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不同时间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方法:226例AMI患者按行PCI时间分为A组(AMI后≤6 h)和B组(AMI后>6 h~≤12 h)和C组(AMI后>12 h).分别比较3组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和心功能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A组与B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ED明显缩小.A、B两组之间心脏事件和心功能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后应早期行直接PCI治疗,以提高PCI的疗效和安全性,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行有创干预(PCI术)及护理干预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8年3月收治CCU 177例AMI患者,其中保守治疗组94例,早期有创干预组(PCI术)83例,早期有创干预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于发病6~12小时内急诊行PCI术,比较两组AMI患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及住院日数.结果 AMI患者早期行PCI术及护理干预其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与保守治疗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 对AMI患者,早期行PCI术及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赵娟娟 《当代医学》2016,(11):41-42
目的 观察介入时机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急性STEMI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均行PCI术治疗,根据不同治疗时机分成对照组(70例)与研究组(58例),对照组于发病后12~24 h后治疗,研究组于发病后12 h内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血浆BNP变化情况及PCI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PCI成功率93.10%高于对照组77.14%(P<0.05);研究组BNP降低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2组治疗后LVESVI、LVEDVI、LVEF水平均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发病后12h内予以PCI术治疗急性STEMI可降低BNP水平,改善患者左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6月河池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00例行PCI术的AMI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脏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LVESD、LVEDD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LVEF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AMI患者PCI术后心功能,抑制机体炎症反应,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泵衰竭的患者早期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AMI并泵衰竭、入院后6h内无心源性休克发生的患者共计54例,其中IABP组27例,在直接PCI、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IABP辅助治疗;对照组27例,给予直接PCI及积极药物治疗,若病情进展至心源性休克,则给予IAB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住院24h内及发病后随访6月时超声心动图及血浆BNP水平。结果 IABP组与对照组24h内纽约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功能指标及血浆BN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但发病6月IABP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功能指标IABP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IABP能显著改善AMI并泵衰竭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介入治疗时间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60例为发病6 h内直接介入治疗,对照组患者60例为发病6~12 h直接介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左心功能及半年内不良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3 d两组LVEDVI、LVESVI和LVEF等左心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6个月时观察组的LVEDVI、LVESVI均低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67%)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开始的时间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功能、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介入时间越早,左心功能改善效果越佳,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越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长期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单纯静脉溶栓、静脉溶栓+延迟PCI以及未再灌注治疗患者,了解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以对AMI治疗的几种方法作出评价,更好地指导基层医院治疗.方法 选择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137例,分为再灌注治疗组108例(包括急诊PCI组29例,静脉溶栓组43例,静脉溶栓+延迟PCI组36例)和未再灌注治疗组29例,连续观察3个月至3年,对其心功能变化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和分析.结果 再灌注治疗组远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再灌注治疗组(P<0.05);LVEF≥50%者高于未再灌注组(P<0.05);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急诊PCI组与3 h内溶栓远期效果最佳.结论 AMI后行再灌注治疗与未行再灌注治疗远期疗效有显著差别.其中3 h内溶栓与急诊PCI组,溶栓失败后行补救性PCI与3 h内溶栓及急诊PCI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发病早期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在生心肌梗死(AMI)预后判断方面的意义。方法 53例胸痛后12h内入院的AMI患者在入院时及入院初取静脉血作血清cTnⅠ浓度检测,并对44例存活出院患者中的30例成功随访。安急性胸痛发作后的时间以及血清cTnⅠ浓度将患者分组,比较AMI早期血清cTnⅠ浓度与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 胸痛后6h入院且血清cTnⅠ升高者,住院期间死亡、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升高,长期随访心功能明显下降。胸痛后6-12h入院者其入院时血清cTnⅠ均升高,超过90μg/L者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有增高趋势,入院时心功能明显下降。结论 AMI 6h内血清cTnⅠ浓度升高对住院期间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长期服用曲美他嗪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AMI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给予曲美他嗪治疗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长期服用曲美他嗪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心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超声心动图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B型利钠肽(BNP)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 hFB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7.95%(7/3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72%(1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给予曲美他嗪长期服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糖水平,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恢复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128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急诊PCI组66例,对照组62例,PCI组于发病12h内行急诊PCI术。对照组给于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他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观察住院期间及1年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并分别于发病后1、6个月做心脏彩超了解心功能及左室重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诊PCI组住院期间及1年内MACE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两组患者在发病1个月后左心室容积及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病6个月后,PCI组左心室容积小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PCI可减少老年AMI患者MACE发生率,能阻止患者左室重构,改善其远期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11.
应用平衡法核素心血池显象,对127例正常人及心肌梗塞、冠心病、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单纯高血压等病患者进行心脏功能测定,发现冠心病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人,即使临床上没有心脏功能不全的表现,心功能参数的平均值与正常人比较已有明显的差异,38.8%病人局部左心射血分数下降和室壁运动减弱,50.7%和65.7%高峰充盈率和最大充盈率下降,提示患者存在着潜在的心脏功能失调,而最早出现的是舒张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2.
13.
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的复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鼠全脑暂时性脑缺血模型系进行四动脉结扎(4-VO),其中两条推动脉(VA)进行电凝针灼烧成永久性血管闭塞,两条颈总动脉(CCA)用显微动脉夹暂时性的阻断血流至实验所需要的适当时间,该期间大鼠的全脑完全缺血,用脑电图(EEG)验证。然后松开动脉夹,让CCA重新流动,使大鼠的全脑再灌注(re-perfusion)。由于脑缺血会造成脑组织一定的损伤,而且再灌注还会使受损伤的程度进一步加深。本实验证明该模型的复制动物本身必须有较高的级别、较弱的体质。在缺血和再灌注过程中,由于DNA的损伤,一些转录因子和蛋白质的表达发生改变,因此可以依此来研究人类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理。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目的了解心肌肥厚时局部和循环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法,造成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模型,用放免法测定血浆和心肌组织ET含量,并观察它们与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体重比值(LVW/BW)、心肌细胞直径(DC)的相关性。结果手术组心肌ET(19.98±4.12pg/mg)及血浆ET(708.3±83.60pg/ml)均较对照组(分别为7.91±2.25pg/mg及514.4±71.37pg/ml)升高,并与LVW、LVW/BW及DC呈正相关(r分别为0.7519,0.8591,0.7283)。结论心肌肥厚时心肌及血浆ET均升高,ET参与了大鼠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SARS患者的心脏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初步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病毒对心脏的影响。 方法 :收集 86例SARS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恢复期 ,6 4 % (5 5 / 86 )的SARS患者静息心率超过 90次·min-1,72 .1% (6 2 / 86 )的SARS患者轻微活动后心率超过 10 0次·min-1。结论 :主要造成肺部损害的SARS病毒可能也会累及心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对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成功率的影响,提高CPR成功率。方法纳入2011-01/2013-01月作者医院内发生的63例CA患者,分为A组(标准CPR)、B组(CPR+临时起搏器)、C组(CPR+胺碘酮+临时起搏器),比较3组间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成功率。结果全部CA病例中ROSC成功共21例(33.33%),其中C组成功率最高(47.06%),B组最低(12.50%),A组(36.67%)。C组ROSC成功率高于B组(P=0.036)。结论院内CA患者单纯使用临时心脏起搏无助于ROSC的提高,早期使用胺碘酮联合临时心脏起搏可增加ROSC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