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芬分 《柳州医学》2006,19(4):242-243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危重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术后护理的关键是气道管理,而气道湿化义是气道管理的主要内容,良好的气道湿化可降低痰液的黏稠度,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减少痰痂的形成,对预防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有着重要的作用。既往所用的常规气道湿化方法仍存在不足,特别是对湿化液的选择存在一些误区,影响了护理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国内外护理学者对湿化方法及湿化液的选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降低了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将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相关问题作一探讨,供同道们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比较建立人工气道后的患者气道湿化使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管内滴入法与传统注射器间歇气管内滴入法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79例均有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分成两组,选择同样的湿化液(0.45%的盐水).实验组4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管内滴入,对照组39例用传统注射器间歇气管内滴入法.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稀释痰液、发生刺激性咳嗽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痰痂形成、气道出血方面差异亦有显著(P<0.05),而在肺部感染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建立人工气道后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湿化液持续气道内滴入湿化呼吸道,能有效稀释痰液,使痰液易于排出且很少引起刺激性咳嗽,减少痰痂形成,减少气道出血,避免了频繁吸痰造成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并降低了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患者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造成管腔内分泌物黏稠,阻塞管腔,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易导致细菌的侵入。肺部感染随着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因此,充分的气道湿化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关键。2005年9月-2006年9月,我科对2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输液泵控制对气道进行持续湿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沐舒坦在气管插管中作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及呼吸衰竭等病人的重要措施及技术.气管插管既能迅速建立人工气道,解除呼吸道梗阻,又能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但由于气管插管后气道自身湿化作用明显降低甚至消失,易出现气道干燥、痰痂形成、吸痰困难及合并肺部感染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病情恶化.因此,选择适合、有效的气道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以减少痰痂形成,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已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需研究的课题.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的120例需经鼻气管插管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以沐舒坦及传统湿化液来进行气道湿化,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74例气管切开、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套管内持续吸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36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对照组(B组)38例,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通过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痰痂形成、痰的黏稠度、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结果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气道损伤、刺激性咳嗽的概率小于间断性注射器滴入湿化。结论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的气道湿化法,防止气道分泌物淤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吸道感染。方法随机将气管切开病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注射用水持续气道内湿化法,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持续气管内湿化法,对比两组病人气道内分泌物排出量、病人体温的动态变化、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肺部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病人气道内分泌物较少且稀薄,病人体温较对照组低,气道分泌物细菌培养菌落数少,肺部感染率低。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9.26%(16/27)和86.96%(20/23);p〈0.05(x^2=4.726)。结论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病人采用注射用水持续气道内湿化法对防止分泌物淤积,保证呼吸道通畅,防治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改路,吸人的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由此而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结痂,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梗阻,引发肺部感染,甚至因此而导致死亡。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提高气管插管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10例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气道湿化不够及有效排痰不足易导致呼吸道梗阻;病人因素:有误吸、严重肺部毒染、痰液较多及无咳嗽反射的病人易发生呼吸道梗阻。结论对有误吸、严重肺部感染、痰液较多及无咳嗽反射等高危患者,充分湿化气道及有效促进排痰是预防气管插管并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段彩红 《大家健康》2013,(15):166-167
目的:观察微量泵在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30例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滴注湿化液,以保证呼吸道分泌物容易咳出或被吸出。结果:30例患者通过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患者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出血、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明显降低。结论:采取有效的气道湿化、吸痰、防止肺部感染,防止消化道呕吐物返流入呼吸道等措施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以防止或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随机抽取74例气管切开、一次性气管套管置入、套管内持续吸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A组)36例,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对照组(B组)38例,采用间断注射器滴入湿化。通过两种不同的气道湿化方法,对比两种方法痰痂形成、痰的黏稠度、呼吸道感染、气道损伤、护理工作时数。结果: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持续湿化的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痰痂形成、气道损伤、刺激性咳嗽的概率小于间断性注射器滴入湿化,缩短护理工作时数,减轻护理工作量。结论:持续气道湿化在人工气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如何进行气道湿化才能有效预防呼吸道阻塞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将20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输氧雾化面罩进行持续气道湿化,对照组用传统方式在气管切开处覆盖双层生理盐水湿纱布并辅以雾化吸入及气管滴药,比较两种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发生痰痂形成、气道粘膜出血、呛咳、肺部感染、窒息的比例远低于对照组。结论持续气道湿化更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可有效地预防呼吸道阻塞及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的改路,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阻塞造成肺部感染。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现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防止喉癌患者手术创面水肿或喉部肿瘤压迫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手术,而气道的改变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是喉癌术后护理的关注重点之一,对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并发痰液潴留、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喉癌患者术后气道的改变及气道相关并发症、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气道湿化方法、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人工气道指的是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或者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而建立的气体通道, 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术两种,用来纠正患者的缺氧状态,改善通气功能及有效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1]. 人工气道建立后因为缺少上气道对吸入气体加温和加湿作用,容易引起呼吸道气管黏膜的干燥,分泌物黏稠而致痰栓的形成,阻塞气道.又因为呼吸道纤毛摆动功能受损,黏液移动受限,严重时甚至气道黏膜上皮发生炎性反应改变,从而致使肺部感染的发生,分泌物的黏稠又可阻塞小气道而致肺不张的发生. 撤去呼吸机后又不能拔除气管导管的患者,护理干预给以气道湿化可以起到稀释痰液、促进排出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气道的湿润、改善患者憋闷感的作用,有效的排痰是预防肺部感染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侯敏  张敏 《黑龙江医学》2003,27(12):945-945
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时为保证呼吸道通畅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气管切开病人的增多 ,人工气道管理方法逐渐获得改进。气管切开术后 ,病人因呼吸道黏膜失液较多 ,气道内分泌物易于干结脱落引起阻塞 ,所以 ,加强气道湿化尤为重要。而传统的气道湿化是用注射器针头将湿化液滴注气道内 ,弊病较多。为此 ,我院于 2 0 0 1 - 0 9开始采用微量注射泵气道湿化 ,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 方法1 1 备齐用物微量注射泵、专用输液管针头、5 0mL注射器、0 85 %生理盐水、按医嘱配制的湿化用药。1 2 操作方法1 2 1 将用物携至病人床…  相似文献   

16.
王月青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4):636-637
气管切开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患者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的改路,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与下呼吸道相通,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阻塞造成肺部感染。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防治是抢救患儿生命的关键。现将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的体会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并对比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将116例重症监护室需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对1周后2组间肺部感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吸痰次数及护理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常规间断气道湿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泵持续滴入气道湿化组痰痂形成、发生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例数明显少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组(P<0.05);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组日均吸痰次数与日均护理用时均低于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组(P<0.05).结论 微量泵持续滴入较注射器间歇灌注湿化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且能有效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护理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不佳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采取气道湿化不佳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气道湿化不足、气道湿化过度、气道湿化不佳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观察组高。结论:较好的气道湿化可使得患者的痰液黏稠度得到有效降低,肺部感染以及呼吸道梗塞得到有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气管切开是解除呼吸梗阻、抢救患者生命的治疗手段,气管切开后的气道管理是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的关键.传统气道湿化仅注重于气道湿化,而忽视了在气道湿化中药物的局部治疗作用.笔者对我院26例ICU气管切开患者采用氨溴索(沐舒坦)持续气道湿化,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赵杏香 《右江医学》2002,30(1):54-55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呼吸道梗阻 ,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人工气道 ,其呼吸道护理一直是专家们和专业护理人员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尤其是近些年来 ,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迅速 ,为进一步提高呼吸道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现将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综述如下。一、合理的氧疗氧疗是气管切开术后常用的治疗或支持措施之一。由于呼吸道的改路 ,丧失了上呼吸道温度调节和湿润的生理功能 ,患者若长时间吸入未经加温湿化的氧气 ,可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粘稠 ,痰液不易咳出 ,加重呼吸道阻塞 ,易造成肺部感染。而吸入充分加温湿化的氧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