA组的(4.36±2.68)ng/mL(P〈0.01)和NCHD组的(4.12±1.96)ng/mL(P〈0.01)。CD163的表达水平与sCD40L、ESR和CRP显著正相关(r=0.837,P〈0.001、r=0.722,P=0.001和r=0.734,P=0.001)。结论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CD163和sCD40L的水平不同,随着冠心病病情加重,CD163和sCD40L的水平逐渐升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临床类型、评估冠心病危险性的指标。CD163与sCD40L、ESR和CRP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结果的关系.方法 将20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冠心病组,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AG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尿酸水平在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的支数和ACC/AHA评分有关(P<0.05).按临床分型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P<0.05).按冠脉病变的支数分组后,多支病变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对预测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联合其他指标提高cTnI升高而CK-MB正常的疑诊NSTE-ACS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疑诊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且cTnI升高而CK-MB正常的患者143例,收集包括其血液生化指标、GRACE评分、冠脉病变程度和是否需要PCI治疗等资料。基于GRACE评分、冠脉主支狭窄率、是否有需要PCI术、年龄等指标分别分组。对不同GRACE评分组进行冠脉病变发生率及PCI术治疗率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同时对cTnI、血小板(Plt)、D二聚体对冠心病诊断及预测是否需要PCI术治疗应用ROC曲线分析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curveAUC),选取AUC值最大时曲线图中最左上方的点对应的值为诊断临界值。结果①不同GRACE评分分组的冠脉病变发生率及PCI术治疗率有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GRACE评分分组与疑诊ACS患者冠脉病变发生率及需要PCI处理率呈正相关。②有冠脉病变组患者cTnI、Plt水平比无冠脉病变组高(P<0.05),在年龄≥70岁亚组中,有无接受PCI术治疗组之间D二聚体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PCI治疗组D二聚体水平比非PCI治疗组高。③cTnI对有冠脉病变的诊断界值为0.315μg/L,诊断的灵敏度为50.5%;特异度为68.2%;cTnI对预测是否行需要接受PCI的界值为0.34μg/L,灵敏度为57%,特异度为70%;Plt对有冠脉病变的诊断界值为193×10^9/L,诊断的灵敏度为84.9%;特异度为44.2%;Plt对预测是否需要接受PCI的界值为178.5×10^9/L,灵敏度为91.9%,特异度为33.8%;在高龄组(≥70岁)中,D二聚体对预测是否行需要接受PCI的界值为939ug/L,灵敏度为94%,特异度为47%。结论cTnI升高但CK-MB水平正常的疑诊NSTE-ACS患者中,通过结合GRACE评分、Plt和cTnI升高程度能有助于早期诊断及PCI治疗的判断;而对于高龄(≥70岁)患者,D二聚体升高到一定程度提示需要PCI术治疗的可能性会增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finogen,Fg)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101例CHD患者[其中单支血管病变组46例,双支血管病变组30例,多支血管病变组2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6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8例,稳定性心绞痛(SAP)11例]与37例对照组,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浆Fg等水平,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CHD组血浆Fg[(3.75640±1.15034)g/L]均较对照组Fg[(2.85140±0.64145)g/L]显著升高(P〈0.001);并且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组后,多支病变组血纤维蛋白原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按疾病类型分组后AMI组血纤维蛋白原均高于UAP组和SAP组(P〈0.05)。结论 血纤维蛋白原在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可以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和判断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