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征及护理体会。方法 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其临床特征,合理治疗的同时应用护理干预,分析其效果。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征明显,经治疗护理干预,逆转成稳定型心绞痛者87.9%,急性心肌梗死者5.2%,发生并发症者6.9%。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征出现时应积极进行介入等治疗,并予以有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及好转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开展优质护理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2组各40例,积极配合医师对80例进行积极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心绞痛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给予全面优质护理。观察提高优质护理对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等不良心血管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临床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时全面提高优质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降低3个月内主要不良反应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45例,观察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有效的治疗方法。结果经监测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疾病发作时,其主要诱因是劳累和生气。其中患者合并高血压、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都会引发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而患者吸烟也是导致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原因。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45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4.4%。随访一年,发生脑卒中6例,发生率为13.3%;死亡2例,占4.4%。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会由于时间、病情等呈进行性发展,逐渐加重,威胁了患者生命健康,分析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特点,对选择理想的治疗方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需尽早治疗,预防为主,增强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消耗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次数(0.6±0.5)次/d、发作持续时间(3.3±1.5)min/次、硝酸甘油消耗量(11.5±2.5)片/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曲美他嗪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替罗非班联合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60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替罗非班静注。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结果三联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法疗效显著(P<0.05),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防治了心肌梗死的发生及心脏猝死。结论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中、后观察心绞痛的控制效果及远期恶化程度,以评价冠心宁注射液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冠心宁注射液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松龄血脉康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7例,对照组15例,以2周为1疗程,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2组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心电图等观察项目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未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松龄血脉康能有效改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库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海云  周群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965-196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电图等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治疗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的作用。方法 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均给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以上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全面整体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8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开展全面整体护理,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显著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军 《中国实用医药》2013,(11):157-158
目的探讨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静脉滴注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EF、TC和TG均较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HDL和LDL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卡尼汀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2例和对照组121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治疗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服药后所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4%高于对照组的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可作为调脂、抗栓的有效药物,复方丹参滴丸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临床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3.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5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对照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常规医疗加用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都进行常规治疗,并对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都具有统计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醴陵市泗汾中心卫生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7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其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36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本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40例仅采用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月后对其治疗效果、心电图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平均发作次数下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而且有抑制血栓形成、降脂、缓解血管痉挛、改变血流变等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32例,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改变情况。结果丹红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9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系统的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结果:3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能够减少心绞痛发作频次,并使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减轻,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及血脂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9%,优于对照组的61.76%(P〈0.05)。结论: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选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用药安全有效,治疗中未出现明显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9.
张均萍 《中国药业》2013,22(13):100-10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配合护理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扩充冠状动脉等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该治疗外另给予5 000 U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每日2次,连用2周,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心电图总有效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并辅以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心绞痛发作及心电图异常,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通心络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作用及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对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予以用通心络胶囊(33例)及长效消心痛胶囊(35例)治疗4周,观察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含量,并与4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 ①通心络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7.87%,长效消心痛组总有效率为88.57%,两组间无明显差异。②通心络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ET)水平,与长效消心痛组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通心络能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有效调节ET,减少心肌缺血损伤程度,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